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1號 Ready Player One

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寶刀未老,拍了這套大玩懷舊的《挑戰者1號 》,戲中明放暗藏超過三百個彩蛋,一網打盡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電影是合家歡式的奪寶故事,未來虛擬世界的創辨人去世,在網絡中留下他生前愛好geek文化的線索,誰人找出彩蛋集齊三條鎖匙,就可以繼承他的財富和網絡王國。故事忠奸分明,好人是主角少年與他的冒險伙伴,壞人則想控制絡網的大企業。主線是很打機化的鬥智鬥力爭先過關,最後一關高潮位是行例牌的全人類集氣,受迫壓的網民受主角號召,一起站出來反抗無良奸商。

其實故事是什麼不太重要,反正在玩遊戲過關爆機,橋段不大可能走樣,加上史匹堡大導演多年拍動作片的功力,場面自然精彩緊湊讓目不暇給。最重要是每關遊戲的精心設計,完全滿足觀眾的懷舊情意結,看見回到末來跑車和阿基拉電單車同場賽車,侏羅紀恐龍亂入追著跑車,高達大戰機械哥斯拉,其他一大堆向上世紀致敬的臨記,已經足以值回票價。第二關重現《閃靈》中的恐怖旅館,變奏得來保持驚嚇,玩到盡然後讓觀眾開懷大笑,這一段簡直是致敬惡搞的最高境界。大慨全靠史匹堡的大名,才可以談這麼多作品的版權回來出鏡,若果沒有那些經典角色機器道具,這套電影恐怕變得空洞無味。除了迪士尼的版權沒有出鏡外,大慨其他作品會以被史匹堡選中為榮,畢竟要夠經典夠地位才能在戲中客串出場。

電影改篇自Ernest Cline的暢銷科幻小說,小說在西方宅男界一眾geek的心目中,有著cult經典的地位,因為書中的彩蛋謎題,全部都是圍繞著宅男們的愛好。基本上電影只是借用了小說的名字和舞台,所有讓原著迷讚不絕口的謎題大幅重設。這也不能怪史匹堡不忠於原著,原著的謎題一層緊扣一層,偏重文戲兼要有重度宅知識才懂欣賞,若果搬字過紙地照拍,大慨會悶死絕大部份觀眾。出於商業考慮以娛樂性優先出發,把謎題簡化加入動作元素,把潛入敵陣的戲份交女主角,讓她不至於書中般淪為花瓶。史匹堡某程度是畫龍點睛,把電影昇華到另外一個層次,不過原著迷不喜歡就難免了。

電影和小說最大的差異,並不是故事或謎題本身的改動,而是到底是誰在懷舊?小說中創建虛擬世界的天才,他是一個很典型的geek,喜愛一切西方宅男世界的次文化,由龍與地下城,到電腦遊戲,到科幻小說和電影,到日本動畫,到某特定類型的喜劇,讓西方宅男讀者有所共嗚。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不過在外國讀電腦長年做電腦工,身邊認識很多西方宅男,加上自己也是個東方宅男,或多或少明白那個世界的次文化。宅男電腦天材鉅富,在現實世界有不少例子,微軟創辨人Paul Allen是表表者,他喜愛科幻,於是在西雅圖開了間科幻博物館,他是個軍事宅,收藏舊戰機和坦克車,順手也開間博物館。一般宅男玩艦娘艦收藏,他就打造潛水艦,尋找沉沒了的戰艦。我想說不定Paul Allen正正是小說中那個電腦天材的原型。電影版的最大改動,是把謎題改為懷舊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畢竟那才可以讓大部份觀眾產生共嗚,觀眾愛看電影才會賣座嘛。不過如此一來,電影中那個天材發明家,忽然之間變得很膚淺,喜愛流行文化,完全破壞了他應有的宅男形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