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禪

弓和禪 – Eugen Herrigel

zen of archary 禪是一個很玄的東西﹐雖然我在香港長大﹐自幼耳濡目染中國文化思想﹐對這個佛家的名詞並不陌生﹐可是總不能很確切地說出禪到底是什麼。或許正如很多人說一樣﹐禪並不能像西方哲學般有系統地學習﹐只能身體力行去感受並領悟其中的道理。我在逛網上的書藉論壇時﹐很有緣地遇上這本「弓和禪 」的簡介﹐還附有網上免費版本的連結。可能我開始愛上射擊運動的關係﹐對於講弓道心法的書藉有興趣。弓箭與槍同樣也是射靶﹐抱著這本書可能對射擊有幫助的心態﹐便用了三數小時看畢全書。

讀完後上網看多點資料﹐發現原來此書的來頭不少。原本出版已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最近才被翻譯為中文。從一個西方哲學家的角度﹐去看東方禪學的奧秘。作者Eugen Herrigel是二十年代旅居日本的德國哲學家﹐跟弓道大師透過射箭修研禪學達六年之久。他是把禪學帶到歐洲的第一人﹐這本書則他的最重要著作﹐記錄他學習弓道六年的經歷﹐述描從中對禪的領會。日本文化中有很多不同的道﹐弓道﹐劍道﹐柔道﹐花道﹐茶道。每一種道好像與禪也有關連﹐都是讓修習者內省靜心﹐體會禪的最終奧義。

弓道並不只是射箭準確的技術﹐ 而是一套生活的哲學。修練的過程看起來好像沒有意義﹐但是只要耐心遵從大師的指示﹐最後就能夠學到大師的心法。作者先花了一整年時間去學習呼吸﹐再花一整年時間去學習拉弓。每天只是重覆做同樣的動作﹐一箭也沒有發出過。到了第三年才學習放箭﹐第四年才把射向箭靶。作者在過程中對大師的教法充滿懷疑﹐但他堅持到最後通過弓道考試。學懂弓人合一的禪理﹐不去計較射不射不中﹐射箭是一件再也簡單不過的事情。

其實讀完這本書﹐我對禪好像理解多一點﹐又好像依然是完全不理解。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書中說弓道的心法﹐對我練習射擊很有幫助。拉弓與舉槍瞄準一樣﹐呼吸十分重要﹐只要心緒寧靜控制好呼吸﹐槍管自然會瞄得平穩。放箭與扣機板的道理一樣﹐越想射中就會越射不中。心中不要執著想射中高分﹐只要盡力去做好一個完美的射擊動作﹐就自自然然會射中靶心。箭要在毫無考慮的迅間放出﹐在不經心的情況下自然飛出去﹐不能注意手部的微細動作﹐才能進入忘我的境界。我在射擊時也有同樣的體會﹐有時我會專注手指的動作﹐儘可能順滑地完成扣機板動作。這時雖然可以射中第十環﹐但總是覺得有點地方不對勁。另一些時候我會在不為意下扣了機板﹐子彈好像是自己飛出去一樣。同樣也是射中第十環﹐卻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覺感﹐一個很實在很完滿的感覺﹐就像書中說如同積雪在葉子上滑落一樣。也許我也如作者在練弓道中途般﹐只是在自作聰明地去理解禪﹐並不是真正的領悟射藝的精神。大師並不是教授學生弓道的技巧﹐而是以自身為榜樣讓學生自已發現弓道的秘密。不過很可惜沒有大師收我為徒﹐只能看著書本自行摸索。據說日本也有銃道﹐以射槍來修練心靈的學問。不過明治以後日本禁止民間私藏槍械﹐大慨銃道已成為失傳了的藝術。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ance – Robert M. Pirsig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在閱讀別人最喜愛的書本名單中﹐久不久就會發現禪與電單車修理的藝術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的產量不多﹐這麼多年來就只寫了三部作品﹐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亦是他成名之作。這書面世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了﹐仍然依在暢銷書榜上有名﹐建立了一大班肯定這位作家思想的追隨者﹐可以說已經奠定其經典級的地位。我好久以前也已經聽過這本書的名字﹐一直也不太清楚它的內容說什麼﹐只是聽說過有很深很有啟發性的道理。去年某一天和女朋友談話時﹐不知何解的聊地這本書上﹐她說曾經看過半部﹐認為很適合我看﹐於是順道在網上訂其他書時買了。買回來看了開頭的幾章後﹐覺得有點悶加上剛買了另一本書﹐便放下沒有再看這本書好幾個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再次拿起來看﹐發覺一些以前沒有留意的思想﹐才正式的開始看這本書。看這本書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所以每天只能看幾頁。我足足看了三四個月才完成﹐現在有點解脫釋放的感覺。

我認為把書名改為The Art of Motorcycle Traveling更為貼切。其實這本書的書名很有誤導性﹐書的主題和我們熟悉的禪沒有直接關係﹐而有關修理電單車才不過只有幾章。書中有一半時間是敘述兩父子﹐駕著電單車穿洲過省所發生的事情。另一半時間則是另一個平衡故事﹐藉那父親的口和內心思想﹐去是描述一個名叫Phaedrus的人的過去。隨著他們二人越來越接近終站的太平洋海岸﹐有關他的謎團亦越來越清盺﹐到最後發現原來兩個不同的人原來竟然是同一個人。書中兩父子旅行故事的作用﹐是把另外那一半的故事串連起來。不然單單的述說Phaedrus的哲學﹐以及他對價值本質的追求歷程﹐就會顯得有點兒單調乏味。

這本書算是屬於哲學或新紀元思想類的書藉﹐當中由科技與藝術的二分法開始﹐去用另一個角度看什麼是真假﹐什麼才是美善和好壞的問題。書中提出了純理性客觀地看世界﹐或是純藝術性主觀地看世界﹐以外的其化的可能性。書中的其中一個觀點是認為事物的品質﹐是凌駕於主觀客觀層要之上﹐是為不可以用語言來介定或表達其含意﹐但人又可以準確地理解它的意思﹐從以作出應用於生活之中的判斷。書的後半部把這套以品質為本的思考系統﹐套用來古希臘哲學上﹐嘗試把源於柏拉圖和亞基米德的西方哲學思想重新詮譯。書本的結尾末盡人意有點反高潮的味道﹐以主角思考過度以至發瘋完場﹐留下很多哲學上空白沒有填上。可以說是給讀者思考的空間。亦可以說是在作者一般的普及讀物中﹐沒有辨法再去深入探討這方面的問題﹐而不同時間運用大量沉悶的哲學背景資料﹐只好故作高深地草草收場。

總括來說﹐我認為這本書有點譽過其實。書中雖然不乏有趣的思考點子﹐但是作為其主要骨幹的哲學系統﹐則不如傳聞中那樣有獨創性有見地﹐只不過作者是把其他來源的思想﹐用淺白的文字去加工改良包裝罷了。而本書的寫作技巧也有待改進的地方﹐兩個平衡故事之的的組織鬆散﹐在思想與思想之間沒有明確的連貫性﹐像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最後才把所有文章貼在一起出版。很多人說這本書改變了他的想法﹐可是我看完後除了可以說我也看過外﹐並沒有感覺到大太的得著。我想待十幾年後我會把這書重新再讀一遍﹐看看我會不會對它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