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 | 題目:有關方舟的資料...... 作者:純貓七 「發現」方舟一事是在1960年開始的,因為北約在亞拉臘山(Mount Ararat)上空拍攝到有船狀物體的高空照片,這些照片令人聯想到聖經描述的方舟,所以才有「發現了方舟」的傳聞。為此,當時土耳其軍隊和考察小組便上山調查,但結果當然不是發現真的方舟,研究團最後在 Life Magazine 發表了不是方舟的結論。 當時有位「方舟迷」 Ron Wyatt 死心不息,窮卅十多年精力去考究, http://www.tentmaker.org/WAR/HasNoahsArkBeenFound1.html
從1960年至今,教會都沒有正式承認那些照片拍攝到的就是方舟。但是,有些教徒卻用以訛傳訛之法,以為謊言說一千次便成為事實,不斷說找到了方舟。為求招攬信徒,自欺欺人,實為基督教的恥辱。在此,還望尚有良知的教徒,當耳聞目睹發現方舟之說時,加以阻止,為世人做點善事。謝謝!
|
2. | 題目:方舟難題* 作者:Hauman 閣下說自己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我想理性的定義,一定包括以知識層面判別事物的真偽,以方舟而言,我首先不討論較為冷門的考古學(事實上現時沒有任何一次所謂方舟的發現可以經得起考古學的批判),只以常識判斷,我很而易舉便能列出數十荒謬之處: 1. 以聖經記載,方舟大約長四百五十呎,闊七十五呎,高四十五呎(以一肘所一呎半計),如要抵受大風浪,一定要有完整硬木塊,但世上最長的完整硬木塊,約只三百呎長。 2. 四百五十呎長的木船,即使以現在的釘板技防溜技術,也不可能抵受大風浪數十天, 而當時根本就沒有金屬作釘板。 3. 不少動物都有牠的生態特性,雪地動物如北極熊,企鵝,怎可找上門來? 4. 有不少沙漠動物不能離開沙洞,怎可上船? 5. 大部分動物的食用習性不同,有些根本不是人類所能為他預備,挪亞怎樣解決? 6. 不少動物只能吃新鮮食物,挪亞如何供應? 7. 不少動物只能在極熱或極寒生活,怎能放在一處? 8. 本人曾從事生態工作,理論上,動物若只餘下少於二十頭,我們也會認為牠們是絕種,因他們的基因多樣性已失去,如此窄的基因庫無可能存活,何況是七公七母或一公一母? 9. 洪水如何令水中動物滅絕?挪亞又是否有帶水中動物上(只說有血有肉,沒有說水中動物)? 10. 若加上昆蟲(創7:8),最少也有上千萬種動物,方舟只有三層,每層只有四分一個大球場般大,如何放得下最少四千萬種動物?(假說一半是七公七母,一半是一公一母) 11. 按基督徒深信的物種不自我出現,方舟一定有載恐龍,可惜方舟絕不可能載得下一隻腕龍。 12. 洪水後,地上一切盡滅,動物如何找食物? 13. 四千萬隻動物於七天內上船,動用全球的 DHL,也不可能做到。 14. 即使七天內能全數運到,上船的速度,也要平均每秒六十六隻動物,即使全是世上活動最高速的蜂鳥,也沒有可能。 15. 方舟的船身以高一肘(呎半)來透光(創6:16),但以方舟的規模,沒有現代化的通風系統,一天內所有動物也會死掉。 16. 以挪亞一家的人手,每天不可能處理二千隻哺乳類動物的糞便,更何況有四千萬隻不同類型的動物? 17. 挪亞如何保鮮食物? 18. 即使到十八世紀,人類在遠航時,也會因缺乏新鮮植物,而患壞血病死,即使挪亞一家不帶動物,也不容易存活。 19. 以不同動物的生育能力,四十日後,方舟的負重量可能會倍增,如何應付? 20. 以動物的密度及飲食習慣的不同,幾乎所有都要個別餵食,八人如何應付? 21. 以簡單的物理現象,大氣層怎樣聚積四十天雨量,突然浸掉全球?空氣中如何承重(指水的重量)? 22. 地球何來有如此大量的淡水(即使加上海水),浸掉所有高山? 以上只是隨手寫出來的理據,如果要加上較深入的物理學及地質學,我隨時可舉出上百個不可能的理由,請問閣下仍認為自己理性否?
|
3. | 題目:關於方舟大小的問題* 作者:Johnson Lau 設一肘為 40cm(計多o左),方舟長三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即長 12000cm(120m),寬2000cm(20m),高1200cm(12m), 即一層有 120*20=2400 平方米。假設每層 1.5m 高,即有八層,方舟總面積 19200 平方米,計夠你有 20000 平方米,要放置三千萬種動物,每物種佔地只有 20000/30000000=0.00067 平方米,即 6.67 平方厘米,即長,闊只有 2.5cm (一寸)的正方形。試問點挪亞怎樣可以放下那麼多的動物?全部以冷凍胚胎形式運送?
|
4. | 題目:Re: WRONG : 書蟲 ....... 挪亞方舟能抵擋多「豪」的雨? 作者:黑貓七 > 不過,保守地說,10 ft/hr 都死啦. 地球半徑:6370km(約數) 球體體積是:4/3兀 R^3 相差:4,493,370,663 km^3!!!!!!!!!!!!!!!!!!!! 球體表面面積是:4πR^2 = 509,905,556 km^2 一層樓約2.5m高,嘩,一日就浸過88層樓的高度, 書蟲" <book.worm@alumni.ust.hk> 撰寫於郵件
|
5. | 題目:Re: WRONG : 書蟲 ....... 挪亞方舟能抵擋多「豪」的雨? 作者:黑貓七 又同你計數: 上文計到洪水有:4,493,370,663 km^3 答案係:14,000,000 km^2大,160km高, 但實際呢? "蒙古仔" <蒙古仔@蒙古仔.蒙古.教會> 撰寫於郵件 |
6. | 題目:挪亞方舟大洪水的原型(節錄自:《瞧!這個基督教》 ) 作者:何永坤 文章提供:脫苦海 就在大量出土美索不達美亞的古帝國城址文物的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學家G.史密斯譯讀古代蘇美爾民族的「吉迦美爾史詩」時,忽然發現其中一段話,和聖經創世紀描述驚人的挪亞方舟大洪水非常相同。經過繼續的精細研究,史密斯認定挪亞方舟大洪水的原型,就是蘇美爾民族的洪水,猶太人的祭司不惜喪盡天良,抄襲這個蘇美爾洪水而捏造挪亞方舟大洪水,並寫在他們的經典內。 G.史密斯就於一八七二年十二月三日在英國「聖經考古學會」上宣讀他的發現,立即引起西歐各界的一場轟動。由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廟堂君子一向都奉猶太聖典為絕對的真理,不能接受創世紀有捏造之處,咸說有關挪亞大洪水與吉迦美爾史詩,只是個別細節的偶然巧合吧? G.史密斯沒有因為受到英國廟堂人物的批評而取消他的論據,反而決心親自前赴美索不達美亞南部巴比倫尼亞的巨大廢墟進行發掘,終於掘出數千塊泥版而加以整理復原,耗用了近兩年的時間,經過精細的排比及分析,竟然如奇跡的證實他的論據:諸如放烏鴉和鴿子試探水情的情節;方舟停泊在山峰的描述;洪水持續的時間;兩者傳說的寓意也是人類因罪孽深重而受神的懲罰,而被神選為好人才能得救。兩者所差異的只是,《聖經》的挪亞,在蘇美爾神話中讀「烏納比斯添 Utnapirhtim」;《聖經》中只有一 個視人命如芥草的惡神耶和華,而蘇美爾史詩中則有很多神出場,並不都是放洪水淹人的惡神。 蘇美爾民族的「吉迦美爾史詩」為數十二塊泥版,共三千多行。神話故事分六個部份。有關吉迦美爾史詩的洪水故事,就在第十一塊泥版中的一段。由人類始祖烏納比斯添告訴吉迦美兩: 「我將我擁有的一切生物/全都推到舟子上;我的全家人及我的親戚/田裡的禽獸、工匠,我要他們全都登上舟子。(以上可見創世紀第七章七至十節)/我進了舟子,並關上艙門……/當曙光初露時/天際出現一朵烏雲/光明轉為黑陪/地上的兄弟再看不見彼此/天上的飛鳥也看不見對方/眾天神都懼怕(來臨中的)洪水/牠們逃跑,並攀上那稱為阿瑙(Anu)的天國/歷六日六夜/風和洪水向前進軍,暴雨淹沒大地(創世紀六章十節 「過了七天,洪水氾濫在地上」)/到第七天,暴雨才止(創世紀大洪水混雜兩個版本,一說一百五十天方止;另一說四十天才止,顯示有兩個祭司寫出不同的謊話)/全人類已為泥濘所覆蓋/而舟子則擱在列射山上(創世紀第八章四節說「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我把一隻由鴿放走,過不多時牠自行飛回來(創世紀八章九節,放鴿亦飛回來)/我再把一隻燕子放走,過不多時牠又飛回來(八章九節,則仍放鴿,亦飛回來)/因無法飛往陸地/我再把一隻烏鴉放走/這烏鴉飛去後,再沒飛回來(第八章十三節仍然放鴿亦再不回來了)。」 從上引「告迦美爾史詩」第十一塊泥版的記述,和聖經創世紀挪亞方舟大洪水的經文對照,清清楚楚可見創世紀大洪水的原型,就是吉迦美爾史詩的洪水。 我們要了解一件事,就是十九世紀所掘出蘇美爾史詩的泥版,大部分已破碎,只餘片斷僅可記錄傳世。幸而阿迦德民族承受了這個「告迦美爾史詩」的整體內容而得流傳下來。手上有本「古代世界神話」,其中有一篇「蘇美爾神話及阿迦德神話」,由當今被譽為「蘇美爾權成」的克籃瑪(Sir Noah Kramer)執筆,書中列的職銜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克拉克研究中心,亞述學教授和大學所屬博物館泥版典籍總監」。他在該長文中說 : 「阿卡德人的神話,與他們的蘇美爾原型迴然不同。然而,至少有兩種神話,即「伊絲姐爾 Ishtar 降到冥府」和「洪水滅世」,卻幾與眾所週知的蘇美爾「母本」毫無二致。…… 「據這一神話所述,諸神所降的毀滅性災難之一,就是滅世洪水。相傳,人類之所以倖免滅絕,無非是由於阿拉哈西斯 Atrahasis 遵照埃阿 Ea 所囑造一巨舟將妻子家人、工匠、糧食、全部家雜以及草原動物——「一切食草者」載於舟中。以上所述,不啻為家喻戶曉、十分類似的蘇美爾、阿迦德和「聖經」有關洪水敘說的翻版。」 除古代蘇美爾民族之外,各民族如阿迦德人甚至亞述人和巴比倫人都是閃族的一支。阿迦德的神話也就被亞述人及巴比倫人所繼承,只是個別的神祇名稱不同,神話故事則無大異。所以「吉迦美爾史詩」的蘇美爾原型,由閃族所抄襲與繼承,猶太祭司捏造成自己的神話大洪水,是來源有目的。 「抄襲」神話與「整體」神話移植是有不同的。基督教將猶太教的經典作整體移植在聖經中而稱「舊約」,就不是「抄襲」而舊約創世紀不少神話的細小及個別的情節從蘇美爾史詩編寫過來,即使情節並非完全整體移植,亦是抄襲。 蘇美兩人所說的洪水並非來自虛構,只不過加上神話的色彩。在西元一九二二年至三四年間,領導英國不列顛博物館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考古隊,進行以大規模發掘出蘇美爾首都吳爾古城的偉大英國考古學家胡利(Sir Leonard Woolley),就曾在吳爾城址牆下深十四米的地方挖出一系列古蘇美爾王陵墓;當工人照他指示再向下挖發現一層很厚的河床軟泥達三米;工人再在這厚軟泥床向下挖,他們發現了曾有人類居住的證據及物品。胡利經過檢驗看出遠古曾有一次洪水覆滅了一些不知甚麼居民,洪水退消以後一段時間,一些人來到此地,這就是蘇美爾人。 總之,聖經挪亞方舟大洪水抄襲蘇美爾民族史詩在考古學與文化人類學的光輝照耀下, 已成為全世界認知的事實。 編按:亦可參考以下網頁 - |
*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