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自由行(上) – 台北車站﹐故宮﹐夜市

去印度工幹飛行哩儲了不少﹐今次飛印度正好連接聖誕假期﹐便順道換張機票和老婆台北遊行。台灣最適合自由行﹐能看能聽能寫能說﹐溝通上完全沒有困難。台灣是已發展國家﹐獨自行街也不用擔心人身安全﹐加上受日本風氣影響﹐又保留傳統的中國文化﹐有一份熟識的親切感﹐但同時亦擁有身在陌生的國度的新奇。

去台北前在香港買了本台北旅遊書﹐不過市面上很多同類旅遊書﹐每本的內容也大同小異﹐都是介紹一些出名吃喝玩樂購物的地方﹐讓讀者按圖索驥跟著來玩。不過那些旅遊書以消費心態來寫﹐只適合不論去到世界那個角落﹐也要千篇一律香港生活模式的香港人﹐完全不能認識和感受台灣的特別。其實去台灣根本不用買旅遊書﹐台北車站的遊客中心拿的免費旅遊小冊子就已經夠用了﹐再者那是從台灣人的角度去介紹台灣﹐比起以香港人心態寫的旅遊書﹐會看得更多地道的文化。

我們住在台北車站隔鄰的天成大飯店﹐二十年前應該是間頂級酒店﹐現在有點陳舊不過勝在房間舒適價格不貴﹐最重要是下樓便是捷運站出入方便﹐步行五分鐘便到火車站﹐要坐高鐵去看其他城市也可以即日來回。從台灣機場到台北市十分方便﹐可以購票坐旅遊巴直達酒店門口。桃園機場離市區大約三十分鐘車程﹐沿途看見繁體字的招牌﹐驟眼看有點似去了荃灣﹐也都是十多二十層高的舊樓。台北到處也在進行基建工程﹐擴充捷運網直達機場﹐預計未來幾年每年也會有一條新捷運線通車。可能一來台北地方大﹐二來城市發展也是近五十年的事情﹐城市規劃做得十分好﹐每條馬路十分寬闊﹐亦預留空間興建高速公路貫通全城﹐交通比香港暢順得多。

台北火車站

第一天剛剛坐完長途機﹐沒有精神到處遊玩﹐只是在台北車站附近逛逛。台北車站二樓是食街﹐有四個不同特色的美食廣場﹐分別以台灣夜市﹐牛肉麵﹐國際美食和咖喱為主題﹐另外還有十數間不同的種類的餐廳。在眾多美食當前﹐可恨我竟然誤信旅遊書之言﹐跑了去食台灣鐵路便當﹐說什麼有台灣懷舊風情﹐說穿了不過是台式飯盒罷了。想不到接下來的四天行程中﹐我們竟然前後跑回去台北車站食街吃了三次。說起來很多旅遊書介紹的餐廳也不外如是﹐倒不及台北車站選擇多兼經濟實惠。

微風美食廣場

難吃的鐵路便當

在台北車站附近﹐有連接三個捷運站的地下街商場﹐行人可以從一個車站步行另一個車站﹐不用受風吹日曬之苦。這大慨是當年興建捷運時有先見之明﹐反正也要把路面翻起來築鐵路﹐不如索性打通幾個車站組合成巨型商場。如果香港彌敦道當年起地鐵時也起條地下街﹐旺角便不用現在般人車爭路了。台北地下街的商店其實很普通﹐只不過像一般屋村商場﹐人流亦不特別旺﹐可能我去時還未到放工時候吧。晚飯去了三越隔鄰的K-Mall﹐去那裏主要原因是我要朝聖。那兒是台灣高達(台灣叫鋼彈)旗艦店﹐有三隻像真人般大的高達﹐還有陳列歷代高達模型﹐今年模型比賽的得獎作品﹐比香港銅鑼灣的那間大得多﹐拍了不少照片。

台北地下街

高達旗艦店

第二天我們一早起床﹐出發去看故宮博物館。台灣交通真的很方便﹐坐捷運和公車只需要買張悠遊卡﹐就像是香港的八達通一樣﹐便可以自由地坐公共交通公具﹐口渴還可以用來在七十一賣汽水。到故宮博物館要﹐先坐捷運到士林站﹐再轉乘公車﹐十五分鐘便直達門口。公車內在電腦顯示下一站﹐不怕不懂下車﹐不過顯示就只有中文﹐外國人就比較麻煩了。朋友到過故宮博物館﹐說看一整天也看不完﹐害我對它十分期待﹐以為會有羅浮宮的級數。看見博物館外貌心涼了半裁﹐左看右看也不是很大。宮內的展覽更是讓我失望﹐心想當年國民黨從大陸撒退﹐聞說帶走了故宮很多珍寶﹐應該可以大開眼界。只是故宮博物館很孤寒﹐那些珍寶沒有拿多少件出來展覽﹐所有展出的書法字畫全部是假貨。

捷運車站

台北公車

我最想看是清明上河圖﹐故宮博物館說自己有收藏五幅﹐我不貪心要看宋朝最古老那幅﹐好歹也給我看看清朝的臨摹版本吧﹐怎料只有一幅硬膠版清明上河圖。另外我想看王犧之的書法﹐正本看不到﹐在博物館商點倒有很多印有王犧之書法的產品賣﹐從領帶餐巾到書簽雨傘應有盡有。能夠看到真品就只有些佛像﹐上古時代的石器銅器﹐還有那幾隻刻有甲骨文的鼎。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不論明信片還是宣傳海報﹐到處也看見這兩件珍寶。實物比我想像中細﹐翠玉白菜雕功雖是精巧﹐但那塊玉本身並非什麼上等玉石。至於肉形石則是浪得虛名﹐像五花腩般豬皮花紋原來只是染色染上去﹐我還以為是天然而成那麼神奇。博物館入場卷包括參觀館外的至善園﹐可能先入為主知道故宮博物館只有幾十年歷史﹐那不是貨真價實的歷史遺跡﹐我總是覺得至善園的中式庭園﹐與美孚對出公園那些庭園沒有很大分別。只是既然不用錢看看也無妨﹐不過我認為看至善園有點浪費時間。

故宮博物館

至善園

原本行程是在士林區留到晚上直接去夜市﹐結果參觀故宮博物館不用半天時間﹐還可以有空回酒店睡個午覺休息一下﹐養足精神夜晚再行更多的路。士林夜市並不是在士林站﹐要在捷運在劍潭站下車。士林夜市有分新舊兩個夜市﹐新夜市在捷運站對面﹐基本上是一個有蓋的大排檔。想參觀真正夜市的朋友﹐可以跳過新夜市不用看﹐反正裏面只有大排檔﹐反正所有賣來賣去也是賣那幾種食物﹐十全排骨﹐炸雞排﹐士林香腸﹐蚵仔煎等等﹐檔檔差不多﹐看一檔等於看了全部。最大問題還是不乾淨﹐我們坐在新夜市裏其中一檔吃十全排骨﹐竟然有蟑螂大搖大罷桌上在爬過﹐害我看 食慾全消吃不下。吃十全排骨要去舊夜市那邊﹐檔口名稱是什麼我忘記了﹐不過店面十分容易認﹐街口停了很多平治寶馬那檔就是了。新夜市不過是騙遊客的玩意﹐要逛夜市一定要去舊夜市﹐ 出了捷運站住北走一個街口﹐看見人頭湧湧那邊便是了。士林夜市前後有是四個街口之大﹐有點像香港女人街﹐兩邊也罷滿賣乾貨的商店﹐在十字路口則是賣吃的檔口。乾貨與旺角見到的差不多﹐大慨香港與台灣消費文化差不多﹐賣的東西也差不多。賣吃的與舊夜市也是一樣﹐有幾檔還是那邊的分檔﹐舊夜市重開後又搬回來做。邊行邊食差不多行了三個小時﹐食了不少東西卻沒有買到什麼。

士林夜市

十全排骨

人頭湧湧的舊夜市

台北自由行(下) – 西門町﹐中正紀念堂﹐信義﹐貓空

第三天行程十分緊湊﹐一天內去了很多地方。早上先過去西門町逛逛﹐旅遊書說這裏是類似日本原宿﹐豈料我們選錯了時間去﹐早上大部份店舖還未開門。我們按地圖找了鴨肉扁﹐店子明明叫名稱叫鴨肉卻賣台灣土鵝﹐除了獨沽一味賣鹵水鵝外﹐便只賣淨麵淨米線送鵝吃。老字號開業幾十年﹐是我在台灣吃地道美食中最好吃的店子。吃過早飯後去了西門紅樓走了一轉﹐不過紅樓後面的藝術工房要下午二時才開門﹐只好在紅樓四週拍照便繼續行程。

西門町

鴨肉扁土鵝

西門紅樓

原來打算下午去參觀國父紀念館﹐不過我把中山和中正搞亂了﹐結果去了中正紀念堂。不過錯有錯著﹐蔣介石比孫中山更有排場。中正紀念堂在台北市中憑空劃出一大片土地﹐正前方是早幾年給陳水扁改名的自由廣場﹐不過所謂改名不過是廣場牌坊上的四隻字重寫。廣場兩旁有兩橦中式古典建築﹐分別是國家音樂院和國家歌劇院。廣場盡頭便是一座白色的中正紀念堂﹐四邊像金字塔般以梯級升起﹐中央大堂安放蔣介石的銅像﹐甚有華盛頓林肯像的氣勢。我們從正面爬四層高的樓梯扺達到銅像後﹐才發現原來側門有升降機﹐真笨。銅像前有衛兵站崗﹐每小時也有換班儀式。我們到達是還差二十分鐘才兩點﹐大堂空蕩蕩沒有遊人。我們下樓走一個圈十五分鐘後回來﹐銅像前竟然排滿等待看換班儀式的人。換班儀式長十五分鐘﹐有步操和花式托槍看﹐很多人也對兵哥評頭品足﹐看看那個高大靚仔。不知道蔣介石是否生死很多仇家﹐害怕有人來他的銅像搗亂﹐要派兩個士兵站著不動看守著。中正紀念堂內有個蔣介石博物館﹐展品沒有什麼好看﹐不過放他的舊信舊相舊衫。內容更是不盡不實﹐只講述他二次大戰的威水史﹐不講述他給共產黨打敗那段歷史。回程時路過國家音樂廳﹐老婆被賣DIY音樂盒的小店吸引﹐坐在那兒成個鐘做勞作整音樂盒。我便陪她悶了一個鐘﹐把音樂廳的所有資料也翻看﹐結論那不過是台灣版文化中心和大會堂﹐演出的全部都是些懶有文化的劇團和樂團。

自由廣場

中正記念堂

蔣介石銅像

換班儀式

國家音樂廳

DIY音樂盒小店

老婆整的音樂盒

晚上我們過去信義區逛﹐香港有老襯亭﹐台北有老襯塔。台北101觀景台雖然不貴﹐也是旅遊書指定必到的地標景點﹐可是觀景台的風景沒有什麼好看﹐不過是一望無盡的城市景和公路街燈。九十一樓有戶外觀景台﹐風吹得很猛又冷﹐看不到數分鐘便返回樓下﹐反正八十八數和九十一樓也是看同樣的東西。最好看倒是Damper Baby﹐ 全球最大風風阻尼器﹐基本上是一個黃色大鐵球﹐用來平衡大樓的搖晃。那成為台北101的吉祥物﹐記念品店有很多Q版Damper Baby公仔賣。晚餐在台北101樓下商場的餐廳吃﹐原本以為台北101是高檔商場﹐想不到那兒的高級餐廳消費倒不貴﹐兩個人坐在窗旁吃一頓浪漫晚餐﹐結賬才二千元新台幣﹐折合不過五十多加元。

台北101

Damper Baby

台北夜景

信義是名店區﹐新光三越賣的盡的名牌子﹐幸好吃完晚餐時已經關門﹐不用擔心荷包大出血。信義區的另一個名勝是誠品總店﹐反正二十四小時營業﹐我們留到最後才去。誠品總店有一橦大廈﹐不過書店只有兩層﹐比我想像中細間。其他樓層賣時裝家俬消費生活品味﹐只有賣書的兩層才開二十四小時。最大問題還是價錢﹐在誠品買書沒有折﹐比旺角二樓書店還貴。熱門流行的書藉不用在誠品賣﹐比較冷門的藏書雖然豐富﹐但未聽過的作者和書本又沒有興趣買﹐結果入全台最大的書店卻空手而回。

誠品書店

店內賣書一角

文胡線

第三天的行程很輕鬆﹐原本打算坐高鐵去其他城市看看﹐不過太累取消行程留在台北。早上睡過頭十一時才起床﹐決定遠離台北市區﹐坐貓空纜車看看近郊的地方。去貓空要從捷運文湖線到終站﹐文湖線用小列車行駛﹐像溫哥華的Sky Train﹐可以邊坐邊看市內的風景。貓空纜車像昂平360﹐也有玻璃地的水晶車廂﹐不要花少少時間排隊。纜車沿途經過山頭樹林﹐可以眺望遠處台北城市的景色﹐還可以看到山後半橦台北101。貓空是高山茶莊小鎮﹐山谷間一級級種茶的梯田。纜車開通後平靜小鎮淪為遊客景點﹐三條大街有超過半百間茶舍。我們在間有風景看的茶舍坐下﹐待應端上泡茶的器具﹐我們便一邊品茶吃點心﹐一邊看風景寫明信片﹐悠閒地消磨了一個下午。台北動物園在貓空纜車站隔鄰﹐原本打算下山時順道去看熊貓。同樣是看熊貓﹐台北動物園入場費六十新台幣﹐香港海洋公園要二百五十港元﹐在台北看只要香港二十分之一值錢﹐扺。可惜我們下山弄錯時間﹐動物園五點關門但四點停止售票﹐結果我們和熊貓緣慳一面。

貓空纜車

品荼看風景

台北動物園

晚上到忠考區走走﹐那兒與香港旺角差不多﹐也是熱熱鬧鬧很多商店很多餐廳。我們按旅遊書指示﹐找到周杰倫開的餐廳吃晚飯。店子名稱叫豚屋﹐賣日式炸豬排定食﹐諷刺是店外養了一隻小豬做生招牌﹐不知道每天牠聞到同類被炸的肉香有什麼感想。食物不過不失﹐不過叫我最在意的是﹐店子內的食客竟然沒有台灣人。我們到的時候還算早﹐店子只有四台人﹐不過全部都是拿著旅遊書的香港人﹐有一台還拿著我那本旅遊書。好像我們做了傻瓜遊客﹐給周杰倫的大名騙了來吃飯﹐說不定路過的台灣人都在笑我們不懂吃呢。

炸豬排店門外的小豬

周董炸豬排

最後一天中午飛機回香港﹐起床退房便坐旅遊巴到機場﹐這樣便結束四天三夜的台北自遊行。台北雖然是大城市﹐給我的感覺沒有香港的壓迫感﹐遇到的台灣人普遍很有禮貌。台灣人的文化風氣比香港好﹐很多地方也有誠品分店﹐捷運上看書的人比香港多﹐香港地鐵上絕大部人只是在玩電話。在酒店我也看了好些電視﹐庾澄慶在台灣應該很紅﹐竟然兩個電視台在黃金時段﹐同時播他的遊戲節目﹐讓他自己打自己對台﹐在一台獨大的香港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台灣劇集比無記劇集更婆媽﹐國語劇集還算好點﹐看台語劇集才叫救命﹐只是隨便看了十五分鐘﹐便已有齊絕症死人情變的橋段。我看了套台灣偶像劇﹐一星期播一集長兩個小時﹐接著還有半小時的製作和訪問特輯﹐慢工出細貨﹐撇開劇本不論﹐拍攝和鏡頭比工廠式流水作業的無記劇集好得多﹐不知道是否其他台灣劇集也一樣﹐怪不得台灣電視可以捧出新偶像﹐香港電視來來去去只有師奶看。有機會我想再到台灣一遍﹐去看看台北以外的其他城市﹐或者可以坐火車沿道南下﹐看看台灣南北間的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