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by Choice – Jim Collins

419oM1kcjBL

成功有得揀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市場有黑天鵝。在波濤凶湧的股海裏,一間小公司如何發展成頂尖企業,年復一年跑贏大市十倍以上。為了找出答案,史丹福商學院教授Jim Collin,花近六年時間,分析四十年來的交易數據,所有相關公司的新聞,找出七間合資格的十倍企業。每間企業皆處身動蕩的行業,卻連續十五年十倍跑贏大市。他研究不是為了買股票賺錢,而是找出十倍企業的共通點,好讓他人學習其成功之道。

成功需靠運氣?是!一定要行好運,而且是盡用好運!但十倍企業運氣好壞與其他對手相若,差別在於企業文化的差異,讓其厄運時能堅守基業,好運到來便一飛沖天。九一一恐襲為美國航空業帶來寒凍,正當所有航空公司都蝕錢,唯獨西南航空一枝獨秀,賺錢兼逆市擴展業務,翌年其市值比美國所有航空公司加起來還高。Intel和微軟這對孖寶縰橫電腦界十多年,兩間公司的掘起皆因IBM初推出PC時,揀選他們提供處理器和系統軟件。其實IBM當初的心水選擇另有他人,可惜對方執行失誤,讓Intel和微軟後替補上,電腦歷史從此改寫。由此可見,運氣固然不可缺少,背後那些不起眼的準備功夫才最重要。

成功需高風險高回報?說來奇怪,十倍企業的財政非常保守,儲備盈餘比對手豐厚,因此經得起市場風浪。追溯宅它們的謹慎理財作風,並非上軌道後才出現,而是從開業已種下的企業基因。不為擴展業務而大幅舉債,不把公司前途壓注在高風險的投資,核心業務站穩腳步才向外拓展。西南的商業模式原是直抄PSA航空,當美國開放天空後,西南仍然專注飛點對點廉航,PSA卻華麗轉身買租車公司買酒店,妄想成為一站式旅遊帝國,結果破產收場。

成功需創新?創新只是hygiene factor,夠用便可以了,不是多快多新便一定贏,執行力才是決勝關鍵。在眾多創新意念中出挑選那個來執行,不能只講主觀的眼光好壞,要講客觀的事實和數據。先小試牛刀,找到了新市場定位,才重鎚出擊,胡亂出擊只會傷元氣。十倍企業中有三間的醫學科技公司,他們的專利數目不比同業對手為多,可是他們的產品利潤遙遙領先。以Amgen為例,它研發的癌症藥物EPO,是醫藥界第一隻收益超十億美元的神藥。創新不用多,最緊要一擊即中。

書中把十倍企業的文化歸納為三大法則。第一、 成長要持之以恆,不可好高騖遠,正如首位征服南極的Amundsen,不論天氣好壞,每天不多不少走二十哩。第二、凡事客觀求證,不要盲信大趨勢,決策基於實驗數據。正是先要開槍瞄準,命中才發射大炮。第三、厄運定有到來日,要做好風險管理,危機時謀定而後動。正如登山要帶額外氧氣筒,遇上風暴才有生存機會。

若果只看書本簡介,或上述例出的重點,你或許誤以為這是「吹水」商管書。畢竟說出來的成功之道,聽者難免認為「阿媽係女人」。Jim Collin與其他作者之別,在於其客觀量化的研究方法,用大數據分析企業決策,對比同類企業的決策結果。讀他的書不能只看重點,要追蹤他運用數據推理的思維。企業運作也好,做人也好,一理通百理明,十倍企業的三大法則,同樣是成功的人生哲學。

十倍企業 跑贏大市15年
Amgen 24.0x
Biomet 18.1x
Intel 20.7x
Microsoft 56.0x
Progressive Insurace 14.6x
Southwest Airlines 63.4x
Stryker 28.0x

作者簡介: Jim Collins,美國史丹佛大學企管研究所教授,著名企管大師,著作有Build to Last,Good to Great,How the Mighty Fall

原文刊於《閱刊》八月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