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作片

10000 BC 公元前一萬年

10000 BC給公司派了去印度公幹﹐每個週未也要煩惱有什麼節目。這個週未約了兩個印度同事去街﹐體驗普通印度年輕人如何過週未。其實印度人同香港人一樣﹐週未不外是行街吃飯看電影。原本我想看套印度Bollywood的電影﹐不過發現原來沒有英文字幕﹐以及印度同事喜歡西片﹐決定買飛看這套「公元前一萬年」。印度的電影院同香港的差不多﹐一樣是大銀幕高背椅﹐大堂有販賣汽水爆谷的小吃部。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電影播到一半﹐戲院會忽然亮起燈關掉放映機﹐原來是中場休息時間﹐很體貼地讓觀眾上廁所解決需要。

三個大男人看電影的要求很簡單﹐不用理會攝影藝術感人情節﹐只需要緊張刺激動作迫人。「公元前一萬年」中有大量電腦技﹐沒有多餘的文戲﹐差不多全部都是動作場面﹐完全付合我們的基本要求。電影開那場原始人大戰長毛象﹐就拍得非常精彩好看。電影的故事極之簡單﹐話說主角的部落本是與世無爭﹐平時閒來靠打獵長毛象為生。某一天有外族入侵﹐擄走了很多族人和女主角﹐於是主角同幾個伙伴就千里迢迢去救人。由雪山追到森林﹐從森林追到沙漠﹐打完長毛象打恐龍﹐打完恐龍打長牙豹。旅途中遇上了其他同樣族人被擄的部落﹐救人隊伍由原來的幾個人越加越多人﹐一大班土人原始人浩浩蕩蕩去救人。原來那些外族捉了俘虜回來﹐是要他們當奴隸起金字塔。最後是很例牌的結局﹐正邪雙方大戰一場﹐奴隸打贏外族重獲自由﹐主角則英雄救美﹐大家回家安居樂業。

不過一個有點歷史常識的人﹐看這套電影肯定會看到嘔血﹐因為電影中的歷史時空嚴重錯亂。主角不單止橫跨雪山沙漠去救人﹐他還至少橫跨了八千年的時空。公元前一萬年是石器時代﹐那時代的原始人的確是用骨矛和石製武器打獵長毛象。不過來擄人的外族竟然騎著馬和拿著劍﹐馬匹是在公完前四千年才給人類馴服﹐而劍則是公完前三千年青銅時代的產物﹐他們和原始人時代足足差了七千年。外族要擄人去起的金字塔﹐那是公完前二千年才開始興建。外族擄人時給俘擄帶上手扣﹐那是鐵器時的產物﹐最早也要公完前一千年才出現。最離譜是有一幕女主角給祭司帶去問話﹐桌面上有一張地中海地圖﹐非常精確地繪畫出歐洲的海岸線﹐那是至少十六世紀才出現的超高科技。電影中不同時代科技差異之大﹐主角根本沒有可能有任何勝算﹐就只差沒有出現飛機大炮機關槍。不如索性來個原始人坐獨木舟大戰航空母艦﹐說不定可能會更加好看。

Bourne Ultimatum 叛諜追擊﹕最後通碟

Bourne Ultimatum 一部好的驚險電影﹐不需要炫目的電腦特技﹐甚至不需要很多的動作場面﹐已能捉緊觀眾的神經﹐令人大口也不敢喘地追看到完場。這部「最後通碟」是「叛諜追擊」系列的最後一集﹐改篇自Robert Ludlum的暢銷小說。導演用別於一般動作電影的手法拍攝﹐模疑手提攝錄機有點不隱定的畫面。有些評批人不喜歡這種所謂的真實風格﹐認為看不清楚戲內做什麼。我則認為只要不影響故事的表達﹐嘗試用不同拍攝的方法可以接受。

Matt Damon在戲內飾演一個失憶的CIA特工﹐由第一集開始不停逃亡﹐一邊尋找自己的身份﹐一邊對付CIA派來殺人滅口的特工。這電影系列的一大特色是環遊世界﹐主角在逃亡之旅足跡遍給全球。第三集開場承接上一集結局﹐在莫斯科逃避警察的追捕。接下來的故事好像玩野外定向﹐一邊與CIA的特工鬥快﹐一邊從一個線索追蹤去另一個線索﹐最終指向Borune的身世之謎。

第一場主角在倫敦火車站與爆料記者接頭﹐隔著電話下指示躲避狙擊手。雖然沒有多動作場作﹐卻營造出一份很強的張力。主角從記者的筆記找到線索﹐指向馬德里的CIA分局。第二場是主角與CIA殺手交手﹐在馬德里街頭和屋頂四竄﹐劇力緊張並充滿動感。主角和殺手交手那一場只有瞬間﹐但是那是真功夫用真正的殺人方法﹐並不似其他動作電影般﹐邊打邊講﹐打極也不死不傷。

電影頭三分二很精彩﹐可惜最後三分一衰收尾。主角單人匹馬勇聞紐約﹐輕易地偷入CIA總部和秘密特工訓練基地。主角去CIA總部可是光明正大行入去﹐怎麼總部好像無掩雞籠讓人自出自入﹐國家機密好像不怎安全。我還以為訓練基地多數在沙漠或荒島﹐建立在紐約商業大夏某一層有點兒戲。而且那個訓練基地只是幾間房﹐什麼先進設備也沒有﹐如何可以訓練出Bourne這個超級特務。結局有點兒牽強反高潮﹐還以Bourne的身世有什麼驚天大陰謀﹐原來只是個失敗了的洗腦實驗﹐還以是Bourne精忠報國自願參加計劃﹐不能埋怨別人。

CIA進行殺手洗腦實驗﹐希望可以培養出絕對冷血的殺手。串連三集「叛諜追擊」的主線﹐就是Bourne從拾人性的經過。在紐約飛車追逐戰中﹐主角沒有殺CIA派來的殺手。到最後在屋頂殺手用槍指著主角﹐主角反問殺手他為什麼要殺人﹐殺手答不上亦沒有開槍。有感情的人不適合當殺手﹐洗腦實驗總始終不能抑壓人的天性。主角就是第一集執行任務時﹐看見目標的小女兒不忍心下手﹐才在逃亡是中伏受傷失憶。

其實不用搞什麼洗腦計劃這樣麻煩﹐找個天生冷血的殺手不更簡單直接嗎。殺自己的親人朋友就會不忍心﹐執行任務殺個陌生人會有什麼心理包伏﹐值得搞到要自己身陷險境。殺手與士兵的專業操守一樣﹐任務派下來就要徹底執行﹐不可以受到感情因素影響。若果殺手覺得自己不適合任務﹐大可以在出發前退出。在任務執行間胡思亂想﹐不單危害自己生命﹐更可能影響國家安全。寧可在任務完成後回去才慢慢想﹐不喜歡再幹的話便洗手退役好了。也許CIA不必讓殺手接受洗腦訓練﹐改為學蟬也會更有幫助。讓殺手們在行動時心無雜念,專注殺死目標全身而退﹐方能完全領悟到大師級殺手的境界。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加勒比海盜﹕世界盡頭

Pirate of Caribbean 3 近年荷里活電影有兩條公式﹐ 電影中越多電腦特技﹐電影就越爛。電影開拍越多續片﹐電影也同樣越爛。爛片不等於票房不好﹐畢竟是幾千萬美元的大製作﹐吸引到觀眾入場。爛片也不等於沒有人﹐觀眾最多邊看邊罵。爛片也不是沒有娛樂性﹐「加勒比海盜之世界盡頭」有打有笑﹐俊男美女加電腦特技﹐讓觀眾目不暇給。不過爛片始終是爛片﹐看了三個小時也不知道自己看過什麼。

加勒比海盜第二集已經很爛﹐第三集更加爛。故事完全不知所謂﹐甚至連最基本也不合情理。上集結尾杰克船長給魔盜王捉了去陰間﹐今集一行人就出發去地界盡頭救人。去救人先要有船﹐不去買艦偷船搶船﹐卻走去了新加坡借船﹐遇上古怪扮相的發哥。去陰間經過的大瀑布﹐和回陽間要日落翻船很有趣﹐大慨這兩個點子是這套電影唯一可取之處。杰克般長給困在陰間﹐奇怪黑珍珠號又會完好無缺出現﹐上集不是給大八爪魚打爛了嗎﹖無厘頭有一大群蟹走出來搬船。

回到陽間後的戲情很亂﹐每個人輪流作無間道﹐引領英軍去海盜聯會的基地。總括來說﹐好人的一方是主角的海盜聯會﹐壞人的一方就有魔盜王和要消滅海盜的英軍。奇怪﹐英軍不應該是好人﹐海盜應該是壞人才對嗎﹖海盜聯會打算喚醒海妖對付英軍﹐不過海妖醒覺後好像什麼也沒有做過﹐怪叫兩聲就不見了。最後一小時是三方大混戰﹐在大漩渦中兩隻船打來打去﹐魔盜王個心又給搶來搶去。靚仔主角同靚女主角﹐在船上一邊打架一邊結婚﹐不知是浪漫還是惡搞。最後大打一場﹐主角一方成功俘虜鬼船。兩隻船率領眾海盜船﹐決戰數量上佔盡優勢的英國海軍。

兩軍例陣排開﹐不知何解有炮不射。要學古代武將玩單挑﹐黑珍珠號決戰英軍旗艦。正當兩船快要交接時﹐潛水鬼船忽然冒出來﹐與黑珍珠號夾攻英軍旗艦。單看艦隻的火力﹐英軍旗艦以一敵二還是佔盡優勢。黑珍珠號和鬼船只有一層炮口﹐英軍旗艦足足有四層炮口﹐還末計兩隻敵艦早已打到半死。英軍旗艦駛進兩隻敵艦中間﹐原本這是一個好戰術。一來可以盡用兩邊炮口﹐二來敵人也會怕射到友軍﹐發炮時有所避忌。這時英軍司令忽然腦殘﹐沒有下令開火﹐一炮也沒有發就給打沉了。司令沒有下令開火﹐炮手不懂自己開火還擊嗎﹖原來整船人也一起腦殘。更希奇是鬼船剛剛從水底冒出﹐炮口滴著水也可以點火藥發炮﹐是否鬼船發明了防水火藥。只是少了一隻旗艦和一個無能司令﹐對英國海軍的指揮系統應該影響不大。只要艦隊的暫代司令有點軍事常識﹐也不會在數量上還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無厘頭地撤退回家。

如果加勒比海盜要開拍第四集﹐大慨不會受到編劇罷工的影響。這樣的垃圾劇本不用請編劇來寫﹐求其找個作文拿A的中學生﹐寫出來也會好過現在的劇本。 爛戲不是港產片專利﹐荷里活每年也拍不少爛片。不過同片不同命﹐是荷里活的爛片﹐只要夠大卡士夠大製作﹐不論怎爛也有過億票房。購票入場看爛片的觀眾﹐是否如英軍司令一樣腦殘呢﹖

007 Casino Royale 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

Casino Royal 記得以前小時候對於我來說﹐每逢鐵金剛電影上映是件大事﹐因為父親總會帶我上戲院看。每逢明珠台930播鐵金剛﹐兩父子也會坐在沙發一起看。鐵金剛系列是金漆老招牌﹐是動作電影的品質保證。鐵金剛永遠無逐憑演技角逐奧斯卡﹐永遠只是很公式的打鬥場﹐但永遠也不會讓觀眾失望。

「皇家賭場」 是第二十一部鐵金剛電影﹐這集不單是占士邦換了演員﹐由Danil Craig取代Pierce Brosnan﹐更加代表著新世代的開始。鐵金剛電影過去只是借用占士邦的名字﹐故事與Ian Fleming的原著小說沒有關連。「皇家賭場」改篇自Ian Fleming的第一部鐵金剛小說﹐講述占士邦升級為00特務接到的第一個任務。電影依足原著拍攝﹐一改以住過分鐵金剛依賴高科技武器的習慣﹐於是Q便沒有出場的機會。這部電影一改近年動作片等於特技片的潮流﹐ 捨棄濫拍到成行成市的電腦特技﹐改用傳統的真人特技。第二幕建築工地追逐內鬼﹐第三幕機場制服恐怖份子﹐全是拼命迫出來真功夫﹐十分精彩。

這集電影返樸歸真﹐一切重新開始。占士邦是個初出茅蘆的新丁﹐占士邦會因為初次殺人而遲疑﹐不過他很快就一次生兩次熟。他不是風流的花花公子﹐而是個感情內斂的殺手。跨張地單人匹馬挑了一個軍隊的威風也不復見﹐今次占士邦也會失手就擒。以往占士邦狂開金手指玩無雙﹐今次他鬥智多過鬥力﹐善用地型和對手弱點﹐沒有高科技武器幫助﹐只有靠自己實力取勝。占士邦充滿人性的爭扎﹐ 不再那個名滿天下的無敵特務。唯一沒有變的只是M﹐ Judi Dench依然是第三代的MI6掌門人。

劇本照足原著﹐沒有情節犯駁的問題﹐可以說是無可挑剔。未看時對Daniel Craig飾演占士邦有點意見﹐他左看右看也不似007﹐倒似當壞人的蘇聯特務。不過看完「皇家賭場」後﹐對他看順了眼﹐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我喜歡新一代鐵金剛的風格﹐平實不華回歸傳統﹐驚險動作元素交足功課﹐是男人看電影的必然選擇。明年將會上映第二十二套鐵金剛﹐不知會繼續改篇小說﹐還是原創故事﹐真讓人期待。

鎗火

The Mission 上星期看完杜琪峰的「放逐」﹐對這個雷聲大雨點小的電影很失望。不禁令人懷念起鎗戰電影經典之作﹐同樣是杜琪峰導演的「鎗火」。記得第一次看「鎗火」是讀大學的時候﹐香港同學會舉辦電影欣賞之夜播放這套作品。觀眾中有不少鬼仔同學﹐電影播完時所有同學不分中外也都熱烈鼓掌﹐荷里活也拍不出這麼有戲味的槍戰電影。時隔多年﹐我對「鎗火」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唯一記得就是那首編曲很特別的配樂。越想著「鎗火」就越想再看﹐於是問同事借了這隻陳年舊碟﹐重溫昔日的經典電影。

我在欣賞品味「鎗火」時﹐自然少不免與「放逐」比較。「鎗火」沒有令我失望﹐不論是劇本的完整性﹐找緊觀眾心理的張力﹐演員的演出﹐對白流露的智慧﹐各方面都比「放逐」出色。在鎗戰畫面的處理上﹐「放逐」趨向花巧耀目﹐「鎗火」則實而不華﹐互有千秋。「放逐」的鎗戰只是單純的官感刺激﹐觀眾看著打不死的主角大發神威殲滅敵人﹐對銀幕上的子彈橫飛產生抽離感。但「鎗火」的鎗戰在短而速的駁火間﹐懸留著一絲戰場上的寧靜﹐觀眾代入劇中角色摒氣等待﹐不知道下一個鏡頭會發生什麼事。第三場在商場搭扶手電梯的鎗戰﹐最能夠突出這種以靜制動的氣氛。一行人被困在扶手電梯底﹐鏡頭輪流影著各佔著一根柱的鎗手﹐背景傳來殿後的張耀揚與敵人駁火的槍聲﹐沒有飛身慢鏡甚至開鎗也看不見﹐但單靠演員的表情﹐已經能夠讓觀眾感受那生死一線間的心跳。

「放逐」的角色描寫很片面﹐觀眾不知道他們有性格什麼不同﹐反正好人壞人也只是拿鎗的人肉道具。雖然「鎗火」同樣是群戲﹐每個角色的戲份不算很多﹐但就算連配角也各自有鮮明性格。這齣戲的對白同樣也不多﹐角色的性格主要通過小動作反映出來。第一場鎗戰中的怕死保鏢抹手汗﹐五個主角拿到槍檢查時的不同反應﹐他們等大佬開完會出來時踢紙球解悶等等﹐只要留心觀察就可以得出對電影不同層面的解讀。

「鎗火」的故事上半部不停拉緊觀眾的神經﹐黑社會頭子給不知名仇家暗殺﹐召集五個背景不同的江湖中人當保鏢﹐有已退休不再刀口過活的老鬼﹐也有在社團新上位的小混混。經過幾場敵在暗我在明的鎗戰﹐終於把仇家派來的殺手擊殺。下半部的故事則與「放逐」遙距相應﹐五人中最年少無知的呂頌賢與頭子的大嫂有染﹐社團下令黃秋生執行家法把他殺死﹐當呂頌賢大佬的吳鎮宇要把事件攬上身。他們五人最後在茶樓講數那幕的對白﹐巧合地與「放逐」開場時在公園的對白一式一樣。而然「鎗火」的結局很耐人尋味﹐整套戲只是那些角色生活中的一件小插曲﹐只是在不經意間讓觀眾目睹真相的其中一面。不似「放逐」最後大掃除完場﹐跨張造作得有點兒令人作嘔。

還末看「放逐」的人﹐不妨改為看「鎗火」﹐可以省點時間。已經看過「放逐」的人﹐更加應該看「鎗火」﹐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鎗戰電影。

放逐

Exiled 杜琪峰導演的「放逐」是近年少見的精采鎗戰電影。盡管「放逐」的宣傳攻勢吹噓說這齣電影比「鎗火」還好看﹐但是我認為「放逐」始終技遜一籌﹐不能夠威脅「鎗火」的經典地位。若果把「放逐」的每一場戲獨立來看﹐每一個鏡頭的運用﹐每個影帝級演員的表演﹐都是無懈可擊。戲中總共有五場鎗戰﹐每場鎗戰都各有特色﹐充分展現出黑色的荒謬感。

第一場槍槍戰是老朋友相見重逢 ﹐見面先火併一場當作打招呼。最後給嬰兒的哭聲叫停了﹐大家又可以很融洽地煮菜吃飯﹐與先前的生死戰形成很強烈的對比。城市獵人中海怪與孟波也常常來這套﹐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子彈下出真友情。

第二場槍戰是一行五人接下殺人任務﹐ 去餐廳準備行刺江湖大佬。兩幫人馬在講數時﹐餐廳中的氣氛越拉越緊﹐最後在反桌子一刻全部爆發出來。行刺目標與諉託人皆是敵人﹐一時間敵我難分﹐戰局變成三方混戰。張家輝中熗倒地﹐一行人邊打邊撒退﹐諷刺的是用來逃走的車子卻死火。

第三場槍戰在黑市醫生的診所﹐冤家路窄﹐仇人中鎗也來這裏求診。雙方人馬再發生激戰﹐一行人逃走卻遺留了張家輝﹐結果給仇人活生生打死。依照張家輝的遺言﹐把條屍送回家﹐卻給他老婆放鎗回敬﹐眾人荒落而逃。他們不是想著如何去報仇﹐亦沒有打算逃亡﹐ 只不過漫無目的地游蕩。

第四場槍戰的主角是任賢齊﹐五個主角死剩四個﹐卻巧合遇上搶劫運款車﹐黑吃黑冷手執個熱煎堆﹐待強盜保鏢互併死傷慘重後﹐順手拿了一噸黃金。任賢齊載著墨鏡一口咬香煙﹐一手放狙擊槍很型﹐難得他可以在同伴死剩他一個人時﹐還能夠氣定神閒地上子彈。幸好主角四人出手相助﹐不然他無知的自負只會殺死他。

最後一場槍戰用全慢鏡拍攝﹐從由氣水罐踢上天開始﹐鏡頭一氣呵成雙方拔槍亂射。四個人併死反擊﹐最終全人類同歸於盡。氣水罐咚一聲清脆落下﹐鏡頭一轉屍橫遍野。戰場外警車卻緩緩開走﹐一個但求風平浪靜的世界﹐與一個在刀口子上過活的世界﹐形成很強烈的對比。

雖然「放逐」與「鎗火」的導演相同﹐大半的演員也相同﹐製作費也高出很多﹐但觀眾看起來覺感總是差了一點。「放逐」的最大問題出在劇本上﹐每一場戲也很精采﹐但串連起來卻荒謬失真。在「鎗火」中觀眾可以看見五個最初互不認識的槍手﹐因機緣走在一起經歷一場場的生死戰﹐成為不用說出口但心照的兄弟。在「放逐」中觀眾一出場就見到五個好兄弟﹐沒有原因沒頭沒腦單講個義字﹐就去兩脅插刀出生入死。故事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好像只為襯托五場槍戰﹐而夾硬東拼西湊出來。若果不是槍戰場面好看捉緊觀眾的官感﹐沒有空去想劇情的嚴重失誤﹐差點就要邊看邊罵編劇死蠢。

「放逐」是一套很上世紀的男人義氣電影﹐江湖存在於是一個沒有法律超越現實的世界。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官府並不存在一樣﹐江湖中只有仇殺關係什麼也以暴力為師。二十一世紀的江湖電影並不主張暴力﹐「無間道」和「黑社會」等電影中的世界﹐一切也以利益為最終依歸﹐可以智取則不用力敵﹐暴力只是達到目標的其中一種手段﹐以暴易暴不是目標的本身。「放逐」的角色只懂直線思考﹐要贏就必需很有男子氣魄的從正面把敵人消滅。不論是主角一行五人﹐還是當壞人的任達華﹐也只懂靠蠻力不會食腦。餐廳和醫生那兩場﹐明明很有機會放冷槍把任達華幹掉﹐偏偏要用最危險的方法﹐把自己暴露在最沒有安全保障的處境下。最後一場酒店大戰﹐四個傻佬有勇無謀白白送死。以他們實力﹐加上從運款車拾回來的機關槍﹐挑了任達華和林家棟兩個幫派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在之前兩次交手﹐他們至少殺了敵方一半兵力﹐但四人還可以全身而退。就算敵方有了人質在手﹐也至少要出言恐嚇﹐揚言少了一條毛也要他償命。任達華深知四人的實力﹐想也必不敢輕視。現在乖乖地去乞尾求饒﹐還未打已經先輸了氣勢﹐豈有不敗之理。想贏就至少要求全身而退﹐連簡單落地還錢先講價後交人也不懂﹐他們四人活到一把年紀還未死真是奇蹟。

不知何解殺手電影很少有避彈衣﹐好似著了不會流血就不夠英雄。「放逐」中黃秋生那件避彈衣前後救了他三次﹐奇怪是戲中只有他一個有著﹐還以為避彈衣應該是殺手的標準裝備。若果張家輝有買件看門口﹐整個故事結局就可能唔同﹐分分鐘變成五個獨行俠剷平港澳兩大幫派。不過他明知自己會被追殺﹐還堅持一句我喜歡留在這兒就置妻兒於險地﹐就知道他很少動腦筋。殺手電影大多把殺手的形像浪漫化﹐不知何時才會有套有真實感的殺手電影呢﹖現在看起來「買兇拍人」中葛文輝雖然騎呢古怪不似殺手﹐但細想下比起「放逐」中那五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殺手更像殺手﹐至少他有當殺手的一個必需條件﹐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有「熗火」的珠玉在前﹐新江湖電影的寫實風格在後﹐對「放逐」的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看這套戲時﹐最好還是把腦子關掉﹐開開心心欣賞血肉橫飛的子彈舞蹈﹐影碟播完就把這齣戲忘記得一乾二淨吧。

墨攻

Battle of the Wit 墨攻是一套電影﹐主演劉德華﹐導演張之亮﹐近期上映最受矚目的港產片。墨攻亦是一套漫畫﹐作者森秀樹﹐改篇自酒見賢一的原著小說。雖然電影號稱改篇自漫畫原著﹐事實上除了主角的名字叫同是叫做革離﹐背景同是墨者孤身一人助梁城抵抗趙軍外﹐基本上說沒有任何關係。在末看電影版之前﹐聽見劇中會加入范冰冰飾演的女將軍﹐與吳奇隆餘演的神射手﹐我已經知道大件事了。香港電影拍漫畫改篇﹐一定會把原著作得面目全非。上次頭文字D改動雖大﹐但劇情尚可接受﹐畢竟電影有片長限制﹐亦要照顧觀眾的口味。可是墨攻的改動實在太離譜﹐把原著中革離的墨家精神完全抽掉﹐只留下煽情套俗的華麗外表。

革離在原著是個光頭中年矮子﹐由萬人迷劉德華飾演也無不可﹐可以是說是市場需要明星效應。但請不要把革離變成紙上談兵的新丁﹐變成耍猴子戲的武打名星﹐變成質疑墨子思想的問題兒童。劇中革離射枝箭再隨口講兩句﹐就說服梁王把兵權交給他。在漫畫中他可一步步慢慢建立梁城上下對他的信賴。革離在漫畫保持他的墨者風範﹐他宣揚墨家尚同尚賢的理念﹐命令大臣與庶民一同分擔守城工作﹐那像劇中只像個請回來的顧問﹐凡事也要聽老版的意思。劇中守城那幾場戲﹐場面大電腦動畫悅目。不過完全不能突顯革難的軍事材能﹐雙方只是在亂打混戰﹐趙軍退兵只不過是機緣巧合。再說漫畫中趙軍只有一萬五千人﹐面對著革離領導的四千守城軍民﹐久攻不下梁還情有可原。電影中把趙軍跨大十倍﹐十萬兵力對四千守軍﹐連小小的梁城也攻不下﹐未免把革離的能力過份神化。劇中的趙軍每每只是初戰稍有失利便退兵﹐看見劇中革離小阱陷的守城法﹐只要狠下心踏著死去的士兵硬攻上去﹐不出兩日就破城。還不說那有人攻城只攻一門﹐要省佈景錢也不該這樣嘛。

革離蠢﹐敵人更蠢。梁城只不過是小國﹐梁王膽小無能也許形容貼切﹐但他不可能奸和蠢到鳥盡弓藏﹐去陷害革離叛亂篡位﹐大舉殘殺異己。墨者的能力和理念眾所週知﹐一來墨者根本不會篡位﹐二來不怕墨者報復嗎﹖只得四千軍民的小國﹐還要清算幾百個異已﹐自殘接近十分一人力﹐當中還包括弓箭隊和騎兵隊的將軍﹐以後不用打仗了嗎﹖漫畫中革離離城反而干脆利落﹐梁王不再需要墨者﹐留下來也沒有意思﹐好來好去。反而漫畫中革離走後﹐梁城上下的心理微妙變化﹐公子學懂墨子之道贏取人心﹐百姓認為始終不能依靠外人﹐才最有味道。不過講開又講﹐只得四千軍民小城﹐養得起隊騎兵嗎﹖趙軍的巷淹中將軍更是蠢得離譜﹐漫畫中他有勇有謀與革離識英雄重英雄﹐戲中則成為個迂腐得連小丑也不如的白痴。

電影版只改篇漫畫的頭四卷﹐亦沒有交代清楚革離為什麼單獨前來。漫畫中革離可是在墨者中謀略最強﹐不是個沒有上個戰場的新兵。他單刀赴梁城﹐是因為他深信墨子非攻的理念﹐對當代墨家鉅子靠攏秦國﹐打算助秦國一統天下以戰止戰的想法不滿。漫畫中後七卷是在梁城之戰後﹐革離以一人之力去清洗墮落的墨派。在戲中革離竟然對兼愛非攻有疑問﹐那他就根本不應該去梁城助守﹐干脆去秦國幫鉅子打天下算了。

墨攻這套電影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於完全不懂墨子思想的人﹐可以作為一套有趣的通識教材﹐引起觀眾對墨家理念的興趣。不過對於看過原著漫畫的人﹐這電影只會越看越激氣邊看邊罵﹐問改頭換面後原著精神去了那裏﹐還要好像有點背道而馳﹐實在太令人失望﹐不愧為今年度億元製作爛之王。

The Da Vinci Code 達文西密碼

Da Vinci Code Movie 達文西密碼的小說我很早已經讀過了﹐當知道小說會被改篇為電影時﹐自然十分期待視為本年度必看的作品。今天是達文西密碼第一天上映﹐原本怕人多不打算在第一天看﹐不過有同事在吃午飯時提議晚上拉大隊去看﹐便抵受不誘惑要先睹為快。今夜電影院很墟陷﹐我們排了差不多個半小時隊﹐才輪到我們入場觀看。片長二個半小時﹐大至上照足原著發展﹐除了一些支節因時間關係略過﹐例如解謎題找保險箱的位置﹐密碼鎖是兩層而不是一層等等。書中對歷史資料名畫的大量描述﹐電影中亦盡量加以影像化﹐效果和解釋做得不錯﹐不過自然沒有書本詳細。

陪我一起觀看的朋友沒有讀過原著﹐他們基本上也明白故事的內容﹐只是有些比較隱晦的疑團﹐要我散場後稍作加以解釋。他們覺得這齣戲做到緊張刺激﹐沒有後悔大排長龍購票入場。可能我看過小說的關係﹐倒覺得電影有點沉悶﹐節奏應快的地方太慢﹐應慢的地方太快﹐還不時比較少了什麼場面。不過看見電影在實地取景﹐走遍巴黎倫郭蘇格蘭的古蹟名勝﹐有些看書時不太清楚的疑點也明白了。老實說湯漢斯當主角不太適合﹐我看書時想像中的主角形仔很多﹐比較近似夏李遜福或李察基爾早十年的形像。女主角更是澈底失望﹐除了是法國女星這點合格外﹐最大問題是根本唔靚﹐當耶穌後裔有點失體。不過法國差佬那個角色選得最好﹐那演員很出名不過我記不起他的名字。

小說出版那時已經引來宗教圍攻﹐對電影版的攻擊行動自然會升級﹐不少教會叫教友杯葛這電影。我則認為這是教會太過杯弓蛇影﹐電影版的殺傷力比小說還輕。電影的重點不是在那些疑真似假的歷史﹐亦沒有太多時間解釋耶穌生仔的理論。其實那秘密是什麼對觀眾並不重要﹐重要是人靚景靚故事緊湊。觀眾看見主角逐層解謎追蹤﹐有打有笑交足功課﹐通俗娛樂性壓到長篇大論的知識性探秘。達文西密碼那個聖杯血統論﹐固然很附穿鑿會牽強得很﹐求其將教會歷史的幾件疑案炒埋一碟﹐只有白痴才會信以為真。十字軍東征屠殺回教徒﹐聖殿騎士團被免死狗烹﹐中世紀黑暗時期教會獵殺女巫﹐天主教的主業會想思保守喜歡玩SM﹐聖經只是尼西會議的產物﹐達文西名畫最後晚餐中桌上沒有聖杯﹐早期教會有很多教派不信耶穌是神等等﹐全部也有事實跟據。當然這些加起來還離女主角流著耶穌血統的結論很遠﹐其實有點九唔搭八。宗教組織害怕也不是這個兒戲的理論﹐而是怕構建這個理論背後的史實﹐會在教徒的腦中打開一個理性缺口﹐讓他們獨立思考去質疑教會的權威性。特別是聖經是神喻和耶穌是神這兩點﹐正是現今基督教信仰的最大難題。

從我朋友的反應來看﹐相信這齣電影會十分賣座。那麼就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作者同一系列的另一本小說﹐天使與魔鬼也將會被改篇為電影。我個人認為那本寫得比這本還好﹐至少梵蒂岡給恐怖份子放核彈﹐一眼就看出是天馬行空的老作﹐沒有機會給教會盲目反對的藉口。

I Robot

I Robot 這齣戲取材自科幻小說大師Isaac Asimov的同名小說。劇情談不上是由小說改篇﹐因為整齣戲本身﹐除了借用了小說中的幾個名字﹐以及引用了著名的機械人三大定律外﹐沒有一點是和小說有直接關係的。

劇中世界設定為不久的將來﹐智能機械人在社會中已經十分普及。由於有機械人三大定律的束縳﹐機械人成為人類最信賴的僕人。

機械人三大定律﹕
一﹐機械人不得傷害人﹐或袖手旁觀讓人受到傷害。
二﹐機械人在不違反第一定律下﹐必需服從人的命令。
三﹐機械人在不違反前兩定律下﹐必需保護自己。

劇中就是以這三條定律為基礎﹐探討智能機人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其中涉及了很多有趣的題材﹐如﹕機械人取代低技術工人帶來的社會問題﹐違法製造三大定律的機械人﹐機械人有否擁有自由意志和意識靈魂﹐三大定律申延出的第零定律﹐無視人權自由極權統治以求安定的政治理念﹐等等。可惜劇中只是過著墨不多的輕輕帶過﹐白白浪費了如此好的設定。

故事本身平平無奇﹐劇情嚴重犯駁﹐視覺刺激成了主要賣點。Will Smith飾演對機械人抱懷疑的偵探﹐起初時調查機械人之父兼好友的自殺案﹐固作驚險加固弄虛玄的一路打打殺殺﹐到最後偵破機械人統治人類的陰謀。總括來說﹐I Robot只是一齣不用大腦進場觀看的消閒電影。幸好我只是下載來看﹐若花十數元進戲完看的話﹐必定高呼退款。

先前也說過劇中帶出了不少可供深入討論的題材﹐雖然劇中沒有明確說明出處﹐但引用了Asimov在後來的小說中﹐對三大定律的修正的第零定律。第零定律就是把人類整體的存活﹐凌架在三大定律之上。在原著小說中﹐第零定律的應用﹐是機機人以守護天使的形式﹐在人類的背後不為人知的保護著人類。在劇中卻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成為法西斯加共產主義的混合怪胎﹐以否定人身自由隱定壓倒一切的機械人極權統治。編劇把第零定律如此歪曲﹐Asimov在泉下有知﹐必定大感不快吧。

在此因篇幅所限﹐我也不能就其他的討論題一一材抒發已見了﹐留侍日後寫I Robot系列小說的讀後感時﹐才慢慢和讀者分享吧。

按﹕Asimov的I Robot給拍成電影了﹐那他的另一經典系列﹐基地三部曲給搬上大銀幕還會遠嗎﹖

Mr. and Mrs. Smith

Smith 在上幾個星期和女朋友看星戰三時﹐就已經被這齣電影的片頭吸引了﹐少有的連女朋友也說想看這齣電影。這齣戲是今個暑假第一齣上映的大製作﹐於是便在上映的第一個週未和女朋友以及她的朋友一起去觀看。主演的是靚佬男星Brad Pitt和盜墓者蘿拉的性感女星Angelina Jolie。
而導演則是拍過兩集Matt Damon那套Borune Identity的Doug Liman﹐對於這類公式化的動作電影﹐他可以算得上是功多藝熟﹐拍出來有一定的水準。據聞這齣戲是改編自一套舊電視劇集﹐不過我沒有看過舊作﹐無從作出比較。

故事情節並不特別曲折離奇﹐差不多在片頭中已經得知道全部內容。在表面上密史斯先生和太太﹐是一對出現婚姻危機的專業中產階級夫婦。但實際上他們二人互有秘密﹐雙方一直不知道大家也是職業特工的真正身份。直至在一個任務中相遇為敵﹐一路追查下才發現兩人是受僱於不同的特工集團。先是二人為任務互相撕殺﹐後來因為放不下感情﹐再一起逃亡反抗雙方的集團。戲中不乏大量槍戰追車的驚險鏡頭﹐但不過只是很公式化的動作場面。電影中最吸引觀眾之處﹐反而是在槍林彈雨中﹐圍繞著兩性關係之間的小笑料。這別出心栽全完風馬牛不相及的配搭﹐突顯出此劇的黑色幽默感。

以婚姻輔導作開場和結尾的編排很別緻﹐丈夫忘記結婚日期的處理尤其抵死。其後不乏令人會心微笑的對白和場面﹐很大程度上是把兩夫婦日常生活中﹐為之而吵架的瑣碎事件﹐換轉成為極之荒謬滑稽的形式表達出來。介紹兩人皆為特務身份那場戲很有趣﹐初看時讓人有誤以為是去偷情的錯覺。兩人在追車那場戲中的對白很精警﹐若不是背後有有連還槍擊撞車﹐還以為只是普通的兩夫妻在上班途中的爭執。男主角運用mini-van的雙門設計﹐把企圖跳上車的壞人輕輕的從另一邊推下車﹐很聰明亦很惹人捧腹大笑。他們二人綁架關鍵人物去審問那一場﹐對白設計得像兩公婆在討論如何教仔。男人的弱點是通常比較長情心軟﹐史密斯先生有幾次機會可以下手殺死妻子﹐但總是不能狠心下機板。反而史密斯太太就下手死殺了丈夫好幾次﹐可見女人是可以很反面無情﹐這和現實中的愛情很相似。

整體來說雖然劇情過份牽強﹐男女主角像是以一敵百的不死超人。槍戰場面並不暴力沒有大灑血槳﹐反而有著像卡通一樣不真實感覺。這齣電影自成一格成為愛情動作喜劇﹐適合男女朋友一起拍拖觀看。雙方可以在劇中找到不同的滿足﹐亦同時製造共同的有趣話題。兩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就正如劇中描述一樣﹐可以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亦可以是互相生死與共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