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仔,這封是你領堅振前,爸爸寫給你的信。你在學校上了堅振班,每個星期日返聖堂也返了很多年,很多基本的教理早已過聽過多遍,我也不用再重覆說多次。領了堅振代表你是一個天主教徒,不過在你這個年紀,大慨自己信天主教到底是信什麼,也只是一知半解。
很多人小時候信教,大個了就不再返教會,亦有些人某天忽然重拾信仰,也有一些人轉信了其他宗教。今天你領了堅振,只是掛名成了天主教徒,將來你會否繼續留下來,還是要看你以後的選擇。
信天主教的人,大約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親身經歷了神蹟而信,這類人少之又少。第二類是基於感情上文化上而信,很多鬼佬信耶穌,只是因為那是他們二千年以來的文化,他們沒有其他宗教上的選擇。第三類是經過思考而相信,faith is truth seek understanding,大部份人不喜歡思考,所以第三類人亦是少數。
如何思考信什麼,這是你自已的旅途,我是不可能幫你思考啊。就算我把我的理據說給你聽,就算你記得到背得出,若不是你自已思考出來,就不屬於你自已的思想。
首先你要回答自已,為什麼有神比沒有神合理。選擇了信相有神後,世界上有幾百種不同的宗教,那一個才是正確呢?人數少新興的宗教不用理會,可以把他們歸類為邪教。但傳統大宗教之間,應該信耶穌,信真神阿拉,還是佛祖?選擇了相信耶穌,還要再細分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不同的派別,手上拿都是差不多的聖經,為什麼教導卻可以有極大的分別呢。
將來你會接觸不信的人,其他宗教的人。他們可以是個好人,只不過信錯了宗教。在現今社會的禮貌,人們會儘量迴避談及宗教話題,但還是有些情況,你還是會遇到有人質疑你的信仰,你有能力作出身為一個天主教徒的回應嗎?或者當下你沒有辨法好好回答,不過不用灰心,只要回家後看書上網學習,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提問題時,就不會被問得沒聲出了這麼丟架了。我書櫃上那些哲學神學書,就是當年因為不服輸,努力下過苦功的證明。只要你明白自已信的是什麼,為什麼天主教是唯一正確的宗教,你就不用害怕教外人的問題了。反過來其他人會害怕你的說話,因為他們害怕面對自已的錯誤選擇。
Related

嬰兒領洗
星期天剛參加了朋友小孩的領洗儀式﹐才發現原來我是第一次參觀嬰兒領洗。領洗的儀式很簡單﹐前半段神父照例讀經講道﹐我則照例打嗑睡。後半段父母抱著嬰兒上到祭台前﹐一個個像團麵粉的嬰孩﹐排著隊給神父洗禮。神父先把聖水倒在嬰兒頭上﹐再用油在額上劃十字聖號。有些嬰兒濕水覺得不舒服﹐便受驚大哭起來﹐不過父母親友倒在開心地笑。完成禮儀後自然是合照時間﹐親友前來拍照留念和逗玩嬰兒。 說起嬰兒領洗﹐我記起大學時代有些基督教朋友很反對嬰兒領洗。他們認為應該要信主才可以領洗﹐剛出生幾個月的嬰兒﹐連叫媽媽也不會﹐怎可能懂得信主呢。他們堅稱自己反對嬰兒領洗有聖經根據﹐倒不如說他們的神學理論對領洗的理解與天主教有很大的分別。領洗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信主的見證﹐一個洗淨未信前犯罪的儀式。由於他們認為先要信主認罪悔改才可以領洗﹐所以他們認為要成人才有資格領洗。不過也不是所有基督教都反對嬰兒領洗﹐聖公會﹐路德會﹐循道會則保留嬰兒領的傳統﹐反對嬰兒領的基督教主要是浸信會和福音派。 天主教對領洗有完全不同的神學理論。領洗並不只是一個儀式﹐而是一個聖事。聖事就是神在世上的工作﹐對領受聖事的人產生本質上客觀的改變。神透過領洗把聖靈給與嬰兒﹐嬰兒不需要相信甚至不需要懂得相信﹐已經可以領受聖靈。信主並不是領洗的必然條件﹐領洗是讓聖靈降臨在身上﹐讓聖靈開始祂的工作。也許基督教會的朋友抗議﹐認為聖靈臨在不信主的人身上不公平﹐他們要信了主才可以獨佔聖靈啊﹗這點就是天主教與基督教最大的分別。天主教不否認聖靈在任何人身上工作的可能﹐當然任何人包括信和不信的人。其實聖靈只能降臨在相信的人身上﹐在神學上也說不通﹐因為人不可能抗拒神恩典。總不成因為人作出是否相信的決定﹐就影響神如何安排聖靈在世上的工作吧。 在天主教中接受嬰兒領洗的人﹐懂事後還要參加道理班接受堅振禮﹐去再一次肯定自己的信仰。基督教則反過來倒行逆施﹐慕道者要先決志肯定自己的信仰﹐再參加道理班最後才領洗。基督教領洗妨忽是信仰的終結﹐領了洗可以便可大安旨意等入天堂。天主教領洗卻只是信仰的開始﹐踏出漫長成聖之路的第一步。

Love Wins – Rob Bell
基督教人文學會五六月份的閱讀小組,一起閱讀Rob Bel牧l師的新書Love Wins。這本書在美國基督教圈子中揪起軒然巨浪,這本書批評基督教只強調教徒上天堂和非教徒下地獄的訊息,偏離耶穌基督要帶給萬民喜樂的福音,Bell還因此被「時代雜誌」訪問上封面專題。Bell本身的來頭不少,他一手創立的Mars Hill Bible Church,是擁有超過一萬教徒的超級教會。現在站出來指證其他教派傳錯福音,自然在教內引起強烈反彈。很多自命正統的福音派教徒,急不及待跳出來攻擊Bell為異端,誓要把他驅逐出基督教才肯把休,還有人寫了本書叫God Wins,去反駁此書的論點。 這本書的副題是一本關於天堂和地獄,以及古今往來世界上所有人的命運的書。全書二百頁也不夠,字體大又排版疏落,沒有多少內容。閱讀小組分八個星期,每個星期看其中一章,不過如果一氣呵成地讀,大慨兩三個小時便讀完。想深入研究神學的讀者要大失所望了,這本不是學術性的著作,讀起來只有主日講道的級數。內容沒有引證和考據其他神學家的理論,他只是隨便引用聖經金句來支持他的論點,但他卻無視其他與他觀點不乎的金句,或他所引用金句其他解讀的可能性。 第一章Bell向那些自以為得救,並對其他人能否得救指指點點的 「基督徒」宣戰,直接問質疑誰人才能得救那個禁忌問題。他在書中那一大串問題,也不是他第一個提出來,已是很多反基人仕用來質疑基督教可信性的範例。正如他自已也說,不過是把千多年來被遺忘了的神學問題,重新拿出來討論,只有不愛思考的基督徒,才會大驚小怪以為有出現新異端。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條提問,是如果基督徒在世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已死後上天堂,在地上只抱著過客心態不理其他人也不理地球,那豈不是最差的反面見證嗎? 第二章接下來他先講天堂,Bell否定一般人心中天堂的既有形像,天堂不一定人人著白袍整天唱聖詩。他提出了幾個不同的天堂可能解釋,但每個解釋只是蜻蜓點水一說,講得太過虛無飄渺。其中一個說法是天國臨在地上,但地上天國在物理上不可能存在,除非神對人有直接思想控制,否則地上有物理性的限制,不可能消除現世的問題,Bell又沒有在詳細解釋。接著他把天堂,永生,新世界細分為不同定義。但他說天堂中不一定有永生,我懷疑他犯了偷換慨念。另外他迴避了肉身的復活這個問題,他提出的天堂觀完全不乎合肉身復活,只有傳統的天堂觀才可能有肉身復活。看完這一章,我發現我還是喜歡有聖彼得守門口的天堂,傳統的天堂觀始終易明白好用些。 第三章輪到講地獄,他在上一章否定了永恆生命的天堂,在這章否定永罰的地獄也很自然。他重新按聖經原文去解釋經文中地獄的定義,原來耶穌口中說的地獄是燒垃圾的垃圾場,地獄永火是用來燒垃圾。其實咒人落地獄,不過是罵人是垃圾。耶穌又成日對那些自以為好虔誠的人講地獄,其實耶穌不過是暗寸他們垃圾。他又說地獄是每個人自已的思想,那有點存在主義者Satire的說法的味道。他用財主的故事,去說財主的地獄是源於他的內心。那如果財主在地獄燒燒下有天忽然開了竅,不再覺得自已還是高高在上,他會不會從地獄中逃出來?我還是同一句,我依然認為有魔鬼拿著枝叉有紅紅烈火的地獄,比容易理解明白些。 第四章Bell提出一個問題,問到底神想要什麼?衪是想大部份人得救,還是只有小部份人得救。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想要那個神?他亦提出死後也可以得救的可能,引用聖經說天堂的大門是常開,即人是可以逃出地獄升上天堂。我認為這章最重要的部份,是他不停為讀者打強心針,說不一定要信只有小部份人得救才是直正的基督徒,更加不是要信只有小部份人得救的人才能得救。我很奇怪Bell為什麼完全不提天主教的煉獄說法,他只是批評小部份人得救論,但沒有題出一個完滿解決大部份人的方案。他又沒有勇氣拿點神學出來,義正嚴詞指責說只有小部份人得救是曲解福音。他的論點還有一個邏輯問是,他只說我們想神怎樣怎樣,寧可要個怎樣怎樣的神,但神到底真正的想法怎樣,不是我們一廂情願可以改變的。 第五章有點離題,這章和天堂地獄沒有什麼關係,整章也是講在教會講道常聽到,耶穌為我們地死有幾偉大。他說那些只說天堂地獄的福音捉錯用神,可是如果同我上天堂無關係,耶穌救贖幾偉大又關我何事呢?耶穌受苦對我的意義,不就正正是讓我上天堂嗎?他又說耶穌救贖是救全人類,但講完又沒有提出什麼有力的理由。這章很漏氣。 第六章說基督教不可以壟斷耶穌,但同時又說耶穌壟斷了救贖。讀起來有點像天主教神學的觀,他說回教徒佛教徒也可以得救,便正是天主教中無名教徒的慨念了。理論上一個完全沒聽過耶穌,又或者聽過但唔信的人,只要他有恩典也是可以得救。教會以外無救恩,但就算堅決不肯入教的人,天主教也可以在神學上夾硬把他們納入大公教會之內。 第七章他重提死後還可以悔改論和主觀地獄論,他說一個口中說愛,但死後反面無情兼殘暴的神不可信。他攻擊福音派以救贖為中心的信仰觀,他認這樣信得不開心也罷。想不到他引用被說到爛了掉的浪子回頭比喻,他用大兒子的不滿去比喻那些自以為很虔誠的人,說他們信神得好辛苦,信到好似做奴隸。父親對大兒子說你一直與我同在,我的東西就是你的東西,可是口講無憑,行動最實際。父親有為大兒子做過什麼嗎?浪子回頭故事的教訓,是做乖仔永遠好蝕底。為什麼不出去玩完才回來信主。反正死後也可以信,便不用急著生前信了。這一來Bell又答不出人為什麼要生前信神,或者為什麼要信形式上的基督教,要上天堂做個好人不就可以嗎。Bell說口中耶穌的好消息,其實同比諭父親的說話一樣都是空口說白話。如果不是關乎天堂入場卷,Bell又沒有提出什麼必須要信神的理由。 最後一章全篇癈話,大慨他隨便抄自已的一篇主日講稿,不讀也罷。 看完全本書,有點被騙的感覺。雷趣大雨點小,對福音派的批評到喉不到肺。成本書只有主日講道的水準,完全沒有深入一點的神學理論。讀此書時我很有興趣對比Bell的神學觀與一般的普救論有什麼分別,雖然Rob在Times的訪問中否認他是普救論,但左看右看他都是在拐彎地說普救論,不過怕給反普救論的人群起而攻之,他很有技巧地留一線餘地,在關鍵敏感的地方刻意曚糊輕輕帶過。文中只憑幾句金句作為支持,大慨自命信仰正統的「基督徒」,很輕易便說他對經文斷章取義把他打發掉。我懷疑有多少人看了這本書,會改變自以為一定得救的心態。我覺得這本書是寫給「有良心」的基督徒看,給他們多點心靈支援,對抗福音教會舖天蓋地宣傳自以為一定得救的教條。 看完全書後,我不太接受Bell那套人人都會得救的救恩觀,我不反對給那些因為無知而不信的人死後一次機會,但我認為公義的神應該要把歪曲福音的福音派掉下地獄。有些人以為自已一定上天堂,我倒想找個說法反過來說他們一定不能夠上天堂。我一直以為自已是普救論派,原來說到底我還是想丟人落地獄,特別是將那些話我會落地獄的人丟落地獄。
教徒一定上天堂﹐非教徒一定下地獄﹖
前言﹕ 這陣子小弟在網上和一些基督教朋友討論有關得救的問題。我發覺他們很多也一廂情願的以為天堂護照在手﹐什麼不用幹就可以安枕無憂。而另一方面他們亦 以高人一等的態度看輕不信主的朋友﹐認為他們一定會下地獄受永火的酷刑。小弟曾嘗試以純邏輯推論﹐以神的不可知性來指出他們的謬誤。很可惜的﹐他們以沒有 聖經根據﹐邏輯乃人想出來的東西為理由﹐拒絕接納小弟的規勸。幸好小弟也是一個深信耶穌和聖經為真理的基督徒﹐特此以聖經金句為基礎寫出本文。希望迷途的弟兄們不會因誤解了耶穌的教導﹐盲目相信其教會權威人士的話﹐而白白錯過了得救的機會。同時也希望他們可以學習尊重信其他宗教的人﹐因為在神的愛中﹐教徒與非教徒也是平等的。 第一部﹕教徒一定上天堂﹖ 小弟在網上和很多基督徒的朋友談及信仰時﹐在談及得救的問題上﹐他們很喜歡問一個問題﹕“ 你己經得救了沒有﹖” 言下之意就是問“你想不想你肯定了自己將來上天堂﹖”他們聲稱他們死後會立刻上天堂﹐而根據他們的說法﹐上天堂的條件只是在一生人中的某一天﹐曾經決了志信主。有些極端的﹐甚至聲稱只要是教徒﹐就算殺人放火也無損他的得救。 這些人正好是馬太福音[1] 寫的那些口是心非的妄呼上主之名的人。若不幸正在看此文的閣下也是認同那些人的觀點﹐小弟真的十分為閣下擔心。請趕快遵行耶穌的教誨的話﹐如雅各書中[2] 說的﹐以行動來證明自己信心不是死的吧﹗ 有一部份基督教的朋友會問﹐我己有行動去支持的的信心了﹐我不是可以肯自己一定上天堂了嗎﹖很可惜﹐答案是不可以。哥林多前書[3]中告訴我們﹐只有上主才可以判斷一個人上不上得了天堂。若有人斷論誰可以上天堂﹐誰不能的話﹐他就是在扮上帝了。 在我們的人生中﹐得救是一個過程。在我們死亡接受審判上天堂以前﹐我們還是未完成得救的。耶穌的寶血補贖了我們﹐把通向永生的路指出了給我們﹐使我 們可以努力追隨耶穌的榜樣。今天己經以行為去見證信主的弟兄﹐應以聖保羅為榜樣[4] ﹐在屬靈的路上繼續努力﹐以免失落信心。切勿自高自傲﹐自以為己經得救而不去努力行義﹐並緊記哥林多前書[5]中聖保羅的訓勉。 第二部﹕非教徒一定下地獄﹖ 在網上小弟發現不是基督徒對非基督徒的網友抱有輕視的態度﹐他們認為非教徒是低教徒一等。他們多數抱有一種救世主的心態﹐認定非教徒要靠教徒(或教徒的教會)的指點才能得救。皆因他們錯誤理解聖經說﹕非教徒是沒有可能上天堂﹐而是必需要下地獄的可憐蟲。 他們以沒有聖經根據為理由不接受﹐小弟以純邏作輯推論來證明非教徙是有可能上天堂的。在小弟的推論中﹐分別用神的不可知性﹐與及現今人所能聽到的己非純正耶穌的福音﹐來指出他們常用來支持其論點的經文[6] 在今天己不適用。 現在﹐該我們看看聖經中是如何說吧。從聖經中得知﹐上主是會根據我們死時的心和生前的行為﹐作出我們能否得救的最公正的判決。[7] 而從[8] 中得知﹐所有人無論教徒或是非教徒﹐神也是以同樣嚴格的準則來審判的。因此若閣下是教徒的話﹐切勿以為自己是教徒﹐神就會格外開恩﹐用和審非教徒時另一套 不同的標準來審判你。在聖保羅的書信中[9] ﹐更清楚的指出無論是否信徒﹐只要他能恆心行善就能得救。反之﹐就算是教徒﹐作出結 黨歧視他人﹐以傳福音為名作假見證等不義之行為﹐也是會給定罪的。 有人會問﹐世上那有人完全沒有犯罪的呢﹖若不藉耶穌的血去洗去我們的罪﹐又如何可以上天堂呢﹖ 在約翰一書中[10]﹐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就算人有罪也是可上天堂的。因為經文中旨出﹐不義的事是罪﹐但不是全部不義的事也是死罪。只有犯了死罪﹐而又不真心悔改的人才不能上天堂。 因些﹐不要用做教徒一定上天堂﹐不做教徒一定下地獄的靠嚇手法去傳教了。在能不能得救的問題上﹐非教徒和教徒的機會是平等的。 第三部﹕誰可以上天堂呢﹖ 在明白了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或他人會上天堂或下地獄後﹐是不是代表我們什麼也不用幹呢﹖當然不是了﹐我們可以翻看聖經﹐看看聖經說誰可以上天堂呢。 不過﹐必雖澄清一點﹕聖經不是等於神本身﹐聖經只是記載神的真理的一小部分。聖經更加不是神和人簽定的合同﹐因此聖經例出的不是得救的條款﹐而神給我們的 指引。我們只跟隨聖經中的指引﹐就有得永生的希望了。 在我之前引用過的經文中[1] ﹐我們明白了只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上天國。可是什麼才是天父旨意呢﹖教會叫你給足十一奉獻好使牧師可以加薪是不是天父旨意呢﹖教會叫你為了不上香不尊 敬祖先而和父母反目是不是天父旨意呢﹖教會叫你信地球只有六千年﹐在土耳其發現挪亞方舟等﹐和天父創造的世界不乎的假見證又是不是天父旨意呢﹖ 幸好﹐我們不用人云亦云﹐因為在路加福音[12]中﹐取穌親口告訴我們唯有愛神愛人才是天父的旨意。相信人家也明白什麼是愛人了﹐但如何愛神呢﹖愛神是不是聽以上教會教給你們的所謂神的旨意呢﹖同樣的﹐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答案。在馬太福音中[13]﹐耶穌用生動的故事告設了我們﹐ 只要做到了愛身邊最小的一個弟兄就等於是愛神了。 因此天父的旨意可以用” 愛人如己“四個字來總括一切。只要能做到愛人如己﹐無論是不是教徒﹐也達到了天父上天國的準則了。教徒藉著對神的信心﹐比非教徒更容易做到愛人如己。但非教徙也可以藉著自己努力省察﹐達到愛人如己的境界。做到了愛人如己的非教徒﹐雖然名義上不是耶穌的信徒﹐但實際上﹐他們比只懂口說不懂行義的掛名教徒﹐更加接近天主。 最後﹐以送給大家一句我最喜歡 ﹐也是我認為是聖經的中主是愛而非信的原因的金句[14] 如 今 常 存 的 有 信 、 有…
你講嗰三個原因,可以同時並存,我至少有一同三……第一個原因係我自以為係,無證據prove到既,其他人可能只係覺得有咁啱得咁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