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冼贏了決賽故事講完,出劇場版有點兒意外,但看《少女與戰車》人氣這樣高,不乘勝追擊添 食才怪。大賽打贏,教育局卻反口,仍然殺校,會長四出奔走,殺出一線血路,要大冼打贏大學明星隊,不過其實故事什麼不重要,反正就是舖排坦克大決戰。開場 第一場決戰是表演賽,重回TV版第一場比賽的戰場,與英國隊再一決高下。熟悉的場境,玩出新戰術。中段是殺校後的日常回,輕輕鬆鬆用來過場,順便與敵方司 令偶遇介。中段沒有多少角色描寫,不過TV版也沒有多少,反正觀眾都是在等決戰。這套劇場版是設計給戲院4D放映,不少戰鬥場面採用第一視覺,如果有環迴立體聲,超級低音喇叭,加會震動的座位,相信觀眾更投入,可惜我只能在電腦前看。
主菜是打足一句鐘的大決戰,三十對三十的死亡賽,要殺光敵 人才分勝負。大學隊只有幾人有露面,我懷疑其他坦克全部是自動駕駛。大冼隊原本只有八架坦克,其他學校開戰前趕來增援,TV版有頭有面的角色,全部加入變 成中學聯軍。電影版由於時間關係,除了開戰前的會議鬥鬥嘴外,沒有花任何時間磨合隊員,上到戰場全隊人立即發揮最大戰力。
今次的戰鬥仍然十分精彩,但偏重花巧華麗,真實性退居二線,比TV版打鼠式的戰法更跨張。凌空飛車射擊火車炮台的炮口,坦克車行過山車路軌,扮潛水鴨子打游擊戰,連摩天輪都炸掉轆出來當武器。最後與敵方主帥的對決有點取巧,原本是倆姐妹二打三,不過敵方有兩台是無人車,很理所當然地先吃便當。變成二對一後依然刺激,最後一擊出絕招很爆,可惜沒有TV版最後一戰般打得清脆利落,感覺上是靠氣勢拉著觀眾,不似TV版中為美穗的奇襲拍案叫絕。
劇場版中提及坦克道的世界杯和職業賽,不知還有沒有可能繼續拍續集呢?
萌加軍武,早前有「槍械少女」,現在有「少女與戰車」,把這兩樣風馬牛不及的東西混合一起,理應亂七八糟一榻糊塗,豈料產生神奇的化學作用,完全攻陷宅男的死穴。明知劇本按公式砌出來,但是我喜歡。硬派寫實軍事動畫難求,受世界觀題材等因表限制,不好發揮。但把故事和戰鬥分隔抽離,用熱血運動類的遇強越強的王道公式為主幹,加點屬性女角的輕鬆日常作點綴,把運動比賽換成打仗場面,便可以讓軍武魂盡情發揮。這類題材說易不易,說難不難,戰鬥的設計很講學問,作者本身軍事宅的要底子夠厚,才可以設計出讓軍事宅觀眾收貨的戰鬥。
日本女孩會學花道,茶道,劍道,去修心養性,這套動畫天馬行空創做一個戰車道出來,讓一眾女孩開坦克車打仗。對背景世界觀不必太應真,比超時空要塞還巨型的空母學校城市,校際運動會是坦克大決戰,天材駕駛員和天材炮手,各學校擁有各樣的二次大戰的坦克,一切不合理的存在,不過為了搭建兩軍對疊的舞台。在戰場外的不真實,反襯戰場中的真實感,各坦克與現實屬性相乎,運用真正的坦克戰略,混合劇中幻想空間之中,變成一場又一場鬥智鬥力精彩萬分的決戰。
可惜只有十二集加OVA,戰鬥場數太少不夠過癃。主角雜牌軍的坦克車隊,以弱勝強過關砍將,由初賽打到冠軍。當她們對手的學校,很方便地採用同一國家的坦克,由第一戰打英國開始,一路打上去美國,意大利,蘇聯,最後總決賽姐妹對戰,打二戰坦克王者的德國。賽制勝負以擊破敵方主帥決定,又有保障參賽者安全的規則,讓主角一隊有機會以小勝多,若果是真實戰爭般打至最後一人,那軍力相差數倍便不可能打贏了。每場戰鬥出奇制勝,很跨張但完全合理,令人讚嘆作者扭橋的高明。例如戰場上無線電被竊聽,改用手機短訊連絡隊友,無線電發假情報設陷阱,在真實戰場不可能發生,但劇中出現卻很合情合理。現實中德軍鼠式從未正式上過戰場,主角犧牲兩台坦克打敗鼠式的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可能執行,但利用比賽規則的限制,針對鼠式的弱點,上演一齣令人信服的好戲。最後決戰德軍四式改vs虎王,用坦克打一對一機動戰,速度感和迫壓感十足,可以入選最佳動畫戰爭場面。坦克甩尾的最後一擊,現實戰場不大可能發生,但真實的坦克是做到這動作,作者能夠想到這個終局,我完全佩服他對坦克認識之深入。
萌加軍武這類形有收視證,下一套會出是「空戰少女」或「戰艦少女」嗎?有人會說不是已經出了Strike Witch和艦collect嗎?把兵器擬人化變成機娘樣,同與用兵器戰爭是兩回事,那兩套不過是借用飛機和戰艦的名字吧,根本不是軍武動畫。還有什麼其他萌加軍武動畫漏了呢,印像中好像沒有,如有的話請通知聲我,錯過了是我的損失。
在動畫界上芸芸眾多反派人物中,能夠獨當一面出外傳坐正當主角,除了初代高達的馬沙外,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還有什麼人。今次兵部京介能夠獲得這項殊榮,可以說肯定了「絕對可憐」作者人物描寫的成功,創造出一個讓觀眾又愛又恨的角色,甚至蓋過正印主角的風頭。
這樣的一個反派角色,不能只甘於當壞人讓主角來收拾,雖然立場上與主角為敵,但他的行動具正當性的理由,能夠引起觀眾的諒解和同情。當然也要具備與主角一較高下的實力,不然被一早主角打敗了就沒有戲唱。兵部京介在「絕對可憐」中創立潘多拉組織,從人類手中解放被迫壓的超能力者,建立只屬於超能力者的世界,與主角們所屬主張超能力者與人類和平共存的巴比倫為敵。從本傳中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超能力者受到人類的不人道對待,從而理解京介踏上武力抗爭的原因。京介不願長大加蘿莿控的性格,為故事加添不少笑料,更是讓觀眾喜歡他的殺手鑭。
這篇外傳是動畫原創,發生在三小蘿莿讀初中的時期,故事與主線沒有明顯衝突,反正原著中京介有很多空白可以發揮。故事以聯合國派臥底入藩多拉,搶奪伊八號腦袋和十級超能力小蘿莿為主線,當中加插中兵部京介回憶篇,憶述二次大戰時超能力部隊的往事,與不二子的姐弟情,如何被上司出賣後改變思想,成立潘多拉去實踐女王降世的預言。因為觀眾已經熟悉人物的關係,故事可以集中深入描寫京介內心的世界。
故事新登場的角色臥底探員也算是半個主角,他是一個有超能力等於無的超能力者,因為他的超能力是讓其他超能力無效化。他經歷典型臥底在道義與任務之間的爭扎,潘多拉接納了他成為大家庭的一份子,同時聯合國也壞得太過露骨,最後他當然棄暗投明選擇加入主角的陣營。不過其實他轉軚的真正原因,可能只是與京介一樣是蘿莿控,又或者他們兩個人有基情,而這一切疑幻疑真的佈局,說穿了不過是公式的商業計算,務求宅男腐女粉絲一網打盡。
本傳故事的三小蘿莉,皆本,不二子等也有客串登場,在等候「絕對可憐」第二季播映之前,讓角色亮相保持作品人氣。不知道在外傳中加入的新角色,會否在第二季繼續登場。
日本動畫界賣萌一向有龐大市場,只要把女角設計得不同屬性兼可愛,自然有吸引一大群男性觀眾捧場。無可否認「槍械少女」打正旗號賣萌,可是我不禁佩服作者的聯想力,竟然想到把各種不同型號的衝鋒槍擬人化,化身為萌萌的可愛女生。作者並不只是亂編屬性混飯吃之徙,他才是個標準軍事迷,有豐富知識的槍械知識,對各種槍械的特性瞭如指掌,才能夠把槍械的特性,融入角色性格設計中。M16只能三連發,所以做事也只有三分鐘熱度。瑞士槍耐寒,化身的角色很冷傲。可以換裝長短槍管的,則化為可以長短頭髮變身的雙重性格。不同國家的槍,便配合該國藉的性格。
故事的背景設定很天馬行空,一眾槍械化身為女學生,就讀於寄宿女子學校。初中是衝鋒槍,高中是重機槍,而小學則是輕機槍。主角是比利時製的FNC,花名芬子,她和美國M16,瑞士SG550和英國的L85A1是好朋友,故事便是環繞這四人組發生,講述在學校中發生的日常生活。因為主角並是人類是槍械,思想與正常人很不同有點跳線,但又懷有青春期的少女心事,把兩者與普通的學校生活放在一起,產生化學作用爆出很搞笑的劇情。作者連在細微地方亳不馬虎,盡量呈現出槍械這個主題,例如用子彈盒裝便當,心跳感覺變成撞針敲下的感覺等等。
槍械少女又怎能沒有槍戰呢?不要以為這套動畫賣萌,便沒有正經嚴緊的劇情,它可名列最精彩的槍戰動畫頭三位。劇中槍戰說起來只有三場,四人組與師姐重機槍的友誼賽,班上考試爭軍旗的比賽,最後與蘇聯AK系列的東西方陣營槍械對決,但槍戰場面處理很花心思,亦同時展露出作者的軍事知識。槍戰以小隊戰術為主,她們的組織很有板有眼,與真正槍戰的分工一樣,狙擊手負責掩護,以火力交差前進,鬥智計謀鬥技術,叫人不要少看拿著槍的小女孩。槍戰中更利應用實戰中的小把戲,如膠袋包槍管防水,快速手動入彈,去扭轉乾坤克敵制勝。諷刺的是雖然槍械少女不是人,中槍也不會死亡只會壞掉要修理,如此不真實的設定卻拍出最逼真的槍戰場面。
校園,槍戰,友情,傳統的少年動畫元素,柔合不同萌屬性的女角,「槍械少女」很意外地沒有堆切出來的商業味,反而給人一股很清新的氣息。可惜動畫只有短短十集,看完了還想繼續再看,期待它能夠推出第二季。這種精緻小品式的動畫,在動畫商業企劃泛濫的今天,真是可口怡人的一幽清泉。
改自篇輕小說的日本動畫大多爛尾,不是小說還在無限連載中,便是上映首兩季後,新鮮感減退熱潮過去,要讓路給新一批的改篇作品。又或製作社落雨收柴,動畫版自行加插原創結局。能夠挨到真正大結局的動畫,印像中聊聊可數。這次「灼眼的夏娜」播出第三季完結篇,讓我感有點欣慰。零五年開始播第一季,時隔七年後終於可以看完。當年看完第一季,急不及待想追看劇情,一口氣吞了多本小說。可惜去到中段越寫越悶,兼拖戲太長放棄了。
不知是和同期的「原罪王冠」有所比較,夏娜第三季不論在作畫還是配樂上,也很是強差人意。偶然有畫功精美的場面,但大部份時間的作畫實在很偷懶,配樂如打RPG遊戲般令人煩厭,某個角色出場或打鬥就一定播某指定音樂。打鬥場面更是十分馬虎,只有數量速度和力量的硬碰。儘管這動畫有著如此多的缺失,劇情發展的氣勢卻是十分凌勵,平常只會在大結局最後幾集的出現氣氛,竟然一連夠二十多集拉繄觀眾。除了首數話交代悠二化身成祭禮之蛇的原因,接下來高潮一浪接一浪,從夏娜被俘虜開始,到入侵星黎殿營救行動,兩界裂繨中的創世神復活,火霧戰士對化粧舞會發動總攻擊,天道官撒退戰,到最後的大命詩篇無鏡有何,完全讓觀眾一路喘不過氣來。
故事主線應要交待劇情的也交待了,悠二走上與夏娜對立之路的舖排很出色,宿命之戰最後以愛的告白來終結,很公式很大路的大團完結局。可能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關係,給一大票第三季才跳出來的新角色弄得糊塗,什麼百鬼夜行,大地四神,約定之二人等等。他們的沒有多少人物描寫,我只是勉強猜到他們出場的原因,不過怎看也似作者召喚出來幫好人陣營的NPC。另外每個火霧戰士那一大堆水蛇春長的名號令人心煩,為什麼戲中角色互相說話時,總是要不厭其煩地稱呼全個名號。
終於看完結局了結一個心事,亦可以從我的未完成動畫清單刪去一個。我是一個不喜歡有頭無尾的人,現在開始看一套新動畫學精了,如果那套動畫多半爛尾,那我一開始便不看好了,以免故事說到一半說不下去,讓人不是味兒。同期開始看的還有另一套改篇自輕小說的作品,不知到何年何月才能得知「涼官春日」的結局呢?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