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六部長篇小說中﹐ 「射鵰英雄傳」是我看過次數最少的一部。除了初中時第一次看過以後再也沒有重讀﹐不像其他長篇般看過幾遍。「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確立他一代武俠大師的巨著。當年我看的是初版﹐四十多本簿簿的小說﹐不是通常在圖書館借到五厚冊的那個舊版。詳細內容我已忘記得七七八八﹐這次重讀新修版有新書一樣的感覺﹐追看得十分痛快。初版與新修版的情節變動很大﹐印象最深刻的蛙蛤大戰竟然給刪去了﹐有點失望。反而網上很多人談論新修版中﹐新加關係黃藥師與梅超風的舊情﹐我則覺得可改可不改﹐只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旁線。東邪素來不理世俗禮教的眼光﹐刻意避忌梅超風反而與東邪的性恪不合。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不用多作介紹﹐沒有讀過原著的人也會看過無線拍的版本。射鵰故事的主線不是很豐富﹐只是伴著郭靖這個傻小子漫無目的四處冒險。故事沒有能夠襯托起主角的壞人﹐楊康武功不濟﹐奸骹不足﹐二十年比武之約雷聲大兩點小﹐最後反高潮不了了之。西毒武功高強﹐可是與他齊名的東邪﹐南帝﹐北丐三個皆是好人﹐不計郭靖還有老頑童﹐好人擺明人多欺人少﹐勝之不武。射鵰劇情雖然普通大路﹐但金庸筆下創造出來的人物卻詡詡如生﹐成為燴灸人口的經典角色﹐人物亦是吸引讀者之處。書中的武功招式創意無限﹐降龍十八掌更給其他小說漫畫借用到爛﹐成為誇越武俠世界的武學絕招。全書最精彩的一場比試﹐是東邪西毒奏樂器鬥內功﹐雙方沒有出過一招半式﹐靜止優雅的樂聲卻比刀劍相交更加兇險。
我對書中男女主角沒有太大好感﹐黃蓉是「碧血劍」溫青青的改良版﹐減去吃醋和臭脾氣﹐換上古靈精怪的鬼主意﹐同樣是飛來雀纏著男主角不放手。郭靖是我最看不爽的金庸男主角﹐天資愚魯但一世夠運﹐他的亢龍十八掌打起來沒有蕭峰和洪七公的氣魄﹐只是死板板的靠壓到性的力量取勝。誠然武俠小說不可以篡改歷史﹐但我也不禁破口大罵郭靖腐迂的封建愚忠。鐵木真最後那番真心話很有說服力﹐在宋朝當忠臣有岳飛的前車可鑑﹐當蒙古大王去管理漢人有什麼不好。就算郭靖不想貪圖榮華富貴當駙馬﹐也該為天下百姓的幸福著想﹐不要計較背負不忠不義賣國惡名這些小事。蒙古人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國﹐民姓就不用連年征戰受苦﹐人民在仁厚的郭靖下生活﹐應該勝過給昏庸無能的南宋皇帝統治。在郭靖要決定去留的那一時刻﹐很可惜只有無知農婦的母親在旁﹐結果下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若果有東邪或黃蓉從旁建議﹐說不定可以向大汗爭取一國兩制﹐讓南宋舊地享有比香港特區更大的自治權。
金庸小說不只是流行讀物﹐還有深入嚴緊的金學研究﹐若要分析 「射鵰英雄傳」的世界﹐書中人物的性格背景﹐武功和歷史考證﹐資料多得寫三個月也寫不完。我這篇文章稱不上是書評﹐只不過是看完小說後記錄下來的一點感想。我希望實現重看全套金庸作品的大計時﹐能夠用文字留下點滴曾經來過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