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科有一個考試加兩份功課﹐分別是千五字的短文與及三千字的長文。第一篇功課是做功用主義﹐第二篇功課則是自選題目﹐我選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去批評馬克思主義中剝削勞工的推論不合理。我甚至為此找馬克思的原文來讀﹐這篇功課除了拿到好成績拉高總分外﹐還使我在寫哲學文章上獲益良多。我前後總共寫了三份初稿給教授批改﹐第一稿給教授刪去接近三分之一篇幅﹐說很多內容言不及義﹐兼在行文間帶情感因素貶底馬克思主義﹐不乎合哲學文章著重理性的基本條件。這課的教授不單教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還補課教我們如何寫篇四平八穩的哲學論問。在批判不認同的哲學理念之前﹐首先要能夠清楚無誤地解理要批判的對象﹐才不會犯了攻擊稻草人的謬誤。單寫推論去作出批判並不足夠﹐還要預期對方會作出什麼回應﹐並加以深入檢視對方的回應是否合理。要暫時放下自己的思維﹐代入理批判對象的思維去思考﹐並不是一個件易的事﹐但這種深入思考的能力﹐就是哲學家與沒受過哲學訓練的普通人的分別。沒有過正反兩邊理論的反覆思考﹐文章只能算是舒發自已的意見﹐並不是思想嚴緊的哲學論文。
課本的作者Kymlicka和﹐我的教授也是自由主義者﹐他說這是在北美學院派政治哲學的主流。所以課程教授的內容偏重自由主義﹐探討其他主義時也是以自由主義作為比較批判的基準。自由主義的觀點某程度上很合理﹐所以在西方社會的政治體制中﹐連奉行資本主義的美國﹐施政也帶有自由主義的影子。可是若自由主義的問題﹐若沒有其他客觀條件管束﹐則會變成不切實際的空想﹐所以絕對自由主義的社會也不可能存在。所以所有現今西方的民主政制﹐也是實行混合主義。問題只是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應佔的比重。我倒奇怪班上有些鬼仔同學竟然是馬克思的信徒﹐他們大力支持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還以為馬克思主義已名存實亡。大慨他們沒有經產過共產主義的恐怖﹐才會對共產主義有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共產主產乍聽起來是一幅很美好的圖畫﹐可是那只是建築在浮沙上的空中樓閣﹐經不起現實的殘酷考驗。班上的女生多數支持女性主義﹐這也是很想當然爾的事。可能我身為男生﹐總看不到女性主義有什麼特別﹐看起來好像只是把相同的說話﹐用不同的言語再說一遍。大慨我是班中唯一的資本主義支持者﹐教授說他教了這科六七年﹐也很少見以資本主義理論為基礎﹐去質疑其他理論的學生。他說我提出的問題帶來學術火花﹐讓他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問題。有些問題當然是我對其他理論有誤解所至﹐但有些問題則是合理的批判﹐指出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內在矛盾。社區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並不是有統一整合性的政治主義﹐課程主要是講解其中不同的單元﹐以及解釋這兩個主義對社會的功用。諷刺的是社區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的理論﹐竟然可以用來支持我向來讚同的全球化一體化主義。政治哲學這課很有趣亦很有用﹐我會在第三年的哲學課也選條這科。
相關文章﹕
哲學功課﹕馬克思主義與勞工剝削
淺論馬克思主義 (Marxism)
淺論新自由主義 (Libertarianism)
淺論自由主義 (Liberalism)
淺論功用主義 (Utilitariainsim)
哲學功課﹕ 關你叉事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