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哲學差不多三年﹐我最感興趣的課題是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第一次接解政治哲學是兩年前修讀的入門課﹐學懂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自由主義﹐和一藍子不同主義的分別和好壞。這幾年一直期待可以修讀中級政治哲學﹐可惜上課時間總與工作時間不配合。這個學期中級政治哲學終於在個學期終於在午飯時間上課﹐雖然每星期有兩天要匆匆忙忙在課室裏吃午餐﹐不過能修讀到想讀的科目﹐辛苦點還是值得。這門課的教援竟然是上學期我修存在主義的教授。不知是存在主義內容特別艱深﹐還是教授講解得不清楚。那科我的成特別差﹐有點擔心這課也會重蹈覆轍。幸好原來只是課程內容的問題﹐教授講解政治哲學十分清楚﹐這科我也順利考取B+的成績。
這課程的編排與與初級政治很哲學不同。初級班以政治理念分類﹐縱向教授不同主義的思想。這班的課程則以橫向分類﹐每章集中討論一個政治議題﹐把從左到右有關該議題的想法和觀點羅列出來。課本厚達的五百多頁﹐﹐結集近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圍繞那些議題發表的學術論文。以前初班的哲學課本雖然也要看原文﹐但編輯會在文章前加一頁半頁導讀。這次中級課程的課本完全沒有導讀﹐上堂前自己讀閱課文備課比較吃力。幸好教授的講義解晰清楚﹐她亦把課堂講義的電郵給同學。上課前先看一遍課文﹐記下不明白的地方上堂時發問﹐或與其他同學討論。溫習時再參考講義﹐對照課文重看一次﹐基本上已能掌握所有課文內容。若果上課前不備課﹐只是臨場聽教授講解的話﹐沒有時間去思考文章的內容﹐便會錯過發問澄清文中某些慨念的機會了。
課本的內容很廣泛﹐從國家的慨念﹐到民主制度﹐公義﹐權利﹐自由﹐平等﹐剝削﹐正義戰爭也有深入討論﹐但一個學期只有十三個星期﹐教授只能取捨書中的文章來教授。怎料這個冬天溫哥華下大雪﹐大學因為積雪關係停課﹐學期中教授又病倒了一個星期﹐結果前後損失了兩星期的教學時間。教不完所有課程內容﹐教授只好漕縮課程﹐放棄國家﹐剝削和戰爭的文章﹐連關於平等議題也只夠時間教一篇文章﹐真是可惜。希望遲些日子有空閒﹐我可以自修餘下的課文。不過有些文章很艱深﹐讀完也只是一知半解﹐不能確定自己有沒有誤解文章的原意。或許光拿起課文看文章還不夠﹐必須要寫筆記撮要文章的重點﹐並思考批判作者提出的理由的局限性﹐才能夠清楚明白文章的內容。
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