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歷史

The World For Sale – Javier Blas, Jack Farchy

說在前頭,這本書很沉悶,不適合一般讀者。我是聽有聲書版本,不只一次我悶到睡著了,一覺醒來發現到了章末,要回帶重聽。我對投資商品交易很感興趣,這本書不會教你炒賣期貨,又或者如何分析礦股價格走勢,而是告訢你商品金融市場的發展歷史,讓你從宏觀的解度理解商品市場的結構。

其實在不久以前,直至二次大戰後,石油、礦產、糧食等,仍是國家級別的戰略資源,由半國營企業攏斷市場操控價格,不存在今天般連散戶也能投機炒賣的空間。我們新聞常聽到的油價,即是石油期貨是八十年代才面世。商品與股票或債券這些金融產品很不同,有實物交易受到現實世界的物理所規限,其價格必然遵守地經濟學上的供求定律。

不論是技術派睇圖炒出炒入,還是被動派買一籃子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很多人只知道投資有股票,完全忽略其他資產類別,懂債券的已經算是高級班了。商品是世界經濟運作的基礎,理應在投資組合貼一重要位置。我完全不懂得如何投資商品,只好由最基本的知識開始學起。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精彩,揭開那些富可敵國商品交易巨企的神秘面紗,一般財經新聞很少提及,但他們卻操控著某些小國的經濟命脈,我說沉悶只是因為資料實在太過詳細。一切要從冷戰未期代開始說起,那些巨企很多出身寒微,說穿就是鐵幕禁運年代的走私商人。他們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可以為賺錢幫敵國運糧運礦,也可以幫歐美政府緩助中東小國的革命軍。

書中的敘述圍繞幾間巨企Cargill,Vitol,Trafigura和已經上市資料解密的Glencore。Glencore的前身很多姿多彩,創辨人多年被美國政府通緝,美國銀行不敢和他們做生意。從接近非法經營到洗白上市,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採礦公司,當中的商戰爭權過程比小說更離奇。

糧食,燃料,礦產等天然資源,是推動世界經濟的命脈,但當投資風氣脫離現實世界走去炒賣虛擬貨幣,我反過來走進現實資產的世界,會是等著被淘汰的過氣老古董,還是獨具慧眼的逆向思維投資者呢?這將會由未來的不同市場的格價升跌去決定,在市場上只有贏錢才是真理。

Salt A World History – Mark Kurlansky

salt

In every age, people are certain that only the things they have deemed valuable have true value. The search for love and the search for wealth are always the two best stories. But while a love story is timeless, the story of a quest for wealth, given enough time, will always seem like the vain pursuit of a mirage.

鹹得有道理

鹽,開門七件事之一,在超級市場賣數元一大包。常識科有教,人每天須攝取1500亳克(大約四分之三茶匙)的鹽維持身體機能,但進食過量則有損健康。化學科有教,鹽的化學成份是氯化鈉。可是歷史科卻輕描淡寫,恍如餐桌上的鹽瓶般亳不起眼。直至19世紀未工業化大量生產鹽之前,鹽曾是全球最重要的資然,鹽田鹽礦乃兵家必爭之地,採鹽造鹽推動科技發展,政府的鹽政策足以左右一國之興衰。鹽的歷史,是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歷史,也是世界的歷史。

西漢時桓寬編纂的《鹽鐵論》,可以說是研究鹽稅利弊的最早歷史文獻。反方支持自由市場,容許民間造鹽促進經貿,藏富於民。正方主張以鹽稅支付國庫開支,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鹽是生活必需品,只要官鹽壟斷市場,稅收便源源不絕。在古代鹽與國力劃上等號,羅馬帝國每座城市,都建於鹽田鹽礦附近,確保帝國用鹽的供應。帝國統一造鹽採鹽,人民需依法購買官鹽,禁絕私鹽。鹽於羅馬有重要經濟地位,貴族享有官鹽福利,士兵甚至以鹽來出糧。薪金salary一字,便是從拉丁文”worth his salt”演化而來。

羅馬帝國衰亡,地中海各地鹽商百家爭嗚。威尼斯原本是產鹽地,直至他們發現買賣鹽比產鹽更加有利可圖,於是以鹽補貼利誘商船前來交易。補貼措施令威尼斯船隊以低價搶佔市場,其他國家逐漸依賴威尼斯的質易。威尼斯商人所到之處,必定盡量收購鹽田鹽礦,控制鹽進出口貿易。威尼斯甚至會把鹽田買回來破壞,減少供應抬高價格,操控市場。這場用鹽打的經濟戰爭,讓這個細小城邦壟斷地中海貿易,迫令他國俯首稱臣。

隨著哥倫佈發現北美大陸,其他探險家發現非洲和印度的新航道,歐洲的中心從地中海轉移至太西洋。北海魚藏豐富,自維京人以來,漁船都是載滿鹽出海捕魚,即場製成鹹魚回航販賣。中世紀歐洲因為天主教要齍戒,每年有一半日子不得吃肉,鹹魚成為平民日常的主要食糧。誰主宰鹽與漁獲的貿易,誰便控制全歐洲。1652年,英國和荷蘭為爭奪北海鹹魚開戰,結果荷蘭艦隊慘敗,英國從此確立海上霸權的地位。

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中世紀歐洲諸國準備開戰,一定預先屯積大量鹽,並醃製鹹魚鹹肉作軍糧。英國陸軍出征,士兵每人分配一大包鹽,以供沿途搶掠畜牲後用來製醃肉之用,而且軍馬亦要每天食鹽保持狀態。鹽除了食用外,更是製造火藥的原材料。英國伊利沙伯女皇對依賴國外進口鹽深感不安,於是致力開發新造鹽技術,並採取保護主義,保護國內的造鹽產業。能否保護鹽這條資源生命線,往往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海軍首要任務是封鎖美國的鹽田。美國南北戰爭,南方沒有產鹽區,打消耗戰越久越不利,最終輸了戰爭。當一個國家苛抽鹽稅,從民間搾取更多收入時,便是該國滅亡的先兆。在人民起來革命反抗政府迫壓,不論是法國大革命,還是甘地的印度反殖民運動,鹽稅都成為控訢政府不公義的像徵。

當年人民為鹽而起革命,捍衛每個人製鹽的權利,今日全世界的產鹽量卻由兩大公司壟斷。鹽工業化的大量生產,價錢變得非常便宜,而食鹽更只佔總產量的小部份,超過半數產量用在冬天灑於馬路上融雪。諷刺的是這古代貴重的生活必需品,古人視之為權力和地位的像徵,國與國家為爭奪它而開戰,今天我們卻多到隨便傾倒在路上。昨日的鹽,今日的石油。我們對古人為鹽打仗感到不可思議,我們的子孫大慨亦不明白美國為何會為石油出兵中東。在未來世界,那些黑色的液體,與白色的結晶體,同樣都不值錢啊!

作者簡介:Mark Kurlansky,記者,作者,現居紐約。

原文刊於《閱刊》2016年二月號。

ready_monthly_2016feb

Historical Atlas of Vancouver and the Lower Fraser Valley – Derek Hayes

說來慚愧,在溫哥華住了十多年,我對溫哥華的歷史差不多一無所知。正如新大陸的大部份城市一樣,溫哥華短短幾百年的歷史平淡如水,為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大事乏善足陳。不外乎移民開拓荒野,定居慢慢發展成大城市。如果是一般歷史書說故事的寫法,看溫哥華史恐怕會悶死讀者。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透過地圖去了解歷史,把原本非常沉悶的歷史資料,用一幅幅舊地圖連貫起來,生動地讓讀者明白城市的過去。看著城市在地圖上隨年月的變化,有點似在玩模疑城市的感覺,了解不同的經濟發展因素和歷史偶然性,左右城市發展的方向,做就今天我們看到這個城市的面貌。

我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遇上這本書是,話說我要去某公司辦點事情,早到了便坐接待處在等一回會,正如很多公司的接待處都會放些大大本的圖片書讓人隨便翻看,這本書剛正好找往了我的視線,隨手掀開來翻幾頁看看。不知道是否geek人都喜歡看地圖,回家後心中念念不忘這本書,最終要上網訂本回來才安樂。不止我喜歡看這本地圖書,連我個仔兩歲多都很喜歡看,我會當讀故事書般和他一同翻看。可能他上次坐飛機時記得窗外的景色,他看見書中的鳥瞰地圖,他竟然認得溫哥華的地形,會說那張地圖是坐飛機。

看完這本書的最大得著,大慨是學了很多溫哥華的冷知識,平時茶如飯講開歷史可以扮識野。原來溫哥華的第一張地圖,是英國和西班牙探險隊分工合作共同繪製,這解釋English Bay和Spanish Bank地名的來由,那個國繪製的地方便用其國家命名。很多溫哥華附近的地名,如Point Roberts,Port Moody等,都是來自繪製地圖的人的名字。現在溫哥華市是繁華的市中心,New Westminster,Laglay等地是城市外圍。原來溫哥華市卻比其他兩個城市更遲才建立,最早期溫哥華市不過是小漁港和煤礦。溫哥華市最後發展成市中心的原因,原來是十九世紀鐵路競爭的副產品。當年三大鐵路公司爭奪西太平洋北岸的路線,新西敏已發展了一定規模沒有土地起總站,最終溫哥華市批出大片土地興建CN和CP鐵路的西岸總站,從此溫哥華市從貨運中心演變成經濟中心。

看舊地圖除了看考究對照今天的地圖,看看當年歷史留下來的痕跡外,看當年城市原先設計方案,但最終因為不同原因放棄的草圖也很有趣。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有如果的話,沒有執行的舊地圖,提供了另一個歷史的假想。原來當年除了列治文現址的飛機場外,曾有方案選址市中心的Stanley Park,很難想像城中心的綠化公園變成飛機場,不過幸好最後沒有成事,不然不知市中心如何擴建跑道讓噴射機升降。溫哥華欠缺完善的高速公路網讓駕駛者頭痛,原來早於五十年代曾提出直達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並興建第三條橋連接北溫,可惜因為造價高昂而撂置。至於踏入廿一世紀才陸續興建的東西高速公路,一號公路擴闊工程,十七號新幹線等,原來路線早在六十年前已規劃好了。

這本書的作者Derek Hayes除了溫哥華歷史地圖外,還出版了一列系美國和加拿大的歷史地圖。出版這類歷史地圖書藉,在資料整理上比文字歷史書更多功夫,而且要同時精通地理和歷史的知識。在Amazon上的自動推介書目中,除了Derek Hayes著作的歷史地圖外,歐美主要城市都不乏類似的歷史地圖書藉。我好奇在網上Google一下,找找看有沒有關於香港的歷史地圖書藉,記錄香港開埠以來的發展歷史,可惜一本也找不到,不知道到那天才有人為香港出版一本歷史地圖書呢。

有圖有真相,科技抗謊言

這個星期的心情很沉重,佔中進入第五天,表面平靜但底下充滿暗湧,沒有人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我身在外國全完幫不上忙。,除了把Facebook頭像轉成黃絲帶,每天返工緊貼香港即時新聞外,實際能做的很有限,連帶在網上和別人討論也沒有心情,要說的早已說過,現在只能看事件如何發展。沒有心機寫正執筆中預測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文章,想寫一點與佔中有間接關係的東西。如果我能天真地相信結局是邪不能勝,如果689落台,如果港人成功爭取真普選,如果甚至佔中真正的遍地開花,引發中國各城市佔領運動,中共步蘇共後塵倒台,結束一黨專政,誕生新的民主中華,那世界多麼的美好。可惜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我不敢亦不想去預測佔中的結局如何,倘果發生沒有人願意見到的最壞情況,我們最起碼有責任要保護歷史真相,讓世界讓後代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能讓歷史被邪惡的政權任意改寫,讓佔中變成萬人支持(偽)普選。

早前在EE Times讀過一篇文章,講述當年八九六四的非常時期,外國工程師們展現的道德骨風。話說當年天安門鎮壓之後,共產黨全力充公屠城的照片和影像,所有離境旅客要搜身,不許攜帶菲林和錄影帶出境,搜查外國記者的酒店,中繼CNN的微波傳送。很多解放軍暴行證據從此灰飛煙滅,只有少部份成功偷運出來。在六四發生的同一個星期,美國芝加哥舉行IEEE電子消費產品技術會議,而會議的是數碼相機第一次公開亮相。在會議中幾間有份開發數碼相機的公司,Sony,Canon,Casio,Kodak的工程師們作出一個艱難決定,放棄一年一度發表新技術的宣傳機會,懇請各大傳媒不要提及任何有關數碼相機的報導,因為遠在北京的幾位外派記者,持有數碼相機原型機正在實地測試,那時中共還未知道有數碼相機的存在,他們還未懂要去截停數碼相片的傳送,讓珍貴的新聞圖片有機會經電話線和藏在行李的磁碟流出來,把解放軍的罪行公告天下。

註:原文的標題說王維林擋坦克照片,都是從這個途徑流出來。我做了少少功課去查證,擋坦克相一共有五個版本,四個版本從酒店用長鏡拍攝,而原文配圖採用的是AP版,那肯定是記者托外國留學生偷運菲林出來,因為記者後來的訪問有提及。其中近距望地面拍攝的版本在2009年才初次發表,亦肯定不是數碼相片。數碼相片最有可能是CNN發表第一張的曚曨擋坦克照,跟據紐約時報無從查證的推斷,那張相是用Sony數碼相機拍攝的。

Source: EETimes, “How Best-Kept Tech Secret Got Tank Man Images Out of China”, by Robert Doherty

叮叮傳奇 香港電車知趣 – 劉錐登 謝耀漢

我從少到大一直是九龍人,平常很少機會過港島。不過每次過海,寧願走遠些路,寧願花多點時間,只要是勉強順路,總會坐一程叮叮。去年回香港旅行,也等地帶一歲的仔仔,去坐叮叮遊車河。在不太繁忙的下午,置身古色古香的車廂,電車緩慢搖搖擺擺地前行,看著窗外兩旁的街道,可以讓人暫時放下煩惱,享受一敞休悠寫意的旅程。香港電車這一份浪漫的吸引力,地鐵巴士等其他交通工具沒法比擬,大慨只有天星小輪才有類似的情懷。

早前看輔仁媒體的報導,得知有兩位熱心的「電車男」,出版了一本關於電車歷史和系統的書,大慨是唯一一本深入講解電車的中文書。看見報導的介紹,便二話不說上網訂書,等了好幾個星期,終於放聖誕假期前一天收到。聖誕假期呆在家裏不出門,隨手一頁接一頁地揭著,想不到在一天之內便把這本書看完。以前在電視典故節目,或在網上看過電車的一些零碎資料,但沒有這本書般有系統和詳細。書本附送一張電車海報,是作者花了多年的心血,拍攝全香港所有現役電車的照片,大慨連電車公司也沒有這麼整齊的記錄。這張海報很珍貴,我不捨得貼出來弄破,如果可以散買就好了,一張貼牆一張收藏。

電車工程和電機運作的那一章寫得最好看,深入淺出精簡易讀,配合照片和工程藍圖,解釋電車的主要機械部份,路軌系統的運作原理,下次搭車電時可以實地考察更加有趣。歷代電車軌地圖的變遷那一章,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很多心機去搜集資料,亦解答了我多年搭電車的疑問。原來時代廣場原本是電車廠,怪不得那段路的電車軌這麼複雜,那是當年電車廠留下的歷史痕跡。電車車架歷年的演變也很有趣,書中整理了很多相關數字,記錄了不同型號的增減,新舊車身編號的去留,這些理應是很沉悶的硬資料,不知何解我便是看得津津有味。

書中有很多電車照片,不過可惜照片尺寸太小,加上色差印刷像數的問題,看得不夠清楚不過癮。這本書的Facebook專頁,有轉貼書中的一些照片,看起來清楚便傳神多了。如果作者能為本書加添一個網上圖庫,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對著高清照片看過飽。不說不知,原來有一部古董電車就在附近,八六年運了台電車過來溫哥華世博展出後,不知怎樣從此留落美國。下次去Portland購物時,可以順路去Oregon Electric Railway Museum參觀。

讀這本書時有一個感覺,作者只是把最大眾化的資料寫了出來,他們應該還有更多「存貨」。叮叮傳奇已落實出版第二輯,內容相信會更宅更精專,更加能滿足一眾電車友。兩位作者出書是純為興趣,有一團火想把電車的資料保存給下一代。可惜第二輯找不到網上郵購,不知明年回香港還有沒有得賣。


新舊電車全家福

False Economy – Alan Beattie 國家的命運好好玩

讀經濟學能夠分析世態,讀歷史可以鑒古知今,這本書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以國家的興衰來佐證經濟學的理論,以經濟學的理來分析兩個起跑點相近的國家,為什麼在數十年後兩國之間會貧富懸殊。作者Alan Beattie是金融時報的編輯,這本書文筆幽默資料豐富,經濟解釋深入淺出,輔以歷史的趣聞軼事,十分輕鬆易讀。

英文書名中的副題A Surprising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開宗明義說明這本書是關於世界的經濟歷史。書名False Economy(虛假經濟)其實是經濟學術名詞,指著眼前節省小錢但長遠要倒賠大錢的經濟行為,亦是貫通全書的中心思想。把國家推進一蹶不振的衰退境地,往往是源於一些因小失大的錯誤經濟選擇。至於中文書名「國家的命運好好玩」,我只能說這個中文譯名不知所謂,完全離題兼趕客。

這本書總共九個章節,分別從九個不同的角度,檢視影響國家命運的九個經濟題目。一般普及經濟學讀物,大半從微觀經濟去解釋事物,而從宏觀經濟的書則流於空泛理論。這本書用比較不同國家的手法,以歷史作為經濟實驗的原材料,綜合分析經濟理論和歷史事實,引證一些難以證明的經濟定律,又或者推翻一些習非成是的經濟謬誤。

第一章是關於經濟制度的選擇,自由開放對封閉鎖國。十九世紀中葉,阿根庭和美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是從新世界的殖民地建國,同樣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兩國也相對地富裕,阿根庭曾與美國並列世界十大有錢國家之一,約紐和布而諾斯艾利斯同是新世界的文化之都。最關鍵的分別在於美國的農地多由獨立農民擁有,而阿根庭土地則主要由少數地主階層壟斷。獨立農民便是美國日後的中產層階,選擇可以讓他們能夠力爭上游的自由開放的經濟制度,促成美國在二十世紀的工業發展。相反阿根庭的地主階層保護既得利益,反對由下以上的經濟改革,更進而推行閉關鎖國保護主義,結果令工業發展停滯不前,一個世紀內讓阿根庭從第一世界淪落為第三世界國家。

第二章是關於城市的發展,美國首都華盛頓坐落偏遠的地方,遠離金融或工業重鎮,而且首都的居民更是沒有投票權,這一切是美國立國之初,吸收歷史教訓而特意設計的制度。若果首都同時是行政中心與經濟中心,如古羅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因為政治和經濟影響力重疊,國家政策很容易向首都傾斜,造成城市和鄉村的對立和衝突,令政局不穩定間接令羅馬滅亡。當政策特別向首都中的權貴傾斜,首都中貧富懸殊更容易成為革命溫床,只要攻佔了行政中心便等同把國家政權推翻,英國君主立憲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便是最好的例子。當國家政策用鄉村補佔發展城市,民眾便會從鄉村湧入城市找工作,形成第三世國大城市貧民區的問題。而當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沒有成熟的民主制度,民主的結果必然是政策更加向城市傾斜,造成更多人口湧入的惡性循環,專制政權倒沒有這個問題。

第三章是關於貿易,作者用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解釋經濟學比較優勢這個慨念。埃及在古羅馬時代,是整個羅馬帝國的糧倉,出口大量糧食,但今天埃及卻是依賴糧食入口。原因並不是埃及人口增加或土地流失,而是相對於羅馬地區,埃及水源充足適合耕作。但相對全球其他糧產地,埃及的水源便顯得貧乏,所以埃及便從其他國家進口糧食,把相對珍貴的水源投放其他用途。國際間的農作物貿易,其實國與國之間買賣其不是農作物本身,而是虛擬的土地和水源,等於借用他國的土地和水源法種植。近年有些國家主張糧食自給自足,甚至提升至戰略層面的確保糧食供應安全。誰不知自給自足並不等同安全,所有糧食集中在同一地方生產,如果因為天災人禍因素而失收,那年國內便會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反而全球糧食貿易有助分散糧食風險。全球其實有充足的水源,問題是水的價格並不能如實反映其成本,結果太多水源被浪費掉,在乾旱地區種植需要大量水源的農作物,而不是改種高價植少用水的農作物。水價格的問題觸及很多既得利益者,特別是當地的農民,所以改革有很大政治阻力。糧食問題說到底是水源的問題,而水將會是下個世紀最重要的資源。

第四章是關於天然資源,鑽石和石油被稱為惡魔的詛咒,擁有這兩樣珍貴礦產的國家,總是擺脫不了貧困,到頭來得不償失。天然資源的問題,正如有人忽然得到巨額天降橫財一樣,財富被揮霍掉最後一貧如洗,還不如辛勤工作知慳識儉過日子。開採天然資源是要投入鉅額資本和高科技機器,相反只需要小量低技術勞工操作機器。先進國家尚可以依靠生產機器來維持國民生產力,落後國家天然資源的多由權貴或外國企業壟斷,財富集中在小數人手,人民失業大多數要依賴政府福利過活,沒有工作動力令經濟衰退。再者天然資源並非自由市場,除非發現新礦場否則不可以出現新的競爭者,所以最有生產效率者成為贏家的經濟規律不適用於此。擁有礦場的政府或企業是尋租者,他們會用盡各種方法,如賄賂,暴力,軍隊鎮壓,獨裁統治,去保護他們的利益,而反對勢力同樣也會不惜一切把天然資源搶過來。只有少數國家能夠逃過惡魔的詛咒,最重要是不要讓天然資源的熱錢影響國家的其他經濟活動,以及天然資源帶來的財富的運用要公開透明,不能淪為政客討好選民的工具。挪威和智利便是好例子,天然資源的收益全部儲蓄在基金內,本金不能動用只能花利息,而錢必需要用在基建,教育或科研,這些能夠增加生產力的項目。

第五章是關於宗教,西方基督教國家發達富裕,中東回教國家落後貧窮,社會學之父韋伯的鉅著,更力證資本主義起源於基督教倫理的關係,讓人以為宗教信仰足以影響國家興衰。韋伯是一代大師級學者,但他的理論卻是馬後炮解釋,把因果關係倒轉了。事實是資本主義小商人傳統,不滿教庭權力集中才傕生基督教宗教革命,而二十世紀的經濟歷史更證明,天主教國家如愛爾蘭,信儒家佛教印度教的亞洲國家,經濟發展也能迅速起飛。韋伯的基督教倫理建立在加爾文神學之上,但經濟實力最強的卻是信奉路德神學的德國。如果韋伯生在中世紀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回教文明最興盛貿易最發達的時代,大慨他的結論會是信回教有助經濟發達,畢竟回教的創辨人模罕默德在當先知前,他的職業可是一名商人。那麼回教和中國為什麼會發展落後歐洲呢?主要是因為地理因素,一片大陸無險可守容易建立起大帝國,在缺乏外部競爭的壓力下,社會欠缺求變的精神,宗教成為統治者保護既得利益的工具。宗教信仰的內容並不會影響經濟發展,信奉回教的馬來西亞近年也成為新興工業國。反而依附著宗教而出現龐大殭化的教會組織,才是扼殺經濟發展的元兇。作者更分析歷史上另外兩個龐大殭化的系統,中國的科舉官僚體制,和印度的階級族姓體制,兩者與回教教士對經濟發展有相同的禍害。相反在主流以外的民族或宗教,因被逼要靈活求變才可以生存,這解釋歐洲的猶太人,東南亞的華人,非洲的回教徒,如何發展為成功的商人階級。

第六章是關於政治如何影響經濟,經濟課本常告訢我們,有效率的生產商在市場勝出,沒有效率的生產商被市場淘汰,但事實卻是一小群擁有既得利益的生意商,可以憑其政治影響力左右市場,阻止更有效率的生產商來分一杯羹。即使最後他們被打敗開放市場,但卻不是來自消費者的反抗,而是輸另一群更有政治影響力的生產商。秘魯是全球最大的露荀生產國,佔有歐美超過九成市增,源於當年美國打擊毒品,選擇了露荀這樣高價值的農作物,配合零關稅優惠和農業發展資助,利誘秘魯的可卡因農民改行種植露荀。盡管發達國提倡全球化自由貿易,但他們卻極保護其農產品市場,原因是農民人數雖然少但政治影響力巨大,任何影響他們生計的政策也不可能通過。人數少地區集中而每人涉及的利益重大,便容易動員團結和組織,產生很大的政治影響力。相反如果人數眾多而每人的利益輕微,儘管加起來比前者多出很多,但大多數人怕麻煩或想搭便車,不能集中動員便沒有政治影響力。第六章後半部講述歐洲各種不同農產品保護主義的興衰,以有趣的歷史案例解釋政治如何影響經濟,而經濟又反過來影響政治。早年英國羊毛業是主要衣服材資,可是從遠東入口的綿花和絲綢,因為輕薄舒服迅速攻佔消費者的心。羊毛農夫和地主不甘失去衣服市場,動員政治力量阻止綿花入口,甚至立法規定人民要穿毛衣。不過另一邊廂也不是弱者,從遠東入口棉花的東印度公司,便與之展開長達一個世紀的政治角力。直到後來英國開始工業化,勞工把大部份收入花在糧食上,令工業家與地主的利益對立,地主在政治影響力處於下風,才推翻英國的農業保護主義。同樣的歷史依然在今日上演,例如歐洲的香蕉市場,美國的鋼鐵和生物燃料市場。

第七章是關於物流與貿易,經濟學有一個慨念叫比較優勢,生產成本低的地方會出口到生產成本高的地方。不過現實是除了生產成本外,還要考慮運輸成本,貨物運出去後能不能收到錢等等。良好的交通基建,簡便清關的制度,比地理上的距離更加重要。從中國把貨物經過半個地球運去歐洲,成本遠遠低於只隔一個地中海的非洲,甚至把食物從中國運去的菲律賓大市城的超市,也遠比從當地的鄉村運去便宜。這章從中世紀的商會開拓貿易路線,進化為擁有軍隊保護其貿易路線的東印度公司講起,一路講到鐵道,蒸汽船,手提電話如何把市場擴大,減低各地間貨品格價的差異,再講到冰鮮牛肉和貨櫃的興起,減去了不必要層層中間人,如何改變了鐵路和海路運輸。非洲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落後和基建和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差到甚至儘管非洲的氣候地壤適合種植毒品,連毒販也不選擇在非洲種植毒品,因為種了不知道能不能收成,收成後也不知道運不運到出去。

第八章是關於貧污,貧污對經濟發展有害是公認的事實,當政府官員把自已的利益放在國家之上,自然會作出不利民眾的決定。中國和印度在貧污指數不相伯仲,但中國的經濟發展明顯高於印度,在不同制度下貧污帶來的害處也有輕重之別。中國政治是一黨專政,貪污對像只有一個共產黨,當商人花錢去賄賂官員後,至少能合理地獲得預期的回報,貪污是可以計算的營商成本。相反印度的政治一團糟,花了錢賄賂也不知道官員能不能搞定,隨時又有不同官員走出來要分一杯羹,叫商人如何能夠做生意。前印尼獨裁者蘇哈托貪污高達天文數字,但在他執政的三十年間,印尼的經濟也有不錯的發展,始終是自已的地盤,把國家經濟弄好才能貪多些。相反非洲一些小國的獨裁者同樣也是大貪特貪,但他們做不長被趕下台要逃亡海外,於是他們把貪污得來的錢存在端士銀行,在位其間殺雞取卵能貪多少便貪多少,完全置國家的發展不顧,這便是流動土匪與長駐土匪的分別。當官員不合理地收入過低,例如中國明清兩代,殖地時代的印度,貧污便成為補貼官員收入的方法,繼漸更制度化成為社會常態,變相成為是令一種稅收。人民通一般能夠容忍貪污,只要貪污有規可循花錢好辨事。當貪官收了錢卻交不出貨,人民便不會再容忍貪官污使推翻政權。

第九章是關於制度的選擇沒有回頭路,當一個國家選擇了某一經濟制度之後,要重改變新選擇另外一個制度十分困難,因為無可避免觸及依賴現存制度的龐大利益群。盡管當日的選擇有充分理由,隨時間環境改變,當日的選擇不再適合,但今天卻無法走出死胡同。鍵盤字母的排列是一個好例,今天我們看到的QWERTY鍵盤,最初的設計是防止打字太快,令打字機的字桿卡在一起。電腦面世後不再有打字太快的問題,可以改用能打字更快的字母排列,但當人人也用慣QWERTY鍵盤,沒有人會去學習新的打字方法,新鍵盤完全沒有市場。俄國中央集權統治的傳統,可以追溯至蒙古帝國,一直到沙皇時代,至蘇聯共產黨一脈相承,從生沒有產人更夠和中央抗衝的商紳和地主階級,所以今天也走不出強人政治的困局。東歐的前共產國家中,在推翻共產政權開放市場後,以前在奧匈帝國的國家,明顯地發展比舊俄國統治下的國家好,因為那些國家骨子裏依然保留奧匈帝國政府權力有限的傳統。作者亦分析中國的改革開放,對照蘇聯共黨倒台後的發展,中國的官僚集團傳統比俄國的中央集權傳統優勝,至少地方權力分散有利改變,再者有政治傳統相近的南韓,台灣,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借鑑。印度擁有民主和自由,還有英國留下來的行政架構,發展理應比中國和俄國好,不過印度有自已獨特的問題,族姓階級嚴重分化社會,把國家切割為許多細小的利益團體,結果誰也讓不了誰沒去有效旎政。

最後作者總結全書,指出今天歐美經濟領先世界並非必然,而是歷史上歐美作出正碓的經濟選擇,或曰至少有能夠及時改正錯誤的學習能力。不過若果現在的選擇不當,發達國也可以一朝淪為第三世界國家。法國當年爆發大革命之前,也不是沒有改革的聲音,甚至皇帝和貴族也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只是他們總是下不定決心一拖再拖,結果錯失了改革的機會。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 Jared Diamond

說起認識環保的重要性,很多人會想起早幾年美國副總統拍那套「不方便的真相」。可是論帶出環保危機的警示性的說服力,那套電影比這本「大崩潰」差很遠。看完這本書後,我腦海中的第一個反應,便是問自已人類會不會因為生態災難而絕種。作者Jared Diamond是普立茲獎得主,前作「槍,細菌和鋼鐵」探討歐洲文明發達與地理優勢的關係,今次「大崩潰」則探討歷史上滅亡的文明與環境的關係。現今人類社會正走上滅亡的十字路,作者以史為鑑,分析歷史上失敗滅族和成功逃過一劫的例子,提出一個可以預防環境大災難的十二點架構。

這本書六百頁厚,第一部份從美國蒙坦拿洲的荒癈的礦場開始說起,令蒙坦拿洲郊外地區淪為一片不能住人的死城,提出人類面對環境災難嚴重性的問題。第二部份是全書的戲肉,講述復活鳥,南太平洋的皮特肯島,格靈蘭的維京人,南美的瑪雅和亞述帝國,五個古文明的衰亡全皆因環境崩壞。作者以豐富的考古和地理資料,以科學的角度去分析不可持續的發展,最終會導致天然資源嚴重流失,不能負擔眾多人口的糧食生產,然後文明在短短的十多年間便灰飛煙滅。單是知識性的論述不足令人留下深刻印像,叫我最震撼是作者用生動文筆說故事,把復活島砍掉最後的一棵樹,格靈蘭在最後一個冬天殺掉所有牲口,瑪雅旱災飢荒人食人的恐怖,文明滅亡前最後一刻的慘況,重新活現在讀者的眼前。

第二部份寫得太灰暗,第三部份帶來點希望,講述幾個從崩潰邊沿回復過來的地方。提柯皮亞島因為火山吹來肥沃土壤,氣候溫暖植物生長快,加上島民生育限制,沒有像皮特肯島用光資源的問題。新畿內亞的農民世代相傳用古法耕種,維持很小型的原始部落,每個族人都平等都是農民,沒有復活鳥的猶長集權制度,當權者眼前因為短視的利益,互相比拼榮譽豎立更大的石像,好大喜功浪費島上的林木資源,結果讓全族人慢性集體自殺。日本的幕府君主制則剛好相反,英明的君主看見保護森林的重要,全國由上而下重新植樹,大幅減少資料的消耗,讓日本的土地得以喘哮息休生的機會。

第四部份講現代社會的問題,盧旺達種族屠殺因為人口過份膨脹,與南美亞述帝國的滅亡原因相同。海地大量砍代樹林令農業經年失收,成為迦勒比海最窮的國家,反觀處身在同一島上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因為環境保護做得好,人民生活相對富足。中國的環境問題一籮籮,作書在書中所提及的只是皮毛。最叫人意外的是發達國家澳洲榜上有名,澳洲與格靈蘭背負同一命運,當地的氣候降雨量土壤,根本不適合源自歐洲的農業模式,令土地養份逐漸地流失,最後會變成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

最後一部份有些悶,讀起來像環境經濟學的課本,作者提出他的十二點架構,改變全球化的商業模式,維持可持發展的經濟。他對未來的看法是樂觀正面的,他引用很多他做研究顧問的例子,指出大企業盡環保責任,長遠不單能降低成本,更可以帶來新的商機。雖然他提出架構也是有建設性,不知為何我總是覺得,這一部有份很重賣廣告的味道,作者把自已塑造成環保方面的權威,好讓他把名氣轉化為大企業肥美的顧問合約。

若果還有人說保護環境不是重要議題,又或者什麼發展是硬道理環保靠邊站,我強烈建議他讀一讀這本「大崩潰」。發展與環保並不是對立的選擇,若果完全無視天然資源的管理,恐怕難逃步上古人集體慢性自殺導致文明滅絕的後塵。

城邦暴力團 – 張大春

買下這本書純屬偶然,上次回香港上田園書店,打算買久慕大名的董啟章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誰知翻看了第一章差點給悶死,放下書時眼睛卻被放在隔鄰的「城邦暴力團」吸引著。被譽為新世代武俠小說,以漕幫老大退居台灣離奇被殺為序幕,半真半假結合清末幫會的江湖恩怨,以及幫會與民國政府千絲萬縷關係的秘史。以前讀書時有一陣子很迷武俠小說,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看,但心底還很懷緬昔日追看武俠小說的樂趣。隱約記得不知那兒聽過張大春的名字,加上眼前這套小說是十周年紀念版,心想竟然出版紀念版,這部小說經得起時間考驗,想也不想便買回來。

這部書是一部武俠小說,書中有不少的武打情節,內功外功到奇門循甲術佈陣,很傳統很正宗的武俠小說打鬥場面,張大春的文筆把場面描寫得活靈活現。這部書是一部歷史小說,在虛構的武俠情節中,混入大量民國末年的野史秘聞,青幫與洪門和白蓮教數百年的恩怨,蔣介石原屬青幫弟子,國民黨崛起和青幫的淵源,一直到國民黨青島撒退,偷運二十萬両黃金到台灣的內幕,台北新生戲院大火和後來戲院重建鬥鬼的傳言,及至中共建國後代表團成員周鴻慶在日本出走事件,坐的士要去中華民國大使館去錯了蘇聯大使館等等,揉合成為歷史背後龐大陰謀的表像。這部書是一部推理懸疑小說,主角以第一身描述,從老作家高陽遺物得到七部舊書開始,一路抽絲繭拼湊交織出橫跨幾十年眾多事件的來龍去脈,一路以為自已是冷眼旁觀的局外人,豈料從父親那代開始便已經置身事件之中,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更不約而同地從不同方向與事件有關連。

若果把這部書當作一般武俠小說來看,讀者準會十分失望,因為故事並不依循一般小說直線發展,甚至去到最後到底有沒有一個故事也成疑問。這本書的結局也是故事的開始,把書中佈下的伏線一一收回,可是謎團解開了卻似有還無,拼圖砌完了但依然看不清真相,又或者根本從沒有一佪真相,只是大歷史中不同的小註腳。書中敘述很多虛構的參考資料,為讀者把補完民國初年的江湖背景。這些敘述看似與主線無甚關連,有點兒像是作者在賣弄學識,但卻豐富了這書本構建的歷史觀,令讀者不禁懷疑學校教的正史,在課本沒有寫的空白裏,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整本書最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小說沒有交待主角紅蓮和孫小五的結局,小說就那樣突然完結,她們兩人就像是過客一樣,退場後再便沒有留下痕跡,只在主角心中下一份虧欠的感覺。孫小六是另一個亦沒有好好發揮的角色,在第一章便出場還害我以為他是主角,結果又是來無蹤去無影,劇情有需要便會巧合地不知從那裏鑽出來。

張大春畢竟是讀中國文學出身,書中角色說話古雅,出口成詩又常引經據典,讓我看得有點吃力,閱讀速度也慢下來。不過始終武俠小說要文縐縐,才覺得像武俠小說應有的模樣。很難去一慨而論說這本書好看不好看,閱讀時的確有一過追書的癃,精彩繄張之處讓人放不下書來。可是讀完後卻完全不滿足,有點給被騙了的感覺。書中用了太多花巧的文學手法,想去表達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無奈,而不是札實地說一個有頭有尾故事。寫到這兒才忽然記起,這套書被田園書店歸類為文學作品,與董啟章放在同一格書櫃啊!

Philosophy of History – Mark Day

近幾年香港重建舊區舊建築物時﹐常常聽到有關保育的訴求。當年清拆舊天星碼頭時﹐我曾花很多時間參與網上討論﹐辯論天星頭碼的歷史價值﹐同時亦感到自己知識上的不足﹐對於什麼是歷史意義這個核心問題﹐也只有從閱讀網上和報章評論而來一知半解的認識。雖然清拆天星已時隔多年﹐我還是對於自己在這方面知識的貧乏很介懷。最近終於立下決心﹐花了三個月時間潛心學習﹐讀畢大學歷史哲學入門的課本。這本書與我預期的答案有點不同﹐與其說這科是講述歷史哲學﹐不若說是講述歷史學的哲學。這本書從淺入深﹐介紹所有重要的歷史理論。歷史並不止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是從人怎樣去看待歷史﹐去認識歷史與人的關係。

書本的第一章介紹歷史學之父Ranke的歷史理論﹐他認為歷史是從檔案中重組昔日的精神。由於人類的記憶不可靠﹐歷史學者對於歷史文本抱有懷疑精神﹐不能盡信任何一手或二手的記錄﹐對比現存的所有資料去找出答案。歷史學者不可能知道發生的所有細節﹐所以閱讀歷史時要分辨清楚什麼是原本的記錄﹐什麼是歷史學家後來加上去的自己演譯。他認為解釋歷史現像比分析歷史系統重要﹐他把歷史論述和歷史證據放在第一位。歷史把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透過歷史保存和歷史對話﹐讓歷史得以應用來明白現在。歷史的記錄不單只是文字﹐古董﹐遺跡﹐影像也是重要的歷史素材﹐也必需要通過歷史學的批判﹐研究它們為現在帶來的影響。

第二章介紹Collingwood的歷史學的方法論﹐他批評歷史不應只把歷史資料剪貼拼湊而成﹐因為歷史資料的表像記錄不能盡信﹐會被記錄者的自身利益扭曲。歷史學者的責任﹐便用歷史學的思考法則﹐像偵探一樣抽絲剝繭﹐從文字風格推斷資料的真確性﹐從記錄者的身份推斷其可信性﹐研究現存文本和失存文本的關係﹐從而看穿第一手資料的表像﹐重組事情發生的真相。嚴守歷史學思考法則的重要性﹐便是防止任人隨便解釋扭曲歷史﹐無視歷史證據的連貫性﹐破壞現在與過去之間的因果關係。

第三章介紹分辨歷史證據可信性的方法﹐最基本是採用貝氐統計邏輯(Bayesianism)﹐接下來便要為證據提出解釋﹐推論和檢定歷史假設中的因果關係。歷史證據可能出現不同的解釋﹐好解釋要對不同證據有前後連貫性﹐歷史假設中不能有太多發想當然耳的空白﹐與所有證據都吻合的解釋﹐便是最簡潔有力的解釋。

第四章指出歷史學與科學是分別﹐兩者同樣是講求證據﹐但科學的本質是實證學(Positivism)﹐可以把證據數字化和通遍化﹐歸納出科學法則﹐再從法則推論出結論。但歷史並非科學﹐歷史不能做科學重覆實驗﹐沒有足夠的數據去歸納通則。研究歷史只能分析每件事的因果關係﹐再從中推論中事件與事件之間的規律﹐再按情況判斷每個規律應用的優先次序和輕重。

第五章確立歷史學中的因果關係﹐這章先指出其他否定因果歷史學家的謬誤﹐如果歷史事件間沒有因果關係﹐那事件與事件只是獨立的偶然發生﹐那便談不上任何的歷史解釋。比較不同的歷史事件﹐可以讓我們明白因果關係﹐讓我們從歷史的不同條件去﹐去推論不同條件下原因和影響。歷史理論幫助我們認清歷史﹐其中有三個必需條件。第一歷史理論必需具功用解釋﹐輸入歷史事件輸出事件的結果和關係。第二歷史理論解釋社會層面﹐因為個人層面涉及太多不可知的變數﹐不可能以理論去解讀。第三歷史理論提供一個模型﹐去說明各種因果連結的關係。通過比較不同歷史事件相同與相異之處﹐來證明歷史理論的解釋是否站得住腳。歷史理論解釋事件為何發生﹐與及在缺乏類似條件的情況下﹐事件為何沒有發生。可是歷史理論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分辨什麼是合理解釋﹐什麼是順口開河胡扯的歷史故事。

第六章提出自然史觀歷史理論的問題﹐歷史理論建主在綜合法則的重覆性﹐但每一件歷史事件都是獨一無異﹐已經發生的歷史不會再重覆﹐如果兩者之間毫無關連﹐那前者如何可以解釋後者的發生呢。歷史事件肯定歷史理論的正確﹐同時歷史理論也被用來解釋歷史事件﹐可是當歷史事件與已知的理論不乎﹐便會出現需要修改歷史理論﹐還是把歷史視為特例的選擇。歷史學家可以揉合不同的歷史理論﹐去解釋歷史事件如何發生﹐但對於預測未發生的事件卻完全沒有頭緒。當然在歷史事件發生後﹐歷史學家還是可輕易地解釋事件如何發生。至於該引用那一個歷史理論﹐則每一個歷史事件也要作不同考慮﹐不能憑空只從歷史理論作出推論﹐否則可能會與現實相差千里。研究歷史除了從歷史理論出發外﹐也可以從歷史論述的角度﹐把歷史以比喻形式演譯﹐重組歷史人物的想法和行動。

第七章探討如何從演譯歷史去找出歷史的意義﹐可是歷史學家面對一個悖論﹐歷史本身對處身其中人﹐不需要歷史學定的演譯已有其意義。歷史學家的演譯是另外一層的歷史意義﹐是歷史對現代人或歷史學家的意義。通過演譯歷史﹐讓人感受到當時發生的感情﹐去想像體驗其他人的經驗﹐並且對自身的體驗有意識。體驗必需通過歷史證據﹐而歷史證據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外在行為的描述﹐二是內心文字的記錄﹐不論採用那種證據﹐也會遇上心靈哲學中﹐既然兩個人不可完全一樣﹐那如何去感受別人思想的難題。Collingwood認為歷史學家在寫歷史時﹐必需要把歷史在腦內重新演出﹐從外在發生的事件記錄﹐去剖析當事人的想法。他更進一步認為所有的歷也都是思想的歷史﹐不過這個說法有一大漏洞﹐便是需然歷史人物會有想法﹐但事件並不一定按其所想地發生。

第八章提出歷史學要為過去人物的思想和行為﹐找出合理的歷史解釋。通過合理的解釋﹐把思想與思想﹐思想與行為連結起來。要理解去生的行為﹐可以把行為本身視為對另一個問題的答案﹐而追問這個行為到底為當事人決解了什麼問題。當然人類行為並非科學法則﹐也會有違反理性的情況出現。要明白行為的理由﹐先要代入過去的角色中﹐用他們的視野去思考﹐在理論上不合理的事情﹐在他們信念和動機的前題下﹐可能在實際上變為合理。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受當到他當時身處的社會的影響﹐所以歷史學家亦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

第九章提出歷史的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問題﹐到底歷史知識是普世性並超越時間﹐還是必須在當時的默絡裏解讀。歷史相對論者(historicism)認為人類的想法不停在改變﹐歷史學家不應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過去的歷史﹐要追溯至原本事件的記錄和起源﹐不要被多年來堆積起來的解讀誤導。由於歷史學家也受制他們的時代﹐不論如何去解讀過去的歷史﹐總會帶有其處身時代的偏差﹐那客觀的歷史根本不可能存在。Max Weber認為每個人皆有其價值觀﹐只要歷史學者記錄的歷史不受其價值觀影響﹐那就乎合客觀歷史的條件。歷史中可以如實記錄其他人的價值和意見﹐只要沒有作者自身的意見便可以。可是選擇記錄什麼或不記錄什麼﹐也是一種價值取向亦會影響歷史的客觀性。Gadamer認為解讀歷史是與過去的對話﹐歷史學者不能對過去任意詮譯﹐必需要回答過去其他歷史學者的解讀﹐並要在對話中保持開放的心態﹐自己的意見可以隨著對話而改變。

第十章深入討論第六章中提過的歷史論述﹐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記錄歷史。在二十世紀中歷史論述被分類為文學多於歷史﹐但作者認為歷史論述在歷史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能夠讓讀者抽離現在的時空﹐跳進歷史當中感受當時的經驗。歷史故事有角色人物﹐亦有故事主線結局﹐說故事的人介入的多少﹐決定了歷史論述深淺厚度。歷史論述像說故事一樣要有起承轉合﹐主線可以在意料之外﹐但必需要在情理之中﹐故事前後穩含因果關係﹐有主旨貫通整個故事。Hayden White把不同歷史學家的歷史論述綜合總結﹐發展出超歷史學(Metahistory)﹐從歷史學家說故事修辭手法的異同﹐去重組歷史的知識和解釋。歷史論述與歷史小說的分別﹐在乎論述中的真實性。可是歷史學家為讓論述看起來更加真實﹐在論述中加插一些後世歷史學家不可能得知的瑣事。歷史論述可分為微觀和宏觀兩種﹐前者是把不同歷史人物的自我論述結合﹐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同一件事情。微觀歷史論述是集體回憶﹐但集體回憶並不是共同回憶﹐因為每個人的記憶也有不同。宏觀論述整合集體回憶中的分歧﹐把故事中所有觀點整合為統一的﹐超越事件中每個個體或組織的超論述。

第十一章解答歷史與歷史真相的問題﹐到底歷史與過去發生的事情之間﹐有著什麼的關係呢。無可否認過去曾經發生﹐歷史真實論者認為﹐多少程度上歷史能夠反映真實的過去。反真實論者認為形而上並沒有真實﹐一切只是取決於人的思想和言語﹐那歷史亦沒有所謂真實與不真實之分。反代表論者不否認真實的存在﹐但他們認為語言不能代表真實。除了歷史陳述是否真實外﹐綜合所有歷史陳述後的歷史系統也要被檢定是否真實。就算每一句歷史陳述為真﹐但如果只是選擇性地節錄某些陳述﹐結論給人的印像可以與事實相反。歷史真相會隨著時間而變得模糊﹐第一手資料也因為記錄者的個人利益不可以盡信﹐歷史學家只能盡量對比不同的歷史證據﹐與現存和新發現的證據互相印證﹐從中推論中比較可信的版本。歷史真相的一個難題﹐是如何連接過去的真相與現在的真相﹐歷史學家不可能對過去作出直接觀察﹐過去能印證真相的證據也可能隨時間而消失﹐能夠把歷史知讓流傳下來只有歷史論述。

第十二章探討歷史證據與歷史理論的關係﹐到底歷史學家的背景信念﹐會否預先決定他所得出的歷史結論。當歷史證據與歷史理論不乎時﹐歷史學者可以選擇把證據視為特列﹐亦可以選擇修改理論去包含新的證據﹐兩個選擇也可以保持理論內部的一致性﹐但卻是互不相容又同等同質的理論。兩個不同的歷史說法﹐兩者皆與現存的證據相容﹐必定一個是對一個是錯﹐只是我們沒有辨法分出來。很多事候不同的說法對基本事實也一致認同﹐分歧在論述﹐解釋﹐詮釋歷史意義上。社會解構論者認為﹐歷史也是權力關係下的產物﹐歷史說法可以從歷史學者的社會背景去分析。探討歷史知識本質的問題﹐很自然會追朔知識的本筆認知論的問題﹐到底先驗性的知識存不存在﹐會否隨時間而轉變﹐語言對知識有什麼限制﹐何謂知識的合理解釋等等。歷史知識除了知道什麼的問題外﹐還要問知道了該如何用的問題﹐作者認為要通過開放歷史論述﹐才能把過去的歷史連結到未來。

雖然不用交功課不用考試﹐但看這本書和寫這篇讀書筆記的時間﹐不比正式修讀該課為少。這篇讀書筆記花了三個週末才寫成﹐把課本前前後後讀了至少三篇。我對歷史是什麼這個問題﹐仍然沒有一個答案﹐但在閱讀過程當中﹐倒學懂很多不同的答案。我自己讀理科出身﹐比較接受科學觀式的歷史理論﹐可是歷史學始終是人文學科﹐歷史學主流對歷史的意義的見解﹐並不是描述客觀的歷史真理﹐而是透過論述和詮釋﹐連接過去的人與現在的人的思想。

金錢的故事 The Ascent of Money – Niall Ferguson

上次去印度時買了這本《金錢的故事》﹐想不到閱讀進度甚慢﹐時隔半年又回到印度出差﹐才有時間讀全本書寫書評。雖有這本書的名稱說是關於金錢﹐正確點來說是關係金融體係發展的歷史。作者是哈佛大學教授﹐應PBS電視台邀請﹐拍攝講述金融歷史的記錄節目。電視節目叫好叫座﹐作者亦順勢把節目內容整理出書﹐六集節目變為書中的六章。由於從電視節目改篇成書的關係﹐這本書讀起來十分容易﹐不過內容則受原裝電視節目結構的限制﹐每一章也是個獨立單元﹐讀起來缺乏連貫性。內容為遷就電視觀眾的水平﹐加入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但前因後果的歷史分析則相對較弱。

第一章開完名義﹐講述金錢的歷史和銀行的誕生﹐從古代銅錢貨幣開始說起﹐到中世紀以貴重金屬作為媒介﹐到來各國發行紙幣取代金屬﹐到近代索性取消貨幣黃金本位﹐到最後金錢連實體也失去﹐變成電腦內的一堆數字。作者引用大量歷史資料﹐指出金錢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十字東征是其中一個原因﹐是歐洲大量流失貴重金屬﹐導致貨幣供應短缺。到殖民地時代的西班牙﹐因發現印卡王國的白銀寶庫﹐一船船把白銀運回國引致嚴重通貨棚漲﹐最後弄至經濟一廞不振﹐衰失海上霸主的地位。後半段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Mediccis家族﹐當年的銀行主要是做貨幣對換的生意﹐利用消息靈通時間上的優勢﹐以猶太人的身份和一個家族的緊密連繫﹐發展出橫跨歐洲各國﹐富可敵國的跨國銀行。最初銀行只做存錢和商業交數﹐到了十七世紀端士銀行發明借錢﹐在假定有存戶不會同時間提出所有存款的前題下﹐銀行可以把收到的存款借出賺取利息。以前銀行主要收入靠收取手續費﹐現代的銀行已轉型變為資產和風險管理。

第二章講述債卷的誕生﹐債卷是國家向人民或外國的借錢的工具﹐最初發行主要用來支付戰爭開支。戰勝國自然有能力償還債卷﹐戰敗國的債卷則變成癈紙﹐當年買債卷可以說是在賭那個國家會打勝仗。在歐洲各國還在打來打去的年代﹐出了一名債卷專家Rothschild﹐包攬各國債卷的發行和行銷。因為戰爭說到底也是在拼財力﹐Rothschild的債卷決定足以左右一個國家的命運﹐美國內戰中南方運戰敗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經濟實力比北方差﹐而又借不所行軍打仗所需的資金。到了十九世紀殖民地時代﹐殖民地發行的債卷﹐竟然比宗主國還有更高的評級。債卷的評級取決於還款能大﹐宗主國軍力強大很難迫他還錢﹐但殖民地債卷在宗主國有很多債主﹐宗主國有實際統治權﹐不怕殖民地走數壞賬。

第三章講述股票﹐在股票出現以前﹐公司與擁有公司的那個人關係不可分割﹐有了股票能分散公司的擁有權﹐識公司可以在市場上集資。最初的股票發行的是荷蘭的遠洋商船隊﹐因為風險大但利潤高﹐才想到以發行股票的形式去集資﹐發放股息分享利潤﹐並設立股票交易市場﹐讓想套現的人買賣股票。因為荷蘭海軍實力強大﹐遠洋商船隊是很好的投資﹐直致荷蘭的海上霸權被英國取代﹐股票的升幅高達每年27%。有股票自然會有泡沬﹐史上第一個泡沬由英國人John Law發明﹐他游說到法國皇帝給他北美殖民地的貿易專營權。他的公司用優厚股票吸引投資者﹐但本身只是一個錢滾錢的龐底騙局。他的公司因為有皇帝撐腰﹐吸引很多貴族投資﹐讓他結交政治勢力﹐還讓他當了法國的財相。泡沬最後爆煲是經濟定律﹐他既然身為法國財相﹐有能力左右法國的貨幣政策﹐便想透過貶值來阻止泡沬爆破﹐結果把法國的經濟弄得一團糟﹐埋下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這章最後一節﹐講述本世紀華爾街股票的興衰﹐不過這些陳年歷史因為近年金融海嘯﹐早已給傳媒翻炒了多次。

第四章講述保險的發明。現在保險推銷員人見人憎﹐想不到最初保險竟然教會發明﹐用意是照顧意外離世牧師﹐遺留下來的弧兒寡婦。後來蘇格蘭人把保險應用在航運上﹐為出航的船隻提供天災人禍的保障。在發明統計學以前﹐賣保險與賭錢沒有分別﹐蘇格蘭人精於計算﹐很快便把統計學應用在保險上﹐以人口壽命計算出風險與保費的關係。蘇格蘭的寡婦基金﹐更一度是英國最大的投資公司﹐後來演變成今天的保險公司。醫療保險和年老退休保險﹐今天是左派社會福利主義的招牌﹐估不到竟然是極右派納萃德國和軍國主義的日本發明。社會福利制度的邏輯很簡單﹐國民要身體健康軍隊才會強大﹐對未來生活有潼景﹐才會為國家效忠。賣命。本世紀統計數學上有重大突破﹐直接速成風險管理基金的興起。

第五章講樓市﹐香港地產只有個炒字。估不到在歷史上﹐地產與民主原來有直接關係。英美的民主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市民要保護個人資產的需求。而民主推行的初期﹐只有樓在手的市民﹐才擁有投票權。金融海嘯源於次按﹐作者也花了很長篇幅講述按揭市場的歷史﹐並追朔美國兩大房貸公司﹐最初以追求全民有樓政治任務才成立的歷史。市民擁有房屋不單是經濟問題﹐更可以影響社會文化﹐對自由和個人權利的取態。

最後一章有點雜亂﹐講下第一代全球化即舊殖民時代的全球經濟﹐第一代全球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結束。。接下來講下經濟殺手又講下索羅斯﹐不過我讀看經濟殺手的原著﹐這一節的內容沒有新意。當然不能不提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LTCM基金﹐以為他發明的數學可以預測一切﹐卻計算漏了自身的行為會影響市場﹐結果鑲成八九年的金融風暴。最後一節講下現在全球經濟﹐中美兩大經濟巨頭的較量﹐這部文章內容水分大多﹐內容與平時報章看到的大同小異。

最後全書總結金融體系的發展歷史﹐並指出雖有經濟系統幾百年的經歷不斷進化﹐人類並不是全然經濟理性的動物﹐很多時不能作出最合適的決定。現代經濟體系複雜無比﹐但同時亦十分脆弱﹐只要爆發全球性戰爭﹐便足以破壞幾百年的經濟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