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基督教

請不要妄呼主的名字反對疫苖

文章刊登於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8%AB%8B%E4%B8%8D%E8%A6%81%E5%A6%84%E5%91%BC%E4%B8%BB%E7%9A%84%E5%90%8D%E5%AD%97%E5%8F%8D%E5%B0%8D%E7%96%AB%E8%8B%96?fbclid=IwAR0zIADBE4Tlq-oa3wqAd9JXJypOHWBt6LUrBRfdXKO4hidKSFaQ150v7lM

最近一個認識的人「不幸」感染Covid離世了,談不上是很熟絡的朋友,只是相熟朋友身在美國的表哥。他因為宗教原因拒絕接種疫苗,然後正如很多Covid患者一樣,祈禱無法戰勝病毒。聽著他在醫院中病情一天一天惡化,我為他遺下的妻子和兩個年幼兒年感到心痛。而然我在心中某個邪惡的聲音,卻幸災樂禍地說著:「唔信疫苗抵佢死,達爾文主義淘汰蠢人」。昨天我剛剛發現,另一個相熟的朋友,同樣因為宗教原因,拒絕接種疫苗,他女兒可是我結婚時的花女。我很為他擔心,不希望他有同樣遭遇。而讓我感到憤怒的,是那些妄呼主的名字去反對疫苖的宗教領袖,花言巧語誤導信眾,反科學反主流宗教道德倫理,令其他基督徒蒙受污名。

反對疫苗的人,最喜歡說疫苖沒有效用。中國製的疫苖有沒有用我不敢說,但以加拿大卑詩省最新Covid感染入院數字來看,西方研發的Moderna和Pfizer(即香港Biontech)疫苗,明顯能有效防止需要入院的嚴重病情。而在三十歲至八十歲的群組中,更加能大幅降低死亡率十一倍。加拿大疫苗接種率高達80%,非醫學原因不接種疫苗,無疑是增加自己的死亡風險,亦加重整個醫療系統的負擔。加拿大阿伯達省更因為Covid患者佔用大量ICU床位,導致醫療系統接近崩潰邊沿,影響其他非Covid病者的健康。在美國甚至有患癌症的小朋友,醫院因Covid人滿為患無法入院。讓人不禁想把自己找死不打疫苗的Covid患者踢出醫院,把病床空出來給可憐的癌症小朋友。

若果反對疫苗只是因為不相信疫苗有效的事實,或者認為接種疫苖不安全會死人,問題還不算很嚴重,這只是他們的無知。隨著越來越來醫學數據,證明疫苗的效用和安全性,他們無知的堅持自然會不攻自破。可是以宗教理由去反對疫苗的人,因為他們認為接種疫苗不乎合神的心意,或者疫苗的製造過程中使用幹細胞不乎合道德,就算他們明知疫苗有效和安全,仍然會堅持他們自以為神聖的選擇。甚至不幸患上Covid,亦會以殉道的心情去迎接死亡。在宗教上不理性的人,是無法用道理去說服他們的。

其他宗教反對疫苗的理由我不熟識,我不便多作評論。但我身為一個基督徒,若果有人說聖經說不可接種疫苖,我有責任站出來澄清那些反疫苗人士曲解聖經,是被魔鬼迷惑了在宣揚假福音。這篇文章的讀者大部份對神學沒有興趣,我亦不在此深入以神學理論,去技術性擊倒反疫苗者的歪理,以免悶死讀者。容許我在這神學問題上訢諸權威,教宗無疑是聖經的權威,他鼓勵天主教徒接種疫苖,並清楚明確地講明疫苖與聖經沒有衝突。其他各大基督教派,如聖公會,循道會,路德會,浸信會,希臘東正教,甚至被一般基督教視為異端的摩門教,都支持教友接種疫苖。由此可見,反對疫苗不單止沒有科學根據,亦沒有聖經根據。

至於有教徒因為疫苗使用來自七十年代墮胎的幹細胞來作安全測試,以反對墮胎的道德理由不肯接種疫苖。我無意在此討論墮胎是否合乎道德,我只是想指出除了疫苗外,我們接觸的很多一般西藥,如頭痛藥Tylenol,Advil,胃藥Tums,敏感藥Benadryl,Claritin,也是使用相同的幹細胞去作安全測試。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人用道德理由去反對使用那些西藥。只反對疫苗卻不反對那些西藥,很明顯是雙重標準。若果你的良知告訴你不打疫苗,亦堅持不使用有相同問題的大部份西藥,我實在想不到任何方法去說服你,只能祝你好運不要生病。

最後我想說,若果你是因為懷疑疫苗的效用或安全性,選擇不去接種疫苗。那請你不要濫用宗教理由,作為去拒絕接種疫苗的藉口。你這貪圖一時方便的自私行為,是身為基督徒身份非常壞的見證,讓一般人誤以為基督徒反科學反理性,妨礙其他對疫苗沒有偏見的基督徒的福傳工作,這是不蒙神喜裞的行為啊。

令人噴飯的謝飯 – 施諾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大學年代返了多年基督教會,也曾活躍於當年臥虎藏龍的基版。對於一些基督教會特別的華人教會的荒唐事,不只是略有所聞甚至有第一手經歷。當年基版也曾有人發起過把這些荒唐事記錄下來,不過基版關門之後大家不了了之。剩下只是幾個學術性較重的網站,如基版FAQ基督教人文學會離教者之家等等。想不到十年後的今天,竟然有個有心人的笨蛋自資出書,忠言逆耳指地出基督教會的陋習。

從作者的文筆之間,我感受到他對信仰的熱誠,隱固的聖經學問基礎,以及對現今的基督教會感到失望,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幸好他是用筆名出書,不然恐怕他早已給牧師捉去問話,說什麼家醜不該外傳,不要給教外人找著痛腳來攻擊基督教。然而這個種教會中報喜不報憂,缺乏自省能力的不負青任文化,正正便是本書其中一個批評重點。

作者把問題歸納為三個主要問題,神職人員和教徒的「三無」態度,無知,無能,無責任感。耶穌教會的生命內容被抽空掉,只餘下形式上的軀殼徙然存在。作者分為九十多個章節,逐一細數教會中充斥著各式各種的荒謬。與癈話無異的屬靈官腔,被教外人訕笑扮虔誠的愚行,想要做騷但又不濟的見證,不能適應社會的教會沉澱物,自以為是獨佔恩寵把耶穌當成黃大仙,重量不重質地盲目追求人數增長,讓正常人反感的薄涼借苦難傳教手法。教會變成了中產階級俱樂部,教徙集體自我催眠以為在信耶穌,原來只是得把口講耶穌,完全沒有行動去章顯耶穌的愛心。其實這本書的內容也不是新鮮事,基督教會內的腐化非一日之寒。返教會日子久但依然能保持獨立思考的教徙,讀這本書會倍覺身同感受,一邊看一邊讚嘆說出了心底話。

這本書不是神學作品,不涉及教義正統異端之爭,只是以平常心,像國王的新衣中那個小孩一樣,說出教會長久以來的問題。筆者的文筆有點長氣,不過他在序言也說過,若不這樣長氣慢慢地解說,恐怕便給別人斷章取義,說他在生安白造攻擊教會,然後把書中的勸告掃進垃圾筒,繼續依然故我地自我感覺良好。全書最後兩章有簡單的問答,說說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和目標,想批評這本書的人應該看一看。作者只是看不過眼教內的情況想出一分力,他不是要人離開教會,也不是很徫大地提倡要改革教會,只是如果有教徙看過這本書後有所得著,從自已開始不再做令人噴飯的教徙,他便已經功德圓滿了。

若果當年有這本書,又若果當年我返的教會看了這本書改正過來,說不定今天我會是個基督教徙呢。

Love Wins – Rob Bell

基督教人文學會五六月份的閱讀小組,一起閱讀Rob Bel牧l師的新書Love Wins。這本書在美國基督教圈子中揪起軒然巨浪,這本書批評基督教只強調教徒上天堂和非教徒下地獄的訊息,偏離耶穌基督要帶給萬民喜樂的福音,Bell還因此被「時代雜誌」訪問上封面專題。Bell本身的來頭不少,他一手創立的Mars Hill Bible Church,是擁有超過一萬教徒的超級教會。現在站出來指證其他教派傳錯福音,自然在教內引起強烈反彈。很多自命正統的福音派教徒,急不及待跳出來攻擊Bell為異端,誓要把他驅逐出基督教才肯把休,還有人寫了本書叫God Wins,去反駁此書的論點。

這本書的副題是一本關於天堂和地獄,以及古今往來世界上所有人的命運的書。全書二百頁也不夠,字體大又排版疏落,沒有多少內容。閱讀小組分八個星期,每個星期看其中一章,不過如果一氣呵成地讀,大慨兩三個小時便讀完。想深入研究神學的讀者要大失所望了,這本不是學術性的著作,讀起來只有主日講道的級數。內容沒有引證和考據其他神學家的理論,他只是隨便引用聖經金句來支持他的論點,但他卻無視其他與他觀點不乎的金句,或他所引用金句其他解讀的可能性。

第一章Bell向那些自以為得救,並對其他人能否得救指指點點的 「基督徒」宣戰,直接問質疑誰人才能得救那個禁忌問題。他在書中那一大串問題,也不是他第一個提出來,已是很多反基人仕用來質疑基督教可信性的範例。正如他自已也說,不過是把千多年來被遺忘了的神學問題,重新拿出來討論,只有不愛思考的基督徒,才會大驚小怪以為有出現新異端。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條提問,是如果基督徒在世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已死後上天堂,在地上只抱著過客心態不理其他人也不理地球,那豈不是最差的反面見證嗎?

第二章接下來他先講天堂,Bell否定一般人心中天堂的既有形像,天堂不一定人人著白袍整天唱聖詩。他提出了幾個不同的天堂可能解釋,但每個解釋只是蜻蜓點水一說,講得太過虛無飄渺。其中一個說法是天國臨在地上,但地上天國在物理上不可能存在,除非神對人有直接思想控制,否則地上有物理性的限制,不可能消除現世的問題,Bell又沒有在詳細解釋。接著他把天堂,永生,新世界細分為不同定義。但他說天堂中不一定有永生,我懷疑他犯了偷換慨念。另外他迴避了肉身的復活這個問題,他提出的天堂觀完全不乎合肉身復活,只有傳統的天堂觀才可能有肉身復活。看完這一章,我發現我還是喜歡有聖彼得守門口的天堂,傳統的天堂觀始終易明白好用些。

第三章輪到講地獄,他在上一章否定了永恆生命的天堂,在這章否定永罰的地獄也很自然。他重新按聖經原文去解釋經文中地獄的定義,原來耶穌口中說的地獄是燒垃圾的垃圾場,地獄永火是用來燒垃圾。其實咒人落地獄,不過是罵人是垃圾。耶穌又成日對那些自以為好虔誠的人講地獄,其實耶穌不過是暗寸他們垃圾。他又說地獄是每個人自已的思想,那有點存在主義者Satire的說法的味道。他用財主的故事,去說財主的地獄是源於他的內心。那如果財主在地獄燒燒下有天忽然開了竅,不再覺得自已還是高高在上,他會不會從地獄中逃出來?我還是同一句,我依然認為有魔鬼拿著枝叉有紅紅烈火的地獄,比容易理解明白些。

第四章Bell提出一個問題,問到底神想要什麼?衪是想大部份人得救,還是只有小部份人得救。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想要那個神?他亦提出死後也可以得救的可能,引用聖經說天堂的大門是常開,即人是可以逃出地獄升上天堂。我認為這章最重要的部份,是他不停為讀者打強心針,說不一定要信只有小部份人得救才是直正的基督徒,更加不是要信只有小部份人得救的人才能得救。我很奇怪Bell為什麼完全不提天主教的煉獄說法,他只是批評小部份人得救論,但沒有題出一個完滿解決大部份人的方案。他又沒有勇氣拿點神學出來,義正嚴詞指責說只有小部份人得救是曲解福音。他的論點還有一個邏輯問是,他只說我們想神怎樣怎樣,寧可要個怎樣怎樣的神,但神到底真正的想法怎樣,不是我們一廂情願可以改變的。

第五章有點離題,這章和天堂地獄沒有什麼關係,整章也是講在教會講道常聽到,耶穌為我們地死有幾偉大。他說那些只說天堂地獄的福音捉錯用神,可是如果同我上天堂無關係,耶穌救贖幾偉大又關我何事呢?耶穌受苦對我的意義,不就正正是讓我上天堂嗎?他又說耶穌救贖是救全人類,但講完又沒有提出什麼有力的理由。這章很漏氣。

第六章說基督教不可以壟斷耶穌,但同時又說耶穌壟斷了救贖。讀起來有點像天主教神學的觀,他說回教徒佛教徒也可以得救,便正是天主教中無名教徒的慨念了。理論上一個完全沒聽過耶穌,又或者聽過但唔信的人,只要他有恩典也是可以得救。教會以外無救恩,但就算堅決不肯入教的人,天主教也可以在神學上夾硬把他們納入大公教會之內。

第七章他重提死後還可以悔改論和主觀地獄論,他說一個口中說愛,但死後反面無情兼殘暴的神不可信。他攻擊福音派以救贖為中心的信仰觀,他認這樣信得不開心也罷。想不到他引用被說到爛了掉的浪子回頭比喻,他用大兒子的不滿去比喻那些自以為很虔誠的人,說他們信神得好辛苦,信到好似做奴隸。父親對大兒子說你一直與我同在,我的東西就是你的東西,可是口講無憑,行動最實際。父親有為大兒子做過什麼嗎?浪子回頭故事的教訓,是做乖仔永遠好蝕底。為什麼不出去玩完才回來信主。反正死後也可以信,便不用急著生前信了。這一來Bell又答不出人為什麼要生前信神,或者為什麼要信形式上的基督教,要上天堂做個好人不就可以嗎。Bell說口中耶穌的好消息,其實同比諭父親的說話一樣都是空口說白話。如果不是關乎天堂入場卷,Bell又沒有提出什麼必須要信神的理由。

最後一章全篇癈話,大慨他隨便抄自已的一篇主日講稿,不讀也罷。

看完全本書,有點被騙的感覺。雷趣大雨點小,對福音派的批評到喉不到肺。成本書只有主日講道的水準,完全沒有深入一點的神學理論。讀此書時我很有興趣對比Bell的神學觀與一般的普救論有什麼分別,雖然Rob在Times的訪問中否認他是普救論,但左看右看他都是在拐彎地說普救論,不過怕給反普救論的人群起而攻之,他很有技巧地留一線餘地,在關鍵敏感的地方刻意曚糊輕輕帶過。文中只憑幾句金句作為支持,大慨自命信仰正統的「基督徒」,很輕易便說他對經文斷章取義把他打發掉。我懷疑有多少人看了這本書,會改變自以為一定得救的心態。我覺得這本書是寫給「有良心」的基督徒看,給他們多點心靈支援,對抗福音教會舖天蓋地宣傳自以為一定得救的教條。

看完全書後,我不太接受Bell那套人人都會得救的救恩觀,我不反對給那些因為無知而不信的人死後一次機會,但我認為公義的神應該要把歪曲福音的福音派掉下地獄。有些人以為自已一定上天堂,我倒想找個說法反過來說他們一定不能夠上天堂。我一直以為自已是普救論派,原來說到底我還是想丟人落地獄,特別是將那些話我會落地獄的人丟落地獄。

團契之內冇真朋友 – 愛的恩泉小劇場

電台節目初稿(3 – 5 minutes)

出場人物簡介﹕
小明 – 剛從基督教轉到天主教的慕道班新丁
小強 – 小明由細玩到大的朋友﹐無特定信仰背景﹐不一定要信天主教

場景﹕ 小明與小強相約出來喝珍珠奶茶聊天

小強﹕ 聽說你最近轉了教會﹐習不習慣新的教會呀﹖
小明﹕ 慕道班OK啦﹐新的教會幾好﹐不過…
小強﹕ 不過乜野呀。
小明﹕ 不過自從我轉了教會後﹐我以前團契的朋友便沒有和我來往了。
小強﹕ 有D咁既事
小明﹕ 以前我地個個星期除了去教堂外﹐還打波睇戲食飯無所不談﹐感情好得像一家人﹐還以兄弟姊妹相稱。豈不知我退出返團契後﹐竟然連電話都沒有一個。
小強﹕ 哈~ 乜你無聽過一句說話咩﹐團契之內冇真朋友
小明﹕ 此話怎說﹖
小強﹕ 看來你誤解了團契的真正意思了。團契fellowship是指一班志同道合的人fellows走在一起﹐沒有負擔沒有承諾﹐大家要開心又有共同目標才會響埋一齊。Fellowship的大前題是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合則來不合則去﹐正所謂道不同﹐就不相為謀嘛。團契中的友誼是基於返同一間教會﹐你轉了教會都已經不是那個圈子的人﹐他們和你疏遠也是很自然的事。
小明﹕ 但他們不是我的朋友嗎﹖
小強﹕ 真正的友誼是無私的關懷﹐把朋友放在第一位﹐真正的朋友關心對方真正的快樂﹐希望看著對方朝好的方向成長。你團契的那些所謂朋友﹐你話佢地關心自己所謂的靈命成長多些﹐還是關心你這個朋友多些﹖
小明﹕ 講下講下﹐好似又係喎。有時同佢地講自己唔開心野﹐換來幾句行貨到死的問候﹐都唔知佢地係真係關心我﹐定係交功課做個好教徒的角色。
小強﹕ 不過又唔好一竹篙打一船人﹐fellowship也可以發展出真正的friendship﹐任何友誼也要踏出第一步嘛。不過對團契的朋友﹐唔好期望咁高﹐費時期望高大﹐失望越大喇。
小明﹕ 咦~ 咁你同我係fellowship定friendship呀﹖
小強﹕ 我同你由細玩到大﹐睇住你大睇住你壞﹐梗係friendship喇。竟然咁好朋友﹐今餐就你請啦。
小明﹕ 嘩~ 你真係夠晒好朋友咯。

論盡明光社 – 張國棟

cover-4th

早在中大學生報亂倫問卷﹐反同性戀歧視法﹐淫審條修定案以前﹐我己十分留意明光社的動向。畢竟在基督教網上論壇日子不淺﹐看著明光社結集教內保守勢力﹐從搶佔教內的言論空間﹐到漸漸活躍於主流傳媒﹐從去信影視處投訴電視節目不雅﹐到嚴如自封為基督教代言人﹐要打一場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聖戰。可是明光社卻淪為基督教的負資產﹐其偏激言論破壞基督教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讓外間以為基督徒皆屬反智。在教內理性開明的聲音在淹沒之際﹐張國棟弟兄挺身而出寫《論盡明光社》一書﹐義正嚴詞地指正明光社的錯誤﹐希望他們能夠迷途知返﹐不再敗壞基督教的名聲。

我認識張國棟也有好一段日子﹐他創立基督教人文學會﹐讓不甘洗腦喜歡思考的基督徒﹐在日漸變成一言堂的教會內﹐還有一片倡所欲言互相交流的空間。所裏薈聚很多讀哲學的教友﹐大家討論神學﹐教會和社會的問題刺激思考﹐還有網上讀書會互相共勉閱讀經典鉅著。張國棟雖然身在美國攻讀哲學博士﹐他還心繫香港教會的發展動向。看見香港教會被反智人仕壟繼﹐不禁提起筆桿寫文章﹐希望喚醒教內理智的聲音。可是張國棟出於善意的諫言並未被接受﹐反而明光社認為忠言逆耳不願聽﹐還以非友即敵的思維把張國棟歸入極端自由主義一伙﹐只差在未把假基督徒的標簽說出口。

這本書記錄過去數年﹐明光社在社會道德議題的論述。明光筆在網上和教內外傳媒﹐對異見者發動筆戰和罵戰﹐還披起理性假面具去欺騙無知教眾﹐運用教內的影響力為教徒洗腦。這本書並非討論道德題議上的對錯﹐事實上以我認識的張國棟並非自由派﹐他對這些議題的立場也頗保守。他憑著知識份子的良心﹐看不過明光社的反智言論﹐不怕開罪教內權貴自絕米路﹐也要站出為真理說話﹐運用嚴緊的哲學思維﹐剖析明光社言論的種種謬誤﹐希運能藉此書以正視聽。

若果你不是教徒並深深痛恨明光社的所作所為﹐看這本書必定大呼過癮﹐就像看李天命刺破梁一泡。不過看罷此書後﹐希望你們能對基督教有所改觀﹐一要一竹篙打一船人﹐基督教不是必然地反智。若果你是教徒但不認同明光社﹐又怯於教內壓力苦無發聲機會﹐這本書能夠讓你重燃希望﹐讓你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作戰﹐教內也有知音人。若果你是教徒並傾向支持明光社﹐希望你能夠好好細閱讀這本書。這本書行文平實近乎學術論文﹐有別明光社訴諸情緒近乎挑撥式言語﹐理應不會則引發反射條件式的反對﹐可以反省思考自身的立場和取向﹐再決定甘心繼續明光社操控。若不肯你是明光社的死忠支持者﹐就更加要買這本書了﹐因為這是市面上唯上敢對明光社說不的書藉﹐怎能不買回來焚之而後快呢﹖

我對這本書唯一的投訴﹐是那個別出心裁的封面設計。封面比內頁短約一吋﹐書頂露出沒有書面保護的內頁。我收到書時還以為釘裝錯誤﹐向張國棟查後才知是出版社的設計﹐突顯出這書內容是教內的觀察。不過結果因為書頂沒有書面的破紙保護﹐結果頭幾書頁書頂給弄得又皺又殘。希望再版時能夠向出版社反映問題﹐正常的書面便已經很好了﹐不需弄些不實用的花款。

看畢此書對明光社的照妖鏡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張國棟和幾位教內理性聲音合作的炯論博客﹐繼續追貼明察明光社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