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手機遊戲

Framed

澳洲獨立遊戲工作室Loveshack推出的手機遊戲Framed,去年一口氣奪得一大堆遊戲獎項。不過那些豬肉獎項完全不值一晒,及不上小島秀夫一句話,推薦它為年度必玩之選,讓這遊戲一下子聲名大噪,小島的大名吸引不少MGS玩家來支持,我也是其中一人。這個遊戲的賣點是百份百原創操控,獨特的解謎方式,在這個遊戲類型不停翻抄的時代,帶來一份罕見的新鮮感。

遊戲沒有什麼故事可言,一男一女兩個間碟,運送一個不知內容的公事包,要避開四處站崗的警察,以及另一個似是敵方集團間碟的老頭。畫面好像漫畫連環圖,操控方法是把移動漫畫框格,更改事件發生的次序,從而改變事情的結局。例如原本的順序是間碟走上樓梯遇到警察被拉,改變順序變成走下樓梯避開警察。開始玩法的新鮮感過後,遊戲的變化其實不大,只有有三個不同關卡,移動漫畫框格方式略加變化。第一關只是單純改變次序,第二關可以把長格作左右九十度轉,最後一關同一格畫要重用多次。遊戲很短,個小時玩完,長度啱啱好,再長玩家便會感到沉悶。

遊戲畫面和配樂風格復古,人物只用平面剪影,很有七十年代偵探片的味道。謎題設計不算十分出色,隨了有幾個場面活用漫畫特性,同一格畫可以代表不同意思外,其他只是很典型的邏輯推理解題。有一關是排後巷迷官的平面圖,讓間碟可以順利穿過去,玩到我有點兒煩厭,分明只是要玩家試盡所有排位次序,梗有一個撞中,沒有什麼動腦筋可言。遊戲系統雖然創新,但恐怕只是一個死胡同,除了做過場式的短遊戲外,我看不到還有什麼發展空間。不過遊戲定價勝在親民,才不過一美元,畢竟全新的遊戲系統很罕見呀,不妨購買回來支持獨立遊戲開發,以鼓勵他們勇於作出創新嘗試。

The Silent Age

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是point and click冒險遊戲的黃金時代。可惜隨著遊戲技術進步,調子緩慢解謎題看故事的冒險遊戲,不敵畫面刺激的3D遊戲。業界兩大巨頭Lucas Arts和Sierra On-Line相繼結業,以往像荷里活電影般年度大作的風光不再,冒險遊戲差不多完全被玩家忘掉。近年手機遊戲流行,可能因為製作成本相對較便宜,不少獨立遊戲製作室紛紛發表具創意的冒險遊戲,讓冒險遊戲的潮流再度捲土重來。

這套Silent Age便是由丹麥的獨立製作室House on Fire開發,12年推出上半部免費試玩,兩年後終於推出付費下載的後半部,盛惠美金五元,不算貴。背景是復古科幻故事,主角是1972年某軍事企業的清潔工,打掃地下時光機實驗室時,發現一名來自2012年的時空旅人。那人中槍重傷倒地,臨死前把手提時光機交給主角,叫他去找身處現在的自已,去阻止世界未日便斷氣了。故事內容不說太多,以免劇透,結局很出色,玩時光旅行的輪迴悖論玩得很聰明。遊戲中一些場景主角可以自由穿梭於72年和12年之間,四十年後地球變成渺無人煙的荒涼癈墟。一剎那前還某人好端端活著,另一剎那只剩下一堆白骨,現代與末世呈很大的對比。雖然只是簡單的2D畫面,但多得配樂和音效出色,戴著耳機玩很感受到的末世孤寂。

遊戲採用很傳統的冒險遊戲界面,現在用手機觸控屏幕來玩,比以前用滑鼠來玩更方便。點擊畫面查看四周,可以發現線索或獲取物品,然後動腦筋使用物品去解開謎題,找出口過關去下一個場景推進故事。最特別是活用時光機去解謎的玩法,例如要找鑰匙開門,現代在警衛身上拿不到,可以跳去末世從他的屍體身上拿。有些謎題更利用四十年的時間流逝,如在末世有棵大樹阻住門口,沒有辦法砍掉它進入門內,要跳出思考框框,回到四十年前把它消滅於萌芽狀態。謎題設計難度適中,不會覺得太容易很無聊,又不至不看攻略破不了關,其實不外乎是七分常識加三分創意。

前半和後半的遊戲長度相若,每部只需兩三小時便玩完,玩完上半部故事必定被伏筆懸念吸引,會亳不猶疑爽快地付款購買下半部,急不及待直踩到結局。這個遊戲我只花了一個晚上就打爆機,五美元抵不抵玩見仁見智。若果齋看遊戲時間長短,一定比不上那些無底深潭的免費課金遊戲。若果和看齣電影來作比較,這個要用腦去玩的互動故事,一點幽默加一點反思,便十分有滿足感很抵玩了。

Terra Battle

玩膩了「龍族拼圖」PAD或「神魔之塔」的朋友,不妨轉玩這隻Terra Battle,遊戲有中文版,但沒有正式中文譯名,姑且稱之為TB。我一向不玩轉珠類遊戲,熱門如PAD我試玩兩天便放棄,山寨神抄之塔更完全看不上眼。這隻TB吸引之處,是掛著Finaly Fantasy之父坂口博信的大名,並由FF配樂的植松伸夫創作遊戲音樂,身為早期FF擁躉當然點都要捧場。

說起FF,第七與第八代可以說是分水嶺,自第七代顛峰之作過後,FF已是一直走下坡。坂口博信由初代到第七代均有直接參與製作,第八代過後升上神檯,一直留在Square至2003年與Enix合併為止,最後一集監製的FF是X-2,亦是最後一集仍有面目見人的FF。離開Square後,他自組公司Mistwalker,出品過不少名作如Blue Dragon和The Last Story,不過都是微軟或任記在背後出資。近年手機遊戲流行,Mistwalker轉型主攻手機市場,先後推出了幾隻試驗性質的小遊戲。大慨看見PAD的遊戲模式好賣,於是推出這隻以PAD為籃本,但大幅優化故事和戰鬥方式的TB。

遊戲形式不用多作介紹,不外乎抽卡獲取新角色,組隊伍練功打怪,換取金幣實物來升級育成角色。雖然是課金遊戲,但不付課金亦可以玩很遠。去到後期體力槽消耗很多,要等時間回氣,變相限制每次遊戲的長短,不過手機遊戲也是空閒才拿出來玩玩,不會長時間煲機,不課金亦不太影響遊戲的趣味。至於抽角色方面,網上有各種抽卡攻略,我倒沒有什麼所謂,抽到什麼便用什麼,好卡在戰鬥時會有幫助,但升級和戰略可彌保不足。反正又不是與人對打,怕會影響戰力平衡,最多慢些玩試多幾次才過關,反正這類遊戲沒有爆機,長玩長有,不用心急。PAD毫無故事可言,只是不停的打怪。TB的故事引人入勝,FF之父講故事,質素一定有保證。不過與其說遊戲有故事,倒不如說玩遊戲看小說,過關給你看兩頁文字兼精美插圖,關卡與故事內容沒有直接關係,頂多是按照故事進度要打不同的敵人。

戰鬥系統是TB的精華,雖然看起來有點像轉珠,但玩法完全截然不同,重拾RPG對戰的緊張刺激。作戰界面可以想像是個棋盤,玩家角色和敵人均是棋子。每個回合玩家可以移動一隻棋子,只要玩家的兩個棋子夾著敵人,便會發動攻擊。越多棋子連成一線,攻擊的威力越強大。當移動某一隻棋子時,可以運用轉珠技巧,去和其他棋子換位移動,組合列佈不同陣式。敵我攻守互扣HP多寡,仍按照不同屬性或武器相剋,發動攻擊的角色升級轉職業,擁有什麼物品招式魔法等等,一般RGP老生常談的戰鬥規則,玩開RPG的玩家很快上手。遊戲的難度適中,除了打關卡大佬多少要些練功外,一般過關只要善用角色能力和轉珠佈陣便沒有問題。除了故事關卡外,特設練功和寶物關卡,每天定時開放,當然想衝關的話,可以課金買通行証。其實不用心急課金去過關,真的等不切的話,上網直接偷看故事好了,半官方TB的wiki網站有故事內容全文。故事採用連載形式發放,目前第一部剛剛完結,第二部只寫了頭三章,看來結局還有一段漫長的路。

除了現有遊戲本身以外,TB還有一系列追加目標,當玩家超過百萬之數後,每多十萬人便會啟動新內容,從新音樂,新背景,新角色,新任務,到實體商品,畫集,小說,漫畫等等。如果達成三百萬玩家的終極目標,更會舉行交響樂演奏會,可惜與海外玩家無綠。

Cars: Fast as Lightning

Cars_520x292_nostoresbadges

課金遊戲+卡通改篇=爛game是常識吧。阿仔鐘意Cars,原本打算下載給阿仔玩,阿仔仲未識玩,反而自已玩了成兩個星期,玩到不課金玩不上去便放棄。賽車的玩法很低B,不外是看準時機按掣或捽方向,動作簡單無聊但會上癮。你不會長時間狂玩,反正不課金汽油用光後,都要等時間回復,但得閒時會心思思拿出來玩幾舖。贏了可以unlock新車和新賽道,是這個遊戲的skinner box,特別是unlock你認識的角色,是玩下去的最大源動力。

課金遊戲一般分兩種貨幣,金幣可以遊戲內免費賺取,水晶要升級才有很難獲得,當然遊戲商最想玩家課金買金幣和水晶。贏了比賽有金幣,可以用來升級車子,賽道和興建Radiator Spring。免費玩就要升級等timer,短要十幾分鐘長則幾個鐘,不想等可以用水晶。另外一些特別升級一定要用水晶,而且需要的數目不少,不課金根本玩不下去。我玩到大約第五六部車unlock了Mater,眼見升級之路太遙遠,喪失了繼續玩的慾望,便索性把御裝了,好騰出空間玩其他遊戲。

課金洗費不便宜,花十美元換來的金幣水晶,只夠unlock一兩部車。要把所有車unlock,恐怕至少要過百美元,或者等timer等到天荒地老。這遊戲免費試玩一下無妨,我倒有興趣知道有什麼傻仔會俾課金去玩。我想這類遊戲只能夠賺小朋友的錢,一是富二代洗腳唔抹腳隨手亂買,二是父母忘記把付費上鎖的。這類課金遊戲商很無良,內容明明已經做了出來,一心只想著要從水魚身上搾最多的錢,而把一般有心的玩家拒諸門外。比較公平的收費模式,是有設個付費上限,定個十數至數十美元的合理價錢,讓玩家把打後的水晶和timer買斷了,變回以往贏比賽拿金幣升級的傳統遊戲。有天這個遊戲若給人hack了,開放所有車子和賽道,我認為絕對沒有道德問題,正所謂你不仁我不義,收咁貴就要預咗人唔俾錢。

Angry Bird Transformers 憤怒鳥變形金剛

unnamed

我很喜歡憤怒鳥,從第一代開始玩,到Space和Stars Wars,全部三星破關全制霸,後來新作不斷重覆舊有公式,變得沉悶才沒有再玩。我亦都很喜歡變形金剛,家中有不少其玩具珍藏。現在Rovio把兩這者放在一起,身為粉絲一定要捧場,不過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得出來很可能是負數。正如我喜歡吃拉麵,我也喜歡飲思樂冰,但思樂冰拉麵呢,聽見名字也覺得難吃。

將柯柏文,大黃蜂,音波等經典變形金剛角色,換成Q版憤怒鳥風格,賣相可愛但遮掩不住遊戲本身單調乏味。憤怒鳥的賣點一向是輕鬆智力遊戲,現在變成了橫向卷軸射擊遊戲也算了,最大敗筆是射擊本身毫無技巧可言。角色自動從左走到右走,玩家不過是鬥快按玩畫擊落敵人,基本上同亂按沒有分別。所謂的變型系統聊勝於無,唯一用途是變成車仔可以行快些,避開跌下來的石柱。

每一關都大同小異,不過是換個背景,換個角色或武器,不需要技術沒有難度,完全沒有拾級而上的快感。背景故事行貨兼無靈魂,豬蛋機械人佔領大地,玩家要逐關打地圖儲經驗,救出同伴開啟更多角色。我等孤寒玩家死不課金,每關要不停重覆玩很多次,才儲夠積分來升級武器或救出同伴。每關獨立來看遊戲性薄弱,強迫性重覆又重覆的打地圖,不論狂派與博派都差不多的角色定位,顯出這件作品毫無誠意。下載了玩過兩三日,開啟了幾個角色,然後就不要浪費時間玩下去了,再玩下去只會越玩越悶。

花無百日紅,經曾是手機遊戲的作表,現今眼現Rovio江郎材盡,以為買個招牌回來就可以欺騙玩家落搭,憤怒鳥的品牌價值大慨已所餘無幾。可惜Rovio不是上市公司,要不然沽空它的股票,包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