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欠我 我不欠人
Let me give you a tip on a clue to men’s characters: the man who damns money has obtained it dishonorably; the man who respects it has earned it.
若果說社會主義的代表作是馬克思的《資本論》,那資本主義的代表作,Ayn Rand的《Atlas Shrugged》便當之無愧。這本厚千多頁的小說,描述一個架空歷史的美國,社會主義和左翼思想成為政治主流,政府逐步扼殺私人企業和自由市場,國家如何從繁榮走向衰亡。性質有點像George Orwell的《1984》一樣,兩本都是寓言小說,分別是讀Orwell會感到絕望,而讀Ayn Rand則看到希望。她藉著筆下人物反抗政府的爭扎,陳述她的客觀主義哲學思想,高舉理性自私,個人權利和資本主義等價值,以古典自由主義精神,對抗歪曲人性,漠視現實的左派思維。
現今社會,資本主義一詞彷彿帶有貶義。Rand筆下理想的資本主義,接近亞當史密夫的原形。資本家不是金錢遊戲的莊家—不事生產只慬錢搵錢,而是帶領社會進步的工業家和發明家,憑知識去創造財富。資本主義的精神,在於私有產權,財富由誰生產出來,所有權便屬誰。交易必需出於雙方自願,以暴力威嚇手段去強行徵收等同搶劫。社會主義的「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聽起來很美好,但實行起上來,卻是無生產力的人在勞役有生產力的人。書中有一段故事講述,車廠老闆受到大愛的感召,決定在車廠推行社會主義。薪金不是論功行賞,而是看誰有需要,要鬥慘才獲分配金錢。除最基本的食飯和生存之外,老闆說你沒有其他需要,你便休想拿取最低以外的工資。結果有能力的員工,不甘受到剝削,辭職另謀高就,車廠挨不了多久便倒閉了。
一間公司推行社會主義,員工可以辭職不幹,但當全國都推行時,工作崗位由政府分派,人民又可以逃往那裏呢。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國度,每個人只問分配不問生產,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當你看見別人比你窮,你會對所擁有的感到羞愧,有兩塊麵包不分他人一塊讓你內疚。當你看見別人比你有錢,你會痛恨他生活比你好,憤怒他不與你分享財富,從而想著如何把他的財產搶到手上。書中的主角John Galt,建立高科技的世外桃園,以$標誌為旗幟,帶領資本家反抗政府的苛政。他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信念,他主張「人不欠我,我不欠人」,他以理念感召資本家和有生產力的人一起大罷工,從社會中完全抽離,撤退到世外桃園中,過著自給自足,公平交易的生活。當社會上有生產力的人都走了,剩下來沒有生產力的人,連養活自已也成問題,掠奪者再沒有可供掠奪的對象,社會主義政府最終難逃經濟崩潰。
Ayn Rand的理性自私常被人誤解為冷血無情,其實她的理念正確的解讀,乃為每個人都擁有自身的主權,延申至其生產的財富之上,亦同樣擁有絕對的主權。不論是勞力或金錢,沒有人能要求你無條件幫他。若以暴力手段強迫你去幫他,那就是強盜,若以罪惡感去讓你良心受責而幫他,那就是小偷;兩者之惡,只是程度之別。Ayn Rand並非說我們不應幫助別人,而是幫助別人應是等價的交易,換取的不一定是金錢,可以是親情,愛情,善心等無形財富。若果幫助別人非出於自願,兼且幫助完了並不快樂,那為什麼還要去幫忙呢?我沒有欠他甚麼!反過來若他因為我不幫而怪責我,那樣的人並非可以公平交易的對象,應該索性與他斷絕來往。在人與人之間很顯淺的道理,當提升至政治理念的層面,為何會180度反轉過來。左派財富再分配的政治理念,不正就是有生產力的人,奉旨要幫不事生產的人嗎?
這部書的評價十分兩極,左派固然恨之入骨,從作者的中心思想,到寫作技巧,無一不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反過來對左派思想反感的人,不懂如何反擊左派「無私奉獻,大愛包容」的歪理,從這書能找到完整的道德論述,從此可以理直氣壯向左派說不。美國不乏商界菁英和大企業CEO,公開讚揚此書的思想,對他們人生產生深遠影響,而其中最出名為前聯儲局長格林斯潘。讀者要有心理準備,這本鉅著並不容易讀,我前後花了一年才看完。此書在說故事的外衣之下,迫使你重新檢視自已的值價觀,思考人生和社會的意義。若能閱畢全書,思想頓時啟蒙開竅,明白金錢並非萬惡之源,金錢乃生產之成果,人活著的見證。
何謂自私?在日常用語中,「自私」(selfish)是一項罪名,不顧別人,不是好人。Rand的「自私」並非如此解釋,自私的人一樣會顧及別人,只要前題是基於雙贏的交易。自私的相對是「專門利人,亳不利已」的利他主義(altruism)。利他主義的最大問題,是要不求回報自我牲犧,完全否定自已的權利。當一個人否定自已的人權,那他還算是一個人嗎?是故自私為人,利他非人也。
題外話,Ayn Rand到底是九流的哲學家,還是九流的小說家呢?總不成兩者都是九流吧,果真如此她早應被世人違忘。在哲學學術界的共識是,她的客觀主義基本上不入流,理論粗疏,主流哲學家連回應也費事。偏偏任何一本書哲學入門書藉,介紹二十世絕哲學家時,Ayn Rand必定佔一席位。
以小說評論來說,此書說故事的技巧,可謂完全不合格,描寫嚴重違反常理,故事欠缺主讓讀者追看的情節,不外是流水帳般事情圍繞著女主角發生。故事的主線,若把它極度簡化,就是一個中女的愛情狂想曲。女主角是個家底超級有錢,辨事能力超強的女強人,人到中年依然剩女,但不知何解桃花運極旺,裙下之臣每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沒有理由地愛上她,圍著她團團轉,計有:青梅竹馬一號,表面是富二代花花公子,實際是反抗組織的核心幹部;青梅竹馬二號,好打得的下屬兼兵仔,最後為她死埋;情夫有夫之婦鋼鐵大王,大慨在書中等同李嘉誠級數的富豪;最後當然正印男主角John Galt,天材發明家兼反抗組織的領導。
不計書中的科幻「發明」,超級合金和永動發電機,故事中實在太多想理然爾的劇情道具。其他閒角和配角,必定自動配合主角們的需要起舞,他們出場的唯一作用,就是襯托主角們的正確性。例如其中一段情節是在雞尾酒會上,主角之一發表長達半小時的偉論,其他賓客竟然乖乖聽他演說,沒有人把他當瘋子扔他出去。又例如另一主角駭客騎劫總統的電視演講,向全國人民發表三個小時的聲明,竟然沒有人索性熄電視去睡覺。偏偏這兩篇演說,金錢演說和John Galt的話,正是全書最精彩之處。
其實故事本身根本不是重點,故事不過是用來搭建舞台,讓書中角色對話,去辯証客觀主義,並身體力行。不要當這書是小說來看,應把它當做拍拉圖式的對話錄般來讀,才能感受本書的精髓。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思辯,沉悶的過場故事算不上什麼。在中國文學傳統之中,以文載道是小說的最高界境,無異Ayn Rand做到了。
作者簡介:Ayn Rand俄裔美藉哲學家,小說家和劇作家,憑著其客觀主義(Objectivism)哲學理論,被譽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她的兩部小說Fountainhead和Atlas Shrugged,長據美國暢銷經典小說榜首,更是不少學校的指定課外閱讀。
原文刊於《閱刊》十一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