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歷史

The World For Sale – Javier Blas, Jack Farchy

說在前頭,這本書很沉悶,不適合一般讀者。我是聽有聲書版本,不只一次我悶到睡著了,一覺醒來發現到了章末,要回帶重聽。我對投資商品交易很感興趣,這本書不會教你炒賣期貨,又或者如何分析礦股價格走勢,而是告訢你商品金融市場的發展歷史,讓你從宏觀的解度理解商品市場的結構。

其實在不久以前,直至二次大戰後,石油、礦產、糧食等,仍是國家級別的戰略資源,由半國營企業攏斷市場操控價格,不存在今天般連散戶也能投機炒賣的空間。我們新聞常聽到的油價,即是石油期貨是八十年代才面世。商品與股票或債券這些金融產品很不同,有實物交易受到現實世界的物理所規限,其價格必然遵守地經濟學上的供求定律。

不論是技術派睇圖炒出炒入,還是被動派買一籃子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很多人只知道投資有股票,完全忽略其他資產類別,懂債券的已經算是高級班了。商品是世界經濟運作的基礎,理應在投資組合貼一重要位置。我完全不懂得如何投資商品,只好由最基本的知識開始學起。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精彩,揭開那些富可敵國商品交易巨企的神秘面紗,一般財經新聞很少提及,但他們卻操控著某些小國的經濟命脈,我說沉悶只是因為資料實在太過詳細。一切要從冷戰未期代開始說起,那些巨企很多出身寒微,說穿就是鐵幕禁運年代的走私商人。他們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可以為賺錢幫敵國運糧運礦,也可以幫歐美政府緩助中東小國的革命軍。

書中的敘述圍繞幾間巨企Cargill,Vitol,Trafigura和已經上市資料解密的Glencore。Glencore的前身很多姿多彩,創辨人多年被美國政府通緝,美國銀行不敢和他們做生意。從接近非法經營到洗白上市,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採礦公司,當中的商戰爭權過程比小說更離奇。

糧食,燃料,礦產等天然資源,是推動世界經濟的命脈,但當投資風氣脫離現實世界走去炒賣虛擬貨幣,我反過來走進現實資產的世界,會是等著被淘汰的過氣老古董,還是獨具慧眼的逆向思維投資者呢?這將會由未來的不同市場的格價升跌去決定,在市場上只有贏錢才是真理。

Salt A World History – Mark Kurlansky

salt

In every age, people are certain that only the things they have deemed valuable have true value. The search for love and the search for wealth are always the two best stories. But while a love story is timeless, the story of a quest for wealth, given enough time, will always seem like the vain pursuit of a mirage.

鹹得有道理

鹽,開門七件事之一,在超級市場賣數元一大包。常識科有教,人每天須攝取1500亳克(大約四分之三茶匙)的鹽維持身體機能,但進食過量則有損健康。化學科有教,鹽的化學成份是氯化鈉。可是歷史科卻輕描淡寫,恍如餐桌上的鹽瓶般亳不起眼。直至19世紀未工業化大量生產鹽之前,鹽曾是全球最重要的資然,鹽田鹽礦乃兵家必爭之地,採鹽造鹽推動科技發展,政府的鹽政策足以左右一國之興衰。鹽的歷史,是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歷史,也是世界的歷史。

西漢時桓寬編纂的《鹽鐵論》,可以說是研究鹽稅利弊的最早歷史文獻。反方支持自由市場,容許民間造鹽促進經貿,藏富於民。正方主張以鹽稅支付國庫開支,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鹽是生活必需品,只要官鹽壟斷市場,稅收便源源不絕。在古代鹽與國力劃上等號,羅馬帝國每座城市,都建於鹽田鹽礦附近,確保帝國用鹽的供應。帝國統一造鹽採鹽,人民需依法購買官鹽,禁絕私鹽。鹽於羅馬有重要經濟地位,貴族享有官鹽福利,士兵甚至以鹽來出糧。薪金salary一字,便是從拉丁文”worth his salt”演化而來。

羅馬帝國衰亡,地中海各地鹽商百家爭嗚。威尼斯原本是產鹽地,直至他們發現買賣鹽比產鹽更加有利可圖,於是以鹽補貼利誘商船前來交易。補貼措施令威尼斯船隊以低價搶佔市場,其他國家逐漸依賴威尼斯的質易。威尼斯商人所到之處,必定盡量收購鹽田鹽礦,控制鹽進出口貿易。威尼斯甚至會把鹽田買回來破壞,減少供應抬高價格,操控市場。這場用鹽打的經濟戰爭,讓這個細小城邦壟斷地中海貿易,迫令他國俯首稱臣。

隨著哥倫佈發現北美大陸,其他探險家發現非洲和印度的新航道,歐洲的中心從地中海轉移至太西洋。北海魚藏豐富,自維京人以來,漁船都是載滿鹽出海捕魚,即場製成鹹魚回航販賣。中世紀歐洲因為天主教要齍戒,每年有一半日子不得吃肉,鹹魚成為平民日常的主要食糧。誰主宰鹽與漁獲的貿易,誰便控制全歐洲。1652年,英國和荷蘭為爭奪北海鹹魚開戰,結果荷蘭艦隊慘敗,英國從此確立海上霸權的地位。

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中世紀歐洲諸國準備開戰,一定預先屯積大量鹽,並醃製鹹魚鹹肉作軍糧。英國陸軍出征,士兵每人分配一大包鹽,以供沿途搶掠畜牲後用來製醃肉之用,而且軍馬亦要每天食鹽保持狀態。鹽除了食用外,更是製造火藥的原材料。英國伊利沙伯女皇對依賴國外進口鹽深感不安,於是致力開發新造鹽技術,並採取保護主義,保護國內的造鹽產業。能否保護鹽這條資源生命線,往往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海軍首要任務是封鎖美國的鹽田。美國南北戰爭,南方沒有產鹽區,打消耗戰越久越不利,最終輸了戰爭。當一個國家苛抽鹽稅,從民間搾取更多收入時,便是該國滅亡的先兆。在人民起來革命反抗政府迫壓,不論是法國大革命,還是甘地的印度反殖民運動,鹽稅都成為控訢政府不公義的像徵。

當年人民為鹽而起革命,捍衛每個人製鹽的權利,今日全世界的產鹽量卻由兩大公司壟斷。鹽工業化的大量生產,價錢變得非常便宜,而食鹽更只佔總產量的小部份,超過半數產量用在冬天灑於馬路上融雪。諷刺的是這古代貴重的生活必需品,古人視之為權力和地位的像徵,國與國家為爭奪它而開戰,今天我們卻多到隨便傾倒在路上。昨日的鹽,今日的石油。我們對古人為鹽打仗感到不可思議,我們的子孫大慨亦不明白美國為何會為石油出兵中東。在未來世界,那些黑色的液體,與白色的結晶體,同樣都不值錢啊!

作者簡介:Mark Kurlansky,記者,作者,現居紐約。

原文刊於《閱刊》2016年二月號。

ready_monthly_2016feb

Historical Atlas of Vancouver and the Lower Fraser Valley – Derek Hayes

說來慚愧,在溫哥華住了十多年,我對溫哥華的歷史差不多一無所知。正如新大陸的大部份城市一樣,溫哥華短短幾百年的歷史平淡如水,為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大事乏善足陳。不外乎移民開拓荒野,定居慢慢發展成大城市。如果是一般歷史書說故事的寫法,看溫哥華史恐怕會悶死讀者。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透過地圖去了解歷史,把原本非常沉悶的歷史資料,用一幅幅舊地圖連貫起來,生動地讓讀者明白城市的過去。看著城市在地圖上隨年月的變化,有點似在玩模疑城市的感覺,了解不同的經濟發展因素和歷史偶然性,左右城市發展的方向,做就今天我們看到這個城市的面貌。

我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遇上這本書是,話說我要去某公司辦點事情,早到了便坐接待處在等一回會,正如很多公司的接待處都會放些大大本的圖片書讓人隨便翻看,這本書剛正好找往了我的視線,隨手掀開來翻幾頁看看。不知道是否geek人都喜歡看地圖,回家後心中念念不忘這本書,最終要上網訂本回來才安樂。不止我喜歡看這本地圖書,連我個仔兩歲多都很喜歡看,我會當讀故事書般和他一同翻看。可能他上次坐飛機時記得窗外的景色,他看見書中的鳥瞰地圖,他竟然認得溫哥華的地形,會說那張地圖是坐飛機。

看完這本書的最大得著,大慨是學了很多溫哥華的冷知識,平時茶如飯講開歷史可以扮識野。原來溫哥華的第一張地圖,是英國和西班牙探險隊分工合作共同繪製,這解釋English Bay和Spanish Bank地名的來由,那個國繪製的地方便用其國家命名。很多溫哥華附近的地名,如Point Roberts,Port Moody等,都是來自繪製地圖的人的名字。現在溫哥華市是繁華的市中心,New Westminster,Laglay等地是城市外圍。原來溫哥華市卻比其他兩個城市更遲才建立,最早期溫哥華市不過是小漁港和煤礦。溫哥華市最後發展成市中心的原因,原來是十九世紀鐵路競爭的副產品。當年三大鐵路公司爭奪西太平洋北岸的路線,新西敏已發展了一定規模沒有土地起總站,最終溫哥華市批出大片土地興建CN和CP鐵路的西岸總站,從此溫哥華市從貨運中心演變成經濟中心。

看舊地圖除了看考究對照今天的地圖,看看當年歷史留下來的痕跡外,看當年城市原先設計方案,但最終因為不同原因放棄的草圖也很有趣。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有如果的話,沒有執行的舊地圖,提供了另一個歷史的假想。原來當年除了列治文現址的飛機場外,曾有方案選址市中心的Stanley Park,很難想像城中心的綠化公園變成飛機場,不過幸好最後沒有成事,不然不知市中心如何擴建跑道讓噴射機升降。溫哥華欠缺完善的高速公路網讓駕駛者頭痛,原來早於五十年代曾提出直達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並興建第三條橋連接北溫,可惜因為造價高昂而撂置。至於踏入廿一世紀才陸續興建的東西高速公路,一號公路擴闊工程,十七號新幹線等,原來路線早在六十年前已規劃好了。

這本書的作者Derek Hayes除了溫哥華歷史地圖外,還出版了一列系美國和加拿大的歷史地圖。出版這類歷史地圖書藉,在資料整理上比文字歷史書更多功夫,而且要同時精通地理和歷史的知識。在Amazon上的自動推介書目中,除了Derek Hayes著作的歷史地圖外,歐美主要城市都不乏類似的歷史地圖書藉。我好奇在網上Google一下,找找看有沒有關於香港的歷史地圖書藉,記錄香港開埠以來的發展歷史,可惜一本也找不到,不知道到那天才有人為香港出版一本歷史地圖書呢。

有圖有真相,科技抗謊言

這個星期的心情很沉重,佔中進入第五天,表面平靜但底下充滿暗湧,沒有人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我身在外國全完幫不上忙。,除了把Facebook頭像轉成黃絲帶,每天返工緊貼香港即時新聞外,實際能做的很有限,連帶在網上和別人討論也沒有心情,要說的早已說過,現在只能看事件如何發展。沒有心機寫正執筆中預測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文章,想寫一點與佔中有間接關係的東西。如果我能天真地相信結局是邪不能勝,如果689落台,如果港人成功爭取真普選,如果甚至佔中真正的遍地開花,引發中國各城市佔領運動,中共步蘇共後塵倒台,結束一黨專政,誕生新的民主中華,那世界多麼的美好。可惜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我不敢亦不想去預測佔中的結局如何,倘果發生沒有人願意見到的最壞情況,我們最起碼有責任要保護歷史真相,讓世界讓後代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能讓歷史被邪惡的政權任意改寫,讓佔中變成萬人支持(偽)普選。

早前在EE Times讀過一篇文章,講述當年八九六四的非常時期,外國工程師們展現的道德骨風。話說當年天安門鎮壓之後,共產黨全力充公屠城的照片和影像,所有離境旅客要搜身,不許攜帶菲林和錄影帶出境,搜查外國記者的酒店,中繼CNN的微波傳送。很多解放軍暴行證據從此灰飛煙滅,只有少部份成功偷運出來。在六四發生的同一個星期,美國芝加哥舉行IEEE電子消費產品技術會議,而會議的是數碼相機第一次公開亮相。在會議中幾間有份開發數碼相機的公司,Sony,Canon,Casio,Kodak的工程師們作出一個艱難決定,放棄一年一度發表新技術的宣傳機會,懇請各大傳媒不要提及任何有關數碼相機的報導,因為遠在北京的幾位外派記者,持有數碼相機原型機正在實地測試,那時中共還未知道有數碼相機的存在,他們還未懂要去截停數碼相片的傳送,讓珍貴的新聞圖片有機會經電話線和藏在行李的磁碟流出來,把解放軍的罪行公告天下。

註:原文的標題說王維林擋坦克照片,都是從這個途徑流出來。我做了少少功課去查證,擋坦克相一共有五個版本,四個版本從酒店用長鏡拍攝,而原文配圖採用的是AP版,那肯定是記者托外國留學生偷運菲林出來,因為記者後來的訪問有提及。其中近距望地面拍攝的版本在2009年才初次發表,亦肯定不是數碼相片。數碼相片最有可能是CNN發表第一張的曚曨擋坦克照,跟據紐約時報無從查證的推斷,那張相是用Sony數碼相機拍攝的。

Source: EETimes, “How Best-Kept Tech Secret Got Tank Man Images Out of China”, by Robert Doherty

叮叮傳奇 香港電車知趣 – 劉錐登 謝耀漢

我從少到大一直是九龍人,平常很少機會過港島。不過每次過海,寧願走遠些路,寧願花多點時間,只要是勉強順路,總會坐一程叮叮。去年回香港旅行,也等地帶一歲的仔仔,去坐叮叮遊車河。在不太繁忙的下午,置身古色古香的車廂,電車緩慢搖搖擺擺地前行,看著窗外兩旁的街道,可以讓人暫時放下煩惱,享受一敞休悠寫意的旅程。香港電車這一份浪漫的吸引力,地鐵巴士等其他交通工具沒法比擬,大慨只有天星小輪才有類似的情懷。

早前看輔仁媒體的報導,得知有兩位熱心的「電車男」,出版了一本關於電車歷史和系統的書,大慨是唯一一本深入講解電車的中文書。看見報導的介紹,便二話不說上網訂書,等了好幾個星期,終於放聖誕假期前一天收到。聖誕假期呆在家裏不出門,隨手一頁接一頁地揭著,想不到在一天之內便把這本書看完。以前在電視典故節目,或在網上看過電車的一些零碎資料,但沒有這本書般有系統和詳細。書本附送一張電車海報,是作者花了多年的心血,拍攝全香港所有現役電車的照片,大慨連電車公司也沒有這麼整齊的記錄。這張海報很珍貴,我不捨得貼出來弄破,如果可以散買就好了,一張貼牆一張收藏。

電車工程和電機運作的那一章寫得最好看,深入淺出精簡易讀,配合照片和工程藍圖,解釋電車的主要機械部份,路軌系統的運作原理,下次搭車電時可以實地考察更加有趣。歷代電車軌地圖的變遷那一章,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很多心機去搜集資料,亦解答了我多年搭電車的疑問。原來時代廣場原本是電車廠,怪不得那段路的電車軌這麼複雜,那是當年電車廠留下的歷史痕跡。電車車架歷年的演變也很有趣,書中整理了很多相關數字,記錄了不同型號的增減,新舊車身編號的去留,這些理應是很沉悶的硬資料,不知何解我便是看得津津有味。

書中有很多電車照片,不過可惜照片尺寸太小,加上色差印刷像數的問題,看得不夠清楚不過癮。這本書的Facebook專頁,有轉貼書中的一些照片,看起來清楚便傳神多了。如果作者能為本書加添一個網上圖庫,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對著高清照片看過飽。不說不知,原來有一部古董電車就在附近,八六年運了台電車過來溫哥華世博展出後,不知怎樣從此留落美國。下次去Portland購物時,可以順路去Oregon Electric Railway Museum參觀。

讀這本書時有一個感覺,作者只是把最大眾化的資料寫了出來,他們應該還有更多「存貨」。叮叮傳奇已落實出版第二輯,內容相信會更宅更精專,更加能滿足一眾電車友。兩位作者出書是純為興趣,有一團火想把電車的資料保存給下一代。可惜第二輯找不到網上郵購,不知明年回香港還有沒有得賣。


新舊電車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