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少人認識有人寫自傳,想不到我的中學同學朱敦瀚,今年出了版了一本自傳,講述他小時候的故事。想我當年坐他後面,抄了他不少功課,當時可是那會想到,那個會考8A的書呆子,長大後當了「亞洲第一工程師」,還常常見報上電視接受訪問。原本只是他在某次訪問,談及童年往事後有感而發,在Facebook寫些回憶與朋友分享,悅文堂看過後十分賞識,便把文章結集成書出版。
這本書在書局歸類為勵志讀物,富有獅子山精神的奮鬥故事,講述作者從小學至中五的回憶。現今年青一代常說沒有機會,社會流動停滯不前。至少我們七十後那一代,只要努力還是有機會出頭,朱敦瀚就是一個好例子。當年我認識朱敦瀚時,只知道他是轉校高材生,想不到他有如此坎苛的童年。正如所有窮小子發奮向上的故事,朱敦瀚小時候家貧兼成績差,小學二年級考包尾的他,學校中遇上貴人改變生命,小六畢業時已名列前矛。可惜升中派位失利與名校擦身而過,中三時憑自已努力終於考入名校。
始終是真人真事回憶錄,不是粵語長片不會窮得太跨張,這書不是講如何慘法如何催淚,而是看小朱敦瀚由壞變好的心理轉變,適合望子成龍的怪獸家長參考。另外他轉校前後的心理爭扎亦很好看,他是自已決定要轉校,並非盲從父母安排。一下要子離開熟悉的朋友,轉去陌生的環境升學,一腳踏進唔知就嚇死,知就笑死的名校世界,大慨需要很大的勇氣。
這本書的前半是勵志求學故事,後半是那些年我們的少男時代,小朱敦瀚清澀愛的故事上集。未開花已結束的單戀,大慨是毒男們的共同回憶,讀起來特別有共鳴。當年自以為失戀要生要死,現在回頭看覺得好低能好好笑。喜歡上好朋友的妹妹,半推半就強迫好朋友幫手示愛,結果被伯母發現大罵一頓。會考溫書在自修室識女仔,身為名校男生是有優勢,書中說結果失敗了。不知是他怕老婆吃醋,還是我記性不好記錯了,印像中好像是另一個版本。
有一個哲學性的問題,其實朱敦瀚轉讀名校,對後來成為「亞洲第一」有沒有幫助呢?眾所周知名校讀書靠自已,朱敦瀚原本就讀的旅港開平也是band 1學校,若果他原校升學考會考,以他的資質就算沒有8A也有至少有5,6枝A,升港大讀土木工程應該不是問題,人生的路應該還是同樣地走。唯一有分別的是,平記是男女校,喇沙是和尚寺。當年小朱敦瀚成績優異,肯定有不少女生暗中仰慕,結果掛住拍拖影響學業,很有可能升不到大學了。
作者簡介:朱敦瀚,現職香港政府高級工程師,著有六本土木工程課本,被世界各地土本工程學會推薦,多次傳媒訪問其成功之道,有「亞洲第一工程師」的美譽。
Related

早陣子和一個轉行不當工程師,跑去讀MBA入投資銀行賺大錢的舊同事吃飯,很自然聊起早兩年金融海嘯。當全世界也一至認為貪得無厭的金融行業,是海嘯的元兇,我的朋友身為局內人,卻持相反的意見。他認為政府只看選票的短視經濟政策,和盲目追逐利潤的投資者,才是真正的元兇,金融行業只不過是過水濕腳的中間人,時勢造英雄讓他們賺大錢。儘管我不同意他的觀點,但與他談話很有啟發性,亦引證了Liar’s Poker一書的可信性。 這本書雖然二十年前出版,但現在看也完全沒有過時的感覺,大慨金融行業中人性貪婪是恆古常理。據聞此書是華爾街MBA人手執一本的求生指南天書。這本書的作者本身也是個傳奇人物,英國名校MBA畢業,入職投資銀行Salomon Brothers,不知怎樣有金融才俊不做,轉行跑去當記者。他的研究報導改變了整個美國職棒界,他的書更屢獲新聞大獎,長期入選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Liar’s Poker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半自傳式的記錄了他在投行工作那幾年間的所見所聞。 Liar‘s Poker是華爾街流行的賭博遊戲,與我們去卡拉OK玩的大話骰玩法相似,分別只是估從口袋隨手抽張一元美金上鈔票編號上的數字。或許這個遊戲便是整個華爾街的縮影,金融行業只是一班人在比賽膽色的賭錢遊戲。這本書大約分為三個剖份,第一部份寫作者初入行到紐約接受培訓的經歷,他以風趣的文筆,加插幽默的趣聞逸事,把華爾街這個弱肉強食的森林世界,銀行家目空無人自大狂的性格,活露活現地描寫出來。想入職金融行業,面試時千萬別說投身這行業是想賺很多錢,儘管這是每一個金融行業中人入行的真正理由。投資銀行以業績論英雄,誰能夠為公司賺錢,誰便有權有勢,在公司內可以橫行無忌。 第二部份可說是全書最精彩的部份,講述投行Salomon Brothers的興衰史,從如何發明並壟斷按揭債卷市場,躍身成為華爾街最大投資銀行。又因為分花紅孤寒縮數,把懂得操控按揭的債卷經紀迫走去競爭對手,一手摧毀自已的市場壟斷地位。書中有很多曾經吒咤一時的名字,Ranieri從信差到紅褲子經紀的出身,一路爬到按揭債卷部總裁是個傳奇故事,而按揭債卷市場的興起更是完全出人意料。Ranieri測期按揭債卷會是個大市場的原因完全不兌現,但市場卻因為美國政府的減稅政策憑空創造出來。二十年後的次按危機,其起源可以說直接追溯至Salomon Brothers當日發明的按揭債卷。 第三部份作者受訓完畢,回倫到敦新丁上班,一直到作者離開金融業為止。從入職最初給高級經理當雜役無異,到學懂在交易場上的生存之道,在追求盈利不擇手段的環境下,投行把當顧客是水魚,互相搶奪同事間的功勞,彷彿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雖然作者也不是完全很有商業道德,書中記錄他幾場投資戰記,與其說他眼光準確,不如說他政治權力手段高明,加上有點運氣市場之神站在他那邊,才可以安然渡過升為Big Swinging Dick,交易場上的大碌炮。後來Salomon Brothers連翻投資錯誤,錯過企業垃圾債卷的機會,在錯誤時機把按揭債卷的本金和利息分拆出售,一夜間差不多蝕光所有,作者亦退出金融業,書中的故事便到此唯止。 書中最後一章,作者反思自已離職的決定,質疑整個金融行業的存在意思。試問天下間有那一行,可以讓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大學畢業還不過兩年,便每年賺取過百萬美元的收入。而且他的賺錢能力,也不知有多少是基於實際的知識和能力,又有多少是純萃運氣的成份。金融行業只是金錢流動的中間人,他們的工作對社會又有多少貢獻可言,值得收取這巨額的費用嗎?

此文完全劇透,討論女巫系統的哲學問題, 未看慎入。 心靈判官會出第二季,實在有點意外,第一季的開放式結局可說十分完滿,在接受色相這個設定為大前題,謎題要解開的都解決了。第一季主軸是追緝清白色相的特殊體質的犯人,可以說是玩女巫系統的bug。女巫系統的真身,乃是由眾多人腦當部件組成的超級智能電腦,不斷加入罪犯腦袋增加運算能力,以改進鑑定色相的功能。主角朱常守最後選擇相信法律和制度,繼續守護女巫系統下的世界。故事探討女巫系統管理社會衍生的問題,但沒有深入質疑女巫系統存在本身的自我矛盾。心靈判官第一季是套優異的科幻動畫,第二季則把它推入科幻經典的殿堂。 第二季只有短短十三集,節奏很快,並很巧妙拿第一季那些過場案件當伏線。朱常守從初出茅蔖的小女孩,脫變成能獨當一面的大將,而新加入的調查官新小女孩美佳,則帶有朱常守出場時的影子。第二季的主軸是審判女巫系統,劇中犯人不斷留下的what color?的疑問,就是指女巫系統自身的色相是什麼顏色。這輯的犯人鹿毛圍本身是與女巫系統相似的存在,都是由多個人腦組合而成的合成人。女巫系統只能判定個人的色相,但無法判定合成人的色相,甚至一群人的色相。申延出每個人的色相都是透明無罪,但眾人多加起來卻變成犯眾的系統漏洞。其中最大的問題,若果可以判定一群人的色相,那由眾多人腦組成的女巫系統,其色相又是什麼顏色呢。 第一季中朱常守的色相恆常清澈,大慨當劇情工具用體質特殊來交代過去,觀眾大約明白色相是反社會心理的判定,可以理解為朱常守是個天生的保守派建制派。在第二季中朱常守最後的選擇,讓觀眾對色相和她的理念有深一層的理解,完全解開了她色相清澈之謎。她是真心的認同女巫系統,當女巫系統出現漏洞,她不是要推翻女巫系統,而是要修正女巫系統的錯誤,讓社會變得更加完善。她甚至比女巫系統本身更信任女巫系統,她可以說是從理念上出發,把自已認為的正義投射到女巫系統身上。她選擇帶鹿毛圍去見女巫系統,讓女巫系統接受審判,是要把女巫系統迫上自我進化之路,不再限制以個人為測量單位。 劇場版時間發生在第二季之後,但以講故事來計算,劇場版才是第一季續編,交代狡噛的去向,同時亦是總結女巫系統其理念的最終篇。劇場版的場面移師海外,女巫系統出口戰亂中的南亞共和國,在首都圈建立第一個女巫系統海外試驗場。狡噛在南亞參加反政府游擊隊,朱常守追去海外尋找他的下落。若果有一個全能全智的電腦去管治人類,大慨就會是女巫系統的樣子。女巫系統利用軍閥去把系統建造完工,更提供先進無人兵器掃蕩反對勢力,暫時對軍閥擅自更改色相檢定隻眼開隻眼閉,朱常守的到來只是女巫系統和軍閥決裂的催化劑,讓女巫系統一腳申開軍閥,正式接管國家。 值得深思是今次狡噛和朱常守的立場對調了,盡管狡噛幫游擊隊對抗女巫系統的無人兵器,但狡噛深信女巫系統的最終目的是接管國家,不會一直任由軍閥胡作非為,而他亦同意對人民而言,由女巫系統統治怎樣也比戰亂好。朱常守並沒有否認女巫系統的好處,但她否定女巫系統奪權的方式。當然我們不用懷疑女巫系統的高尚情操,她不是為一已私慾擴張領土才去奪權,而是經過功用主義的計算,認為用此方法奪權,是對該國人民福祉最好的安排。朱常守再一次顯出她對法治精神的堅持,她不贊成女巫系統便宜行事地奪權,應該要經過由下而上民主授權,在人民充份辯論引入系統的利弊後,自願選擇把國家交與女巫系統管治。難怪女巫系統稱她為系統的良心,朱常守比女巫系統自已有更高更嚴格的道德標準,亦對相信女巫系統有能力走正確的道路。 智能電腦或機械人統治人類,一向是不少科幻小說電影的題材,不過電腦總是當壞人的角色。電腦限制人類的自由,限制人類作出錯誤的選擇,作者便不分由說把它打成壞人,而主角一方當上反抗電腦統治,解放人類的英雄。在近似的背景設定下,心靈判官採取截然不同的進路,電腦統治不是必然的壞,至少在大部份情況比人治要好。電腦本是道德中立的科技,人類如何應用才決定它的好與壞。不過智能電腦並非全能全知神,因系統限制偶然會發生統治出錯的情況。劇中朱常守的角色可是個反英雄,她比任何人更認同女巫系統的統治,劇中的壞人槙島或鹿矛圍,甚至改正歸邪狡噛,更像一般科幻故事的英雄主角。她是在電腦統治控制所有人類中特異的存在,由電腦欽點來鑑察自已的人,有點像古代皇帝的諫官。 第一季開始時,我以為故事會循反抗電腦統治的套路,到結局朱常守選擇接受女巫系統,我只是覺得編劇收不了線,才留下開放式結局。到了第二季和劇場版發展,我終於理解朱常守的想法,作者是想提出有別於其他科幻故事的第三條路,在接受與反抗電腦統治的黑與白之外,人類還有幫助電腦進化改善其統治的選擇。人民有鑑察政府管治的權力,政府擴納民意改正自已的錯誤,正是民主政治的核心精神,投票和議會等只是執行機制。一個不會腐敗又勇於承認錯誤的女巫系統,乎合柏拉圖賢者王的理念,同時又乎合民主的精神,就真的要投票恐怕也一定高票當選,政治哲學在講什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多黨代議制,君主制,一黨專政等政治模式之外,也許要與時並進,加入電腦統治人類的新政治體制。

今天午飯時和香港來的同事(註冊工程司)說起陳易希的新聞﹐她知道陳小朋友當星之子的故事﹐但不知道他會考只有十二分。她聽了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嘩﹗乜考得咁差﹐咁既分最多去讀BCIT﹐讀大學工程系死梗。”(註﹕BCIT的級數﹐大慨是未升格為大學前的理工)。 很多相反論調的人﹐其中一個錯誤的前設﹐就是考試無用﹐因為有很多高分低能肥佬天才。考試的作用﹐除了用來淘汰那個學生不可以升讀求過於的大學學位外 ﹐還有測試學生所學知識的作用。一個精通課程內容但不屑鑽研考試技巧的人拿C﹐而一個只懂考試技巧對知識不求甚解但拿A的大有人在。但沒有可能有學生精通 課程內容而考試不合格﹗若只是一科考得差還可以賴外在因素﹐如身體不適﹐但陳小朋友讀電腦工程系最緊要的三科﹐英文﹐數學和電腦﹐竟然全軍盡默﹐就只證明了他沒有足夠的知識去入讀大學工程系了。不知道那張成績單是否不完全﹐陳小朋友竟然沒有報考讀工程最重要的A.Maths。考試真的如你們所說的那樣完全無用嗎﹖不如乾脆取消所有考試好了。 另外這些人的另一個錯誤前設﹐就是假定當了星之子贏了比賽﹐就一定有升讀大學的能力。就算當他是真的有發明天份﹐他的發明也不過是照databook拼湊出來﹐不需要什麼理論基礎。以他目前不合格的成績來看﹐他根本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去應付工程科(應用科學科)要用的理論。他可以用現成parts去砌機械人﹐但如果叫他做研究﹐做些市面沒有包裝好有得買的東西﹐如寫program去control個actuator﹐他的數學根基是不足以應付﹐自己看參考書自己學的能力。你們認為了拿他拿獎﹐就想當然會有足夠能力讀大學﹐這又是那一門子的邏輯﹖ 朱經武開出無條件收錄陳小朋友時﹐也估不到他會考會不合格吧。我想大慨朱經武也暗自後悔當初搶了陳小朋友回來。我甚至可以斷言﹐如果朱經武事先知道他的會考成績﹐絕對不會開出無條件取錄中五直升的offer。 就算退一步說﹐陳小朋友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不屑化時間去讀會考。他這個學習態度不改﹐他一樣應付不到大學內的考試。希望他會早日開竅﹐明白考試的意義吧。 若要衡量學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考試是最好和最有效的制度。若果要贏了比賽知識才受肯定﹐那不如取消考試﹐把所有學生於在一起比賽﹐贏了就可以讀大學﹐輸了就無得升學好了。 如果有人話俾我聽﹐陳易希當年放棄讀書去參加比賽﹐是因為想從另類途徑入大學﹐我一定會面斥這個想法錯誤。去參加科學比賽是因為熱愛發明﹐贏到比 賽入到大學不過是錦上添花的副產品﹐不是參加比賽甚至搞發明的目的﹐否則谷比賽同谷考試有什麼分別﹖只不過把求學不是求分數﹐變成了求學不是求贏獎。 現在我最有興趣知道是陳易希入讀科大後的syllabus﹐如果科大是給他貼身個人全天候栽培﹐我不會說朱經武入出錯誤判斷﹐因為這個賭注大回報也可能很大。若果只是給陳易希讀一般學生上預備班﹐那朱經武就只不過是借陳易希出風頭﹐收錄陳易希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決定。網上的資料不多﹐我所看到的是後者﹐有沒有人有更準確的資料﹖以他目前的會考的成績來看﹐用一年時間他也未必可以達到大一工程系要求的標準﹐就算他是天才﹐要追回沒有學過的附加數學和惡補英文﹐他未來一年也要放棄搞發明才有可能成功。 和我持相反論調的人﹐到底有多少個是考過會考又是讀工程系﹐大既心中有個普知道要有多少學科的相關知識才可以至少順利讀到畢業呢﹖不可以靠估說贏獎就是天才﹐讀大學easy job。其他讀工程出身的﹐希望出來說句公道話﹐比較一下會考和大學工程系考試的難度﹐說說沒有讀A.Maths﹐G.Maths拿D﹐computer 拿E﹐英文肥佬的人﹐有足夠的實用知識在電腦工程係生存到的機會率是多少﹖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
仲有無聯絡呀?有無筍job介紹你?
呢個世界有FB嘛,點可能無聯絡。
佢做工木工程,都同我唔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