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es in Disguise 變雀特工

這套《變雀特工》是霍士旗下藍天動畫的絕唱,霍士被迪士尼收購後藍天動畫關門大吉。迪士尼本身有很多動畫製作人員,收購霍士後留IP不留人。這套動畫玩轉惡搞007特務片,連片頭都很有占士邦片頭的影子。Will Smiths聲演的好打得無敵特務,被壞人設計陷害慘變通輯犯。落難時撞上古怪發明天材,誤用法寶變成一隻鴿子。於是一鴿一人一起找出真兇還主角清白,並很兒嬉地阻止大壞蛋征服世界的陰謀。

這套電影主打兒童市場,還以為玩特務片會有多些給成年人看的笑話,結果有些失望。前半段無敵特務變身鴿子之後最好笑,從忘記身體是隻雀,以為自己是人仲好打得,到活用雀身體去奇招剋敵取勝,編劇非常高明地說低能的故事。

中段兩個主角潛入渡假酒店偷情報,與招攬另外幾隻古怪鴿子入團,發明天材的非致命武器大派用場,打鬥場面很歡樂熱鬧搞笑。在威尼斯與奸角攤牌,有一幕白鴿滿天飛,很明顯是向吳宇森至敬。後半部無敵特工變回人之後,很行貨的大直路打final boss,就有點無聊。至於無敵特工的以火攻火殺清光,與發明天材的和理非理念衝突,就算吧喇得啖笑,給小朋友看的卡通總是黑白善惡分明。

這套電影小朋友看得開心,大人關掉腦袋放鬆一下也不錯,至少不會悶死陪太子看戲的家長。電影主線以特務片為骨幹,只要編劇有心思派彩蛋的話,拍出大人小孩各有不同領悟其實不難。可惜現在欠缺那些專門拍給大人看,小朋友看不懂非常微妙的隱藏笑話,浪費了一個有埋藏著很多爆笑潛能的好題材。

Macross 7 Trash

《超時空要塞》有三寶,歌姬、三角戀和變型機械人,這套Macross 7 Trash漫畫,卻三元素全部沒有。勉強可以說是有歌姬,不過漫畫只有文字沒有聲音沒有音樂。這套漫畫的作者是美樹本晴彥,他是初代《超時空要塞》人物設定,尤其擅長繪畫美少女,基本上他的畫功就是這漫畫的最大賣點。

漫畫故事發生在Macross 7的移民船團,只是借用電視版基的世界,兩者的故事沒有什麼關係,不過Fire Bomber和艦長夫婦有客串出場。軍方借天空溜冰格鬥運動去挑選有天份的機師,背後有祖拿達人以開發格鬥裝甲作掩飾,吸取人類感情作戰鬥能量的陰謀。男主角的髮型很似一條煇,劇中女主角參加美明之音歌唱比賽,有幾幕更要她扮美明去唱歌。男女主角兩人相依的漫畫封面,看起來根本就是《Macross The First》版的一條煇和明美。另一個女主角又是大嬸(只是二十七歲),比未莎和一條煇的年齡差距更大,她大男主角足足十年,不過就沒有暖昧關係。

漫畫的故事略嫌平淡,只有八卷單行本的長度,加上有電視版官方歷史的先天限制,沒有辨法舖排更多的敘事,只是Macross 7世界裏的小插曲。美樹本晴彥繪畫的美少女有很吸引人的特別魅力,看這套漫畫就像在欣賞他的畫集。這套漫畫是美樹本晴彥絕無僅有能夠完結的漫畫,後來的《天空之學校》和《Macross The First》都爛尾了,畫畫下他嫌連載麻煩又跑回去畫插畫做人設。這套漫畫大慨已成蒼海遺珠,除非是《超時空要塞》的擁躉,應該沒有人會刻意拿來看吧。

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日劇)

岸邊露伴是《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部的主角之一,是少數JoJo擁有外傳故事的角色,先後出版了八個短篇漫畫故事。《一動也不動》與JoJo的故事沒有太大關連,只是借用身為漫畫家岸邊露伴的替身能力,能夠把人變成書去閱讀和改寫的「天堂之門」,解開一些稀奇古怪的疑案,大慨就是超能力和都市傳說之間的對決。

早幾年拍過四集動畫版OVA,連不是原本JoJo擁躉都吸引來看。然後最終逃不過拍真人版的命運,NHK在去年底播了三集特別篇。有看JoJo的讀者,都知道荒木飛呂彥的作畫風格,跨張的人物造形和衣服配搭,完全違反人體力學的站姿,非常有氣勢說台詞方法,色彩配搭繽紛的畫面。在動畫版中固然能夠完全重現,但真人版與那種華麗浮跨格格不入,只好把整個演譯方式大幅收歛,感覺上除了借用原作的名字與故事外,那已經不是JoJo迷熟識的岸邊露伴。

電視版改篇三個故事,第一集與OVA版一樣,都是用《富豪村》來打頭陣。正好拿OVA版作比較,真人版明顯地被比下去。原著漫畫的劇情拍二十二分鐘一集的動畫剛剛好,夾硬拖長到四十五分鐘一集的電視劇,節奏太慢中間太多冷場。最要命是女主角責任篇輯非常討人厭,改篇自漫畫不等於演員要浮跨地唸對白吧,演出來比動畫更加虛假。第二集《禁止用語》是改篇自小說,我沒有看過原作無從比較。

第三集《D.N.A.》大幅魔改劇情,為了讓女主角三集都有得出場,變成女主角的男朋友當體質特殊的小孩的爸爸。第一和第二集發動天堂之門的能力時,會像漫畫般把人臉剝開成書,第三集不知是省特技費還是換了導演拍,成個人變了一本書跌在地上,如此馬虎的改篇不如不拍。

漫畫拍真人版通常都沒有好結果,在完全沒有任何期望底下,《一動也不動》拍得算是不錯,尤其是第一集《富豪村》,捕捉到原著三成的神髓,主角食栗米那段還原度甚高。第二集本身的故事獵奇很好看,有沒有替身能力去解決魔咒對故事的結構關係不大。最後一集與原著比有太多改動,夾硬加插個女主角,讓故事變得很突尤。平心而論JoJo迷寧可看OVA動畫版,不過有些觀眾層只會看真人拍的電視劇,這套作品相信能夠開拓新市場。

Disenchantment 崩壞夢王國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曾幾何時,Netflix乜都有得睇,可惜隨著串流大戰爆發,各電視台肥水不流別人田,回收受歡迎節目版權至自家平台。《The Simpsons 阿森一族》是美國最長壽的王牌卡通節目,隨著霍士電視被迪士尼收購,早已從Netflix搬家到Disney+。雖然失去了《阿森一族》,反正Netflix有的就是錢,既然知道觀眾愛看什麼,便依樣葫蘆拍一套新卡通。於是找來《阿森一族》的製作人Matt Groening合作,開拍一套以玩轉中世紀《崩壞夢王國》,連同身處現代的《阿森一族》,放眼未來的《Futurama 乃出個未來》,合組成「昨天、今日、明日」三部曲。

喜愛《阿森一族》的觀眾,會對《崩壞夢王國》很有親切感,非常有Simpson風格的角色設計,一貫無聊得來偶爾發人深省的笑料,諷刺時下流行文化,兼惡搞其他電視電影。第一季放映時正值《權力遊戲》熱潮,夢王國也有張有無數把劍鑄成的鐵王座,不過在這兒的鐵王座不小心會拮死人。當時《崩壞夢王國》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阿森一族》x《權力遊戲》。到了剛剛播放的第三季,《權力遊戲》早已明日花黃,《崩壞夢王國》亦越玩越多路數,會玩同類作品如《魔戒》或《龍與地下城》就預咗,勢估不到連Steampunk都玩埋,不得不佩服Matt Groening天馬行空的創意。

故事有中世紀有王國,主角當然有個公主。荳荳公主簡直是迪士尼公主的反面例子,她的標記是兩隻大哨牙,不修邊幅舉止粗魯也算了,最好笑她還是個病態酒徙,每天無所事事,去泡酒吧喝到不醉無歸。劇中男主角是小妖精阿福,厭倦了妖精村(藍精靈那種妖精)每天的快樂生活,跑到外面世界闖蕩江湖。加上原本派來引誘荳荳公主墮落,後來做了好朋友變節的賤嘴魔鬼路西。圍繞著這古靈精怪的三人組合,發生數之不盡的爆笑冒險故事。

可能因為Netflix一整季上架的關係,有別與《阿森一族》每集完單元喜劇的模式,《崩壞夢王國》有一個主線故事為主軸,方便吸引觀眾追看煲劇。雖說是有連續的故事劇情,荳荳公主身附神密魔力之謎,但觀眾也不要太過認真對待故事,因為編劇可以扭橋超展開玩得好盡。例好第二季一開始阿福死了,荳荳和路西行落去地獄救他出來,還叫阿福講野激嬲上帝,令祂把阿福從天堂踢落地獄,讓他們會合後,從火山口噴回地面。通常迪士尼公主的後母是邪惡巫婆,這兒當要反轉一般慣例,輪到荳荳公主的生母當巫婆,反而蜥蜴人後母才是好人。然後后母又有皇后不做,追求自由跑了去當海盜,你真係估佢唔到。

第三季笑料保持水準,有很多抵死幽默的橋段。初段生母捉了荳荳落地底,荳荳偷了阿媽件衫著,扮阿媽叫地妖帶路逃走,非常搞笑。中段三人組合去蒸汽王國冒險,加入新元素打破框框很好玩。蒸汽王國大企業總裁,上演一齣粵語殘片式,隱藏身份追求工廠妹荳荳,順便諷刺一下資本主義如何剝削工人。可惜荳荳另有意中人,同性戀開百合愛上美人魚,那邊廂阿福就愛上一個頭同一隻船(!),玩得很癲很放。故事後半部有點跌watt,國王被活埋後嚇到黐咗線那段,就有點婆媽長氣不夠好笑。去到結局巨大族攻打夢王國俘擄阿福,荳荳當了半天女王就被趕下台,好笑指數又再度爆燈。

Netflix早已一口氣簽約拍連兩季《崩壞夢王國》,若果疫情沒有影響製作進度,希望年底有得睇第四季。很期待荳荳公主的魔力醒覺後,故事不知又會有怎樣的驚喜。若果你喜歡看《阿森一族》,一定不可以錯過這套《崩壞夢王國》。

武道狂之詩 – 喬靖夫

很多年沒有看武俠小說,以前細個的時候,我是標準武俠迷,把金庸古龍等武俠經典全部看遍,從來的梁羽生溫端安王易等也看了不少,可是終是覺得珠玉在前,始終沒有金古兩大作家的好看,漸漸便失去興趣。疫情被困在家,心血來潮把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拿來讀。喬靖夫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小說傳人,是絕無僅有的又打功夫又寫小說的作家。2008年《武道狂之詩》出第一卷時我已經便留意,不過我不喜歡等連載慢慢出書,還是一口氣全套煲完才痛快。等到2018年終於第二十一卷大結局,然後拖到今天才有時間拜讀。

喬靖夫因為有功夫的底子,他文筆下武打場面非常有真實感,一刀一劍一拳一腿全部活現眼前,讀者好像在看慢鏡武打電影一樣(因為讀字比較慢)。初頭看時驚為天人,估不到武俠小說有這樣的寫法。不過去到中段開始,便覺得有點吃不消,一場打鬥可以寫成本書,心急的我嫌小說進度太慢。描寫主角的武打場面還好,至少讀者有興趣追看,可時描寫二打六配角打鬥也同樣詳細,我就覺得太過累贅在拖戲。故事去到尾段主角們人人練成神功,便再沒有這些寫實的打鬥場面,不是主角開無雙打雜魚,就是兩個絕世高手的「借相」對決,非常描象的絕招,誰有主角威能誰贏。小說早期在書中加插附錄「大陣道場講義」,為讀者講解書中的武俠專有名詞,江湖門派的世界設定,半真半假揉合現代人體力學和真實的歷史,在閱讀時增添不少趣味。

故事原本是是江湖事江湖了斷,武當派要天下無敵一統江湖,四出征戰踢館消滅六派三門。以打鬥為主要賣點的武俠小說,用這樣的架空江湖設沒有問題。可是小說去到後半部,換身一變成為歷史小說,主要角色好人壞人分黨歸邊,亂入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連明武宗也出場來趁熱鬧,小說就失去原來的焦點。喬靖夫擅長成打鬥,其他方便就尚久火喉。歷史部份他做了很多資料搜集,將角色融入歷史事件不過不失,但情節未免有點平舖直述。

感情戲是作者的弱項,兩對男女主角的愛情十分夾硬來。虎玲蘭千里召召從日本追著荊裂來中土,不是要殺死他就是要嫁他,見面打了兩場然後感情從此就定格保鮮,毫無起伏直到完場了。原本燕橫和童大小姐這一對有點似郭靖黃蓉,一個正直敦厚一個古靈精怪,兩個人結伴江湖歷險會遇上趣事。去到結局燕橫忽然變渣男,揀十幾年無見的小師妹,拋棄出生入死的紅顏知已,理由還要是非常牽強。燕橫救了宋梨回青城坐享齊人之福也算了,她好歹也是皇帝的女人,在深宮中如果那麼軟弱早就失寵被休了,她不會天直到以為燕橫會等她一世沒有其他女人吧。至於霍瑤花對荊裂一見鐘情,完全搲爆頭不知何解,為舖排後續劇情夾硬來,她後來在旅途中愛上錫曉巖倒說得通。

整體上故事很工整,從主角被滅門踏上報仇之路開始,一路上遇到高人指點練功升級越戰越強,從江湖門派武林盟主之爭,上升國家層面平叛亂保百姓平安,均是很公式的打機套路。不過有些橋段與主線格格不入,給讀者為扭橋而扭橋或賣弄花巧的感覺。神機營的武當殲滅戰,大炮火銃等火器大戰武當劍士,沒錯寫得很熱血浪漫很好看,但打完後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打,感自上就只是作者想寫這場戲便加插入劇情中。在這場大戰之前武當掌門姚蓮舟,身兼故事中大魔王的重任,一出場武當挑戰九大門派要天下無敵讓人覺得他的瘋子,到西安大戰他出場後,又覺得他癲得夠勻循,想要改革一潭死水的武林,反而欣賞他是個人物。武當滅門後這個角色便寫壞了,完全沒有他之要天下無敵的氣勢,大魔王淪落為路人甲。

另一段讓讀者很失望的劇情是童大小姐,原來以為她只是過場角色,主角二人組初期的旅途同伴,只有兩個麻甩佬有點悶氣,加個有錢精靈美少女增添熱鬧氣氛。到西安之戰忽然她升格為女主角,原來她是百年難一見的武學奇材,看過一次就學識姚蓮舟的絕招,崆峒派秘宗門掌門爭雙要收她為徙,姚蓮舟也對她另眼相看十分期待,休戰五年看看她可以去到什麼境界。本來她的定位是個打得的王語嫣,又是破門六劍中的吉祥物,在打波龍術王時,雖然她現炒現賣邊學邊打,但她的劇份很好看。到了寧王之亂篇以后,她卻淪為花瓶,角色定位為燕橫女朋友,武功沒有什麼長進,主要任務是打雜魚,她最強的對手也只是二流的韓山虎。到底是因為愛情荒癈學業,還是作者想像力不夠,讓她的劇情無以為斷。我心目中的最終戰不是荊裂打姚蓮舟,反而最想看童大小姐成為天下第一。明明話她是武學奇材,結果她升不上一流水平,實在太叫人失望了。

雖然沙石不少,但我還是很喜歡《武道狂之詩》,因為實在太久沒有什麼值得看的武俠小說了。與其說這部是傳統意義上的武俠小說,把它當做輕小說來讀會比較小壓力,它的故事真的很適合改篇成漫畫和動畫。

黃金神威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提起北海道有什麼好玩,香港人首先會想起白色戀人、特濃牛乳、去雪祭看冰雕、去滑雪以及札幌拉麵。《黃金神威》為觀眾介紹很另類的北海道,行程包括淘金、獵熊、捕鯨、深山食野味、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人的生活、走在結冰的海面上偷渡去俄國、從日本最嚴苛監獄的網走監獄中劫獄、剝人皮刺青上的藏寶地圖、尋找失落的巨額黃金寶藏,北海道脫離日本的獨立運動等等。《黃金神威》改篇自野田智的漫畫作品,自2014年起於《週刊Young Jump》中連載,漫畫榮獲手塚治虫文化賞,並被挑選為大英博物館「日本漫畫展」的代表作品之一,電視動畫剛剛播完第三季,正好為讀者介紹這套黑馬作品。

故事發生在日俄戰爭後,被稱為「不死身」的退役士兵杉元佐一,遇上阿伊努族少女阿席莉帕(アシㇼパ),二人一起踏上追尋二萬貫黃金之旅(現今市值約四十億美元)。故事初期走輕鬆冒險路線,阿席莉帕有點似《飢餓遊戲》的女主角,都是野外求生和用箭的高手,帶著杉元在雪山中逃被避捕,利用捕捉野獸的陷阱去對付追兵,甚至引導敵人誤入棕熊的地盤借熊殺人。動畫的另一特色是,利用大自然的材料煮出各種阿伊努族美食,兩人大呼「好吃,好吃」,讓我下次去北海道都想試食。

隨著故事發展二人在旅途中,遇上黃金爭奪戰的其他對手。這部作品人物描寫十分出色,因為每個人都是各自為自己的信念去尋找黃金,故事中沒有典型的壞人好人二分法。隨著劇情發展角色更因事態而臨時組隊,讓所有角色都能夠與主角們交流互動,在觀眾心中建立非常鮮明立體的性格。有不少角色更是取材自歷史人物,例如在劇中常當搞笑角色「逃獄王」白石由竹,打算用黃金在北海道立國復辟幕府的新選組武士土方歲三等等。

第二季結局在網走監獄混亂中,阿席莉帕與杉元失散了,阿席莉帕被父親的同伴帶去樺太(即現今俄國的庫頁島,日俄戰爭時期南部由日本管治),讓她記起解開刺青地圖的關鍵線索。為追尋阿席莉帕的下落,杉元不得不與第七師軍團合作,渡海前往樺太,一路深入俄國領土。第三季中又增加了想爭奪黃金的勢力,除了都想在北海道自立為王的土方和第七師團外,俄國的革命份子也盯上黃金。在樺太旅行遇上其他阿伊努族人後,阿席莉帕亦開始對黃金產生興趣,萌生要守護阿伊努族人的念頭,不想夾在日本和俄國之間被同化而滅亡,而黃金就是立國的資本。

《黃金神威》除了故事吸引外,更加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歷史教材。漫畫作者邀請千葉大學的歷史教授擔任顧問,務求把阿伊努族的文化,從語言,到住屋,服飾,原住民的宗教信仰,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儘量還原給讀者看。《鬼滅之刃》的故事發生在大正年代,只是比《黃金神威》的時間晚了十年,但《鬼滅之刃》完全感覺不到歷史的重量,那是一個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的故事。看《黃金神威》卻有截然不同的真實感,我體會到阿伊努族逐漸被大和文化侵蝕而消失的無奈,日俄戰爭為士兵的帶來的創傷和不公平的回報,幕府武士在明治維新後不甘心的垂死爭扎。1906年的北海道,在一般歷史書中大慨不會提起,《黃金神威》以此為舞台,讓讀者知道日本歷史和文化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第四季動畫版已經決定開拍,有望於今年底播放,不知道能否集齊二十二張人皮地圖呢?

安雅與魔女 Earwig and the Witch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曾幾何時宮崎駿堅持手繪動畫,甚至揚言電腦動畫沒有靈魂。可惜電腦動畫是大勢所趨,吉卜力終於要向現實低頭,宮崎老嗲只能仰天長嘆「時不與我也」。宮崎吾朗執導的《安雅與魔女》,是吉卜力第一套全電腦3DCG動畫電影,去年底在NHK電視台上播放,2月5日登陸HBO Max串流平台。很奇怪香港完全沒有計畫上映,無聲無色毫無宣傳,宮崎駿不是在香港擁躉眾多,有一定的票房保證嗎?

故事改篇自《哈爾的移動城堡》作者Diana Wynne Jones的同名兒童小說,講述自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安雅,有天忽然被女巫與惡魔領養。女巫帶了安雅回家,把她非法禁錮當童工,每天不停勞役她做阿四,在魔法工作室執頭執尾。安雅很有魔法的天份,在女巫家中與一隻會說話的黑貓當朋友,偷偷地自學魔法整蠱女巫報仇,很攻心計地贏取惡魔先生的歡心,誓要從女傭升級做小公主。

作為吉卜力全CG打頭炮的作品,《安雅與魔女》的CG表現,不知是經驗不足,還是經費不足,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角色模型動作生硬死板,電腦繪圖光線技術嚴重落後,粒子反光久奉,物理計算有明顯落差,背景單調乏味沒有AI輔助生成。鏡頭取景的角度很2D很平面,並未熟習3D立體攝影的表達方法,看起來有點不協調感。這年頭的觀眾早已被Pixar的畫面寵壞,吉卜力的電腦繪畫技術至少旳落後Pixar十年。

電影的故事大至上忠於原著,安雅與黑貓一起反轉女巫家很有趣,畢竟原著是獲獎無數的童書作者,小朋友自然覺得開心大笑。不過可悶親陪太子看戲的家長,不似Pixar電影般有表裏兩層意思。宮崎吾朗改篇電影寫劇本時,加插一段安雅媽媽的新劇情,安排她和女巫與惡魔三人年輕時一起夾band,還與惡魔先生有點暖昧關係。這一改動毀譽參半,戲中媽媽主唱的主題曲《Don’t Disturb Me》,由印尼女歌星Sherina Munaf主唱,非常悅耳好聽,是洗腦神曲。在我寫這篇影評時,就是不停loop這首歌。

可是安排三人是舊相識完全破壞故事的人物關係,女巫懼怕惡魔發怒的理由變得很牽強,他們不是老朋友嗎?開場時媽媽被十二個女巫追殺,不得而才把安雅寄養在孤兒院。結尾時媽媽再次出場,安雅開門媽媽講「聖誕快樂」,電影就忽然完場,好像看到一半就斷線了,我還在期待媽媽大戰十二女巫啊。

尾片曲同樣好聽,還有手繪插圖,日後談講述安雅、女巫和惡魔先生,一家三口樂也融融的日常生活。我甚至覺得片尾比電影本身更好看,如果電影用片尾的手繪風格重製,大慨電影的評價可會升價十倍。對了,媽媽在片尾不見蹤影,因為在原著故事中,媽媽從來都不存在。

宮崎駿的動畫總在有意無意間貶低女性,在夾band年代的女巫可是個靚女,女巫老了就變成又肥又陋。反而媽媽就吃了防腐劑保持靚樣不變, 實際上就只是重用3D模組。《天空之城》的海賊媽打也是同一命運,後生時明明很靚女,老了就完全變了另一個人。宮崎駿可否描寫女人變老時有點連貫性,在人物設計上花點心思,描寫出讓人信服的年紀改變。

我從小就十分喜歡吉卜力的電影,自從宮崎駿第一次講退休後,吉卜力就一直在漫長地衰退。《千與千尋》是吉卜力最後一套直正的經典,近十年吉卜力只是不停拍保險的改篇電影,淪落為缺乏創意的熟手動畫技工,靠著早年儲落的名氣食老本。吉卜力最有創意的作品,就只有最初三部電影《風之谷》、《天空之城》和《龍貓》。今時今日的吉卜力,就算宮崎駿重出江湖,再也拍不出那級數神作。終於走到手繪動畫日漸式微的盡頭,吉卜力最引以自豪的繪畫技術風光不再,淪落為二流動畫製作室,令人不勝唏噓。

Mastering pandas for Finance

自疫情爆發各國央行狂印銀紙,股市瘋狂大上大落,吸引不少人進場投資投機。買賣股票總不能盲模模亂信網上貼士,要自己做功課研究市場資訊,發掘價格波動的趨勢。Python是最流行的程式語言,因為方便好用又多library,差不多日常寫程式都用它。以前研究股票會用Excel,pandas基本上就是Python的Excel,Excel做到的功能,試算表統計數字畫表等等,pandas全部都可以做到。

看pandas我最初只是上Towards Data Science看tutorial,基本大致明白matrix計算的原理和如何寫程式,然後不知怎樣信手貼來這本Mastering pandas for Finance來看。這本書多code多圖少字,可以當成跟著做的練習,簡單地示範如何用panads製作,所有睇市要用的分析工具。由最簡單的下載價格資訊,畫股票圖計算平均線,到計算期權的各種greek,計算portfolio風險管理,甚至電腦自動操盤也有教。

這是一本入門級的書,有個應用目標去學pandas,比起其他書的虛構例子較沒那麼枯燥。書中關於股票計算知識的簡介,亦是一個很好的溫習。書中的程式例子只是一個起步階,像菜單一樣為讀者介紹有什麼項目可以做。到真正自己寫工具去分析股市場時,基本上完全不到書中的範例,因為有其他更加好用library。本書只有三百多頁,照書中的練習打入電腦執行一次,大約一兩天就做完,就算不懂pandas也很簡單容易上手,不過就需要有Python的基本知識。

有時看網上直播見投資專家用Metastock,幾百美元一個分析股票軟件,左看右看python加pandas有齊所有功能,還更加flexible更加powerful。

Cynical Theories – Helen Pluckrose and James Lindsay

文章刊於蘋果日報

近年西方社會興起一股「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風氣,只要說錯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說話,不論說話本身的內容如何合理,輕則被「社會進步份子」公開批鬥被迫道歉,重則飯碗不保群眾向顧主施壓要炒其魷魚。在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其間,有大學教授因為說了句「眾生平等」(All Lives Matter),被學生群起攻擊在校園示威而丟失工作。《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以違立公平競爭為由,反對自稱為女性的男人參加女子運動項目,明星紛紛割蓆,避免與她有關的電影工作,網民更燒書抗議。哈彿大學校長指出男女基因有差別影響腦部發育,有可能是導致某些學科男女比例失衝的原因,而這說法某程度上是有科學根據,結果也是被公審後離黯然離職。

西方文化左翼的社會平權運動,從為社會上的弱勢社群爭取平等權益,逐漸變質成另類文化霸權,容不下任何反對他們的聲音。只要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就算是公開的理性討論也當是仇恨言論,然後對反對者擸巫式的殺無赦。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從六七十年代爭取男女平權,種族平等,同性戀非刑事,高舉自由主義的左翼,如何成為審查言論的千禧左翼呢。去年出版的《Cynical Theories 犬儒理論》一書,正是近半個世紀西方「文化戰爭」的最佳導讀。此書在Amazon哲學類書藉排行榜高佔首位,《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年度好書推介,《時代雜誌》政治和時事類年度推介。作者James Lindsays和Helen Pluckrose,更是前幾年Grievance Studies Affair的「幕後黑手」,揭穿一眾立場行先,未調查已有結論的平權研究(如性別研究、文化研究、Queer理論、後殖民理論、種族理論、傷殘研究和肥研究等等)背後的荒謬,並指摘那些學界中的學術論文,大多是鬼話連篇的回音谷。

作者並非右翼或保守主義者,他們是傳統廣義上的左派知識份子。從本書的副題「『社會公義運動』如何把所有事情都與種族、性別,身份政治扯上關係,而這又會為社會帶來什麼傷害」中可見,他們對千禧左翼走入歪道深感憂慮,希望從這股反智文化的風氣中,守護西方社會民主自由的基石 —— 言論自由、理性和科學。

說在前頭,雖然這本書是入門書藉,但並不容易讀。若果聽到「後現代主義對父權社會的迫壓和強烈控訢」只令你聯想起周星馳,開卷前要有心理準備,因為這本書的首要任務,就要令你明白那句子中每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作者並沒有嘩眾取寵,他們儘量中肯地解釋那堆「乜乜理論」、「物物批判」(統稱為「批判理論」),從六十年代到現今的轉變,引述每個時期「批批理論」的重要學術著作。

「批批理論」由反抗社會上既有的不公義開始,到世紀未時平權運動取得一定成果後,便要找下一個「不公平」的受害者去永續抗爭,找不到便自己製造新的受害者出來。「批判理論」原本只是大學中的象牙塔學術玩兒,經過對幾代學生的潛移默化,慢慢感染荷里活、主流傳媒和文化界中人,繼而把影響力擴散開去,終於成長為新興的文化宗教,信徒深入社會的每個階層。

要明白「批判理論」的問題,首先要從問題的根源開始說起。所有「批判理論」都是源於後現代主義,深受傳何(Foucault)和德理達(Derrida)等後現代理論的影響。

(1) 現代主義高舉客觀真相(如科學),後現代主義則認為客觀真相不存在,一切都是由社會權力結構產生出來的幻象。於是在「後殖民理論」的研究中,非洲國家為什麼貧窮不是用經濟學去解答的問題,因為經濟學是白人的學說,非洲貧窮必然是殖民主義者的陰謀。

(2) 既然真相不存在,所有定義的界線都不存在。於是誰是女性不再由基因(生物學)或意識(心理學)去介定,而是性別自主可以隨意決定自己的性別。極端的會認為,性別凌駕於性,人的性取向,不應受出生是男是女約束。

(3) 既然真相是由人去決定,那誰人主宰話語權,誰人便可以決定真相。以前3K黨那種殺人放火才叫種族歧視,現在文學教授上堂朗讀古典小說,書中有nigger(黑鬼)一字他照讀,也算是種族歧視要被抄家。

(4) 文化相對主義,沒有文化比另一個文化優勝,不論什麼稀奇古怪的文化也要受到尊重。「肥研究」主張肥人有其肥文化,正常人不應以健康理由去看低肥人,再者何謂健康沒有客觀標準,肥人可以有另外一套就算上兩級樓梯都喘氣,也算是很健康的「肥」。癡肥不是病,有病是你的有色眼鏡,肥伴症個「症」應該都是醫生斂財的陰謀。說不定他們還會覺得,厭食症患者鏡中見到瘦骨嶙峋的幻覺,並不是病,可以不理。

(5) 身份認同取代個人主義和普世價值。以前的平權運動認為,所有人都是平等,每一個人都獨一無異,只是他膚色恰巧是黑色,不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現在的「社會進步運動」則認為,他是黑人身份就必然受到社會系統性的歧視。如果有人提出異議要求厘清何謂歧視的準則,他就是潛意識中有白人優越意識的種族主義者。大家都喜歡進步,但別忘了,歷史上好多這些運動,最終都變成殺人的運動。以前優生學如是,共產黨如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大鍋飯不是很進步嗎,但埋單餓死多少人了?

美國作為守護自由民主值價的最後堡壘,千禧左翼逐步侵蝕傳統的主流自由主義,搶奪話語權取代公開辯論,身份認同取代科學理性,一方面刺激右翼保守勢力的強烈反抗撕裂社會,另一方面抑壓學術自由妨礙知識發展。若果美國無法回歸自由主義的傳統,長此下去恐怕會步上羅馬的後塵。一個強大的帝國從來不是被外來勢力征服,而是從內部腐化而開始滅亡。這本書最有價值之處,是揭開「進步主義」的假面具,讓一般人對左翼的「平權」變「等權」有所警惕,站起來一起取消「取消文化」,重拾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

文化戰爭在西方尤其美國正打得火熱,文化上相對保守的香港社會,對於那些「進步」觀念視為天方夜論,最多說句「世風日下,道德淪亡」。更多只是在媒體上,看見那些文化人右一句「論述」左一句「迫壓」,鸚鵡學舌地引用「批判理論」,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外星話。這本書也許離香港人很遙遠。

Gorogoa

Gorogoa是一款獨立工作室製作的解謎遊戲,精美漂亮的手繪圖畫,悅取的背景樂音,獨特創新的解謎手法,很有詩意和寓言味道的故事。遊戲長度只有兩三小時,很適合在一個寧靜的下午,享受這一趟遊戲旅程。2012年發表demo時已經一嗚驚人,可是製作上遇到很多障礙,一個人包辨寫程式和繪畫,結果等到2017年才正式上市,

遊戲的解謎方式很有心思,畫面由四格組成,玩家可以zoom in/out每一格,移動每格的排例或重疊兩格,讓主角從一格移動至另一格,和啟動畫面的機關打開通道。故事講述一個小朋友尋找神獸,為神獸獻上五色果實,穿梭主角的一生,見證城市經歷戰火然後重建。遊戲分為五章,每一章要收集一個顏色的果實。謎題難度不高,不過每一章都有新花款,很多時要轉換腦筋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看看不同格中有什麼東西可以連結起來。單靠文字很難描寫遊戲的玩法,貼兩張gif來解說明。

我玩的時候太過著重解謎,忽略了帶著淡淡成長哀愁的故事,有點感受但沒有想太深入。寫評論前上Youtube把攻略重看一篇,預知答案全速speed run不用半小時,才懂得欣賞作者想達著遊戲想表達的意思。小孩子看見神獸充滿好奇想接近牠,所以第一章是活力的紅色。少年時活在戰火陰影中,一直沒有放棄追求神獸,第二章是代表希望的綠色。大學時想以科學之力去理解神獸,第三章是光明的黃色。成年後發現科學之路不通,轉而追求宗教心靈上的方法,所以第四章是心靈的藍色。最後第五章主角已是老年人,顏色是代表經歷人生智慧的紫色。

遊戲中不同階段的主角,會回想起少年時尋找神獸的遭遇,當然畫面中那個回憶泡,亦是解謎機關的一環。最後當主角再一次回到跌斷腿的鐘樓,回憶起五個果實的五段經歷,終於到達神獸,遊戲結束。到底神獸是什麼,每個玩家的領悟各不同,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夢想,成長和後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