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後Facebook改名做Meta後,股價由高位直插一半,現在才說投資Metaversa元宇宙,會否已經有點過時呢?若果你有這個問題,等於在2000年科網泡沬爆破後,問投資科網公司是否過時,答案十分明顯吧。當然元宇宙可能並非the next big thing,那恐怕會是永續web2.0的黑暗世界。
在說如何投資元宇宙前,先要明白元宇宙到低底什麼。首先從最初開始講起,元宇宙一詞初見於科幻小說Snow Crash,是個一統網絡的虛擬世界,人類可以在入面生活,取代現實世界。若果用近代一點的例子,最完美的元宇宙就是The Matrix,分辨不出現實和虛擬世界,次一級的元宇宙也至少要有Ready Player One的級數。
Microsoft
說到Roblox怎能不提與之齊名的Minecraft呢?我說Roblox是垃圾遊戲,但我可大力推介Minecraft這款益智遊戲,同樣在阿仔同學間深受歡迎。Minecraft本身就是一個元宇宙,而因為玩家可以自已架設server,Minecraft才是唯一真正的去中心化元宇宙。Minecraft玩家人數是Roblox的三倍,只是零頭也多過其他元宇宙玩家的總和。加上微軟還有Hololens技術,在虛擬眼鏡上完全不輸給Meta。微軟沒有打鑼打鼓地去吹捧元宇宙,但論在開發元宇宙的準備上走行最前,微軟基本上有齊所有必需技術軟件硬件,從XBox到遊戲任食pass到返工個個都用的MS Teams,元宇宙起飛時被微軟輕易攻佔下來也毫不出奇。
說完我為什麼寫投資文章,那作為讀者的你,又為什麼要看我的投資文章呢?我不是金融專業人仕,只是在某老字號矽谷大公司打工的工程師。投資股齡勉強可以說超過三十年,大學年代打工賺錢已經有玩股票,曾經贏過很多紙上財富,然後科網泡沬爆破,蝕錢的資產增值退稅額,用了十年才用完。人生大部時間的投資策略,就是非常沉悶,非常被動地買在退休戶口買ETF,托賴近十年大牛市,投資的回報也很理想。直到疫情開始後,一個市場大浪殺得我手足無措,加上work from home有很多蛇王偷懶的機會,於是開始每天很勤力地睇市。這兩年間我交了很多學費,期間的經歷有機會和大家慢慢分享。從2020年我自已開始操盤計,到2022年第一季結算唯止,退休大倉我是跑贏大市(計SPY和QQQ)。高風險賭錢細倉,一年回報超過兩倍,今年首季全世界蝕錢,我逆市大賺40%。
這兩年我閱讀和收看很多財經資訊,坊間有分圖表派和基本派之爭,我就認為只有小朋友才要選擇,why not both? 用基本派的功夫選擇板塊和股票,用圖表派的功夫尋找入市出貨的時機。我發覺在香港中文媒體的財經評論員,屬於宏觀經濟派的有如鳳毛麟角,而我的投資理念主要是從宏觀經濟的基礎出發,對香港讀者相信會有新鮮感。今年我投資成績很好,全因去年年尾見俄國準備入侵烏克蘭,加上聯儲局又話今年加息,便把戶口中的一些科技股賣出,買入逢打仗必升的黃金股。再看烏克蘭的主要出口是礦產和小麥,買入一些礦股和糧食股投機。其中成績最好的是化肥公司NTR,因為白俄和俄國是主要化肥出口國,被制裁令這股票在幾個月大升70%,看見和談開始戰爭完結在望,便在上星期開始分段出貨鎖定利潤。可能我只是運氣好,但我既然認為自己算是有點投資心得,索性寫出來整理思考。市場上沒有分對錯,口舌之爭沒有意義,只有賺蝕的結果才是真實。大家睇完發覺我有什麼錯漏,不妨提出來多多指教,修正我的思考盲點。
Chris Cole的Dragon Portfolio,可以說是我宏觀派的啟蒙老師,讓我開眼界知道投資不是只有股票。投資不是炒出炒入,而是做好風險管理,平衡不同的資產組合,每一類資產都有其升跌特性,互相補足從而低買高賣。金錢是不會消失(大部份情況下),只是像水一樣流來流去。只看股隻格價數字的升跌,完全是見樹不見林的炒賣方法。捕捉金錢流動的方向,順勢而行才是投資之道。Dragon Portfolio把資產分為五個類別,而我根據我的投資經驗,把資產分為九大種類。
1. 股票 (Equity)
股票相信沒有人不識,很多人以為投資等於買股票。其實除了股票外,還有其他不同種類的資產。而股票只是一個統稱,在股市中有ticker可以交易的,有些其實是屬於其他類別的資產。一般而言買股票就是看好某公司的前景,一是現金流強勁有穩定股息派,一是高增長股價水脹船高。買股票不能沒有基本派的功夫,某公司前景如何,就算不讀年報,也要上去公司的網頁看看吧。單看圖表炒上炒落不是投資,連投機也說不上,那只是賭博。馬後炮的圖表派十分準確,因為圖表大至上有兩種畫法,股價不是momentum trend就是revert to mean,馬後炮一定可以畫得中。至於何時該用那一種畫法,就要靠基本派的功夫去作出educated guess了。
John Cho演Spike完全不似,但演Jet的黑鬼倒與原著有幾分相像。不過Jet的背景被大幅改動,原本冷酷被人陷害的幹探,變成低能搞笑的離婚爸爸,這一個改動把科幻淪為肥皂劇,Jet的整個人設被破壞了。更不要說在最後一集女兒被綁架,明明Jet之前還有點頭腦,忽然間變腦殘被低級的虛擬影像欺騙失手就擒。幸好Faye在真人版中保持水準,有點大顛大肺滿口吐嘈。她追查失憶前身世的那集,是少數改篇得比動畫版好看的故事,她的騙徒假媽媽更是那集的一大亮點。
Production I.G.拍那集沒有刻意賣弄的日本風情,很平實地說劍匠女兒遇上武士的故事,可惜只有十五分鐘感覺上到喉不到肺。Sciense Sabu那集非常手塚治虫,若果把無敵小飛俠放入星戰世界當武士,會發生什麼樣故事呢。不過集集來來去去都是光劍比武,不知那兒走出來的一大堆Sith,雖然畫風不同戰鬥格計各有特色,看得多也有點膩。Trigger那集非常Kill-la-kill,一黑一白孖生兄妹大對決,打到飛起連Star Destoryer都可以一劍劈開,超爽很好看,不過完全破壞星戰的世界觀。唯一有讓我感到有誠意是Studio Colorido那集,很特別另類的星戰故事,放棄當武士跑去組樂團的少年,為救樂團成員在Jabba the Hunt面前賭命演出,看見Jabba的大尾巴打拍子,讓人心情愉快地笑了出來,是九集中唯一能完全融入星戰世界的一集。
迪士尼真的不適合拍日本動畫,早幾年拍Marvel的日本動畫版又是搞出三不象,今次星球大戰動畫又同樣叫人失望,不如專心拍The Bad Batch那類美式動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