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漫畫

勇者赫魯庫 Helck

《勇者赫魯庫》是一部中篇漫畫,十二卷的長度,一晚可以看完。漫畫封面很懂讀者心理,堅持不讓主角出鏡,到最後一卷才以他為封面,因為他的樣子的很另類。在美型畫風橫行的今天,國字面磨茹頭肌肉大隻佬,真的很趕客。

我是先被動畫版吸引,如果主角面相奇特,按道理來說故事必定有過人之處,漫畫才會被挑選動畫化。第一集開場勇者殺死魔王後,參加下一任魔王選拔大賽,怎樣看也是一部很破格的作品,看了第一集就急不及待追看漫畫。動畫版因為經費所限,戰鬥動作生硬又時常偷工減料,但又估不到一口氣可以連播兩季。動畫故事其實已經去到三分二,可惜應該沒有下一季了。

早段故事雖然以搞笑為主,但作者很高明地埋下伏筆,讓讀者好奇人類入侵魔界的原因。今回人類當壞人,勇者反過來幫助魔王抵抗人類很有新意。肌肉男主角配千歲蘿莉四天王魔女,兩人唱雙橫配隻吉祥物怪鳥,冒險旅途中有很多驚喜。魔界眾多配色,讓人很吐血的魔王軍師,千里傳音姊妹,與人類不死劍士組成一對歡喜冤家的魔女,更加為故事增添不少色彩。

壞人要毀滅世界是老掉牙的題材,但這部作品在老土公式下玩出新花樣。滅世為了創做新的世界,把全人類洗腦兼進化為天使,主角被迫和昔日戰友舉刀相向。蘿莉由不信任變成戰友,到向主角說戰勝人類後一同在魔界生活,繼而明白主角背負的重擔,說出一起來拯救人類的宣言,非常熱血讓人感動。

開場時原是勇者打魔王類的作品,去到結局搖身一變成科幻作品,讓我想起另一套經典作品《廢棄公主》。在異世界轉生泛濫的當下,《勇者赫魯庫》可以說是一道清泉,正正經經地說一個好故事。當然為配合商業元素,小安很傲驕萌就是了。

Making Comics – Scott McCloud

一般讀者對漫畫家Scott McCloud沒有什麼印像,但在歐美漫畫界他可是一代宗師,他用漫畫繪出來關於漫畫的課本,是任何漫畫家必修的入門課。很久以前看過他的《Understanding Comics》,那是他的漫畫理論三部曲的第一部。他全套三部曲我買了很久,終於的起心肝看了第二和第三部。第二部《Reinventing Comics》太過前衛,我看完水過鴨背,完全不記得內容。第三部《Making Comics》回歸原點,多些實質的內容,比較容易寫書評推介給讀者。

第一部解構了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媒介,如何把作者的想法表呈現給讀者欣賞,這本書則很扎實地教受畫漫畫的技巧和細述漫畫業界的種種知識。畫漫畫主要分為五個大技巧,並細分角種技巧中的不同風格類型,是一本很好的漫畫百科全書。第一個技巧是分鏡,決定什麼畫出來,什麼不畫出來,每一幅畫之間如何連貫起來。第二個技巧是構圖,用什麼角度去把畫面繪畫出來。第三個技巧是畫風,這個的重要性不用多作解釋吧。第四個技巧是文字的選擇,漫畫中也有對白有旁白。第五個技巧是流程,在紙本上如何排列每幅圖,不同的畫框流向又會帶出什麼效果。作者亦講解人物設計,面部表情,身體動作,世界構成,繪圖視角等等,我單純文字寫出來也沒有用,看書中漫畫圖例示就一目了然。

講解漫畫家的工具那一章很有趣,不過我又不是算畫漫畫,當冷知識看完就算。有一章講漫畫風格和漫畫類型,亦特別有一章講日本漫畫,分析美日漫畫之別,算是比較學術的一章。這本漫畫始終是漫畫課本,內容非常多字,漫畫只可以算是課本的插圖,雖然每一頁都是插圖。

身為一個資深漫畫迷,不能不看這本漫畫課本,令你更懂欣賞漫畫這個藝術媒體。

給不滅的你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在芸芸眾多四月新番日本動畫當中,我認為最值得推介的作品是《給不滅的你》(以下簡稱《不滅》)。這套動畫因為故事很慢熱,題材又是比較嚴肅的劇情片的關係,注定在人氣排名很輸蝕。很多人看完第一話後,誤以為是那些叫好不座的文藝戲,就放棄沒有繼續追看。若果我不是原著漫畫的擁躉,知道往後是神作級的故事,恐怕我未必能夠堅持每星期追看。不過先前我在閱讀漫畫版時,可是好看到停不下來,十四卷漫畫在一個週未內一口氣讀完,這套作品比較適合Netflix模式煲劇。

《不滅》改篇自《聲之形》作者大今良時的漫畫,動畫主題曲更邀請到宇多田光主唱。在今天大部份動畫只出一季的環境下,這部作品竟然有連續兩季的檔期,可見製作社和NHK電視台的高度重視。製作質素,如畫面、配樂、動作場面等,基本上就是頂級水準,我亦不用多費唇舌。一般動畫網站關於《不滅》的簡介有點趕客,說一個可以變換外貌的「球」,在世界中展開永恆之旅,遇見各式不同的人物,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感情。這個簡介講完等於冇講,睇完都不知道葫蘆裏賣什麼藥。

《不滅》是一部探討死亡哲學和生命意義的作品,主角人如其名叫不死,他不單能夠無限再生復活,在他心中留下烙印的其他生命死去後,更可以變成他們的外貌,把回憶以物質重新創造出來。動畫目前的進度只有漫畫的第一部,講述完全不懂世事的不死,從不同相遇中學習如何成長為人,有點似《五星物語》中天照帝的成長。序章中不死還未有名字,只是一頭白狼的身體,遇上在冰天雪地獨居的少年,一人一狼冒著冰雪尋找移居他方的族人,故事結尾非常淒美感人,眼淺的觀眾記得準備紙巾。

接下來在瑪琪篇中,不死遇上被選中當活祭的女孩,她的夢想很單純,只是希望有天長大成人當母親。在她與不死短短相的處期間,把他視為自已的孩子去教育。聰明的觀眾早已估到,當不死的朋友必死於非命,然後不死才可以變成他們,而過程中難免大放催淚彈。執筆之時剛剛播到古古篇,而不死的宿敵敲門者,創造不死的黑衣人,亦已初次登場。暫時觀眾看到一頭霧水,作者在此埋下的伏筆,去到中後期有完滿合理的解說,不用擔心故事會爛尾。

擁有長生不老的不死者,他漫長的人生注定是孤獨的,同伴和朋友將一一離他而去。有些不死者如《吸血迷情》的吸血殭屍,選擇把人類變成不死者,一起當永恆的同伴。有些不死者如《三隻眼》的佩,渴望變成人類從死亡得到解脫。有些不死者如《權力遊戲》的三眼鴉,身負要引導世界的責任。在《不滅》第二部鬼眼王子篇和第三部現代篇中,已擁有完整人格的不死,將會何去面對這三個不死者必經的選擇題呢?我可以輕微劇透,故事中三個選項都有,而作者給的答案更上一層樓,不是用一般行貨交差,令讀者反思死亡的意義。

故事初期中敲門者是很單純的殺戮,恍忽就只是給主角戰鬥機會的怪物。隨著故事發展,透露更多敲門者和不死的關係,觀眾反過來質疑,到底雖才是「壞人」呢?大部份宗教認為人有靈魂,肉體只是靈魂暫時的居所,靈魂的最終目標是前往天堂或極樂世界。不死者的靈魂永遠被束縛在地球上,敲門者破壞肉體是要解放靈魂。聽起來很似邪教的胡言亂語,但放在《不滅》故事的語境中,卻帶出很正統生死哲學的命題,探討人類應否追求長生不老。

最後說點花邊新聞,去年在B站奪得《不滅》的播放權後,是大打廣告力捧的四月新番。結果中央一聲下令禁播待審,只有港澳地區才能與日本同步放映,大陸要等到四月底才上架。我很奇怪《不滅》竟然過到中共的審查,《不滅》中段開始有這麼多鬼魂出場,大陸不是禁止題材涉及靈魂鬼怪的劇集嗎?

EX-ARM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漫畫家桂正和以擅長繪畫美少女聞名,其代表作《電影少女》迷倒無數男生,可惜他近年封筆沒有新作。《EX-ARM》的作者古昧慎也是桂正和的徒弟,繪畫美女盡得師傅真傳。《EX-ARM》很有桂正和早期的風格,走Cypberpunk科幻加美少女路線,不要笑我膚淺,男生就是喜歡看這類作品。

故事講述男主角遇上車禍死了,十六年後變成只剩下腦袋入箱的狀態復活過來,被改造成稱之為EX-ARM的超科技兵器。他被迫加入警察的反EX-ARM小隊,與其他使用EX-ARM超能力罪犯戰鬥,誓要解開EX—ARM之謎並取回自己的肉體。

非常王道少年漫畫的主線,需要動腦筋的精彩戰鬥,有點扭橋折但易明的EX-ARM秘密。最重要是主角小隊中,有很多美女成員,日常戲份亦是主要賣點。隊長是御姐美女,負責裝備EX-ARM有眼鏡娘博士,支援AI人型小蘿莉,拍檔是強氣少女,還有主角需要用身體時,用來上身的美女機械人,讓作者盡情發揮他畫囡囡的專長。

《EX-ARM》動畫版第一季剛剛播完,採用全3D動畫製作,動作場面更以真人motion capture,十分有噱頭。不知是經費不足,還是經驗不足,出來的效果強差人意,角色動作生硬表情呆滞,比傳統平面動畫更差。漫畫中有不少打擦邊球的香艷場面,是桂正和最引以為驕吸引男讀者的手腕,竟然在動畫版中全被潔淨了,故事剩下只有科幻探案的部份,而且非常趕戲,把十四本漫畫壓縮在一季動畫拍完。

這套作品好不好看,視乎合不合閣下口味,喜歡科幻加美少女的朋友,不妨試試。雖說我是在推介這套動畫給大家,其實我更加想推介大家看完動畫後去看漫畫。不論如何這套作品在動畫史將會佔一席位,很多年以後也會經常被提起,作為3D動畫化的反面教材。

天地創造設計部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Viu正在上映的《工作細胞》是一套娛樂與知性並重的動畫,如果你喜歡《工作細胞》,你必定會喜歡這套《天地創造設計部》。改篇自《月刊Morning Two》的連載漫畫,話說神創造天地後,認為創造生物太過麻煩,於是把工作外判給生物設計部代工,發生一連串的趣事。

設計部的員工以八大行星命名,主任土星的成名作是馬,從此以後一曲走天涯,所有設計都同馬有關。木星非常愛吃,設計的生物一定要試食看看好不好味。金星喜歡漂亮生物,海王喜歡可愛生物,水星則一切效率先決,三種風格誓不兩立,演變成大自然食物鍵的由來。冥王模樣是小女孩,卻最愛恐怖的動物。火星是工程師負責把關,把試作品造出來,淘汰有問題的設計。設計團隊每人性格各特色,碰在一起產生無數歡樂的火花,打工仔一定有所共鳴的職場笑話。

不要以為設計動物很簡單,方案要乎合物理法則,也要能適應生態環境。神說要設計一隻可以食樹頂上樹葉的動物,聰明的觀眾馬上聯想起長頸鹿,但設計過程中被癈棄的草案更有創意。方案一是正常鹿腳長度配超長頸,結果心臟離腦部太遠,血液送不到缺氧暈倒。方案二是正常鹿頸配超長腳,結果低頭喝不水渴死了。另一個設計原本是要造飛馬,但馬匹肌肉太重飛不起來,跟據身體力學作出修改,整下整下結果變成了蝙蝠。

正如現實中設計公司的客戶一樣,神很會隨意地扔下模稜兩可又刁鑽的要求,設計團隊就要攪盡腦汁交貨滿足客戶心意。故事除了有趣搞笑之餘,觀眾還學懂稀奇古怪的生物學知識,例如樹熊BB以母親糞便為食糧,袋鼠有兩條JJ,雌性海馬有JJ,雄性海馬反而沒有JJ等等。至於海馬的生殖器為什麼反轉了,竟然是因為設計師在設計圖上不小心寫錯了性別。有些生物單看設計要求很難估到是什麼動物,設計過程中更貌似恐怖外星人,最後竟然是現實中的貓頭鷹。

誰說看動畫浪費時間,看動畫也可以很有教育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