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甚麼在網基版,基基一貼文就被人反駁、攻擊?幹嘛非基都可以貼文?
答:
1. |
題目:Re: 另一個talk chirstian 的newsgroup 在下是來自網基版的,冒昧貼文,還望諸君別介意。 據說當初的網基版以基督徒居多,非基督徒只是少數。然而,這些非基督徒中不乏才智之士,當他們貼文質疑基督教時,最初有不少基督徒以傳教小冊子程度的標準答案回應,但被一一駁倒。結果,很多基督徒辯不過人之餘,留下「你說得很有道理,我無以反駁,但基督教一定是對的」,或「我會為你祈禱」之類的說話,揚長而去。這些基督徒版友的品性算是善良的了,謾罵異見者為「魔鬼」或「被魔鬼迷惑」之後訕訕離去的基督徒亦大不乏人──當中的表表者,是某位自稱奉主之名詛咒異見者腸穿肚爛而死,子女早夭的靈恩派信徒。 物換星移,基督徒紛紛求去,對基督教(包括教義、教會、教徒)或多或少有些不滿的非基督徒卻聞風而至。過了一段日子,網基版的非基督徒就比基督徒更多了。現在於網基版活躍的基督徒若非新版友,就是有學問有獨立思考,不會不堪一擊的人材,再不然就是在一般教徒眼中比較破格的基督徒(諸如大力反對某些教徒以「挪亞方舟已被發現」、「進化論已被推翻」、「達爾文死前信主」等謠言傳教,又唾棄某些轉移視線,雙重標準,違反邏輯的傳教、護教手法。這些事是華人教會裡一般「標準教徒」所極少參與的)。 是的,在下也深知網基版的環境對一般基督徒是很 harsh 的 ──不僅因為那兒的非基督徒又多又不見得人人客氣(其實光是忍受這一點已需有過人之能,唉),也因為那兒的非基督徒大部份都講道理,並非像不少多上教會卻少與教外人作思想接觸的基督徒所想像出來的不信者一般:為反對而反對,盲目抗拒主,根本不可理喻。很諷刺的,在網基版,「把心剛硬,不理對方以理服人之努力」者,大多(當然,不是全部)不是非基督徒,而是基督徒。舉例說,在今年七月,網基版的一位基督徒回答不了異見者的詰難,憤然丟下一句「我是跟硬主的」,表明無論對方提出任何理由他也必定不放棄基督教。反之,在網基版的非基督徒之中,不但從來沒有人說「我是反對硬耶和華的」這類對白,反而有一位名為 S.C. 的版友多次清楚表明若有人可以在某一個(只需一個)問題(包括永火、苦難、「草木先於星體」的創世次序等等)上說服他,他就馬上信教。網基版的非基督徒是否人人「心腸剛硬」、「盲不信」,就留待大家自行判斷罷。 附帶一提,除非已經把對手的論點確實駁倒,否則,對人家的論點不作回應,就直指他人為盲目堅持(俗稱「死撐」),無論語氣如何溫柔,這在本質上也只屬不折不扣的中傷。在下明白這是很不中聽的,但還望各位(不論信仰立場為何)多加注意。 另外,在下是反對任何人(不論信仰立場為何)進行連坐法的──例如以往被某些自稱基督徒的傢伙大肆侮辱,就斷定每個基督徒都必然如此。 若各位不喜歡網基版裡非基督徒坐大的情況,又不至於把那兒的非基督徒一律定性為既盲且蠻,無理可說的「不信死硬派」,那麼,在下歡迎各位到網基版一聚,就當是支持一下在那兒孤軍奮鬥的弟兄姊妹也好。
|
2. |
題目:本版是attack.christianity? 謬論1:『叫christian版所以主要只有基督徒貼文。』 反駁: 照此類推,『謝霆鋒版』只有謝霆鋒才能貼文?『貓版』只有貓才能貼文?『政治版』則根本無法貼文?(因為『政治』並非實體。) 由此可見,版名是以論題分類,而非貼文者身份。 謬論2:『攻擊基督教比討論基督教更多!又不見你們去攻擊佛教?......』 反駁: 這似乎說明一個現象:連基督徒都看得出基督徒在討論中往往處於下風。但這不是非基的責任啊!若你們基督徒技不如人,還有什麼好說?佛教版和本版同樣容許不同意見,歡迎任何人挑戰。早陣子就有人在友版貼反對佛教的文章。 又沒有人阻止你們駁斥非基言論,更沒有人阻止你們駁斥佛教教義。基督徒和非基是在大致公平的情況下討論的。你大可以完全駁倒非基言論,令他們心悅誠服,成為基督徒。 所以,你們要做的不是壓制非基言論,而積極是面對教外的非基挑戰。就像我自己,建立網頁請相反立場的人去編輯,主動鼓勵人去駁斥我的言論,就是明白到人皆有錯,兼聽則明。其實這裡不少基督徒也很樂意和非基討論。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共勉。
|
3. |
題目:談一名基督徒對是次辯論之意見 在某所大學的團契 newsgroup 中,有人對邀請各界辯論的諸君有如此評論,大意如下:1. 這兒的辯論氣氛並不熱烈。2. 跟非基督徒理性辯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像法利賽人一般,辯論只為著證明自己正確無誤。非基督徒心裡早已預先設了一道「閘」,怎樣也不會信主。3. 要讓人信主,靠的不是辯論,而是聖靈的感動。 在晚生這種「冥頑不靈」的非基督徒眼中,這評論幾乎是可以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名狀的。首先,就發言次數而言,第一點是不成立的(短短一晚有三、四百篇文章被 post 上去,而那大學團契之 newsgroup 成立至今只有二、三十篇文章)。當然,就發言質素而言,這兒總少不免有一點點意氣之爭,算不上完美。不過,這兒並非沒有高手坐鎮,況且,就是晚生這種庸手的發言也不見得全是毫無意義的意氣謾罵吧? 評論大要的第二點就更難令人接受──首先,單純的抽象價值與抽象價值之間的辯論不錯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欠缺一個共通的價值準則判別何謂合理/誰是誰非,必然沒有結果),但是,既然被稱為「理性辯論」,那就一定是有意義的(只要辯題背後沒有不能成立之預設的話──即「太監生男嬰的機會比生女嬰高」一類的辯題是不會產生有意義之辯論的),因為實證與邏輯就是理性辯論中,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判別「何謂合理」的標準。因此,縱使因為兩方資料太多,或是時間所限,在辯論中得不到一個雙方同意的結果,但是必然會對對方的論調得出進一步(無論深廣)的有意義認識。 另一方面,基督徒說「非基督徒辯論只為表現、證明自己有理,心中先有一道『閘』,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基督教」云云,其實皆必須先在理性層面上完全令非基督徒毫無辯解餘地,而非基督徒仍無理強撐後方可成立。否則,在理性層面上未辯倒對方前而宣稱對方心中有「閘」、有成見,才是真真正正的沒有意義:若非基督徒不信教就是「閘」,基督徒對宗教的虔誠也同樣可以說成是「閘」!再者,一個典型基督徒的心態,理應比非基督徒的「閘」味更重──基督教教義的最大特點,在於其「絕對無謬性」:耶和華才是惟一真神!聖經絕對無誤!耶穌的教誨才是正確的思想!既然基督徒本已認為自己所信的才是最好、最正確的,在心理上自然較難採用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即同情、移情的理解)。當然,晚生也不否認世上有絕對死硬派的「凡基必反」份子,但這種「系統式預設」的反基心態似乎並不流行。 好了,即使假設非基督徒真的人人心中有「閘」,那又如何?既然是建基於理性的辯論,雙方就只可在邏輯與實證上一較高下,不可動輒以不能論證的單純價值觀單方面數落對方,否則就是違反理性辯論的原則,只會出醜。如果非基督徒不用邏輯與實證,卻把自己的「閘」抬出來,那最終只是他們自掘墳墓,基督徒怕甚麼?反之,若非基督徒雖心中有「閘」,在辯論時卻不表現出來,只是忠實地以理性反駁,那麼有「閘」無「閘」,又有何分別? 說得難聽一點,心中有個人的終極價值觀,卻懂得在學術討論中把盡力它抑壓,忠實地說理,那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不在學術層面作任何表態,反倒在辯論分出勝負前隨口誣蔑對方「提出討論的動機不純」,企圖以公關形象而非學理上壓倒對手。這根本就是對學術精神的污蔑,狠狠地踐踏了 intellectual integrity!與此同時,這也是基督徒對自己的信仰間接的污蔑──難道他們認為基督教系統在邏輯和實證上如此脆弱,不得不以如斯卑污的手法保護它遠離理性辯論嗎? 至於第三點,晚生也沒好氣長篇評論了,姑且簡單說說。若某件事是不成立的話,無論在感情上如何感動,對那件事堅信已極,也不能改變現實世界上「這件事不成立」這個事實。即是說,信念不是萬能的,堅信自己長生不死的人類一樣會死;堅信一輛錢七是飛機,它在衝往跑道盡頭後一樣會跌進海裡,不會高飛;堅信太監可產生精子,他一樣無精可捐……如信念真的可以改變現實,那麼信念和改變之間一定連結著行動:當事人為實現自己的信念,以行動改變現實(如社會學上的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所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回事)。不過,這只是經驗世界中才可發生的事,而且也只屬事後補救性質,不能以此機制改變過往歷史。由此可見,無論是單純的信念,抑或更進一步的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機制,對於在聖經裡被反基份子指出來的歷史事實的疑點,以及理論上的邏輯犯駁,都是毫無防禦力可言的。結果,到了最後還是要依靠以實證和邏輯為基礎的辯舌,才能將之合理化。嗯,好像有點離題了……不過,既然基督徒相信上帝全能,而上帝又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那麼,他們就是因此「推論」說「聖靈也是無所不能的!被聖靈感動而信的人也是能人所不能的,單憑信念就可令不合理的事變成合理!」,晚生倒也真的無言以對…… ^^; 個人以為這位大學生基督徒第二、三點的論調頗常見,是以特此一書(雖然是在別人背後說壞話…… ^^; )。歡迎諸君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