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金融

金融斜槓的日常觀察 – 渾水

我的志願是退休後當個金融KOL,在香港中文媒體中,渾水可以說是金融KOL界的大紅人。從電視電台出鏡,到寫報章專欄,收費賣文,甚至提供專業金融服務,聯名開設投資基金,百足咁多爪,只至從外面看來,他撈得風山水起,賺到盤滿砵滿。

這本《金融斜槓的日常觀察》是他的散文結集成書,內容基本網上免費任看,當中不少文章我也有印象看過,實在沒有需要買書。但在Liker.land看到竟然有NFT書版本買,由渾水自己的likecoin地址限量發行。我抱著交個朋友的心態買了下來,畢竟只有八個傻人購買了應該沒有任何升值潛力的渾水NFT。看完這本書後把這篇書評發行成NFT,送回一張給渾水,不知他會不會理會我這個閒人。有趣的是在書中竟然有篇文章《買畫可識到百億身家富豪?》,就是講渾水他買畫識人的經歷。名畫我就沒有錢買了,平平地買本NFT書,看看識唔識到渾水。

書本以斜槓為書名,大慨時下年輕人流行斜槓工作的寫照。我年紀大對斜槓沒有興趣,我比較傳統,認為做好自已搵錢的專業,作為嗜好得閒踩過界扮KOL,自我滿足一下就好了。所以對第一章中渾水說他如何上踏上斜槓之路完全無感。第二和第三章講金融與商界的文章,老實很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不知是否渾水收埋真功夫在paywall後面,還是為追求點擊數必然的娛樂性寫法。不過不失為學習寫文章的範例,練習如何把可以一句說完的話,加鹽加醋變成色香味俱全的散文。

反而看書本的第四和五章,講渾水自己收藏藝術品,他在娛樂圈打滾的經驗,讓我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從來不明白藝術收藏的意義,在我處身的高科技界同溫層中,不少人對那些天價藝術屑之以鼻,不外乎就是人傻錢多的玩意。渾水不講理科人不懂的藝術文化,以經濟投資的角度切入,談論香港藝術收藏圈子,至少我不會下意識去抗拒去看,或多或少我能理解渾水玩藝術的「功用」。我很少主動看香港的娛樂新聞,只有當流行到我身邊的人開始談論,才被動地吸收一些三四手資訊。渾水講娛樂,正好補完我過去幾年來,之前聽過一知半解,又沒有意欲浪費時間找尋真相的娛樂新聞。

我不建議購買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可以在網絡免費看。我不是說渾水散落四周的舊文,而是NFT的本體根本就只是一條網站地址。所以我從來不明白早兩年為什麼NFT可以抄上天價。課本有教經濟學定律,可以零成本無限複製的東西,其最終價格必然是零。NFT書的本體,任何人也可以下載啊。

NFT書本體的連結在此

Flash Boys – Michael Lewis

時間值幾多錢?自以為大時代股神上身的人,會告訴你每秒鐘幾百萬上落。不過以秒為計時單位,那是上世紀過時的股票思維。在現今電腦取代人腦交易的年代,時間是以毫秒(千份之一秒)來計算。三毫秒值多少錢?保守估計約二十至四十億美元,那是高頻交易每年的收入總和。正所謂「能知半日事,富貴萬千年」,若果你能夠比市場早一點知道股價上落,你便能穩做只賺不賠的買賣。對高頻交易的超級電腦來說,幾毫秒的先機便足夠他們搶先一步入貨和出貨,截擊股票買賣雙方的些微差價,從中賺取每股零點幾仙的薄利。每股零點幾仙看似不多,不過每日有幾百億的股票交易,山大砍埋有柴,何況這是一座超大山,無知的投資者在不知不覺間,被這班無本生利的中間人抽掉幾十億。

高頻交易的世界十分低調神秘,與傳統華爾街金融佬的自大自跨形像截然不同,那是一個工程師,程式員,數學家的世界,一個連華爾街都不明白的世界。Michael Lewis去年的新作Flash Boy,正好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讓我們闚探高頻交易的秘密。作者相信我不用多作介紹,他可是當今首屈一指的金融記者,他的舊作Liar’s Poker,The Big Shot把華爾街的運作呈現讀者眼前,而他講捧球星探的Money Ball更被改篇成荷里活電影。他最擅長把艱深複雜的金融知識化繁為簡,一層層地引領讀者抽絲剝繭找出答案。在打開華爾街的神秘面紗的同時,亦為讀者娓娓道來一個如偵探小說般緊張刺激的故事。這次故事是講述IEX誕生的前因後果,一間專門針對高頻交易過水濕腳而設的交易所,讓股票市場回復其市場融資功能,而不是淪為一個鬥誰的光纖網絡更快誰的電腦更厲害的金融競技場。

契子從一條隧道開始,一群工人在賓洲某座大山鑽洞鋪光纖,而然沒有一個工人知道,他們為什麼不繞過大山沿著河道鋪線,捨易取難無謂地增加成本和難度。工人們所不知道的是,這條光纖走是紐約股票交易所到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最短的直線距離,傳送時間比一般電訊公司沿鐵路建的光纖網絡快三亳秒。在電腦操盤交易的今天,三亳秒的時差等同未卜先知。利用資訊的時差獲利由來而久,最出名可說是當年拿破倫在滑鐵盧打敗仗,Rothschild銀行的飛鴿傳書比別人更早收到消息,趁機差沽空法國債券賺個盤滿砵滿。

故事的主角是IEX的CEO Brad Katsuyama,當他還在加拿大皇家銀行當交易員時,察覺到股票交收出現異常,買賣報價不時出現極微少的誤報,於是他展開深入調查,誓要找出市場異常的元兇。這本書的前半部,讀者在作者的筆帶領下 伴著主角在股票交易市場做買賣實驗,學習股票市場背後的運作,各交易所因地理位置而出現資訊時差,慢慢推理出兇手便是高頻交易。在找出元兇後,他們更開發出一套應對的交易軟件,在傳送中加入不同時差,使落單同時抵達所有交易所,讓高頻交易無從下手抽水。正如所有冒險小說中段一樣,當主角和他的伙伴以為打倒壞人而高興時,他們才發現倒下的不過是嘍囉,還有更厲害的大佬躲在幕後,代表整個美國金融系統的交易所和投資銀行。當他們發現整個金融系統的玩家聯手有系統地剝削所有投資者,他們決定要打一場幹改革這腐敗金融制度的硬仗。因為篇幅所限,欲知結局如何,請自行看書。不過我不保證你看完書後,對金融系統還剩下多少信心。

作者說故事有一個模式,喜歡在不同章節用不同人物,從他們的觀點去為讀者解釋問題。而幾個看似毫無關連的問題,各條不相干的線一步步慢慢連結一起,指向真正問題的答案。始終這故事基於是真人真事,大部份角色都是凡平人,沒有什麼特別的解謎過程,換個低手來寫會是悶到爆的知性探究。為了說故事起來更吸引,作者在每章開頭會不厭其繁,花不少篇幅交待新角色的背景和性格,讓讀者能角色面對的問題產生共嗚。大慨平凡人沒有什麼特別好記載,而剛好所有人都在紐約經歷九一一,這本書很多角色都用九一一那天作背景交代。我想美國人對九一一有感情,大慨這樣比較容易代入角色。不過我對九一一可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不過就十幾年前在電視上看過的一則大新聞,看頭一兩個角色介紹還好,寫到後面的便覺得有點婆媽長氣。

香港人很少聽過高頻交易,因為在香港賣買股票要交印花稅,而高頻交易賺那些的微差價連交稅也不夠,沒有生存空間。不過美國股市是世界金融中心,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全球股市,香港股市自不能幸免。高頻交易帶來不正常價格波動,因技術故障而出現的flash crash,作者預言不事生產的高頻交易泡沫,可能會是引爆下一個金融風暴的點火器。不論IEX能否在風暴吹來前改革股市拯救金融業,投資者都應該要對這本書的內容有所認識,方能作出保障自已的投資選擇。只不過對中了冧把降自封股神的阿婆阿叔,講太平洋彼岸的金融價格理論,他們會聽得入耳嗎?

The Big Shot – Michael Lewis 大賣空

零八年金融海嘯,次按危機,Bear Stearns倒閉,雷曼兄弟爆煲,令很多人傾家蕩產。但在那個大時代中,有一些人卻獨具慧眼,在亂世中賺過盆滿鉢滿。他們不是金融大鱷,只是預早看穿了市場謊言的小人物,當華爾街還沉醉在只升不跌的泡沬中,他們便已做好準備迎接音樂停止時,看誰還在跑圈沒位子坐,這本「大賣空」便是記錄關於他們的故事。作者Michael Lewis最擅長把沉悶的資料,轉化為引人入勝讀來的精彩故事。而他大慨是最有資格寫金融海嘯的記者,他的成名作Liars Poker便是講述當年他在華爾街的所見所聞,書中描述的所羅門兄弟的債券業務,正正就是處於海嘯風暴正中心迷你債券的始祖。

過去幾年報導金嘯海嘯原因的文章多不勝數,我看了不少但讀完總是一知半解,讀這本書卻讓我完全明白了。作者從最初的起點開始說起,三組互不認識的人,從不同角度發現次按債券的漏洞,進而尋找利用漏洞賺錢的方法。作者一步步藉著書中人物的故事,解釋次按雪球如何越滾越大,到最後大家都在估次按何時爆煲,誰人會是最後一個接火棒的傻子。不知道作者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漂白,書中幾位主角雖然賣空賺大錢,我完全不覺得他們貪婪可恨,反而欣賞他們大衛戰勝巨人的事蹟,憑著過人的眼光和膽色,眾人皆醉我獨醒,讓華爾街投資銀行慘遭滑鐵盧。當華爾街的經紀也不知道自已在賣的是什麼時,只有兩種人會與他們交易,一種是被他們騙入局的無知投資者,另一種與他們對沖黑吃黑的金錢獵人。

或許書中描述幾位主角與Moody評級員對話的一幕,正好能夠描述次按危機的核心成因。華爾街經紀穿名牌西裝身光頸靚,他們能夠賣出次按債卷,是靠Moody將它們評為A+級,即是說那些債卷十分安全風險極低。可是Moody評級員只夠負擔廉價西裝,整個幾百億上落的債卷市場,建立在人工微薄的打工仔,受客戶壓力而隨口亂說的評級上,難怪那些看似十分安全的債卷,其實連垃圾債卷的價值也不如。當然那些次按債卷有十分複雜的數學公式,去證明那些債卷十分安全,機會率上不可能變成壞帳。不過數學公式的理想模型並不乎合現實,主角們最初便發現,次按債卷要麼全部沒事,要麼全部都成了壞帳,數學公式上的機會率完全沒有意義。

單是次按債卷本身問題並不大,其實就算所有次按的總數量加起來,並不足以讓金融市場全面崩潰。可是債卷不像股票一樣,可以用沽空或期權去預計它跌來賺錢,於是我們的主角於是便發明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去賭次按債卷最後會一文不值。簡單來說是一種次按債卷的保險,若果次按債卷壞帳便有全額賠償,由於次按債卷被評為低風險投資,所以保險公司也很樂意受保去賺取保費。最有趣的地方,是不需要擁有次按債卷也可以購買保險,作者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就是你對面屋正在起火,而卻你可以無限地買對面屋的火災保險。最大的保險莊家AIA,便因為無限受保次按債卷,便幾乎破產,要美國政府打救。

次按債卷衍生出來對沖工具的總價值,遠遠超出金融市場能夠承受的程度。這已經不算是投資,而是兩伙人在對賭。一邊廂是知道次按真相的賣空者,另一邊廂是相信次按評級的投行,保險公司,小投資者。最後次按爆煲,次按債卷全變壞帳,次按債卷衍生賭輸,令後者一舖清袋。本來投資銀行只是賣家和買家的中間人,理應不會輸入肉弄到破產,最多只是蝕爆煲時剛好經手數目的差價。可是有些銀行見次按債卷衍生獲利甚豐,自已的投資部也摻上一腳,退場不夠快的便損手爛腳。對賭是一個零和遊戲,有人輸到破產,自然有人贏到開巷,那就是「大賣空」描寫的主角們了。

Liar’s Poker – Michael Lewis

早陣子和一個轉行不當工程師,跑去讀MBA入投資銀行賺大錢的舊同事吃飯,很自然聊起早兩年金融海嘯。當全世界也一至認為貪得無厭的金融行業,是海嘯的元兇,我的朋友身為局內人,卻持相反的意見。他認為政府只看選票的短視經濟政策,和盲目追逐利潤的投資者,才是真正的元兇,金融行業只不過是過水濕腳的中間人,時勢造英雄讓他們賺大錢。儘管我不同意他的觀點,但與他談話很有啟發性,亦引證了Liar’s Poker一書的可信性。

這本書雖然二十年前出版,但現在看也完全沒有過時的感覺,大慨金融行業中人性貪婪是恆古常理。據聞此書是華爾街MBA人手執一本的求生指南天書。這本書的作者本身也是個傳奇人物,英國名校MBA畢業,入職投資銀行Salomon Brothers,不知怎樣有金融才俊不做,轉行跑去當記者。他的研究報導改變了整個美國職棒界,他的書更屢獲新聞大獎,長期入選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Liar’s Poker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半自傳式的記錄了他在投行工作那幾年間的所見所聞。

Liar‘s Poker是華爾街流行的賭博遊戲,與我們去卡拉OK玩的大話骰玩法相似,分別只是估從口袋隨手抽張一元美金上鈔票編號上的數字。或許這個遊戲便是整個華爾街的縮影,金融行業只是一班人在比賽膽色的賭錢遊戲。這本書大約分為三個剖份,第一部份寫作者初入行到紐約接受培訓的經歷,他以風趣的文筆,加插幽默的趣聞逸事,把華爾街這個弱肉強食的森林世界,銀行家目空無人自大狂的性格,活露活現地描寫出來。想入職金融行業,面試時千萬別說投身這行業是想賺很多錢,儘管這是每一個金融行業中人入行的真正理由。投資銀行以業績論英雄,誰能夠為公司賺錢,誰便有權有勢,在公司內可以橫行無忌。

第二部份可說是全書最精彩的部份,講述投行Salomon Brothers的興衰史,從如何發明並壟斷按揭債卷市場,躍身成為華爾街最大投資銀行。又因為分花紅孤寒縮數,把懂得操控按揭的債卷經紀迫走去競爭對手,一手摧毀自已的市場壟斷地位。書中有很多曾經吒咤一時的名字,Ranieri從信差到紅褲子經紀的出身,一路爬到按揭債卷部總裁是個傳奇故事,而按揭債卷市場的興起更是完全出人意料。Ranieri測期按揭債卷會是個大市場的原因完全不兌現,但市場卻因為美國政府的減稅政策憑空創造出來。二十年後的次按危機,其起源可以說直接追溯至Salomon Brothers當日發明的按揭債卷。

第三部份作者受訓完畢,回倫到敦新丁上班,一直到作者離開金融業為止。從入職最初給高級經理當雜役無異,到學懂在交易場上的生存之道,在追求盈利不擇手段的環境下,投行把當顧客是水魚,互相搶奪同事間的功勞,彷彿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雖然作者也不是完全很有商業道德,書中記錄他幾場投資戰記,與其說他眼光準確,不如說他政治權力手段高明,加上有點運氣市場之神站在他那邊,才可以安然渡過升為Big Swinging Dick,交易場上的大碌炮。後來Salomon Brothers連翻投資錯誤,錯過企業垃圾債卷的機會,在錯誤時機把按揭債卷的本金和利息分拆出售,一夜間差不多蝕光所有,作者亦退出金融業,書中的故事便到此唯止。

書中最後一章,作者反思自已離職的決定,質疑整個金融行業的存在意思。試問天下間有那一行,可以讓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大學畢業還不過兩年,便每年賺取過百萬美元的收入。而且他的賺錢能力,也不知有多少是基於實際的知識和能力,又有多少是純萃運氣的成份。金融行業只是金錢流動的中間人,他們的工作對社會又有多少貢獻可言,值得收取這巨額的費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