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散文

尋他千百度 – 金庸

武俠大師金庸封筆多年,竟然讓我在書店發現他的新書。書雖然是新出版,但文章卻是舊貨,收錄了他多年前報章寫的專欄文章,全部都是從未出版過的蒼海遺珠。這次全靠中華書局整編「香港散文典藏」,才得以重見天日。查大俠寫專欄,與現在在報紙寫專欄的才子才女,簡直是完全不同級數。現代才子才女只會賣弄文筆抽水吹水,查大俠每遍文章都做足資料搜集言之有物。要知道當年還未有Google大神,什麼資料一按便在電腦中走出來,查大俠的學問如此博學多材,可是真材實料。

書中文章的題材涉獵甚廣,有中外歷史,棋壇往事,文學名著,莎士比亞,電影戲曲,詩詞等等,當然少不了講他自已的武俠小說。不過講武俠小說那幾篇反而是最不好看,可能類似的內容我以前不知在那兒看過。越讀金庸的文章,越欣賞他的敘事本領,環繞著一個主題開始,一些本來很枯橾的相關冷知識,經他手筆縱橫連結起來後,便成為一篇趣味盎然的文章。文章中他也會加插自已的想法,但只是點到即指地寫下評語注腳,不似現代專欄般意見多多口水泛濫。整體來說,文章給人很內容充實,客觀性很強的感覺。

若只是單純地閱讀內容,不用買這本書回家收藏,去圖書館借甚至在書店打書釘便可以了,畢竟散文沒有太大的重看價值,看過一次便算了。但這本書可以說是向金庸偷師,學習如何寫散文的最佳範例。散文有不同的風格,論寫感人肺腑的文字,或者天馬行空的點子,多少要靠點寫作天份,我很有自知之明,那些我想要學也學不來。金庸散文的風格以資料整理和思考分析為主,至少我寫文章時可以將勤補拙,在Google大神的幫助下,向大師學習一下。

不乖 – 候文詠

上年到台北旅行回程時﹐身上還剩下少許台幣﹐反正帶回家也沒有用﹐在機場候機時逛書店﹐剛剛好夠買候文詠這本「不乖」。我沒有拜讀過他的小說﹐只知道他是台灣的著名作家﹐作品「白色巨塔」曾改篇為電視劇﹐捧紅了F4的言承旭﹐不過我也同樣沒有看過。這本書是候文詠的人生哲學﹐收錄了他的八篇文章。他的文章很容易讀﹐一點道理配一點故事﹐雖然有些是老生常談﹐但閱讀時也有讓我反思﹐問我自己有否做到。

第一篇點題文章「不乖」﹐我以前在網絡上讀過﹐我對他的觀點十分讚同﹐於是有賣這本書的興趣﹐網絡上免費傳來傳去的東西﹐可是最強的廣告。我小時候很不喜歡被稱讚乖﹐在我心目中乖是笨的同義詞。候文詠把乖定義為順服﹐循規道矩聽聽話話﹐盲目地追隨主流。不乖並不等於盲目反叛﹐而是要經過思考才得出答案﹐這個經過懷疑然後知道了的過程是十分重要﹐讓我們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第二篇文章「認真拼不過迷戀」﹐道理說白了便是說﹐要做好一件事情﹐必先要喜歡上它。夾硬去認真努力做一件事情不能持久﹐只要迷戀上就會發自內心的認真。候文詠有提到迷戀和耽溺的分便﹐迷戀是躉向美好人生的動力﹐不過如果能夠這樣理性思考﹐也不會有耽溺的壞習慣了。至於如何才能養成良好迷戀﹐他卻完全沒有提及。舉了自己喜歡寫作做例子﹐他自己當了大作家﹐能夠把嗜好發展成迷戀﹐然又幸運地取得成功﹐那可是萬中無一的特例啊。

第三篇文章「成功那有失敗好」﹐道理是成功招自滿﹐自滿招失敗。文章談論他面對失敗的方法﹐把失敗視作挑戰﹐從難度低至高拾級而上﹐以嬉而勤的態度快樂地接受失敗。不知道台灣中文的用詞是否不同﹐我認為他說的失敗﹐其實是指我們說的挫折。或許他想說是不要著眼於一時三刻的成功或失敗﹐要把目標放眼於是一生人的成功。

第四篇文章「想事情要用自己的腦袋」﹐道理與我讀碩士做研究時領悟一樣﹐好的問題比標準答案重要得多。答案是封閉式﹐問問題是開放式﹐這才是獲得知識的能力。後半篇文章講思考方法﹐大慨與哲學科入門教的差不多。文章中最有趣是講作者小時候﹐想方法去求證冰箱的殺菌燈在關門後會亮著﹐保持好奇心是問問題的先決條件。

第五篇文章「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四個字可以總結這篇文章﹐知易行難。把知道化為行動的方法﹐便是構思和規劃﹐把複雜的事情﹐拆細為簡單的步逐﹐然後專注於每一步。Divide and conquer的思維練訓﹐那是我在工程系學到最有用的東西。

第六篇文章「別讓快樂輸在起跑線上」﹐內容沒有什麼新意﹐可以跳過不說。

第七篇文章「從眼界到視野」﹐眼界只是知道了的知識﹐視野便是內化明白了的知識﹐光是知道沒有用﹐必需融入思考中﹐才可以拿出來用。

第八篇文章「人文是為了追求連結」﹐我認為是鬼扯之作﹐求其找幾個有點喻意的故事﹐胡亂地放在一起﹐然後加句似是疑非大道理作總結。

這本書開頭寫得好﹐特別是「不乖」這一篇文章﹐可是越寫下去越無新意﹐有一點點讓我失望。最大問題是他常用自己作例子﹐但他可是從醫生轉行當大作家的特殊例子﹐雖然他只是想和讀者分享心得﹐但我總是覺得他有點兒在曬命﹐而不是客觀地說成功人生的通則。這本書值不值二百五十新台幣呢﹖老實說我認為不太值﹐文章在網上找看便可以了。

浮桴記 – 鍊乙錚

Float 說來慚愧﹐信報老總練乙錚的名字﹐我這還是頭一次聽﹐他的文章當然也沒有看過。偶然在別人的網誌上﹐看見有關他文章的評論。說他讀數學出身﹐寫的文章邏輯性強﹐要很花精神才可以跟上他的論據推理。好奇心驅使下﹐便上網找他的文章看看有多難讀。散文評論找不到﹐卻找著了他的回憶錄《浮桴記》﹐憶述他在董建華年代當中央政策組顧問的事情。原文分十七篇於信報發表﹐後來附加多幾篇短文再錄輯成書。我看的網上版本應該是轉載報紙﹐不知與後來出書的版本有沒有出入。原本預期這本書會爆料式揪開很多政府內幕﹐細讀下來卻像一篇政治哲學論文﹐分析特區政府施政失敗的結構性原因。可能我自己平時習慣看學術論文的關係﹐練老總的文筆很容易讀﹐論點層次分明先後有序﹐比起其他不停打圈說話的作者﹐更能一矢中的說出問題精要所在。

這本書主要分三個部份﹐第一部份剖析港英殖民政府和特區政府在施政理念上的不同。他批評董建華不重視政治管理知識﹐甚至在可以沒有任何數據理論支持的情況下﹐毅然上馬推行一些急進的政策。到後來更借用民調當手段﹐讓官僚用推切統計數字﹐掩蓋如實反映社會現況的知識。以偽知識來為施政方針背書﹐得出來的成績自然焦頭爛額。他把香港政府施政大向方的問題﹐歸究於來自北京的干預﹐中央錯佔香港形勢﹐進行統戰鬥爭引起民意反彈。第二部份從政府的權力分配和角色平衡﹐指出推行問責制才是施政錯誤的另一個主因。他把原有公務員體系比喻為古代的宰相和文官﹐董建華削布政司權等同癈宰相﹐從上而下瓦解了政府推行政制的能力﹐特首再沒有辨法駕馭各自為政的部門。第三部份說些舊聞逸事﹐從側面的角度評價董建華﹐讚賞英國人留下太平紳士制度的可貴﹐最後為自己丟了顧問一職平反。他對董生的評價大慨與坊間公論差不多﹐有小材無大能的老好人﹐只是說得比較厚道點。

在董建華下台後的今天﹐練乙錚書中所說提出的結論﹐已經差不多成為香港人的常識。但在今天重看這書﹐依然可以欣賞練乙錚推論的文筆﹐以史為骨引經據典為肉﹐如何寫出叫讓人信服的政治評論。不過看完這本書後﹐我心裏倒有個問號。怎麼練乙錚在中策組那幾年的日子裏﹐好像沒有做過什麼事情。不是大材小用寫講稿﹐便是被投閒置散。偶然他寫些建議給董建華﹐總石沉大海是沒有下文。不知中策組到底有什麼用﹖看見鍊乙錚在權力中心的邊緣﹐把問題看得通透﹐也只是斷症不能醫﹐好像不能有什麼作為。莫非香港由盛轉衰是歷史中注定﹐還是要看香港人運氣﹐看中央誰來當領導人﹐看誰人會被欽點作特首﹐才能有胸襟和智慧採納練乙錚的諍言。

港女聖經 – 葉一知

HK Girl Bible 我書櫃上有三本作者親筆簽名的書。第一本是電腦程式設計課本﹐作者剛好是我大學年代打暑期工的上司。第二本是Karen Armstrong的上帝簡史﹐那是聽她演講時排隊索取的簽名。第三本是早幾天才收到的「港女聖經」﹐作者是網絡認識素未謀面的朋友﹐書本直接從向他訂購﹐作為對朋友出書的一個支持。

作者葉一知是香港的人氣博客﹐他的刁民公園是我每天必讀的網誌。他的文章涉題材獵甚廣﹐以嬉笑怒罵的手法﹐諷刺評論時下熱門話題。文章雖以怪論型式下筆行文﹐其實他對很多事有鮮明的立場。當中有幾樣我正好持相反意見﹐於是在網誌上留言反駁﹐筆戰了不下數十回合。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就這樣在網絡上交了一位朋友。葉一知寫網誌紅起來後﹐踏上其他網絡作家的成功之路﹐跳出虛疑世界﹐在現實世界中出書﹐當一位真正的作家。「港女聖經」是他的第一部著作﹐由一間獨立出版社發行﹐小本經營炒作港女這個話題。相信初版後沒有機會加印﹐若果他日葉一知當了大作家﹐我這本絕版珍藏簽名「港女聖經」可值錢了。

從香港寄平郵來加拿大需時個多月﹐當我收到這部書時﹐港女這個話題已經玩到爛﹐主流傳媒和網絡已移師下一個話題。現在才讀「港女聖經」﹐覺得自己有點與潮流脫節。「港女聖經」只有薄薄的一百五十頁﹐每頁字體大排版又多空位﹐隨手翻看著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看完。作者保持他寫網誌一貫的搞笑水準﹐把香港女性變成港女前因後果娓娓道來。逐點分析解拆早前在網上引起爭議的奇文﹐港女與港男的八十一宗罪。若果讀者不熟識香港地道文化﹐不明白港女這個詞語貶義的意思﹐大慨會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明白本書的內容。若果讀者身為港男深受港女之苦﹐讀起來必定倍感痛快。從古典文學到現代八掛雜誌﹐兩性戰爭的話題歷久不衰﹐每間幾年換個名稱又會再流行。所謂的港女問題其實不只限於發生港女身上﹐這是全世界女人也共通的特點﹐只是各地因文化關係而程度深淺有別。日劇中看到的東京事業女性﹐又或者美國電視中的紐約打工女郎﹐可是百份百港女的好妹姊。

這本書作者寫得好玩﹐讀者看得開心笑過癮﹐看畢全書還有點意猶未盡。六十八元買本散文不是散文﹐笑話不是笑話﹐研究不是研究的無厘頭書有點貴。若果增加書本內容﹐讓資訊和笑料更加充實﹐我必定會推薦購買。只是想輕鬆娛樂一下﹐不想看讓人思考的沉重書藉﹐又沒有時間追看小說﹐不妨借閱「港女聖經」來開懷大笑一頓。不過如果讀者想了解兩性關係﹐千萬不要盡信本書極度跨張失實的內容﹐還是參考男女關係經典Men are from Mars, Woman are from Venus比較可靠。

寶貝,只剩下我和你 – 王文華

Baby Only You and Me 我去圖書館讀書有一個十分壞的習慣﹐就是開工前總會去逛逛書架﹐看看有什麼有趣的書可以拿起來看﹐當讀書讀到倦就會翻翻拿起來的閒書。一個下午讀書間的休息時間﹐斷斷續續地翻著翻著﹐把王文華這本散文集看完。幸好是在圖書館免費借閱﹐若自己掏荷苞買就不值了。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只有七十篇文章﹐每頁紙有半頁是相片或設計圖案﹐文字數量少得可憐。若一次過不停閱讀的話﹐最多一個小時就可以看完﹐比我寫讀後感的時間還短。

王文華出名的作品有蛋白質女孩﹐他賣點是哈佛工商管理畢業﹐既是行政人員又教書又在電台開咪。他的作品代表著三十幾歲﹐未婚但叫做事業有成男人的心聲。他的文章寫得還可以﹐有點幽默小聰明﹐不過看多了就覺得有點千篇一律。每一篇也是從生活上的小故事得到啟發﹐帶出一些人所皆知的大道理。他的文章偶然也有些抵死精警佳句﹐或見解獨特的點子。這本書的編輯好像把他的佳句作為主力賣點﹐佳句在書中用不同顏色的字體印刷。很可惜不是每句也點題到位﹐很多不是行貸就是廢話。不過有幾段倒值得仔細品嘗﹐例如﹕打電話約新認識的女仔最好在星期六下午﹐因為這段時間大多數人都很無聊。落街倒垃圾最好用不透明膠袋﹐不然看見前女友挽著高大靚子新男人﹐自己就挽著兩袋垃圾﹐真的就想找個地洞鑽。

看這本散文集﹐給我的感覺像是在看他的blog多過像看一本書。雖說他的文筆寫得不怎麼樣﹐但畢竟我自己也快人到中年﹐不多不少也對他寫的東西有點共鳴。文筆爾爾不一定不受歡迎﹐王文華在台灣寫作界可是個大紅人。再者我自己寫得其實比他還差﹐他的寫作風格也頗適合我學習﹐不是賣文學而是賣聯想和分析能力。若要寫出像他這種級數的文章﹐只要花點心思我應該也可以做得到﹐至少是對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