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every age, people are certain that only the things they have deemed valuable have true value. The search for love and the search for wealth are always the two best stories. But while a love story is timeless, the story of a quest for wealth, given enough time, will always seem like the vain pursuit of a mirage.
鹹得有道理
鹽,開門七件事之一,在超級市場賣數元一大包。常識科有教,人每天須攝取1500亳克(大約四分之三茶匙)的鹽維持身體機能,但進食過量則有損健康。化學科有教,鹽的化學成份是氯化鈉。可是歷史科卻輕描淡寫,恍如餐桌上的鹽瓶般亳不起眼。直至19世紀未工業化大量生產鹽之前,鹽曾是全球最重要的資然,鹽田鹽礦乃兵家必爭之地,採鹽造鹽推動科技發展,政府的鹽政策足以左右一國之興衰。鹽的歷史,是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歷史,也是世界的歷史。
西漢時桓寬編纂的《鹽鐵論》,可以說是研究鹽稅利弊的最早歷史文獻。反方支持自由市場,容許民間造鹽促進經貿,藏富於民。正方主張以鹽稅支付國庫開支,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鹽是生活必需品,只要官鹽壟斷市場,稅收便源源不絕。在古代鹽與國力劃上等號,羅馬帝國每座城市,都建於鹽田鹽礦附近,確保帝國用鹽的供應。帝國統一造鹽採鹽,人民需依法購買官鹽,禁絕私鹽。鹽於羅馬有重要經濟地位,貴族享有官鹽福利,士兵甚至以鹽來出糧。薪金salary一字,便是從拉丁文”worth his salt”演化而來。
羅馬帝國衰亡,地中海各地鹽商百家爭嗚。威尼斯原本是產鹽地,直至他們發現買賣鹽比產鹽更加有利可圖,於是以鹽補貼利誘商船前來交易。補貼措施令威尼斯船隊以低價搶佔市場,其他國家逐漸依賴威尼斯的質易。威尼斯商人所到之處,必定盡量收購鹽田鹽礦,控制鹽進出口貿易。威尼斯甚至會把鹽田買回來破壞,減少供應抬高價格,操控市場。這場用鹽打的經濟戰爭,讓這個細小城邦壟斷地中海貿易,迫令他國俯首稱臣。
隨著哥倫佈發現北美大陸,其他探險家發現非洲和印度的新航道,歐洲的中心從地中海轉移至太西洋。北海魚藏豐富,自維京人以來,漁船都是載滿鹽出海捕魚,即場製成鹹魚回航販賣。中世紀歐洲因為天主教要齍戒,每年有一半日子不得吃肉,鹹魚成為平民日常的主要食糧。誰主宰鹽與漁獲的貿易,誰便控制全歐洲。1652年,英國和荷蘭為爭奪北海鹹魚開戰,結果荷蘭艦隊慘敗,英國從此確立海上霸權的地位。
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中世紀歐洲諸國準備開戰,一定預先屯積大量鹽,並醃製鹹魚鹹肉作軍糧。英國陸軍出征,士兵每人分配一大包鹽,以供沿途搶掠畜牲後用來製醃肉之用,而且軍馬亦要每天食鹽保持狀態。鹽除了食用外,更是製造火藥的原材料。英國伊利沙伯女皇對依賴國外進口鹽深感不安,於是致力開發新造鹽技術,並採取保護主義,保護國內的造鹽產業。能否保護鹽這條資源生命線,往往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海軍首要任務是封鎖美國的鹽田。美國南北戰爭,南方沒有產鹽區,打消耗戰越久越不利,最終輸了戰爭。當一個國家苛抽鹽稅,從民間搾取更多收入時,便是該國滅亡的先兆。在人民起來革命反抗政府迫壓,不論是法國大革命,還是甘地的印度反殖民運動,鹽稅都成為控訢政府不公義的像徵。
當年人民為鹽而起革命,捍衛每個人製鹽的權利,今日全世界的產鹽量卻由兩大公司壟斷。鹽工業化的大量生產,價錢變得非常便宜,而食鹽更只佔總產量的小部份,超過半數產量用在冬天灑於馬路上融雪。諷刺的是這古代貴重的生活必需品,古人視之為權力和地位的像徵,國與國家為爭奪它而開戰,今天我們卻多到隨便傾倒在路上。昨日的鹽,今日的石油。我們對古人為鹽打仗感到不可思議,我們的子孫大慨亦不明白美國為何會為石油出兵中東。在未來世界,那些黑色的液體,與白色的結晶體,同樣都不值錢啊!
作者簡介:Mark Kurlansky,記者,作者,現居紐約。
原文刊於《閱刊》2016年二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