Inside Out 反轉腦朋友

Pixar對上一連三套動畫交行貨,還以為被迪士尼收購後它的魔法不再,想不到今年的「反轉腦朋友」令人眼前一亮,再闖高峰拍出觸動人心的作品。小朋友看不明白只覺熱鬧好玩,陪太子入場的家長卻看到眼濕濕。「反轉腦朋友」的故事簡單到不得了,十一歲小女孩從鄉下搬到大城市,不適應新生活鬧情緒離家出走,最後當然愛回家大團圓結局。不過小女孩並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小女孩腦內擬人化的五種情緒:快樂、哀愁、懼怕、慎怒、厭惡。腦袋變出各種不同的場景:控制總部、性格島嶼、發夢電影工廠、潛意識地牢、遺忘的深淵、思想火車等等。阿樂與阿愁遇意外掉進記憶迷宮,五個情緒缺少兩個,令小女孩情緒渾亂行為失控,於是阿樂與阿愁展開一場腦內大冒險,趕在小女孩完全崩壞前,趕回到總部收捨殘局。

電影精彩萬分已有公論,鐵定拿下今屆奧斯卡最佳動畫,不用我多言去錦上添花。電影的道理顯淺易明,但我們卻很多時候忘記了。人不可能永遠正能量讓快樂主導一切,有時候也需要負面情緒,哀愁是感情的出口,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慨然情緒是故事的靈魂,Pixar本著一絲不苟的精神,請來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Dacher Keltner作當科學指導,務求在戲中如實反映人的情緒。Keltner是心理學大師Paul Ekman的高徙,他的情緒本能理論便是構成這套電影的骨幹。他的研究發現,人類有六種先天的基本情緒,橫跨不同種族和文化,皆相同的溝通表達方式。因劇情需要而精簡角色,第六種情緒警喜被刪掉,在戲中由阿樂兼任。Ekman的情緒理論今天看來很理所當然,但他在六十年代初提出時,可是科學界中的異端邪說,受到不少同行的質疑和排斥。長久以來西方學術界認為,情緒和文化一樣都是後天學習回來的,並不是人類先天共有的基因。甚至有左膠人類學家批評他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否定不同文化種族的多元性云云。身為一個科學家,當流行文化也要引用他的理論,大慨是比得到科學獎還崇高的榮譽,那代表他的理論終於成為主流,贏了這個世代的論述爭議。

「反轉腦朋友」票房的空前成功,不論其科學根據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這電影將會是小孩上心理學的第一課,戲中那套說法將會深深植入一代孩子的腦中。Ekman的情緒本能理論問題不大,應該經得起未來科學的驗證。而且它與中國儒家中的七情觀念互相呼應,劇中有已有七情中的喜怒哀懼惡,只差愛與慾。十一歲小女孩說愛太早,拍續集講小女孩踏入青春期,可以讓愛這個新角色登場。至於慾嘛,恐怕過不了迪士尼的尺度了。反觀在西方哲學的傳統中,不論是柏拉圖還是基督教思想,都把情緒方在次要的位置,強調理性或靈魂要控制情緒。啟蒙以後理性主義認為情緒與五官一樣只是被動的感覺,並非如戲中那樣能主導思想和影響行為。有一學說更認為情緒只是思考捷徑,如恐懼可以告訢我們遠離危險,厭惡告訢我們不利於自身的東西,用理性去思考分析太緩慢。到底情緒是什麼,那是心靈哲學和心理學的熱門課題,恐怕可見的將來還未有定論,不過可以肯定情緒不是在腦袋中活生生的卡通公仔。

劇中除了情緒外,還把人腦的其他功能作影像化的比喻。當然拍戲優先考慮娛樂性服務劇本,科學上的真確性只好退而求其次。戲中關於記憶的描述過份簡化,把人類記憶描寫如同電腦記憶。總部生產一個個HD影像記憶球,睡覺時運去長期記憶區儲存,過期了的記憶球便掉去堆填區。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之別,記憶帶有感情顏色的比喻十分正確。但人腦中記憶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一環緊接一環互相關連。忘記不是因為記憶球變成灰消失了,而是不知道記憶球放在那兒,一時間找不出來送回總部放映。核心記憶和性格島嶼最偏離真實,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天生,除非因精神病腦內化學物質失調,記憶可以影響性格,但轉變是緩慢和漸進,不會像戲中那樣性格島嶼忽然倒塌。核心記憶不是一個獨立事件,只是一連串記憶中耀眼的那個,最方便說給人聽來解釋性格的故事。正因為核心記憶拿出時常放映,它的像真度最差,與實實差距最大,那個故事是被美化自我版本的故事。

正如中學的化學課本教我們分子是一粒粒,上到大學會教分子是量子波的隨機方程式。電影中關於人腦的心理學模型,儘管未必十分準確,但對小朋友來說程度剛剛好,讓他們理解人腦如何思考,從而能反省自已的情緒和行為。我個仔三歲半,現在有時他扭計發脾氣,我會對他說你腦中阿怒在控制台,快些叫阿樂回來,他會似懂非懂由發脾氣變為傻笑。誰說小孩子看卡通電影無益,看電影可以學科學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