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科幻

明日戰記

早前「明日戰記」在戲院上映,由於大家都很喜愛古天樂,不想辜負他的一番心血,出錢出力拍香港第一套特技科幻片票房失利,所以網上評論大多避重就輕,大讚小彈幫手宣傳。近日電影登陸Netflix,我自然要幫古仔衝流量,返正之前還未有機會看。劇情合理性方面就不用我再去鞭屍了,故事的中二尷尬程度到盡頭就成為cult作,「我就是天幕,天幕就是我。」更成為本年度最meme的萬用金句。

單純從動作片的角度去評論,香港的電腦特技在視覺效果上,大慨到荷里活中型電視作品的水準 ,不要苛求有Marvel電影的級數。最大問題是導演和武術指導在鏡頭的運用上,很有舊式港產警匪片打拳頭交的慨視感,與機甲科幻的設定看起來格格不入。不是說不好看,華洋混合大雜薈是有一定的新鮮感,但忽然慢鏡那種港產片表達手法,整體上是拖慢了動作場面的節奏,立意耍帥結果表現卻很老土。

第一場動作是直升機追顯影彈,鏡頭角度剪得太過零碎,天外魔花的觸手打落直升機很雜魚feel,死症是任務本身太過無聊,一點緊張刺激感也沒有。第二場在醫院打外星異形逃亡,做到外國B級片的一般水準,不過略嫌噴得不夠多血。反正一早可以無視劇情的合理性,讓多幾個空戰隊員墮機生還去醫院,給怪獸咬死電影會好看多了。至於亂入電影的小女孩,算了吧,一早講了不要去嘗試質疑故事內容,只要看不要問。

第三場古仔和劉青雲有講有笑,開機動裝甲玩跑酷尋寶,屬於過場性質的動作戲,太長有點拖戲,刪減一半時時就差不多了。最後兩場動作是全片精華,沒時間的朋友以前可以開2x甚至3x快播,專心欣賞這兩場動作戲就可以了。在成為未來癈墟的東區走廊,開著一台疑似衝鋒車拍飛車追逐場面,完全是港產片的拿手絕項,只是把壞人換了做機械人,千萬不要問為什麼有高科技裝甲服,還要機械人打牶頭爛仔交。最後一場在疑似中環決戰大型四足機械坦克,其實我也看不清楚到底打了什麼,總之見到中環大爆炸就看得開心過癮。

Netflix的電影出名多爛片,反正播來看又不花錢,通俗無腦娛樂不需要太高要求。不論電影故事如何地爛,點都好睇過無線的垃圾劇集。請大家支持一下古天樂,讓他有機會拍續集「後日戰記」,讓他能夠活用今次吸取的教訓,花多點時間弄好劇本,拍出一部合格的港產科幻電影。

星空奇遇記:奇異新世界 Star Trek : Strange New Worlds

自從Paramount開設自家串流平台,用來省招牌吸引觀眾的皇牌《星空奇遇記》的新作,一直表現強差人意。《發現號》並不算拍得很差,但作為主力略嫌火喉不足。光頭艦長從退休生活徵召回來,劇本卻完全慘不忍睹,只能販老演員的懷舊情意結。另外兩套是卡通,《Prodigy》主攻小朋友市場,我沒有興趣看,《Low Decker》是輕鬆小品,好看但不能獨挑大樑。看那邊廂迪士尼的《星戰》宇宙來勢兇兇,Paramount終於使出殺手鐧,索性拍初代的主角Spocky和企業號。

《奇異新世界》不愧以企業號作夢台,沒有令《星空》迷失望,故事重拾原版的風格,每集完結的單完科幻故事,隨著企業號的冒險太空探索,遇到新的外星人新的發現。不似上兩套作品般,夾硬在劇情中塞條大事件的主線,結果故事變得堆切浮跨,劇情為爆而爆,次次都是宇宙滅亡人類絕種的大危機,讓觀眾感到疲倦。今次《奇異新世界》不再以大陰謀主導,以刻劃人物為主,每集描寫不同船員的內心和成長,大事件的伏筆分散於每集背後,令觀眾更有身處大時代的投入感。

Pike艦長在初代中只是客串出場,他預知自已未來的死亡,從不同事件中學懂坦然如何面對。第一季最後一集如果時間線,雖然是有點老掉牙的題材,不過滿足了對《星空》迷多年來兩人同台演出的心願。亦對照Pike與Kirk性格的分別,一個代表著聯邦的尚高理想,另一個則現實主義為取勝不拘小節,不過沒有《發現號》的阿妹與女帝反差那麼大就是了。與其說Spock是主角之一,不如說他在今季中,更加像是吉祥物般的存在。只講邏輯不講感情的火神星人,如何融入有時不太理性的人類社會,是自初代以來百看不厭的題材。Spock一邊廂在老家有未婚妻,另一邊廂與艦上的金髮美女護士關係暖昧,很期待看他下季會如何選擇。

名義上是副艦長的Number One,除了是非法基因改造人的身世秘密外,今季的戲份不太多,結局被聯邦捉走了,希望下季有她的故事。新上任的華裔保安官好打又靚女,無疑是今季的最大亮點,她的故事線就是聯邦宿敵之一的蜥蜴人。第九集比第十集更像季度結局,被外星生物產卵然後幼蜥蜴破肚而出,非常明顯地向《異型》致敬,是今季最好看的一集。其他配角如醫生和他的絕症女兒,可惜不是靚女只個肥黑妹的實習生,最後竟然令便當的工程阿頭等人,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像。

我作為一個標準的《星空》迷,對《奇異新世界》非常滿意,俾足十分滿分。只是這類古典風的科幻電視劇,在今天科幻題材被Marvel漫畫化,觀眾盲目追求視覺效果,劇情只求緊張刺激,內容空洞也無所謂的今天,恐怕未能吸引新一代的觀眾的注意力。在香港無線網上平台會上架《奇異新世界》,不過科幻一向在香港是票房毒藥,不知今次會否例外呢?

Star Wars: Obi-Wan Kenobi 星球大戰:歐比王·肯諾比

正如大多數星戰迷一樣,我邊罵邊看Obi-Wan,迪士尼就是明知我們奈不能他如何,於是繼續拍些流水作業的星戰電視劇,為其串流平台充撐場面。明明劇本爛特技差,可是見到有前傳的Ewan McGregor再次飾演Obi-Wan,有非常可愛的童年版莉雅公主,有場黑武士與Obi-Wan的光劍決鬥,還是喜天歡地去吃這碗炒冷飯。

Obi-Wan電視劇,補完初代星戰和前傳之間的空白,交代初代開場時莉雅公主向Obi-Wan求救的因由,原來Obi-Wan在她小時候曾經救過她。頭兩集的氣氛拍得不俗,讓我對此劇充滿期望。Obi-Wan隱姓埋名當肉類切割技術員,很有英雄落難的落泊蒼桑感,想當年前傳年代Jedi可是站在整個銀河系權力的頂點。第二集Obi-Wan去Cyberpunk星球救出被綁架的莉雅公主,又是一個全新之前未見星球世界,可惜就只是過場出了一場。那個假扮Jedi騙人錢的小混混很有趣,但角色之後完全沒發揮機會,只是在逃難時順便當公主的媬母,白白浪費了一個很有可塑性的角色。

之於第三到第六節的逃亡情節,只能用十分兒嬉來形容,反抗軍臥底女軍官,名義上是除了公主外戲份最多的女主角,還以為她會與Obi-Wan有點愛火花,最後十分低能地送頭,觀眾完全沒有任何感動,反正路人的負任就是領便當。黑武士的原力時靈時不靈,不是兩分鐘前才使用原力滅火,怎樣下一秘就不懂過火海,白白看著Obi-Wan被救走。主角兩人大搖大擺潛入審判所總部救公主得啖笑,兩台反抗軍古董戰機更自出自入接人走,若果能夠這麼輕易攻入去,怎樣不索性扔個炸彈才走呢。進攻反抗軍秘密基地又是白痴,既然三妹的光劍可以輕易切開道門,一早去開門就不用浪費彈藥用大炮去射門了。我知道Obi-Wan不能殺了黑武士,殺掉了就和正傳連不到戲,但黑武士不是整天把「你很後悔當日沒有殺我」掛在口邊嗎?

網絡上批評三妹的聲浪很大,說她是黑人不夠靚女不太厚道,但她又真係不懂做戲,完全沒有當審判官的威嚴。撇開演員不去評論,三妹這個角色編劇寫得很求其。最初她執意要死咬Obi-Wan,我還以為她是被Obi-Wan拋棄的前女有,因愛成恨了。半路中途性格忽然逆轉,變成了要殺黑武士去復仇,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和黑武士的原力有多大差距,被Obi-Wan說兩句就衝上去要殺黑武士,只能說她有勇無謀。不知何解,劇中的壞人總是不喜歡直接殺人,三妹在第二集沒有大審官上補多刀,我已經預言他會「復活」再回來。黑武士插了三妹一刀,又是沒有手尾結束她,大審官不是前車可鑑嗎,插一刀是不會死掉啊。黑武士想用石頭死壓Obi-Wan,又是不知所謂的殺人方法,正正經經一刀把頭砍下來很難嗎?

星戰電視劇一蟹不如一蟹,下套Andor和Ahsoka,我實不敢寄與厚望。迪士尼的三集新星戰電影,把星戰宇宙的未來殺死了,只好在前傳正傳後傳之間拍些外傳故事,但除了第一套《曼洛達人》好看外,迪士尼正在讓星戰宇宙慢性自殺。

悍戰太平洋:黑色禁區 (第二季) Pacific Rim The Black S2

這套動畫會有第二季有點意外,第一季其實不算很出色,只是靠著《悍戰太平洋》的口啤吸引觀眾。不過電影本身第二集也拍爛了,整個《悍戰太平洋》世界變有點不輪不類,更加不要期望它會加入什麼怪獸宇宙,巨大機械人大戰金剛或哥斯拉。大慨今季是在Netflix還很有錢時簽下支票,今天Netflix大慨不會浪費資源去拍這種雞肋。

第二季兩兄妹繼續駕著長大機械人上演千里尋親記,哥哥那個好打得女朋友背叛組織,與他們一起走佬去雪梨。上集妹妹撿回來的怪獸男孩,今季忽然發現原來是怪獸救世主,被類似邪教的怪獸姐妹團捉走。其實這裏的設定有點求其,觀眾也不用深究她們的動機,她們是怪獸和人類的合成體,教主洗腦操控其他教徒,亦可以控制普通怪獸攻擊主角,總之就是今季的大奸角。

劇情同樣也是很馬馬虎虎,兩兄妹應不應該怪獸男孩交出去換自已平安,從怪獸姐妹團非常巧合救出被洗腦的媽媽,女朋友的黑社會大佬義父,忽然良心發現拾已救人,全部的劇情都很牽強。主角機械人談不上有很精彩的演出,打雜魚怪獸看似很強,打大佬級怪獸則完全無用,一是靠路過的怪獸合成機械人幫拖,二是不夠打要自爆同歸於盡。教主被怪獸男孩隨手插死有點反高潮,那個教主毫不防避是個智障嗎?

兩兄妹終於去到雪梨基地,我一開始還估整個澳洲大陸也淪陷了,雪梨基地空無一人怪獸橫行。豈料雪梨基地有很多台防衛機械人,既然有這麼多戰力,為什麼不去討代怪獸解放澳洲。怪獸男孩沒有被捉去實驗,爸爸竟然也成功逃出生天,沒有機械人自己一個人走去雪梨,好歹也交待包他如何逃出來吧。除了媽媽死了外,故事算是大團圓結局了,想拍第三季也沒有什麼可以拍吧,真正的主角機械人也死了。

Star Trek Discovery S4 星空奇遇:發現號(第四季)

Pictured: Sonequa Martin-Green as Burnham of the Paramount+ original series Star Trek: DISCOVERY Photo Cr: Brendan Meadows/ViacomCBS ©2021 Paramou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疫情中白熱化的串流大戰,隨著各大串流平台股價相繼爆破,燒銀紙搶觀眾暫時緩和下來。在眾多串流平台中,不計己經中彈身亡的CNN+,Paramont+相信是最積弱的一家,不計小孩子卡通,片庫中能夠拿出來充場面的,就只有《星空奇遇》系列。《發現號》作為搶攻串流觀眾的第一擊,表現不算是很理想,除了吸引我輩《星空奇遇》的老影迷,未能在主流觀眾做出口啤和收視。

來到第四季,主角Michael終於當上發現號的艦長,在三十四世紀展開新的探索。發現號在未來世界重建了星聯後,作為唯一擁有跳躍引擎的太空船,很自然地成為新星聯的旗艦。開首幾集有初代《星空奇遇》的影子,高舉星聯和平共融的理念,去解決問題引導不同星球加盟。大慨編劇發現上季過份政治政確,高舉同性戀黑人和肥婆有點趕客。今季馬上找個金髮美女加入艦橋,雖然只是擔任花瓶角色,但艦橋看起來順眼多了。

這一季的主線是新危機,上季找到了大爆炸的原兇,今季忽然冒出超科技星球吸食者,扭曲附近宇宙的空間,吞食一切變成虛無,請男主角的老家星球,吃了第一個星球便當。面對不知是自然還是人為現像,今季很難得地沒有狹義上奸角,只是在面對未知的危機時,人類很自然分成兩派,作出主戰或主和不同選擇。初初以為星聯女總統,艦隊司令,又或者橫看掂看個樣都很奸的星聯心理醫生和天材科學家,其中總會有一個會是傳統定義上的奸角,結果編劇甚至不用刻意漂白,他們不是完全單純的路人角色,就是相信自以為正確的理念去行動。第一部最後一集,在星聯議事廳辯論舌戰,對未知外星人要先下手為強,還是申出友誼之手嘗試溝通,就是很傳統《星空奇遇》的科幻命題。

航行者號飛了去delta quadrant很遠嗎?發現號今次一口氣跳出銀河系,去尋找製造行星吞食者的全新未知外星人。平時的外星人有兩隻手兩隻腳,很顯是演員花妝扮的。想與外星人滿通打開宇宙翻譯器,大家就可以講英文。今次外星人的設計很有驚喜,主角一行人四出尋找與新外星人的溝通的方法。以放諸宇宙四海皆真理的數學作為語言媒介,很久以前經典科幻電影《Contact》也有講過,但把純客觀性的數學結合純主觀性的感情,去創造出新外星人的「語言」,戲中還以很影像化用彩光表達出來,雖然有點兒嬉但放在《星空奇遇》中很有新鮮感。

不知道《發現號》會不會有第五季,我覺得Paramount+應該見好就收,趁現在口啤還不錯時拍套劇場版交代一個完滿結局,不要將《發現號》勉強拖長死唔斷氣,讓三十四世紀的新星聯繼續多災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