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畫

超時空要塞Δ 劇場版 – 絶對LIVE!!!!!!

《超時空要塞》是繼《高達》以外,日本另一套長壽機械人動畫。八十年代初代至今,每隔幾年也有新作推出,而每套新作的故事也是身處同一時間線,某程度上比只有高達頭相似的《高達》更有連貫性。《超時空要塞Δ》因為製作失準問題不太受歡迎,不過倒捧紅了虛擬女團女武神。Δ劇場版重拍TV版的故事,製作精美加新歌動聽,為Δ洗刷丟污名。去年Δ上映第二套劇場版,全新故事《絶對LIVE!!!!!!》,不過在日本以外要一年才有得看。

我對這套劇場版的評價同時很兩極,《超時空要塞》的傳統是三大支柱,空戰、唱歌、三角戀,今次只剩唱歌一項可以收貨。女武神新歌仍然好聽,敵方黑化翻版女武神的歌很妖艷,有是另一種風格。三角戀完全交白卷,孫女上集早已收好人卡,今集蘋果妹還要走王道日劇絕症線,孫女慘被路人化。空戰讓觀眾很失望,敵方全部是AI無人機,就算畫面佷亮麗也無法叫人投入。

故事劇情有點求其,不知那兒冒出來的敵方企業,一台黑化超時空號,一大堆無人機,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將軍,用AI歌姬啟動原始文明,一邊要復仇一邊要統治全宇宙,順便要找出並摧毀失踨了的Megaroad-01。編劇也知道故事不行,於是販賣懷舊來吸引老觀眾。天材爺爺麥斯被迫重出江湖,看他同主角小隊那場訓練戰,一人KO全隊已經值回票價。AI歌姬在超時空的世界早已存在,編劇索性說敵方的AI是Macross Plus被封印了的莎郎蘋果,不過得過講字,完全看不出有那相似之處。從電視版開始埋下誰是Lady-M的伏筆,答案終於水落石出,但只給你看明美和美莎的剪影,繼續吊觀眾胃口。下集劇場版或電視版,必定會有Megaroad-01救出作戰。反正疾風要退役回家湊女,不如讓孫女擔正當主角。

買叉燒送舊豬骨,同場加映《超時空要塞F 時之迷宮》,那個OVA完全沒有故事,只是綠毛新歌的MV。新歌是好聽,不過年紀大了的綠毛不再可愛,我始終是女王派。

光年正傳 Lightyear

自從Pixar比迪士尼收購後,恍忽以前的創意不復再,最近幾套動畫不是出續集賣玩具,就是成績強差人意。《玩具奇兵》是Pixar的鎮山之寶,拍到第四集仍然叫好叫座。身為兩大主角之一的巴斯光年,被迫出來打工,拍了這套戲中戲的正傳作品,就是《玩具奇兵》中賣玩具的卡通電影。若果不是頂著Pixar這塊招牌,《光年正傳》作為一套入門級給小朋友看的科幻動畫,其實還可以的。不過用Pixar的品質標準,這套電影明顯地不合格,問題只是到底有《Cars 2》般的爛,還是《The Good Dinosaur》般的爛。

不是玩具的巴斯光年,在外星殖民船當宇宙騎兵,一次意外讓殖民船滯留異星球。巴斯光年堅持進行超光速飛行實驗,去努力嘗試修復超光速引擎。每次實驗對他只過了四分鐘,但地面卻因為相對論過了四年。巴斯與司令這對老朋友原本可以拍得很感人,每次回來與司令見面看著她逐漸老去,結婚生子走過一生,卻被迪士尼左膠政治正確夾硬把司令拗孿了。我寧可巴斯其實一直暗戀著司令,然後和她的孫女開花結果。

最後一次實驗成功,時間一下子推前廿年,回來發現殖民基地受到不明機械人攻擊,巴斯與三傻勇救殖民船。很多人喜歡劇中那隻機械貓,我則只喜歡是藍的機械貓,牠出場是劇中唯一的笑點,可見這套電影是多麼的沉悶。三傻的硬笑話完全是搵戲來做,巴斯的所謂成長老土得十分肉麻,讓我想起迪士尼黑暗時期那些尷尬的手繪動畫。

Zurg的真正身份原來是來自平衡宇宙的巴斯光年,他執意要回到過去改寫歷史,抹掉讓殖民船滯留的意外。巴斯要守護主時間的理由十分牽強,他一向對殖民基地沒有什麼感情,與三傻也沒有什麼深交。若果說巴斯愛上了孫女,願意為她放棄一切倒也說得通,不過巴斯在劇中守身如玉,連這唯一的理由也不成立。Zurg叫巴斯回到過去,若果改寫歷史會抹掉其他時間線,Zurg自已也會消失,他可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拯救殖民船,戲中未免對他過份黑化。若果改寫歷史只是增加多一條時間線,那所有人都沒有任何損失,只不過給巴斯機會活多一次。

很可惜《光年正傳》沒有更深入探討改寫歷史這個科幻命題,當年殖民船意外墜毀,異星球有不少食人樹,應該也死了不少人才成功建立基地。巴斯一句不想抹掉三傻的一生,他的選擇卻抹掉死去船員的一生。回不回到過去改寫歷史,本身就是一個電車兩難題,無論巴斯如何選揀,總會有一些人被消抹掉。

我不明白迪士尼的行銷邏輯,上一套有Pixar一貫水準的《Turning Red》被直接送去Disney+,這套只有電視卡通片水準的《光年正傳》卻上戲院,把這兩套電影的發行掉轉就差不多。

境界戰機

長青機械人動畫《高達》是笨大會生金蛋的鵝,可是笨大除了高達外,還懂得製作其他機械人動畫嗎?印象中笨大對上一套好收視的非高達機人番,已經是十幾年前的《魯魯修》。《境界戰機》開場很有高達的影子,少年執到一台白色的原型機,然後身不由已被卷入戰爭。雖然戰鬥畫面偶有偷功減料,但第一季表現尚算中規中矩,至少劇本定位兒童向,目標觀眾小朋友看得開心。誰不知第二季中段以後,劇情急轉直下落雨收柴,上一分鐘還在打生打死的敵對國家,下一分鐘馬上自動歸邊,簡單二分化成兩大營陣,好讓結局上演一場好人打壞人的總決戰。

笨大的本業是賣玩具模型,動畫只是落重本製作的長篇廣告。今次機械人的設計偏向真實係,還可以摺起來縮埋放入卡車運輸,很適合劇中的打游擊戰。很多人不喜歡機械人的八字腳設計,在動畫中不覺得很碍眼,但立體化後的模型隻腳非常醜樣。從真實機械的角度去看,膝關節單邊轉動的設計,也不失為一個有可取之處的方案。不過劇中就只有三台主角機的腳是這樣,不論是敵方的雜魚機,還是充當大佬的無人鬼機,也是用傳統的膝關節設計,在如此不違和的世界觀下,於是主角機的腳就成了負面焦點。敵方的機械人軍武風格設計,我覺得比主角機還要好看。

三台主角機定位很公式,一台是主打近戰格鬥,一台是長距離的射擊機,還有一台是可以飛天的高機動型。明明舞台是現代日本,劇中也有飛機導彈等武器,作戰卻以陸上步行的機械人為主兵器。主角機中明明有台會飛又會發射導彈,只要把那台機量產,拿槍拿劍的機械人全部變活靶。其實那台機械人說穿了不就是戰鬥機嗎?劇中世界的戰鬥機去了那兒呢?真實系如果解答不到機械人必需存在的理由,總是差了點什麼讓觀眾不能夠投入欣賞劇情。

主角機的AI以可愛動物模樣出場,會同主角們鬥嘴成為好朋友,竟然恰到好處不讓人覺得煩厭。甚至有一集講眾人要暪著AI,用虛擬AR技術替他們開生日會,這集溫情小品竟然是第二季最好看的一話。兩位男主角人設同樣很公式,男一是典型王道熱血少年,為自保為人民執起武器反抗佔領軍,男二則是沉厚寡言的復仇者。掛角女主角基本上是路人,她的AI吉祥物比她的存在感還要強。青春期的兩男一女朝夕相對,觀眾會期待多少有點感情線,結果三人從頭到尾只是好同學。反而俄軍和美國的兩個女配角,她們的戲份比女主角還要多,甚至她們的漸變色頭髮比女主角的髮型好看。

劇中的世界觀,無人駕駛機械人是主流,各國瓜分日本淪為前線戰場。主角機則有人駕駛附以AI幫助操控,理所當然地開主角威能屠殺無人機。第一季時主角還有餘力玩不殺,放過敵方指揮官,齋打無人機好似在打機。對比第二季主角死裏歸來後一劍殺人,主角這份面的性格成長描寫出色。本來主角們的宿敵是無人鬼機,搭載了原型AI懂得自我進化,甚至可以在戰場上執其他的斷肢來自我修復,第一季結尾時三台主角機力戰鬼機,就打得很好看。然後第二季鬼機被美軍捕獲,掛名的大奸角紅毛完全不知所謂,硬是要坐上去駕駛無人機,他坐了上去又不見得會好打些。最後主角機和鬼機的一對一決戰,更夾硬搵戲來做,奸角忽然變成武癡不惜一死只求一戰,之前咁多集仲寫到佢好似好足智多謀,原來又是一個腦殘。大決戰主角陣營節節敗退,女博士靈光一悶,把吉祥物AI複製裝上無人機,戰況立即逆轉。到底這套主題是無人機萬歲,還是機械人始終要有機師呢?

看來笨大還是專心去拍高達好了。

機動戰士高達庫克羅斯·德安之島

在很多舊作品被翻炒重製的今天,不少高達老影迷期待著重製元祖高達。早幾年拍了馬沙前傳The Origin,電腦特效的戰鬥畫面讓觀眾眼前一亮。今次並不是完全的重製版,只是小試牛刀把電視的第十五話重新製作為劇場版。那一話是與主線無關的獨立故事,講述阿寶在荒鳥上遇上照護孤兒的自護逃兵。故事情節本身很感人,非常切合高達的反戰主題。不過那一話更加出名的是,因為製作外判兼趕工的關係,畫面超級崩壞,豬嘴渣古從當年被人嘲笑,到現在變成吉祥物般的存在。很難得今次劇場版有保留豬嘴渣古,還把外型修正美化,豬嘴其實也可以很帥氣。

原作一話只有廿分鐘,改篇為二小時的電影,要大幅改動增加內容。阿寶流落荒島被逃兵收留,幫手日常農務照顧孩兒,節奏很慢有點拖戲。大慨導演想以日常的和平對比戰爭的殘酷,不過最後沒有小朋友領便當,連最廉價的狗血也販賣不了。把荒鳥的設定改為自護秘密核彈基地,敵方從偵察兵改為專程來送頭的精英小隊。如此大幅改動有違已知的官方歷史,但始於機械人動畫要有精彩的戰鬥場面,所以也是無可厚非。原作只有阿寶一人去荒島調查,老影迷就想要多些相熟的舊角色,於是所是所有主要角色,連同兩台雷射大炮也要一起出動。元祖中唯一美女馬茜,更加安排她駕戰機出場,好讓她有多點登場的機會。連史雷格也提早可以駕駛吉姆,吉姆不是要去到賈佈羅才出場嗎?

電影的戰鬥場面無疑非常出色,不過就嫌太少不夠喉。開場時豬嘴渣古極速手刃兩台吉姆,未看清楚發生什麼事就打完。高達對戰豬嘴渣古不算是真打,阿寶自己踩錯腳跌落山。中段主角們很多文戲,於是加插送頭小隊在某城市屠殺吉姆介紹他們出場,畫得好但無頭無尾似高達遊戲的過場動畫。終於到了尾段戲肉,一切等待都值會票價。豬嘴渣古只憑一把斧頭,逐一擊破精英小隊三台機,足以入選歷代高達最佳戰鬥,不過德安和小隊之的恩恩怨怨有點婆媽,尤其是暗戀他的女隊員。最後一戰高達對小隊長十分短,阿寶使計又走上懸崖邊,高機動渣古死蠢跟上去,把自己唯一的戰略優勢機動力放棄,然後阿寶一招就砍死了他,不需要用新人類能力開外掛。

不知富野是否打算分套砍件式去重製元祖高達,下次可以直接拍結局篇,阿寶馬沙和娜娜的愛恨恩怨,我想看新動畫的高達打自護號啊。

派對咖孔明 Paripi Koumei

在今季動畫中,《派對咖孔明》是大熱跑出的黑馬,開播前覺得題材有點不倫不類不太吸引。想不到一首洗腦主題曲Chicka Chicka Bam Bam,先在Youtube引發排山倒海的翻唱二創,繼而把觀眾目光吸引到動畫上。我是見平時subscribe開的美女彈動畫音樂channel有播,看似幾有趣才找動畫開來看,第一集佷慢熱甚至有點悶,讓我不禁懷疑為什麼人人都談論這套作品。直到一口氣看到第三集,孔明用八陣圖去困著聽眾衝人氣,天馬行空搞笑之餘還很勵志,加上英子的歌真係很好聽,我才成為擁躉每週追看。

《派對咖孔明》的主線是很老土的追夢故事,熱愛唱歌的少女英子,在酒廊打工兼職上台唱歌,是個連歪星也談不上的無名歌手。孔明死後轉生日本,被英子拾了回家,成為她的軍師追隨她,一起踏上歌聲征服世界的旅途。不要問為什麼什孔明懂日文,用一個下午完全追上現代科技,反正孔明的作用就等於叮噹,把一切因劇情需要的展超開合理化。雖然把三國計謀套用在造星上有點夾硬來,空城計敵疲我進偷襲突擊播歌,rap版舌戰群儒又變幻想武將打鬥,高潮戲的草船借like更是極道跨張。不過反正這套作品就是一本正經地惡搞孔明,只要節奏氣紛笑位音樂樣樣皆好看,那些有點亂來的劇情也沒有所謂了。

動畫第一季出道的唱手,除主角英子外,還有前任rap三連霸太人,神秘女團主音的七海,他們三人若撇開孔明,不外乎是很清澀尋找自我,勇敢面對過去的自己,少年少女追逐理想的故事,完全不是我會喜歡看的動畫類型,甚至乎正常的我會直呼很悶。不知何解孔明亂入之後,很神奇的我完全接受那些角色的成長故事,甚至為他們的唱出自已的聲音而喝彩,孔明的化學作用真是十分強大。戲中的搞笑位很多只是點到即止,不是瘋狂爆笑那種,反而是讓觀眾發出薈心微笑,讓人更加喜愛追夢的少年少女。

歌曲是這套作品的靈魂,製作社特地找來知名網絡歌手96貓幕後代唱。很少動畫我會每集都坐定定聽片頭曲和片尾曲,通常聽過一兩次後片頭音樂一響起就按skip,洗腦歌百聽不厭加上非常搞鬼的跳舞,這套是很特別的例外。主題曲Chicka Chicka Bam Bam改自篇名不經傳的匈牙利歌,因為《孔明》的翻唱意外爆紅,又是另一個翻唱紅過原版的奇特現像。第一季在英子取得一百萬like,獲得日本最大型音樂會表演資格作為結局。觀乎《孔明》的熱度,加上漫畫版還有很多故事,第二季差不多是既定的事實。這套作品要有音樂聽才好看,反正也沒有什麼讓人一定要追看的緊張情節,我不打算直接看漫畫了,耐心等候第二季動畫版吧。

現實主義勇者的王國重建記

每季總會有幾套異世界作品,妨彿成為現今日本動畫的例牌菜,分別只是轉生還是召喚,主角有沒有什麼附加能力,名正言順開後宮還是扮專一。從各種層面來看《現實主義勇者的王國重建記》,都只是一套很平庸的作品,天材大學生被召喚去劍與魔法的異世界當勇者,有趣是這個勇者不是靠力量去拯救世界,而是靠腦袋中的現代知識去把國家治理好。大橋有點像《魔王勇者》,分別只是那邊廂的魔王在異世界圖書館學到現代知識,這邊的主角純萃是個靚仔學霸。

動畫第一季的故事有點平庸直敘,貧窮小國召喚勇者出來對抗魔族入侵,國王不是派勇者出去戰爭,而是直接把王位禪讓給他,叫他推行改革勵精圖治,還附送公主給他做老婆。故事中勇者克服的困難非常理想當然,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現代知識不能輕易解決。從用耕作知識解決糧食危機,地理學災難應變去拯教地震死傷者,很大路的經濟學直接套用在中世紀世界,還有拋書包嚇死人用君王論搞政治。除非觀眾本身對那些知識有所認識,動畫版沒有時間去解釋清楚,於是看起來就是主角推行新政總是一帆風順,這也算是另類主角威能。在小說版有足夠篇幅讓作者賣弄知識,讀起來反而更加有趣味。

雖說這套作品有點行貨,但情節交足功課充滿娛樂性,至少不會沉悶。甚至我會在看完動畫後,馬上找小說版來看接下來的發展。在魔法世界玩電視直播女團唱歌比賽,還要引入皇室推薦御用商品的廣告很有新意。這類故事的主角開後宮是意料之內,不過用當國王要娶八個老婆做理由,實在收集後宮佳麗收得太濫了。公主故然是元配大婆,不知何解所有異世界後宮都有一個好打得的黑妖精,然後又吃掉龍王孫女歌姬,和名義上是妹妹的狼人小女孩,打贏叛軍收編龍女做奴隸,吞併鄰國收獲商業奇材公主,而這類角色又永遠都是蘿莉,最後還有遠在他方但與勇者心意相通的女帝。連戲中的角色也忍不住吐嘈,說勇者拯救世界只是藉口,打勝仗只是為了找新老婆。

動畫版拍了頭兩卷小說,網上中譯版也去到第四卷,故事才剛剛開始,不過至少上一任國王為什麼會禪讓,以及勇者一路順風順水都有合理解釋。日文版小說已經去到十五卷,目前還在連載中,太多集數很難想像全部小說都會動畫化,所以動畫版注定會爛尾。

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 Trilogy 變形金剛:賽博坦大戰三部曲

以前小時候很喜歡《變形金剛》,變型機械人玩具就是好玩,人大了依然對它情有獨鐘。早陣子和阿仔重看初代《變形金剛》,才發覺記憶總是最美好,其實初代的劇本很馬虎亂寫,說到底只不過是賣玩具的長篇廣告。去到米高悲的真人電影版,雖然狂插新造型醜樣如何破壞童年回憶,仍然是每集邊看邊鬧地盲目地支持。只是去到第五集故事實在暴爛,《變形金剛》X 阿瑟王如此爛橋,虧編劇想得出來。幸好重新開機的《大黃蜂》重拾正軌,真人電影版才可以長拍長有。其實《變形金剛》的世界觀有很寵大的設定,橫跨幾萬年的史詩式故事,但不知為何每次編劇都亂寫劇本,不過自初代以來就是這樣,早已見怪不怪了。

這次Netflix開拍的《變形金剛:賽博坦大戰三部曲》,採用觀眾最熟悉初代造型,用電腦動畫拍機械人完全沒有違和感。甚至索性借孩之寶玩具的CAD圖來用,劇中角色百份百忠於玩具。第一部《圍城》是前傳故事,講述博狂兩派未到地球前的故事。明明原本在斯比頓星時變型後的外型很不同,但為賣玩具只好提早變成地球汽車,只是不明白星星叫為何又用原本三角型外星飛機的造型。

初代和電影版故事簡單非常黑白分明,博派好人狂派壞人,柯柏文是救世英雄勇者,麥加登淪為平面大奸角。今次難得著墨描寫博派和狂派理念之爭,原本柯柏文和麥加登是好朋友好兄弟,兩人聯手一起推翻五面怪帝國勞役斯比頓的政暴,而然解放後兩人對應該如何統治斯比頓意見分歧,眾機械人分裂成兩派打了很長的內戰。

令次麥加登不只是純萃的紙板壞人,更像是毛澤東希特拉那種魅力型領袖,儘管現代人不太可能認同他的強者理念,但至少在劇中聽起來擲地有聲。反而平時柯柏文英明神武,今次卻淪為左膠迂腐的老好人,空有尚高理念卻不切實際,結果拉了追隨者和身邊的人來陪葬。柯麥二人代表著兩個極端理念的話,那劇中馬格斯和天火卻代表理想對現實主義的妥協。馬格斯為了結束戰爭向麥加登投降,寧可選擇沒有自由的河蟹和平。天火看見麥加登連狂派手足也屠殺來提取能源,看不過眼麥加登的兇殘而叛變加入博派。

《圍城》結局博派坐上方舟號離開斯比頓星,原本以為只三部曲是初代前傳,怎料第二部《地球崛起》筆鋒一轉,變成平衝宇宙的新故事,引入初代第二季的元素,五面怪的審判和死寂宇宙。雖然劇情一如以住般都十分牽強,但用懷舊的材料創作新故事,給觀眾一個全新驚喜,反正初代自身也有平衝宇宙時間旅行,老觀眾早有故事會亂來的心理準備。

第三部《王國》更加是讓觀眾喜出望外,第二季結局看見地球,以為故事將會同初代接軌,原來那個竟然是Beast Wars的地球,有猩猩柯柏文和恐龍麥加登出場,與原本的柯麥二人並肩作戰。先不論故事似通非通的老毛病,但看到Beast Wars和初代同場演出,方舟號破天荒變身巨大機械人就已心滿意足。後半段初代劇場版的終極boss獨角獸隆重登場,還附送甲威龍和黑色柯柏文與柯麥二人對打,老觀眾直情拍爛手掌叫好。至於尋找火種源復活斯比頓的主線,到底是在幹什麼草草收場也無所謂了。

《變型金剛》除了看機械人打鬥吸引外,其實博派和狂派分別是對現實世界政治的隱喻。博派宣揚平等友愛等祟高理想,說出來動聽但往往流於空想,今次劇中只是把主角威能稍微下調,就已看出柯柏文左膠帶來的禍害。狂派看似是歌頌弱肉強食獨裁極權統治,但麥加登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大斯比頓主義,與侵侵的大美國主義有是否有點相似呢。而當面對外來強敵的時候,總要博狂兩派聯手才能取勝,沒有被狂派迫出來長年累月的戰鬥歷驗,博派只是一群在玩和平家家酒的理想主義者。

Resident Evil : Infinite Darkness 生化危機:無盡黑暗

遊戲改篇動畫,中伏的作品居多。Netflix出品動畫:中伏的作品亦不少。Netflix出品同時又是遊戲改篇的動畫,中伏機會高達百份九十九。而我根本不是《生化危機》遊戲的玩家,也只是看過《生化危機》真人電影版幾集,不明白為什麼鬼掩眼,Netflix一上架就開來看。第一集喪屍大襲白宮幾精彩,完場時疑似喪屍是中國陰謀,又加上影射武漢肺痰,吸引我繼續追看下去,反正只有短四集一口氣就煲完。

結果喪屍病毒完全不關中國事,全部都是美國軍方高層的壞人搞鬼。很例牌在非洲戰亂小國搞生化實驗的情節,士兵在戰區感染喪屍病毒,受藥物控制病情變成超級士兵,然後又亳不意外地失控暴走。今次的故事是外傳性質,並不影響遊戲本傳的發展,時間點發生在第四五集遊戲之間。故事的大陰謀本身毫不重要,反正早已知道與遊戲沒有關連。今次《生化危機》男女主角名義上都有出場,但實際上只有Leon有工開,出生入死再一次制止喪屍病毒爆發。Claire成套戲只是行行企企扮查案,最後又被壞人捉了要等男主角救。明明遊戲中Claire一樣好打得好好用,今次真係要批評一下套戲性別歧視。

原本我是開日語看字幕,但看見畫面中鬼佬鬼妹大講日文,感覺上十分不協調,結果要轉回英語發音才習慣,又可以不用看字幕。第二集潛艇困獸鬥喪屍老鼠,營造出遊戲的恐怖氣氛。可惜劇情之後急轉直下,特工小隊終於來到上海,竟然沒有大戰解放軍,只是籠裏雞自己鬼打鬼,打到成個小鎮爆晒,中國軍方連影都見不到,把解放軍寫成如此無能,肯定是在辱華了。最後一集打大佬變身喪屍,戰鬥行貨到不得了,看人玩遊戲也比看動畫緊張刺激。

Netflix雖然大灑銀彈進軍日本動畫市場,作品質素參差有太多濫芋充數之作,又或者借助品牌名氣收割現成擁躉。不過Netflix是付月費任看,就算不好看觀眾也覺得反正免費看看殺時間無妨。但如果Netflix的日本動畫獨立出來收費,恐怕沒有多少人會願意付錢看如此質素的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閃光之凱薩衛 Mobile Suit Gundam Hathaway

原本這篇影評是投稿給蘋果日報,起草了大綱還未動筆,蘋果日報便被國安法殺死。一直沒有心情動筆寫,拖了兩個多月終於的起心肝寫出來。沒有被編輯催交稿的壓力,亦沒有面對讀者不能呃稿費的自我要求,這篇影評寫得有點馬虎,只是流水賬的把草稿寫下來,欠缺工整的起承轉合文章舖排,請見諒。

笨大會製作《閃光之敗家仔》動畫有點意外,這部被譽為《馬沙之反擊》正式續作,UC一年戰爭系列最後時間線的作品,故事本身並不討好觀眾。雖然小說版早已被捧上神台,但我對於原著的評價是狗尾續紹。敗家仔凱薩衛是布拉度艦長之子,承繼了馬沙要淨化地球的遺志,與新自護殘黨組成恐怖織組馬夫蒂,暗殺聯邦高官阻止聯邦把低端人口趕出地球送上太空。整個故事可以用一句為女死為女亡作總結,如果敗家仔不是哀色字頭上一把刀,不是衰吃飽飯沒事幹去坐飛機,馬夫蒂的計劃早已成功了。至於懶悲情的老頭砍仔結局,明顯只是刻意催淚煽情,計我話敗家仔自己死蠢找死不值得可憐。不過身為忠實的高達迷,批評還批評,戲一定要睇。

電影版去年於日本上映,我還苦候何時才會出的影碟,估不到Netflix重金買下版權,不用四處張羅,安坐家中便有得睇,實在喜出望外。電影版分三集,第一集故事非常忠於小說,所以故事不好看非戰之罪。男性角色的人設改動我沒有意見,但把美樹本晴彥人設的琪琪,改成電影中那個亳無個性的金髮鬼妹,實在是一大敗筆。我更加不明白為什麼一眾宅男,竟然會把電影版琪琪視為女神,我只覺得她非常煩膠討人壓。若只有看過《馬反》電影,《閃光》的故事會接不到戲,因為《閃光》是跟《馬反》小說版的劇情,觀眾在觀看前請自行補完。

電影畫工只是OVA水準,感覺上與《獨角獸》的風格很近似,把菲律賓小鎮的景色重現很特別,但動作場面尤其是機械人戰鬥不足,又是電影的另一個不足之處。不過原著故事如此,在限米煮限飯底下,已經是儘量拍出很精彩的戰鬥。中段兩台MS大鬧市區,幫助敗家仔逃跑的拍攝視角很有新意。因為主角是地上跑來跑去的敗家仔,呈現出高高在上的巨大機械人,有點特攝怪獸片的味道,不是只有駕駛倉的戰鬥觀點。最後一場習高達決戰大白鵝,兩台機體飛來飛去打得快,都看不清楚到底如何打法。以前只是看模型成品時,這兩台高達給我的感覺是肥和臃腫,完全沒有平時高達的型仔外貌,怪不得模型銷路不太理想。在電影中機體會動起來,看起來順眼多了,至少我對機體的模型玩具開始有興趣。

《閃光》還有兩集電影,我的心情有點矛盾,若電影版改寫結局,就變成不跟原著自把自為,但跟原著結局又寫不好。加上《獨角獸》在官方歷史中橫空出世,令《閃光》的背景設定更加牽強。索性一不做不二休,改寫故事成讓敗家仔和司令這對基情兄弟,把琪琪的戲份刪掉一腳申開她好了。

新世紀褔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Evangelion 3.0 + 1.0 Thrice Upon a Time

說起來我當了Amazon Prime用戶這麼多年,也沒有多少次看附送的Prime Video,感覺上Prime Video很雞肋,大多是一些過氣老片和二線電影。估不到今次Amazon這麼大手筆,買下了《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第四部的全球播映權,八月十三日全世界同時上線。去年《終》早已在日本上映,反正由《序》開始計已經等了十七年,老實說等到早己心死。不過既然庵野老頭沒有走數,身為舊《福音戰士》骨灰級擁躉,不論用什麼渠道也必定要收看,而今次難得可以支持正版,明明下載版畫質更清晰,我也堅持用Prime Video去看,好刷出漂亮的收視數劇。

《終》網終上的評價很兩極,而我卻同時喜歡和討厭這部大結局。一開場Wille的巴黎作戰無疑是給觀眾開胃口的前菜,八號機改大戰量產型Eva,畫面流暢戰鬥激烈,飛天戰艦陣很有異色,但只打雜魚未免欠缺劇力。第二場劇是碇真嗣,明日香和凌波麗三人被救,在劫後餘生的第三村休生養息,重遇長大後的冬二、劍介和班長。這一段我最喜歡看,感覺就是當年電視版久缺的真正結局。冬二和班長結婚生了小孩,凌波麗又再一次學習做人打開心扉,新複製人無法保留上一位的記憶真麻煩,不過凌波麗生活劇場我可百看不厭。碇真嗣當了好一陣子癈人,在劍介、麗和明日香的感染下,終於開竅想通了不再逃避,描寫得比舊版淺白直接。

下半場開始Wille和Nerv的最終決戰,Wunder號突襲Nerv南極總部,阻止老爸引發第四次衝擊。Wunder和同級二三四號艦對艦的戰鬥很精彩,但新生二號機和八號機打雜魚就讓我視覺疲勞,大量CG動畫在描離無背景的世界戰鬥,打起來沒有質感打得很虛。始於戰鬥的主角是要人對人才好看,不是計分數般打無生命感的量產無人機。二號機使徒化突破AT領域,真嗣再坐上初號機打十三號機,讓老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然後庵野又玩意識流,打打下忽然變成特輯廠景,我已經不懂如何反應了,應該讚他有創意還罵他不知所謂呢。

舊版《福音戰士》的主題是人與人的溝通,打打下忽然變成親子真情對話,可以說是完全意料之內。老豆很大條道理地說人類補完計劃的偉大理念,但阿仔上前想親近時卻被AT力場拒之於外,是庵野神來之筆點出人類補完計劃的荒謬。看到差不多這裏套戲口水多過茶,我真係悶到在電腦前瞓著咗,恰下恰下到電車那一幕終於頂唔順,索性熄機上床睡覺,第二天才繼續睇埋剩下的半個鐘,理應是結局篇全劇最高潮的位置,完全沒有吸引觀眾一口氣追看下去的意欲,這算不算一套失敗的作品呢。

真嗣拯救完老豆後,逐個去拯救明日香,凌波麗和渚,那幾幕是給原電視版觀眾的一個交待,等了二十五年他們終於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對於只看新劇場版的觀眾,戲中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去建立他們的角色,這幾幕戲就顯得畫蛇添足。最後真波希成功擄獲小鮮肉,大慨庵野不想得罪舊世代的明日香派和凌波麗派,只好求其給真嗣配對新角色,他們二人前後不知有沒有說過十句話。美日香亂配了給劍介,炸開了被全世界狂插,一枝鮮花插在配角上,我願可她在負宇宙壯烈犧牲算了。而庵野在這段又玩原稿畫,明顯是向舊版二十五、二十六話至敬,怎麼又不玩埋大字報呢。凌波麗大頭CG又是在玩什麼?沒錯舊版也有巨大凌波麗,但可沒有死魚眼恐怖CG模型啊。我不信庵野沒有能力繪畫更好的電腦模型,擺明是弄uncanny valley去嚇觀眾。

以前細過睇《福音戰士》,會刨一大堆網上資料去補完劇本設定。今次新劇場版,看完腦袋依然一大堆問號,但我完全沒有意欲去弄清到預言中有幾多次衝擊,全部有幾多枝槍,Eva系列如何創造出來,黑白Lilth,黑月是什麼,被鬼隱了Steele的原計劃如何,四台戰艦又有什麼用等等,庵野喜歡亂吹就由他亂吹好了。就算弄清楚了又如何,他一個不高興又可以推倒從來,搞多個新新劇場版又推翻前面的設定。反而今次新劇場版,全部主要角色都有好好交待,這就已經足夠了。

新劇場版的結局的真嗣創造了沒有Eva的世界,把原本時間線當粉筆字抹去一筆鈎消。我很不喜歡這種真嗣主觀世界的結局,真嗣和真波希當了大人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但卻抹殺了其他人的努力和爭扎。第三村每天過得很充實的村民,Wunder號上出生入死的船員,他們在新的世界中還存不存在?對於冬二和班長而言,若果新構成的世界中他們的兒子不再存在,他們寧可世界仍然是劫後癈墟大部份人類滅亡了,也不想世界回愎和平的樣子,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