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只有二百多頁﹐性質是消閒類的流行小說﹐沒有收藏的價值﹐所以我也不打算買。當日準備打書釘看整本書﹐不過後來有事走了﹐只看了頭兩章。怪異的故事我想繼續再看下去﹐但離開書店後轉眼就忘記了。想不到早兩個星期去圖書館讀書時﹐循例逛中文書架時﹐竟然給我再次遇上它。事隔幾年想看的念頭沒有減少﹐於是馬上借閱了。薄薄的一本小說不甚耐看﹐我只用了個多小時就極速翻完。故事充滿彭洗翔的一貫個人風格﹐十分荒謬黑色幽默。一個平凡人偶然成了強姦殺人犯﹐卻因這個際遇變成好人。詳細情節在此我不便透露﹐懸疑小說的謎底若揭開了就不好看。不過可以告訴你們﹐主線的設計在意料之內﹐在細節上有出人意表的驚喜。書中亦不乏男女之間的精警語句﹐大慨是出於李敏工多藝熟的手筆﹐有些可以間線引用的句子﹐差不多是新一代高檔愛情小說的共通點。
這本小說應該可以改篇為一個很好的劇本。不過細微處犯駁的地方也有不少﹐為什麼不懂查詢電話公司去追縱來電﹐又或者信在某人辦公室附近的郵局投寄﹐主角就可以立即認定某人是疑犯﹐香港郵局又不是只服務一個人。這些為求增加氛氣的推理欠缺邏輯﹐故弄虛玄的效果倒成了弄巧反拙。流行小說不會以文載道談什麼大道理﹐通常看罷過過癮便算數。不過書中把劇情串連起來的各種巧合﹐倒帶出了一個看似是道理的道理。很多時候被害者和害人者的關係﹐是可以互相對換﹐只在乎從那一個角度﹐由那一點去切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