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ate Customer Service》和《Life Hutch》,兩集都是講述機械人失控追殺人類,不過它們的風格卻南轅北轍。前者有點像《太空奇兵》的未來風格,退休老人的家居生活依賴智能機械人。老婆婆家中的吸塵機忽然暴走,老婆婆和她的小狗被機械人誤判為垃圾,要大掃除完全「清潔」家居殺人減口。不過觀眾也不用為她擔心,畢境這集充滿歡樂氣氛,鄰居老伯伯笨鈍地英雄救美!後者用模擬真人風格繪畫,太空戰機被外星人擊落,機師躲到求生倉避難,遇上維修機械人失控,攻擊倉內任何移動的物件。這集請來《正義聯盟》中飾演Cyborg的Michael B Jordan演出,可惜有明星坐鎮亦無法爾補劇本的薄弱,但最後如何扭橋制服機械人,又不禁讓我薈心微笑。
《The Tall Grass》和《All Through the House》這兩集嚴格來說不是科幻小說,反而類似《The Twillight Zone 迷離境界》的恐怖懸疑片。前者講述蒸氣火車半夜大草原中死火,主角落車點枝煙透透氣,被長草叢中的亮光吸引,好奇走入去看過究竟,結果迷路遇上食人怪物,死命逃回重新點火準備出發的火車。後者是很另類的聖誕童話,兩姐弟聖誕前夕偷偷下床看聖誕老人,卻發現從煙囪下來不是著紅色衫長著白鬍子的大肥佬,而是很嚇人的異形怪物,不過那隻怪物卻按本子辨事,喝牛奶吃曲奇餅「派」禮物給乖小孩,但壞小孩會有什麼下場呢?
《Pop Squad》和《Snow in the Desert》同樣都是有關長生不老的科幻片。前者很有Philip K. Dick的影子,未來世界人類長生不老,代價就是不能生育,而生小孩更是嚴重罪行。主角是負責偵查和處決違法小孩的警察,而然他卻開始質疑自己的任務是否正確。故事本身可以很有深度,可惜篇幅不夠未能好好發揮,主角由追殺小孩變保護小孩的理由有點牽強。後者的故事有點平凡,但勝在動作場面精彩搭救。試想像一下《X-Men 變種特工》中的狼人,擁有不長再生的超能力,被扔去一個很西部牛仔的沙漠星球,然後被一大班賞金獵人追捕,再加多個機械人美女拍檔,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四月底《Stowaway》靜悄悄地在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上架,沒有舖天蓋地的宣傳,但在科幻影迷圈子中口碑載道,連不少平時很少刊登影評的科技和科學雜誌也爭相推介。這套小成本獨立製作的科幻電影,整套戲只有四個演員,大部份場景發生在幾個貨櫃大小的太空船內。沒有華麗的特效,沒有曲折的故事,沒有激刺的動作場面,戲中甚至連愛情線也沒有。只有非常真實的科學設定,太空船發生意外事故,藉此探討在生死關頭人性的意義。
講故莫駁故的非科幻迷觀眾,也許不懂欣賞本片對科學一絲不苟的執著。電影請來過百萬subscriber的著名科普Youtuber Scott Manley當義務科學顧問,前後花了五年時間核實改寫劇本的真確性。有沒有可能火箭發射時意外帶多個人上太空,美國太空總署不違直言這是他們一直擔心會發生的噩夢。當戲中太空人發現船上多了個人,指揮官單簡一句沒有足夠燃料返回地球,並不是編劇信口開河編出來的藉口,主火箭燃點進入慣性航行後,大空船不像汽車能夠U-turn。至於戲中其他科學細節,例如太空船旋轉模疑地心吸力(節省太空漂浮的特效成本),船中二氣化碳含量增升時,海藻能產生氧氣的數值,補給火箭燃糟剩餘的氧氣等等,全部在現實科學中有根有據,科幻迷看得大呼過癮,如此著重科學考究的電影實在罕見。
我自細就是史諾比迷,細細個從圖書館借《花生漫畫》來閱讀,後來去外國讀書,每天在學校看英文報紙,一定會看史諾比的四格漫畫。每逢過時過節必定電視重播的《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和《It’s the Great Pumpkin, Charlie Brown》也看過無數次,差不多隔年就會看一次。有一年去三藩市公幹,特登駕兩個小時車北上,到位於聖羅莎的史諾比博物館朝聖,參觀史諾比作者Charles Schulz生前的工作室,他自資興建來看小朋友溜冰取漫畫靈感的史諾比溜冰場,當然還有全球最大的史諾比精品店。
大作家史諾比每次寫小說,都一定用「那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開場,今次又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新故事,扮特務飛去巴黎送機密情報。當然又怎可能缺少《花生漫畫》最廣為人識,萬聖節和冬日玩雪的故事呢。其中史諾比萬聖節tricks no treats(玩食字gag,tricks一字兩解,可以解作整蠱人和變魔術),史諾比令書蟲Marcie拋開書本享受下雪天溜冰的樂趣,是這一季中最好看的兩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