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Wick:Chapter 4 殺神 4

《殺神》系列終於來到尾聲,由為隻狗報仇開始,一路環遊世界殺到血流成河,然後妨忽忘記了殺人的目的是什麼,總之就是要為殺而殺。最後結局奇洛死了終於獲得自由,不過掃墓那幕太假,真的要開拍續集,說奇洛只是假死也不出奇。

今集加入防彈西裝的設定,於是槍戰變成必需爆頭,大大增加了觀賞性。把冷兵器混合槍械同時使用也打出新的招式變化,特是日本那場雙截棍加衝鋒槍配合使用,甄子丹枴杖劍加手槍也很特別。柏林夜總會打肥佬有點拖戲,尤其是單挑佬殺神忽然失水準疑似讓賽。不知是否雜魚殺手人海戰術之前幾集玩過太多次,去到第四集已經有點兒悶,凱旋門拍飛車很明顯不是導演的強項。印像中沒有動作片用平面視角,看起來似在看打機直播,談不上好看但很有新鮮感。奇洛和甄子丹殺上樓梯是全套戲的最高潮,第二第三集最後一戰都拍得差,今次最後一戰索性以靜制動,玩西部牛仔決鬥。

第四集成也甄子丹,敗也甄子丹。甄子丹演的盲俠太過出神入化,以他為主角視點單看他花式打雜魚很好看,甚至比李洛打得很狼狽還好看。當甄子丹與李洛對打,他們二人的打法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就好像超級系打真實系一樣,看起來有種不違和的感覺,令觀眾出了戲,之後打得如何精彩也欠缺說服力。殺手無名氐的戲份,大慨就是找個理由給狗狗出場去咬春袋,畢竟《殺神》不能沒有狗啊。法國靚仔正印壞蛋存在感接近零,就是一個只懂叫囂的巨嬰富二代。初時我還期待他會否好打得,可以與李洛大戰一場,最後他卻白痴送頭。號稱地下秩序之王的圓桌,竟然讓如此一個癈物當幹部,劇本上很難自圓其說,圓桌一早應該被人幹掉取代了。

我明白看《殺神》不要質疑故事的合理性,一切皆為動作場面服務至上。每集追加殺手世界的規矩,加得越多殺手世界就越顯得低能荒謬,明明我只想關掉腦袋好好欣賞打鬥,但劇本不合理到影響我看打鬥的投入感。明明一開始去沙漠找長老報仇,說好了要一個人把整個圓桌滅了。害我充滿期待看奇洛如何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整套戲殺了二個多小時,完場計數就只殺了一堆雜魚加一個路人幹部,好歹也順手殺了圓桌派來的監工嘛。反正李洛和甄子丹兩人也是要自由,竟然目標相同何不索性聯手殺光圓桌,殺光以後就不用再怕他們了。

FIRE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Blind是矽谷的匿名討論區,很多科技從業員上交流就業情報。雖然Blind是匿名,但必需使用公司電郵註冊,所以不似Reddit那邊太多閒雜人等。討論雖然不一定有禮貌,但內容有一定程度的質素保證。Blind有一個不成文規定,留言必需要報上年薪銀碼,儘管沒有辨法知道真偽,但總不能偏離薪金行情市價太遠。如果心理質素不夠高,上得Blind多會很自卑,在FANG打工的網友幾十萬鎂年薪起錶,新畢業生年薪也至少過十萬鎂。

近日有一則帖引起很多人參加討論,話說樓主最近領了一筆七百萬鎂的遺產,他本身某大tech公司任職,年薪也有二十多萬鎂一年,不過工作壓力很大,他考慮好不好提早退休去享受人生。七百萬鎂以目前三十年國債4%利息計算,每年大約有二十多萬鎂,正好等於他辛辛苦苦返工的收入。

網友們七嘴八舌給意見,有詳細的投資建議,也有關心他年紀輕輕便退休會不會悶。我當然也有加入戰團,我給他的建議是與其退休零收入,不如輕輕鬆鬆打風流工,只要不再追求升職年尾高評分高花紅,當個老海鮮每星期蛇王做少過三十個小時沒有難度。輕鬆地賺錢買花載,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FIRE是代表財務自由提早退休,追求財務自由這點很容易理解,錢不足生活壓力很大。早兩年我細仔出世後,在我轉新工作大幅加薪前,每個月收入剛剛夠用,要左計右計節省開支,每年去完旅行後戶口清零,沒有多餘的閒錢去投資儲蓄,精神壓力真的很大。退休不工作完全沒有收入,只靠投資收入支撐生活開支,還要負擔投資失利蝕錢的風險,光是想像已經覺得會很大壓力。沒有收入坐吃山崩,又何如能夠擁有財務自由,FI和RE根本是自相矛盾啊。

很多坊間提倡的FIRE計劃,鼓勵投資儲蓄達到財務自由那部份很正路沒有問題,但講退休後的生活那部份卻有很大問題。FIRE計劃總是說退休後要降低物慾,減少消費,過簡單生活。要慳住慳住洗錢,是那門子的財務自由?真正的財務自由,是買東西去餐廳完全不用看價錢牌,想買什麼就買,想吃什麼叫吃,出門旅行坐商務住五星級酒店,去看演唱會看打波坐第一行。我不知道要多少積蓄,才能在不動用本金只靠被動收入,仍然能擁有真正的財務自由。我只知道我現在的收入遠遠不夠,更枉論要提早退休了。

如果比特幣歸零

說在前頭,我是比特幣最大化支持者,否定除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一切糞幣。大家在談論比特幣價格,通常就是憧景著未來會暴升百倍,比較實際的可能會用明年流量減半去計算目標價。就算對比特幣抱觀望態度的人,頂多也是看看價格會否跌破一萬鎂,然後再考慮是否趁低吸納,低買高賣。相信今時今日,沒有人會認真認為比特幣會爆破滅亡,畢竟連Bitcoin Cash和Bitcoin SV等垃圾幣仍然有價有市。

比特幣與其他金錢貨幣一樣,它的價值來自人們對它的信心,相信明天的價格會更高,其他人願意用來交易,沒有任何實質的內在價值。美金和黃金基本上的價值來源也是相同,不過美金至少可以還用來當廁紙,黃金也可以用來整個黃金馬桶。而比特幣若果沒有人要,電腦內的一和零什麼也不是。那有在什麼情況下,比特幣會完全喪失價值呢。

一。政府禁止比特幣挖礦。眾所周知比特幣挖礦極度浪費能源,在綠色環保至上的今日,政府帶頭禁止挖礦不是天方夜談。比特幣在虛擬網上交易,身份保密功夫做得好,禁止擁有或交易比特幣很難執法。比特幣挖礦卻不同了,需要電力要加密計算晶片,基本上在物理世界無所循形。中國早兩年禁止了,美國紐約洲也開始立法禁止。比特幣挖礦能否轉去小國或地下發展呢?如果大國和環保團體施壓,小國不得不屈服。地下發展則會限制了比特幣網絡流量,由勉強可用變成完全不能用。再者比特幣只有萬多個節點,政府立法要電訊商強制封網也不是難事。

二。比特幣是加密貨幣,其信心障是基於加密程式的數學,區塊鏈上的加密區塊沒有人可以破解。比特幣面世至今十多年,沒有人可以破解鏈上加密。自從量子電腦從科幻小說走向現實,目前只有百多粒量子的量子電腦,當然沒有足夠運算能力去破解加密鏈。但在數學上已經證明,量子電腦可以破解加密鏈,那破解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早十幾二十年AI寒冬時期,沒有人預料到神經網絡會發展出今天的Chat-GPT。二十年後的量子電腦,不知可否破解加密鏈呢?

三。沒有互聯網,就沒有比特幣。今天大家對互聯網的認知,大慨等同自來水和電力那樣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三次世界大戰說了很久,未日時鐘也差幾分鐘就十二點。俄國侵烏失敗會否發窮惡放核彈炸歐洲,中共侵台會引發中美互扔核彈呢?在連電力也沒有的核未日世界,大慨應該也沒有互聯網吧。沒有互聯網沒有電腦,大家總不成用人手去計算區塊鏈吧。

以上三個情景一般來說不太可能發生,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若果真的不幸發生了,比特幣價格歸零,那我就是預言家了。

Making Comics – Scott McCloud

一般讀者對漫畫家Scott McCloud沒有什麼印像,但在歐美漫畫界他可是一代宗師,他用漫畫繪出來關於漫畫的課本,是任何漫畫家必修的入門課。很久以前看過他的《Understanding Comics》,那是他的漫畫理論三部曲的第一部。他全套三部曲我買了很久,終於的起心肝看了第二和第三部。第二部《Reinventing Comics》太過前衛,我看完水過鴨背,完全不記得內容。第三部《Making Comics》回歸原點,多些實質的內容,比較容易寫書評推介給讀者。

第一部解構了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媒介,如何把作者的想法表呈現給讀者欣賞,這本書則很扎實地教受畫漫畫的技巧和細述漫畫業界的種種知識。畫漫畫主要分為五個大技巧,並細分角種技巧中的不同風格類型,是一本很好的漫畫百科全書。第一個技巧是分鏡,決定什麼畫出來,什麼不畫出來,每一幅畫之間如何連貫起來。第二個技巧是構圖,用什麼角度去把畫面繪畫出來。第三個技巧是畫風,這個的重要性不用多作解釋吧。第四個技巧是文字的選擇,漫畫中也有對白有旁白。第五個技巧是流程,在紙本上如何排列每幅圖,不同的畫框流向又會帶出什麼效果。作者亦講解人物設計,面部表情,身體動作,世界構成,繪圖視角等等,我單純文字寫出來也沒有用,看書中漫畫圖例示就一目了然。

講解漫畫家的工具那一章很有趣,不過我又不是算畫漫畫,當冷知識看完就算。有一章講漫畫風格和漫畫類型,亦特別有一章講日本漫畫,分析美日漫畫之別,算是比較學術的一章。這本漫畫始終是漫畫課本,內容非常多字,漫畫只可以算是課本的插圖,雖然每一頁都是插圖。

身為一個資深漫畫迷,不能不看這本漫畫課本,令你更懂欣賞漫畫這個藝術媒體。

百萬噸級武藏

改篇自遊戲的動畫作品,我一向都沒有多大信心。《百萬噸級武藏》是少數經改篇後,竟然沒有水土不服,若果不是特別留意,完全不覺得是改篇自遊戲。整體來說這套作品很工整很熱血,很有八十年度王道機人番的味道。外星人侵略地球大屠殺,僅存的人類住進殖民太空船,少年少女駕駛巨人機械人應戰。主角更愛上外星公主,努力尋找兩族共存和平之路。

製作水準中上,戰鬥場面採用大量CG,欠缺打得精彩緊張的埋身動作設計,不過大量爆炸和熱血台詞倒能充撐場面,反正就是超級系出絕招必殺技。遊戲中的卡牌老虎機出招系統也照搬過來,很另類跳線但也算是忠於原著,喜不喜歡見人見智,但也不好意思地苛責批評。每次戰鬥都有層出不窮的新機體新招式,雖然是花拳秀腿但好看很有新鮮感。

故事是經年經典機人番的大雜燴,所有熟悉的橋段套路,很有技巧地炒埋一碟。大部份人不知道世界已經滅亡的日常生活抄《Zegapain》。幸存人類住在巨大殖民飛船,外星間碟潛入愛上地球生活抄《超時空要塞》。三台戰機合體巨大機械人抄《三一萬能俠》。人類外星人聯手打更壞的新外星人抄《大和號》。主角愛上外星公主,人類軍方司令擁超級大炮變殺自己人的獨裁者,父親為保護女兒拋棄她,高智能人造人,外星皇后鐵血統治,保護公主的騎士等等,全部都熟口熟面,雖然老土但觀眾受落。

故事結尾非常趕戲,只用了一集時間,final boss出場兼被擊敗退場,公主喚醒史前超文明,直接開外掛輾壓敵人,反正就是愛的魔力戰爭一切。近年機械人動畫買少見少,身為機人番迷的我也不能特別挑食,《百萬噸級武藏》有得看總好過沒有得看。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 Morgan Housel

讀完這本《金錢心理學》,可以說我完沒有學到新的東西,因為這本書的內容,理應是每個人都懂得阿媽係女人的大道理。不過我還是要誠實地面對自己,那些理財之道的常識真理,有多少我早已拋諸腦後忘記了,又試過多少次風險太大,最後貪字得個貧。這本書應該久不久就拿出來重溫一下,提醒自已不要貪心要慎重理財。

若果只看這本書的撮要節錄,你大慨會認為這本書的內容只是老生常談。作者寫這書的功力,就是用真實的事例如Madoff和Buffet等,配上他們不廣為人知的小故事,用故事把那些大道理再說一次給讀者聽。若果你有一定的人生閱歷,你不可能沒有聽過那些大道理,但就好像在看電視上重播的經典處境喜劇,那是一份熟悉安心的感覺,明知只是新瓶舊酒,開始看就會繼續看下去。

每個人對金錢的觀念也不同,很多時候是受成長背景的影響,你沒有別人的經歷,你很難理解他們為何作出那樣的理財決定。一個人能否大富大貴,運氣很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在對的時間站在對的地方。標基能夠創立微軟成為首富,全靠他的中學是絕少數當年擁有電腦讀的學校,不過回說話來,那間中學也只是出了一個標基。

世界上最困難的理財技術,就是控制自已的貪念,不要冒不值得的風險,明明擁有生活無憂的財富,還是為想不斷增加戶口的數目字,最後什麼也輸掉。很多人常常想著賺大錢,但是變有錢的方法是要有耐性。畢菲特是老掉牙的示範單位,他現在有超過一百億身家,但那他五十歲時連半億身家還沒有,他99%的財富是下半世才賺的。還有一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原來Berkshire Hathaway最初是有三個股東,現在人人只知道有Buffet和Munger,第三個人在七十年代股災時,因桿杠太大被孖展清倉。

賺錢難,賺到錢後守著不蝕錢更加難,有多少投資經驗的人,風險管理比起估中那隻股票會升會跌更加重要。不要想著每次投資的決定也一定賺,只有少部份隻帶來過超高回報,足以彌補其他生敗的投資。

金錢能夠買最貴重的東西是你的自由,你花錢購買名牌去炫燿財富,不要以為別人會很羨慕你,別人看著你只是想著如果自己也有錢就好了,他們才不關心你有多少錢。買名貴的東西去炫燿不代表你富有,富有是銀行還有多少可以動用的資金,而不是那些已經花掉買了的東西。儲蓄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吧,有備用資金,才讓你有考慮的條件。理財的原則,大致上合理比純理性更加重要,因為人不能純理性地思考。

歷史不會重覆,只看已發生的事件,不能夠預測未來。凡事要留一手準備,不要盡搏最高風險最高回報。投資要作長遠打算,但不要把自己綁死在之前的決定上,因為人是會變的。任何事物也有其價格,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是你之後才知道代價是什麼。投資買股票不要炒出炒入,長揸才是最高回報。(按:請參看本書第一點,作者忘記了長揸必升只是美股的獨有現像,不信你試下長揸英股日股港股中慨股。)

不要盡信別人的投資意見,因為別人不一定和你在玩相同的遊戲,每個人的投資時限和目標也不同。人家買來炒賣賺快錢,你卻傻傻的買來長揸。財經新聞總是報導恐慌消息,因為好消息沉悶不能吸引眼球嘛。說故事比統計數字更能說服別人,若果人找到到真相,就會作故事來解釋自已相信的那個版本就是真相。

作者在書本的最後一章講述自已的投資策略,就是很簡單月供指數基金。對近幾十年股市有研究的人,一聽就知道這又是一無懈可擊的大道理。很有趣是我上網聽了作者的訪問,他卻明言月供指數基金雖然一直以來行之有效,但不可能永遠一定有效。

為了養老金去異世界存八萬金幣

改編自異世界輕小說的動畫多如天上繁星,差不多每季至少有幾套,老實說大部份都是垃圾。這部《為了養老金去異世界存八萬金幣》(以下簡稱《八萬金幣》),若果是按照一般套路用男仔當主角,故事就活脫是一部開外掛收後宮的癈萌番。換了極大反差萌的合法蘿莉當主角,相同的橋段卻變成讓人看得很舒服的治癒系。故事走輕鬆搞笑路線,主角不論在異世界還是地球,總是出門遇貴人,全部都很善良的老好人,而壞人則非常樣板很好應付。

主角山野光波開場為什麼死掉不重要,如何去到中世紀異世界亦不重要,反正就是她獲得能穿越往返異世界和地球的能力,亦順便兼有再生和自動翻譯的能力。其他異世界的勇者不是要拯救世界就是要絕境求生,光波故事的開場始卻很另類,她只不過想在異世界賺錢儲金幣可以安心退休。光波開雜貨店從地球走私現代貨物去變賣,用現代智識開萬事屋幫人解決困難,由幫貴族女兒開舞會,到幫奸人陷害的餐廳大改造,古靈精怪地把現代技術帶去中世紀。

她走去找傭兵學槍械防身,從壞人手上救了公主後,被誤認是雷神之巫女,從貴族到國王公主都圍著她團團轉,完全誤打誤撞笑話一個接一個。第一季壓軸戲敵國侵襲王都也是有驚無險,現代傭兵帶著機關槍高射炮,單方便屠殺敵國軍隊帶來的怪物和巨龍。雖然她最後也是開外掛硬輾壓過去,不只是普通爽快刺激,還很好笑和暖心。

《八萬金》動畫版製作水準只是中上,在有限預算已盡了全力,動作場面明顯地力不從心,不過有光波的聲優和元氣搭夠。若果一套改編輕小說的動畫,讓觀眾看完動畫後意猶未盡,走去看輕小說追看最新劇情,無異就是一套成功的作品。我看了頭幾集動畫,就已經急不及待一口氣追看最新小說連載。之後的故事很出人意表的展開,從開雜貨店當店主,升級當貴族經營領地,挑戰船堅炮利的殖民列強國。

滿以為光波會展開統治世界的霸業,忽然很爆笑地搞出個化妝品大作戰。光波把地球一眾國家玩弄很開心,她的轉移能力已經進化到天下無敵,根本不用靠佣兵去保護,一個人把核武大國的所有武器變走掉,讓偷襲敵人哭笑不得跪地求繞。她更使出殞石墮落地圖炮攻擊,一發把帝國首都收拾了。大鬧一場後故事又會筆鋒一轉,有點無厘頭的後宮少女地球留學記,雖然劇情在失控邊緣徘徊,始終主旋律是歡樂搞笑,一切不太合理的橋段都可以輕帶過,總之不會覺得沉悶。

還記得故事的題目是要存錢退休嗎?光波獲得超能力的副作用是長生不老,恐怕未能如她所願有退休的一天了。

帶著狗狗遊波特蘭(下)

說起去波特蘭Portland旅遊,最多人聯想起是俄勒岡洲沒有銷售稅,可以去Outlet Mall盡情購物。不過波特蘭的Premium Outlet在車程半小時以南的Woodburn,與西雅圖的Premium Outlet的店舖大同小異,反正我們又不會買名牌貨,沒有時間浪費半天去購物,只是順路去了Target和Trader Joe上倉掃貨。波特蘭另外一個打卡景點是Nike總部和市中心的旗艦店兼波鞋博物館,我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收藏波鞋,所以這個景點亦略過不去。

波特蘭我們租住Airbnb,是一個維多利亞時代的Cottage,間屋雖然很有歷史,但內部經過翻新裝修,住得很舒服。客廳正中央有一台古董暖爐,古代用來燒柴煲水取暖,那年代建造房子的重要構成,當然我們現在是用電暖爐。

古式小屋Airbnb

古式暖爐

Airbnb離Washington Square很近,是Portland最大的mall,於是我們兩晚晚餐到去那兒解決。第一晚我們去食Cheesecake Factory,每次落美國我們都一定會去芝士蛋榚工廠朝聖,小朋友的最愛。第二晚因為連續吃了多日西餐,實在太想念吃中餐,Washington Mall正好有間鼎泰豐,結果是整個行程吃得最差的一餐。這間鼎泰豐,待應全是西人,顧客也是全是西人,在廚房包小龍包的是墨西哥人,一個中國人也沒有,很明顯的非常伏。服務態度很差,我們訂了位準時報到,竟然還要我們與街客一起排隊等枱。菜色的口味就偏向呃鬼佬,不要與溫哥華的中餐比較了,比西雅圖那間鼎泰豐還差一截。等枱入座就慢,趕人埋單就快,我是在食澳牛嗎?

機械人沖咖啡

芝士蛋榚工廠

鼎泰豐

Washington Square本身是一個毫無特色的美國大Mall,在千篇一律的連銷店中,唯獨有這間星球大戰專賣店,有最齊全的星戰玩具收藏品,是星戰迷朝聖必到之處。門口一比一大小的R2D2,牆上掛著真人大小Han Solo被冷凍碳化板,還有一座專門夾baby Yoda的夾公仔機。雖然我沒有收藏星戰玩具,但看見一整掛的各款星戰公仔,真的是大開眼界。入寶山怎能空手回,我買了件曼達洛人T-Shirt,細仔有架火柴盒baby Yoda車仔,大仔買了盒白兵Lego。

星球大戰專賣店

星戰迷朝聖地方

Portland的動物圖位於華盛頓公園內,規模當然不能同聖地牙動物園比較,感覺上與西雅圖的Woodland Zoo差不多大小,三四個小時就可以看完。很例牌的那些動物,獅子、老虎、長頸鹿、大笨象、北極熊等。小朋友總是愛看可愛的動物,看餵食時間就更加有趣。動物園內有小火車,不過要另外付費,所以我們沒有坐。去動物園的重頭戲在出口,專賣各種動物毛公仔的禮品店,被阿仔撒嬌成功買了隻紅熊貓。華盛頓公園還有玫瑰花園和日本花園,不過三月還未到看花的季節。離開動物園時順便開車穿過市中心看看,不外乎一個非常沉悶毫無特色的美國市中心。心想哥倫比亞河穿過市中心,兩岸應該風景優美吧。豈料沿岸建高速公路,大煞風景,城市設計零分。波特蘭還有科學館和火車博物館適合小朋友去,不過今次我們沒有時間。

長頸鹿

箭豬

大笨象

小火車

離開波特蘭前最後一站,我們去俗稱石窟露天大教堂(The Grotto),全名是苦難聖母國家聖殿(The National Sanctuary of our Sorrowful Mother)朝聖。在峭壁上挖空成石窟,內供奉著苦難聖母像。我們去那天剛好是St. Patrick’s Day,在大教堂內參加了彌撒。石窟的環境清幽,在樹木小徑中,擺放不同的聖像。懸崖上有空中花園和修院,不過付費才可以坐升降機上去。上面的小教堂面向波特蘭市中心和哥倫比亞河,還可以挑望遠方的聖海倫火山。老婆和大仔上了去參觀,我則在下面的森林小徑中推著BB車行狗,狗狗牠行了兩個圈的拜苦路。

石窟聖像

林中拜苦路

隱世韓國餐廳小店

離開石窟時候是午餐時間,轉出大街看見有間餐廳便隨便走進去,估不到誤打誤撞吃到全個旅程最好吃的一餐。Cameo Cafe East外表平平無奇,餐牌就是食很普通的鬼佬早餐,店主是一對韓國夫婦。內裏的裝修卻出奇地精緻,讓人誤以為是吃high-tea的地方。餐廳雖然主打鬼佬早餐,但離奇地有兩道韓國菜,石鍋飯和海鮮燒餅,水準與溫哥華的韓國菜相若。吃了整個星期西餐和呃鬼佬的鼎泰豐,終於有食到一餐啱口味。店中貼了有很多陳年蘭特波小姐的剪報,我想大慨是店主的女兒贏了選美,相中人應該不可能是老板娘吧。

從波特蘭去溫哥華只需要五分鐘車程,因為一河之隔的小鎮名字也叫溫哥華。回程時我們在西雅圖留宿了兩晚,不過完全沒有作任何觀光,只是順道探親敘舊,讓大仔走表姐表弟家sleep-over。完成七日六晚的波特蘭自駕遊,我回家便倒頭大睡,帶著兩個小朋友一隻狗去旅行,比返工還辛苦啊。

帶著狗狗遊波特蘭(上)

自從疫情以來,有幾年沒有去過旅行,趁今年春天學校假期,一家人駕車南下,去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旅行,細仔和狗狗更第一次出國。因為帶著寵物的關係,我們沒有考慮住宿一般酒店,而是挑選準許寵物的Airbnb,整間房子包下住得比較舒服。今次旅遊實在說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波特蘭沒有什麼是卑詩省沒有的,主要是一家人出外渡假輕鬆下。

第一站我們先去俄勒岡州的海邊小鎮,名乎其實叫Seaside海邊。看Google地圖說從溫哥華出發大約要五六個小時車程,我們早上吃完早餐開車,原本計劃下午到埗可以先去海灘看看。結果美加邊境過海關排了兩小時,穿過西雅圖又遇上I5公路大車禍塞了兩個小時車,差不多晚上九時才到達。第一天便白白浪費了,晚上因為小鎮的餐廳很早關門,我們只能夠吃pizza當晚餐。

住Airbnb行兩分鐘到海邊

小小水族館

一望無際的長海灘

我們入住的Airbnb步行兩分鐘就到海邊,早上老婆叫孩子起床弄早餐時,我帶了狗狗去海邊散步,吹吹太平洋的海風,聽聽浪聲。海邊小鎮只有七千人,一條大街有餐廳和遊客商店,除了一望無際的沙灘外,唯一景點就只有小小水族館。規模與溫哥華水族館完全無得比,行入去一眼看到整個展覽廳,有魚缸有水池,可以摸海星。最吸引遊客是有幾個海獅,還可以花兩元買一小碟沙甸魚去餵海獅,把魚丟下去海獅們啪啪聲爭吃,阿仔玩餵海獅玩得很開心,

沉船灘

等日落

看完水族館便去行沙灘,雖然天朗氣清,但三月還是很凍不能落水,甚至濕身玩沙也不能。我們沿著海灘漫步,狗狗就跑得最開心,牠反而不怕凍,在淺水處玩水。午餐到一間當地著名的墨西哥餐廳用膳,有趣之處是幾十枝辣醬一字排開,任君選擇挑戰你的舌頭。老婆嗜辣試到一枝辣醬食過番尋味,著我回家上Amazon郵購。帶著兩歲小孩去旅行,每天只可以有兩個行程,因為小孩子要睡午覺。昨天駕了一整車天很累,我也累得要午睡。

午睡醒來已是黃昏,於是我們開車北上去沉船灌看日落。俄勒岡州太平洋沿岸是船隻墳場,大多數被清拆處理掉,只有少數留下來變成景點。這隻沉船百多年前暴風雨意外擱淺,木造的船身早已被侵蝕掉,只剩下鐵造的龍骨躺在沙灘上。很多汽車停在沙灘上,面向太平洋很浪漫的看日落。我們等不到太陽完全西沉,因為小孩嚷肚餓要去吃晚餐。隨便去了附近一間家庭餐廳,菜色是很常見的牛排和周打魚湯,味道卻很好。

大炮灘大石

第二天我們便出發前往波特蘭,中途我們先南下去看大炮灘Canon Beach,比Seaside更細更寧靜的小鎮,在相同的太平洋海浪聲和長海灘再次漫步,但沿岸有很多奇型怪狀的巨石。在大街上吃過午餐後,向內陸方向駕兩小時車,穿過洲立公園的森林,走上連接波特蘭的高速公路。

論工作效率

最近與一個舊下屬喝咖啡,他說想轉換工作,問我現在的公司有沒有空缺。他大學畢業出第一份工就跟我,在我手下差不多有兩年,算是我一手訓練出來的徒弟,很勤力工作態度認真的小伙子,到後我轉部門才他轉跟其他人。早兩年舊公司因為人工低出現逃亡潮,差不多走了一半人,我離開時也有明示暗示他要不要跟過來,估不到他竟然相信大老細的空頭支票,答應會升職加人工而選擇留下來。過去一年他一個打三個,還要幫手訓練新入職的畢業生,終於等到那說好了的升職,從初級工程師升到高級工程師,竟然升職的人工加幅追不上通脹,今年連大老細自己也走人,他才驚覺受騙,終於立定決心另謀高就。

當他還是我手下時,他是一個「工作效率」很高的員工。當時我是他上司,有些事情不方便點明。現在是舊同事朋友的身份,我可以很老實的告訢他,當年他的「工作效率」其實很低。為什麼他的「工作效率」同時會很高又很低呢?那是因為觀點與角度的分別。效率就是回報除以付出,付出越少,回報越大,效率就越高。站在公司和老細的立場,付出最少的金錢,換取最多的工作成果,就是最高的「工作效率」。大部份講職場的書藉和文章,談論「工作效率」時,總是有意無意間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講。如何節省時間可以完更多工作,如何提運用更少的資源替升營收利潤等等。當年我是他老細時,不要說我欺負新人,一些我不感興趣,認為學不到新東西,只是勞力付出的項目,我總是丟給他去做,而他又很盡心盡力地把工作完成,讓我放心去搞有趣的新項目,所以他的工作報告我給很高的評價。

可是站在員工的角度,付出時間和勞力換取成果,是最沒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一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就算你肯OT放棄休息不停工作,你能生產出的工作成果始終有限,只能是linear的緩慢增長。就算你工作很勤快時間很長,一個人可以抵兩個一般員工的生產力,你也不會獲得雙倍的人工,最多年終花紅比別人多一些。用馬克思的說法,就是公司窄取了員工剩餘價值,原本應該要付出兩個員工的人工,現在只需要付給你一倍多些就夠了。說得極端一點,最偷懶蛇王的員工,不做事白逗人工,就是最有「工作效率」。當然除非你打算自我放棄,毫無專業操守,不顧自已在行內的聲名,沒有正常人會追求這個極端的「工作效率」。

首先不要被標簽為沒有「工作效率」的人,若果一般員工三天可以做好的事情,你要五天才做好,這只代表你是一個無能的人。其他人要三天才完成的工作,你只需要兩天就完成,如果你向老細說工作做完了,提早完成工作的回報只是更多工作,以及付出不成正比的升職或花紅。如何運用那多出來的那一天,就是增加你「工作效率」的關鍵。有些人會選擇偷懶,尤其是在家工作,付出少些時間,最容易但亦是最沒有「效率」的選擇。

不同人的性格能力,不同公司的發展環境,沒有劃一如何善用多出來時間的標準答案。若果公司在上升軌道,搏升職的機會相對容易,把多出來的時間玩辨公室政治,增強自己的權力和人脈,也可以是很有「工作效率」。如果公司一潭死水,不如向外發展另找工作,把多出來的時間,去學習可以帶走的技能,搵工跳槽人工暴增,就是最有效率把時間兌現的方法。如果是專業性質的工作,與其花勞力做多件同樣性質的工作,用多出來的時間學習新技術,從底層架構去改善運作效率,就未能加速升職的軌道,至少手握項目的關鍵技術,公司裁員也不敢資遺你。

如何運用公司的資源,去增加你現在或未來的收入能力,才是對員工而言的「工作效率」。倒過來說,任何不能變現的額外付出,就是沒有效率的工作,要避之則吉。有些老一輩的人會說,不要怕辛苦,不要怕付出,他們只是說了一半,最怕就是辛苦完付出完沒有回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