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認識有人寫自傳,想不到我的中學同學朱敦瀚,今年出了版了一本自傳,講述他小時候的故事。想我當年坐他後面,抄了他不少功課,當時可是那會想到,那個會考8A的書呆子,長大後當了「亞洲第一工程師」,還常常見報上電視接受訪問。原本只是他在某次訪問,談及童年往事後有感而發,在Facebook寫些回憶與朋友分享,悅文堂看過後十分賞識,便把文章結集成書出版。
這本書在書局歸類為勵志讀物,富有獅子山精神的奮鬥故事,講述作者從小學至中五的回憶。現今年青一代常說沒有機會,社會流動停滯不前。至少我們七十後那一代,只要努力還是有機會出頭,朱敦瀚就是一個好例子。當年我認識朱敦瀚時,只知道他是轉校高材生,想不到他有如此坎苛的童年。正如所有窮小子發奮向上的故事,朱敦瀚小時候家貧兼成績差,小學二年級考包尾的他,學校中遇上貴人改變生命,小六畢業時已名列前矛。可惜升中派位失利與名校擦身而過,中三時憑自已努力終於考入名校。
始終是真人真事回憶錄,不是粵語長片不會窮得太跨張,這書不是講如何慘法如何催淚,而是看小朱敦瀚由壞變好的心理轉變,適合望子成龍的怪獸家長參考。另外他轉校前後的心理爭扎亦很好看,他是自已決定要轉校,並非盲從父母安排。一下要子離開熟悉的朋友,轉去陌生的環境升學,一腳踏進唔知就嚇死,知就笑死的名校世界,大慨需要很大的勇氣。
這本書的前半是勵志求學故事,後半是那些年我們的少男時代,小朱敦瀚清澀愛的故事上集。未開花已結束的單戀,大慨是毒男們的共同回憶,讀起來特別有共鳴。當年自以為失戀要生要死,現在回頭看覺得好低能好好笑。喜歡上好朋友的妹妹,半推半就強迫好朋友幫手示愛,結果被伯母發現大罵一頓。會考溫書在自修室識女仔,身為名校男生是有優勢,書中說結果失敗了。不知是他怕老婆吃醋,還是我記性不好記錯了,印像中好像是另一個版本。
有一個哲學性的問題,其實朱敦瀚轉讀名校,對後來成為「亞洲第一」有沒有幫助呢?眾所周知名校讀書靠自已,朱敦瀚原本就讀的旅港開平也是band 1學校,若果他原校升學考會考,以他的資質就算沒有8A也有至少有5,6枝A,升港大讀土木工程應該不是問題,人生的路應該還是同樣地走。唯一有分別的是,平記是男女校,喇沙是和尚寺。當年小朱敦瀚成績優異,肯定有不少女生暗中仰慕,結果掛住拍拖影響學業,很有可能升不到大學了。
作者簡介:朱敦瀚,現職香港政府高級工程師,著有六本土木工程課本,被世界各地土本工程學會推薦,多次傳媒訪問其成功之道,有「亞洲第一工程師」的美譽。
Jack Welch是美國通用電氣GE的前CEO﹐他在位其間﹐GE業務蒸蒸日上﹐更有一段時間成為全美最大的企業。他退休後出了本自傳Jack﹐由於名人效應﹐自然賣過盤滿砵滿。他更四出演講﹐講授他管理之道。今年他再多出一本書﹐總結他多年的營商心得﹐就是這本Winning了。
我自己一向不喜歡看商管的書﹐不過我公司大老細看完這本書十分喜歡﹐去買了幾箱回來派給員工看。既然是免費﹐又是今年暢銷著作﹐我便有空時翻兩頁把它看完。公司內更有謠傳說大老細想進行內部改革﹐依此書的法律為指引﹐看了說不定更可以窺知上層政策一二。這本應該是我看的第一本商管書﹐與我看之前的期望一樣﹐就是用很有條理的方法﹐去講一些看似普通常識的商管知識給你聽。當然此書的賣點是由Jack口中所講出﹐加上他多年在CE的見聞逸事﹐把商管理論的實踐手法表達出來。
全書分為四個部份﹐第一部份是總論﹐第二部份是講公司內部行政﹐第二部份是講外部市場﹐最後一部份是講個人的事業發展。對於我這個沒有決策權力的低級打工仔﹐頭三部份其實唔係好關我事﹐除了知道我公司真的是百病叢生﹐大部份政策和書中所講背道而馳。最令人心驚還是書中大力提倡﹐GE每年例牌炒十分一人的制度﹐把生產力最差的十分一人叮走。若果我司是照做足全套也沒有問題﹐把最好的十分二重賞﹐中間的十分七提供訓練機會﹐聘請十分一新血﹐容許作出新嘗試﹐接受新嘗而來的失敗的風險﹐大幅提高升遷的透明度。最敝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只是學了他的心狠手棘學不到他的用人胸襟。
反而第四部講個人事業﹐以及在頭三部中零碎提到有關辨公室政治﹐才是我看這本書的最大得益。上層要升什麼人炒什麼人﹐如何或為何﹐用什麼準則去決定﹐書中所提故事和理論大大廣寬了我的眼界。除了基本的工作熱誠﹐能力和個人性格外﹐最重要就是看懂看水流﹐順流而行比逆流而上省力。每間公司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要麼就適應它﹐要麼就找過另一個合自己性格的公司發展。看到最後一章講生活平衡那章時﹐他指出自己基本上沒有私人生活﹐差不多全部時間放在事業上才可以做到高位﹐難怪他有離過二次婚了。除非在工作出真的找內在的滿足感﹐又或者可以做到世界級的超級富豪﹐否則單純以當個管理階層的賺錢多寡﹐去決定事業和生活的時間分配﹐將會是一個十分不智的決定。
最後一個部分是他演講時遇到的提問﹐很多問題都是有時間性的題材﹐過了幾年看就會覺得過時。其實這也是全本書給我的感覺﹐由於我以前沒有看過商管書﹐書中的內容對我也頗有新鮮感。只是每年推出這類書藉數以百計﹐除了少許噱頭內容多數大同少異﹐過幾年Jack的人氣下降後﹐這本書就會給其他新書淹沒了。
最初是從明報每星期日的新書介紹接觸這書﹐短短的書評有李歐梵教授的簡介﹐亦節錄了本書的一些章節﹐提及他在哈佛攻讀博士生﹐以及當教授生涯的點滴﹐內容看似甚為吸引。其中李教授道出最初執筆出這本畫的原因甚為有趣﹐話說早幾年有本暢銷書叫哈佛女孩劉亦婷﹐是那個女孩母親記錄如何教育女兒﹐把女兒訓練成為名校高材生。剛巧那個女孩在哈佛上李教授的課﹐他便和妻子在朋輩間打趣地說﹐既然一個哈佛學生的母親出書也可以熱賣﹐那他這個貨真價實的哈佛教授為什麼不能。他妻子和出版社當編輯的朋友說起﹐在他們順水推舟下便寫成了這部書。
原本在報章的書評看過就算﹐巧合的是在過了不久之後去超市買菜時﹐看見這部書在旁邊的書店有售。我想既然不是太貴﹐剛巧手頭上的小說也看完﹐對書評也有不錯的印像﹐於是便賣回來看看。我自己很少讀傳記體材的書﹐對於那些半真半假的軼事﹐或是吹捧作者價值觀的文章一向也很反感。不過這本書是沒有那些毛病﹐只是一個老學者在退休後寫的回憶錄。文筆算不上很精彩﹐作者除了說說頗長氣外﹐還帶有點學術文章的拘束﹐若不是有心去讀之人﹐說不定會覺得這畫很沉悶。但本書就是勝在有真實感﹐可以從李教授的文章之中﹐窺探老一輩學者的想法和生活經驗。李教授的研究的中國現代文化文學﹐我這個讀工程出身的理科生對此一竅不通﹐甚至連想也沒有想過原來陏達文﹐除志摩﹐魯迅也可以用來研究一番。雖然我始終認為這些是無聊的學問。但看見李教授應用什麼文學理論﹐連把捷克的革命文學﹐以致周星馳的電影也可以隔入其研究當中﹐我想這些學科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吧。
全書分為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寫李教授早年隻身留學美國的事情。雖然久不久也聽那年代的故事﹐但他們留學的辛酸奮鬥經歷﹐遠遠超乎我們這些留學生活過得頗舒服的人的想像。第二個部份是寫他退休前十年在哈佛教書的經過﹐除了提到教學生涯中遇到的其他同行教授和學生外﹐亦有談及哈佛文化以及和其他美國著名學府的不同之處。最後一個部份是雜文後記﹐有李教授寫他自己啟蒙老師的文章﹐也有他學生寫有關於他的文章﹐非當事人看起來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還有最後一篇是他妻子寫的﹐帶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去回顧李教授的一生。他在學術上也算闖出個名堂的﹐但原來他的感情生活卻孤單得很﹐要週未一個人躲在家中看書聽音樂﹐到了四五十歲才第一次結婚﹐每一個人生總是要有點缺撼才正常﹐不然上天可就非常之不公平了。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