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Fast and Slow – Daniel Kahneman

71wvKXWfcML

 《快思慢想》早幾年十分流行,真假知識份子差不多人手一本,報章雜誌網媒不停吹捧,彷彿不說說系統一二,就會顯得自已見識淺薄。我不知道這本書大受歡迎,當中有多少「光環效應」,作者Daniel Kahneman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他的心理學研究人類的非理性行為,並因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本書是他多年研究的總結,以(相對)淺白文字寫的科普書藉。老實說,眾多大力推薦這本書的名人,我懷疑有幾多人真的從頭到尾把全書看完。這本書厚達500多頁,以作者的心理實驗為主軸,內容頗為枯燥。若果要介紹「行為經濟學」,我不會推薦這本書作入門,其他性質相近書藉,如Stumbling on Happiness,Predictably Irrational,Superforcasting或Nudge等,比較有趣易讀。行為經濟學的理論由Kahneman首先提出來,不計他發表的學術論文,這本書是最接近原文的第一手歷史資料。儘管出版商推廣此書為科普消閒書藉,內容深淺其實與大學的心理學課本相若,讀者要有心理準備。

書中提出的心理學理論,兩個相輔相成的思考系統,善於理性思考的慢系統,依靠直覺思考的快系統,在不同的環境因素下,人類腦袋天生的因果迴路,如何誤導快系統作出錯誤的判斷。作者當年初提出之時,無擬是極具震撼性的創新突破,推翻傳統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不然他也不會拿諾貝爾獎。今時今日再看,這些理論已經是常識的一部份,心理學課本指定的內容。若果只是想知道那些理論,花時間看這本書倒不如看Ted Talk,來得更有時間效率。打個比喻說,數學科教微積分,絕大部份學生只是背熟公式,懂得考試如何應用來計算答案便足夠,很少學生有興趣從first principle去證明那些公式,這本書就是「行為經濟學」的first principle論證。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行為經濟學」,正如讀哲學入門認識邏輯謬誤一樣,認清楚心理因素導至的思考錯誤同樣重要。理性的「慢想」十分懶躲,當你肚餓,疲累,精神不集中時,便很容易讓直覺「快思」主導決策,墮入虛構的因果關係直跳結論,轉移視線回答容易答的問題,「船輜效應」思想被框框定格,太多資訊花多眼亂,錯誤的統計學直覺等等思考陷阱。有些情況無何避免要作出即時決定,只好儘量減少依賴「快思」的速度,把決策權外判給思考公式,讓「慢想」可以事先從詳計劃。對自己要多訓練多用「慢想」,但對付別人則要令他「快思」,控制他獲取你想要的回應。應用上好的方面,政府使用心理因素手段,鼓勵人民多點退休儲蓄,登記器官捐贈,戒煙等等。壞的方面,大公司應用在銷售手法上,讓我們乖乖地從荷包,掏錢出來買那些沒有用的東西。不想作出錯誤的決定,首先要認識「快思」的陷阱,才能有效警剔自己不要誤墮其中。

題外話,《快思慢想》中文版的翻釋水平,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譯者洪蘭在台灣是著名教授,可是她的翻譯水準實在叫人不敢恭維。不只是手民之誤等級的不小心譯錯,而是她完全錯誤理解原文,甚至無中生有亂加新意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以下幾篇文章,自行定斷誰是誰非(懶人包洪蘭事件不要臉的劣譯)。看中文版的朋友要小心了,若果英語能力許可,建議看英文版為佳。(我自已是聽有聲書版,前前後後聽了好幾個月,因為內容真的很悶,最後要1.5x倍速播放,才有耐心聽完全書。)

作者簡介:Daniel Kahneman,美藉猶太心理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之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