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鄧小平同志的兩句名言表達。
【貧窮不是一國兩制】
【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假如資本資本主義不能解決民生問題,那麼恰當的政府幹預是必要的。這幾天關於港獨的輿論越演越烈。從大道義來看批評港獨是沒錯的,但是如何防止港獨,我卻有不同看法。這是讓全世界都震驚的香港底層生活現實。據說有20萬這樣的香港居民是生活在這種水準上的。作為一個人均3萬美元以上的發達經濟體,政府財政+外匯儲備超過4千億美元。在全世界被聯合列入發達經濟體的地區中,香港社會對窮人的安全救濟網吝嗇的令人羞恥。然而令人深思的是這20萬人,和接近這20萬人的香港近兩三百萬低下基層的人整體的生活品質。假如最差的是這樣,那比他們稍微好點的,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生活水準。
港獨為什麼在回歸後越演越烈,很多從來沒有經歷過殖民地的香港年輕人為什麼仇視大陸。 其實仇視大陸是對香港政府的過去施政錯誤一個容易替罪羔羊的發洩。我認為,一切政治不滿問題都是經濟問題,假如回歸後香港經濟能夠普惠性的蒸蒸日上,香港市民能夠一天日子過的比一天好。那麼他們當然認同一國兩制,擁護回歸後的新中國人身份。什麼民主殖民懷念都是放屁。
然而現實是恰恰中央政府信守港人治港。而原本港英殖民地遺留的政務人才又極其平庸,只會墨守成規,以前殖民地堅持積極不幹預,高度市場化,保守理財,避免高福利養懶人。這些政策碰到先是中國閉關鎖國後是開始改革開放,都極其適應和助長了香港普惠型經濟成長。 然而,在中國加入WTO,香港成長為一個成熟經濟體後, 這些政策要是繼續僵化的執行下去,會不再適應在新的世界分工體系。
可惜的是過去二十年在香港港人治港的政務人才,都缺乏這種因地制宜,敢於突破不合時宜的舊英式政策思維。各種政策特別是經濟政策,一錯再錯,導致香港螺旋式下降到一個過度依賴金融並被地產財閥壓榨到狹窄無出路的經濟困境。社會階層嚴重固化,要知道。 當初【五十年不變】是小平同志對香港的一種善意。而不是對香港富豪的財富保障。 要是一個社會五十年有錢人還是父傳子傳孫的那些家族,窮人五十年後依然是窮人,那【五十年不變】就不是承諾和祝福,而是對香港最大的詛咒。
關於政策就先舉幾個例子
- 教育政策, 由於過度相信自由市場的力量和所謂市場效率,香港政府在回歸後(回歸前規劃的和中央政府無關)推行學券制。 學券制的理論基礎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不展開了。理想狀態是家長拿著學券為孩子找到最有效益的學校。然而現實中,所有改制的優質學券學校無一不變成學費高昂的私校,學券抵扣的學費只是一小部分。香港的優質教育資源變得更偏向有錢有資源的中上產集中。基層對收費高昂的學卷制名校望門興歎,只能接受學券涵蓋學費的普通教育,上升進入大學空間更加狹窄。起碼在以前殖民地公立學校和津貼學校制度下,靠公平派位,很多基層的資優生是可以享受香港最好的基礎教育的,如今這些基層孩子的翻身路更坎坷了。
- 公營商場私有化。 (領匯) 。這又是一個理想和現實差老遠的經濟政策。 理論上又是政府管理這些公屋沒有效率租金收益遠遠低於市場,根據保守理財理念原則,市場化運作後效益會大幅提升。 然而現實是,大批中小店面主面對被財閥壟斷的所謂市場化租金前壓回成社會底層。 當我小時候在香港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新移民,那時候覺得那些一個涼茶店或者文具店老闆的孩子的同學,就是生活挺舒服的小康了,他們的生活品質讓我等新移民羡慕。然而據報導,如今這些中小店面主的收入被租金吃掉大頭,原本就在基層社區提供廉價服務小店要麼關門要麼加價要麼讓位於財閥連鎖店。既增加了基層社區的消費成本,又把很多中上產推向了中下產。 而最後所謂效益增加的企業得益並不是普惠的。(只是讓一些有錢人在股市裡可以投資領匯地產)。
- 所謂的自由房屋政策。香港地少人多,政府其實就是天生的壟斷者,所謂的自由市場自然調節,在成熟經濟體資本嫺熟的財閥們前面是完全可以扭曲;況且居住需求又是民生基礎需求,其實沒有很多彈性。最後導致香港房價舉世無雙,即使是有令人羡慕的工資,人均居住環境還是非常惡劣,很多月收入一萬美金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也不過十幾平方。
其他包括工業政策,商業政策等就不一一列舉了,還有過時的公共服務專營等。這些不合理的政策的結果就是香港市民除了要負擔昂貴的樓還有負擔不合理昂貴的交通水電煤等。
總而言之,今時今日的香港是令窮人窒息的,是令窮人翻身無望的。這些雖熱不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或者故意為之,卻不幸就是這個結果。而這種整個社會的不滿不安正在動搖者一國兩制的根基。
香港已經許久沒有屌絲逆襲故事了,中國的發展雖熱也有很多不公,但是總得來說,過去十幾年,階層流動性機會還是很不錯。 毫無根基的基層可以從一個淘寶店小二可以成為年薪百萬的電商高管。毫無根基的程式師可以成為騰訊發幾十個萬獎金的技術骨幹。一些中小城市的普通工薪普遍進入有車有樓的小康中產, 還有很多城市改造改變命運的(動遷),很多人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生活品質在提高。 反觀香港,沒有工業沒有產業的只靠旅遊業的基層服務業,幾乎沒有上升通道。 自由行帶來的所謂酒店業餐飲業,從業者只能說有份工作,說不上能實現什麼階層流動。而所謂待遇良好的金融業,你會發現香港金融業本身也是一個近親繁殖的體系,真正基層屌絲能夠進入這個行業的實現人生逆襲的幾乎沒有。 起碼就比例上,遠遠比不上大陸各種產業,工業大發展下的各個城市。 現在就算香港基層實現屌絲逆襲的都是依靠大陸,比如順豐快遞和大疆創新都是在大陸出成果的。香港的財閥門靠房地產和專營權可以很舒舒服服的把本來就減慢很多的經濟成長的果實的大頭收入囊中,而且他們房產利潤把他們慣到完全不注重也不需要利用新技術帶來產業發展。
到最後,你要是處在這樣社會的年輕人。 看著身邊有如此多的貧窮不安和不公。自己前路無望,你也會懷疑一國兩制,也會誤以為港獨是出路。 是的,有部分人看的通,一早擁抱大陸。你們可以批評那些沒擁抱的缺乏視野,但是香港基層年輕人,本來就是在相對劣勢教育資源下培養出來的。 改善他們視野恰恰是香港政府過去沒有做到的失政。現在是討論亡羊補牢的時候,而不是責怪這些年輕人的時候。
這些年輕人要擁抱民主,獨立是為什麼?還不是追求良治,良治就是應該有因地制宜,適當的政策,保持民生發展。而恰恰,香港過去的民主派過於糾纏民主過程這一細節。而對民主之後需要什麼良性政策思考太少。 事實上,只要有對的政治民生政策,清廉而高效的政府。這才最理想結果。到底是一人一票或者是乾綱獨斷造成的這樣結果,並不重要。
事到如今,中央政府真的要好好反思香港政策了。 高度自治下假如盡是畏手畏腳墨守成規的港庸治港。還不如找一個敢作敢當,勇於任事的京官治港。 只要把香港民生搞上去,緩解香港的貧窮問題,什麼港獨,什麼不認同中國都會隨風而散; 反之要是放任經濟下滑,貧窮就會滋養極端主義。 要知道,在1929年大蕭條前,大部份德國人都認為納粹黨是一個笑話,可是隨著蕭條和經濟寒冬,德國納粹就興起了。 現在港獨主義蔓延也是這個原因。
具體政策就不多說了,舉兩個實際需要魄力的施政。
- 香港的房屋問題,其實香港還有很多地可以開發,但是這些地都在郊野公園之下,香港一千多平方公里,實際住宅用地開發不到7%, 而郊野公園土地占到70%。 只要拿10%郊野公園的土地出來搞住宅建設,相當於住宅可用土地翻倍。但是這其中牽涉太多,有既得利益得地產商,有看著郊野公園風景的豪宅業主們,有夾著什麼環保主義的NGO,還裹脅這一些不明就裡的中產去制止政府開發這些土地,我就想著好笑,你說家是天天住的,公園又不是天天去。家裡小的像個監獄那樣,外面有再大的公園有怎樣?人于自然的和諧是相對的。 香港郊野公園少十分之一整體還是很可觀的,而整個社會的居住環境都會普惠。 然而這樣的政策如今在香港, 在民主,環保,害怕破壞地產經濟種種顧慮下盡然無法執行。至於具體的建設可以參考新加坡的組屋政策。 一樣地小人多,國土狹窄,新加坡老百姓就沒被房價土地壓得那麼悲慘,這裡新加坡得組屋政策功不可沒。 別人驗證過的東西,香港政府明明可以拿來就用,偏要用什麼狗屁保守理財啊,不幹預市場自由的理由來推搪,搞得二十年過去市民居住品質不但沒有進步反而略有倒退。 這些政策反倒是一個有魄力的京官反而可以施行。
- 香港交通擁堵嚴重,三條過海隧道由於分屬不同專營權公司,導致不能用價格機制調節三條隧道的流量。 其實這種隧道BOT專營權模式,在一條時候是非常可行的,一旦多了,反而露出很多弊端, 紅隧由於歷史原因,是最方便最短的但是收費卻是最便宜的,導致大量車擁堵在紅隧,但是西隧就冷冷清清,每年堵塞在紅磡隧道的時間浪費還有空氣污染,假如換成錢是一筆非常可觀的社會財富。三條統一協調西隧最低,紅隧最高。把流量拉合理,是利港利民的大好事。然而過去香港政府說要尊重市場經濟,講究BOT契約,導致合理的交通政策無法執行。 反觀一樣是被黃浦江隔開的浦東浦西,一開始過江是收費的,隨著過江橋隧的增加,上海施政者發現單橋收費反而會增加交通擁堵和交通流量不合理, 全部取消後交通流量是最合理的。就社會成本來說,擁堵的減少早就把橋隧建設的成本賺回來了。這樣的合理交通政策反而在香港無法施行。
更多的就不說, 本篇文章的核心在一點。港獨的治本辦法在於解決香港的民生問題。中央政府在解決香港民生問題時,假如看到香港政府做的不足時, 沒必要因為一國兩制而綁手綁,使到正確的政策無法在香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