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香港人故明意義﹐是闡述四代不同香港人的文化性格。第一代是經歷戰亂洗禮的老人家﹐他們安份守己安居樂業﹐為第二代人開創發展的機會。第二代人是戰後嬰兒﹐趕上了香港經濟起飛的列車﹐一路步上成功的青雲路。他們人多勢眾﹐還管掌著社會的主導權﹐不願放手交捧給下一代。第三代給第二代壓著無法出頭﹐唯有消極反抗第二代的主流意識﹐尋找另類生活文化。第四代人是第二代人的孩子﹐在富裕的環境下成長。第二代人努力讓第四代承繼者自己的想法﹐第四代連反抗也不懂﹐只會照單全收第二代的主流意識。四代香港人的不同思潮﹐代表著香港核心價值的變化。
作者劃分四代人的界線不太科學﹐在我看來似只是跟據自身經驗﹐以作者認識的人作為代表。很明顯這四代人並不能代表香港的大部份人﹐只限於本土中上階級或知識份子的圈子。完全忽略低下階層和新留民﹐還有那些移民海外又回流的人。套用我自己的經驗去反證﹐第二代中年人不一定有主導權。有主導權其實只是一小部份精英﹐大部份第二代也是庸庸碌碌﹐與第一代沒有多大分別。以出生年齡橫分﹐我屬於三代尾四代頭。不過我認識同年紀的朋友﹐完全不像文中所說的第三第四代。反倒似是第二代人﹐看準現今社會轉型的契機﹐磨拳擦掌準備把追不上時代的第二代人拉下馬﹐爭奪社會的主導地位。俗語有云一樣米養百樣人﹐也許把不同人的想法歸納整理的很困難的事。不論如何去演釋分析香港價值﹐總會與一部人的生活體驗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