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美國

阿拉斯加遊輪之旅(下)- 坐火車去淘金

Juneau之後的下一個巷口是小鎮Sakgaway,當年加大拿育空地區淘金熱時,北上掘金建立起來的中轉站。Sakgaway人口只有一千多人,小鎮只有一條大街,在遊輪上一眼睇晒。大街上賣遊客貨的紀念品商店與Juneau大同小異,逛不逛也沒有什麼損失,大街的建築仍然保留西部風格,亦有不少當年淘金熱的歷史建築,值得一看。一八九六年在育空地區的Klondike發現大金礦,翌年兩吨重的黃金經海路運抵西雅圖,展開一場超過十萬人北上的淘金熱。

大街的背景是遊輪和雪山

全個小鎮一眼望晒

Sakagaway最受歡迎的excursion,是連接小鎮和加拿大白馬市的White Pass and Yukon Route窄軌登山觀光火車。鐵路在淘金熱時開始興建,可惜建成後金礦已經掘完,後來運送一般礦產從內陸至港口。二次大戰時因為日本計劃侵略阿拉斯加,鐵路一度被美軍接管,負責運送整備阿拉斯加的防衛。八十年代礦產業出口衰退,鐵路曾有一段時間關閉。到八十年代遊輪帶動旅遊業,鐵路重新啟用改建為觀光路線。鐵路沿途山勢險峻,風景透麗,冰川削出來的山谷特別窄和斜,與一般的山谷有很大分別。途經當年淘金熱時開辟的山徑,有一段路程特別險惡,超過三千匹駄貨的馬失足掉下,被稱為「死馬谷」。

坐小火車登山

冰川削出來的峽谷

鐵路全長一百七十公里,若果想坐足全程去白馬市,要早上六點半離船出發。我們選擇只坐最初登山的一段,從Sakagaway坐到加拿大邊境Fraser站,與加拿大海關打個招呼,給他們看看護照後,就轉乘巴士返回Sakagaway。大慨是我在加拿大境內逗留時間最短的一趟,下火車去上巴士前後不到十五分鐘。邊境車站位於海拔三千呎的White Pass平原,冬天時整個平原被冰雪覆蓋,夏天時雪山的溶雪在平原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湖泊,與初段的山谷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

美加邊界

白嶺平原

回程途中有特備節目,前住Liarsville淘金。當年Liarville是登山前的最後一個基地,曾經是很熱鬧的帳逢村,有各式各樣服務淘金者的店舖。今天什麼也沒有剩下,那兒的淘金帳逢村,是搭出給遊客看的景點。巴士抵步後有十數分鐘自由活動時間,給遊客去廁所(離邊景車站也有好一段路程),逛帳逢村和記念品店。然後有一個趣味小劇場,講述當年尋金熱的故事,只有兩個演員著古裝唱雙簧。然後來到戲肉體驗淘金,一人有一盆混有金箔的沙石,使勁地在水面搖啊搖。較重的金會沉在盆底,而較輕的沙石則隨水漂走。每盆保證淘到金,失手沖掉金箔的話,可以拿另一盆再試。雖說是百份百24k真金,其實與遊客區五元一小樽的金箔差不多的貨色。由於黃金的密度很高,一克金(成本大約五十美元)可以壓扃成一平方米。剪開成金箔碎入樽後,大慨每樽裏頭只有價值幾亳的黃金。我就淘金淘到手弱,不過阿仔就淘得很開心,主要是我幫他搖,這個年紀的小朋友,總是十分嚮住尋寶。

淘金帳逢村

講尋金熱的故事

淘金

最後一個靠岸的巷口是Ketchikan,是捕捉三文漁的漁港。這個小鎮沒有什麼特色,遊客區除了普通紀念品商店外,還有很多賣三文魚乾的店舖。有點像澳門賣牛肉乾豬肉乾,一碟碟放出來請你試食,價錢相宜和味道好吃,最啱賣回去當水信。除了不同品種的三文魚外,我還試吃了聖誕鹿肉(reindeer)香腸,很重的野味味道。阿仔投訢我不應該食聖誕鹿,說今年聖誕老人不會派禮物給我。
大遊輪與小遊艇

排隊賣三文魚的人龍

原住民跳舞

Ketchikan的excersion有點行貨,只是坐巴士在市內看了兩個表演。第一個表演是原住民跳舞和參觀圖騰柱工房,老實說有點悶,不過就當是認識當地文化。第二個比演很有趣,伐木工大挑戰。幾個大隻佬伐木工,分成美國和加拿大兩隊,比賽各種伐木技能。有鬥快劈樹,鬥快鋸樹,鬥快爬樹。最好看是飛斧頭表演,以及浮木水上漂大決戰,看看那個先失平衝跌落水。雖然明知比賽明顯地做馬,美加兩隊輪流一人領先一分,亦無損精彩的伐木表演。

飛斧頭

浮木水上漂

回程最後一天是sea day,在遊輪上休哉悠哉過了一日。早上同阿仔游水,下午對住個海睇小說,間中見到一兩條鯨魚。食完午餐,食下午茶,再食晚餐,然後食埋宵夜甜品,一覺睡醒就已經回到溫哥華。原本以為坐阿拉斯加遊輪會好悶,仲要是坐出了名是老人船的Holland America,估不到這個假期最舒適寫意。平時去旅行打衝鋒咁仲辛苦過返工,很久沒有試過放完假去完旅行回來後,真的覺得是叉滿電。

阿拉斯加遊輪之旅(中)- 坐遊輪睇冰川

去阿拉斯加坐遊輪,最重要的景點並非停那個埠上岸,而是整艘遊輪駛進冰川灣國家公園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近距離觀看冰川。選擇遊輪要注意了,因為保育關係船隻數量有限制,不是所有船都去Glacier Bay,例如迪士尼遊輪就不去,只看另一個較細的冰川。Glacier Bay的面積超過十個香港,是美國第六大的國家公園,裏面有七大冰川,並且有很多種野生動物。

遊輪去Glacier Bay那天是sea day,遊輪一早駛進Glacier Bay,在海灣入口park ranger會坐快艇過來上船,他們有兩個重要任務,一是擔任遊輪的領航員,二是為遊客擔當導遊。遊客們穿著好大褸帶著望遠鏡,在甲板上欣賞兩岸壯麗的景色。今天海灣大部份地區,幾個世紀前還在冰封底下,長年累月被冰層覆蓋,把兩岸山脈侵蝕得非常險峻,被冰川削出來的山谷特別斜和深。當遊輪緩緩駛過海灣的小島和冰川,park ranger會用船上的廣播沿途講解。我們看見成群的鯨魚追著遊輪,站在懸崖上的熊人和山羊,遠看以為是浮木隨流漂流的海獺,還有過百隻肥美的海獅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甲板上看野生動物
公園管理員上船導遊

遊輪緩緩向海灣深處前進,海面上的浮冰越來越多,冰山亦越來越大塊,沿途經過兩三個冰川,但船並沒有停下來。終於去到海灣的盡頭,今天的主角Margerie冰川,全長三十公里闊二公里高達一百米的巨大臨海冰川。冰川顧名知義是冰的河流,冬天山上的降雪比夏天溶化掉的多,一年復一年的積雪壓成冰層,地心吸力作用向下流動。大部份冰川落山後溶化為河流,只有很巨大的冰川才一直流到海中。船長把引擎關掉,把遊輪停在大冰川前面,開放船頭的甲板,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讓遊客一睹難得一見的自然奇境,冰川崩解。臨海冰川底部因為接觸海上而融化,導致上層巨大冰塊崩離掉落海變成浮冰。冰川崩解時會發出轟隆隆的巨大聲浪,原著民稱之為「白雷」。

第一次冰川崩解時我顧著談天,只聽見雷聲一響眾人歡呼,回過頭看只見冰塊跌落水彈起的霧。冰川崩解完全沒有先兆,我只好全神貫注看著冰川,等了十多二十分鐘後,終於親眼目睹這壯觀的景像。這個冰川冰的移動速度大約每天兩米,後面的冰把前面的冰推下海中。每天兩米算是中度活躍的冰川,在我們逗留的一個小時裏,經歷了三次冰川崩解。有些流動較慢的冰川每年才移動幾米,自然等不到看冰川崩解。另一些流動很快的冰川,每天可以移動三十米,太活躍產生太多巨大浮冰,令船隻不能駛近。與九十年代的舊照片比較,冰川明顯地後退了不少,以前Margerie冰川和隔鄰的Grand Pacific冰川是相連,組成六公里的超闊冰川斷崖。若果全球暖化持繼惡化下去,恐怕二十年後就沒有冰川可看了。

冰川灣國家公園的景色
近距離看冰川

與冰川國家公園的景色比較,遊輪停泊的三個巷口,可以說是不值一題。花得起錢參加excursion當然好玩,可以坐水上飛機空中看冰川,乘直升機去雪山坐狗拉雪橇,包船出海釣三文魚等等,不過加起來分分鐘比遊輪本身還貴。第一個停泊的港口是阿拉斯加首府Juneau,我們沒有參加excursion,只是在市中心自已四處逛逛。遊輪碼頭旁有登山纜車,可以上山頂府瞰整個港灣的景色。市中心除了遊客區商店和政府辨公大樓外,基本上完全沒有其他東西看。Juneau唯一有趣的景點是阿拉斯加省級博物館,有恐龍化石,還有殖民年代和原住民的歷史。我們去那天剛好免費入場,碼頭只需步行十五分鐘,不過沒有多少遊客去看博物館。

Juneau纜車
再見Juneau
阿拉斯加省級博物館

三個港口都是那是店舖,賣的東西大同小異。最多是印有阿拉斯加字樣的紀念品,其次是原住民的工藝品,然後還有非常昂貴的皮草和鑽石。阿拉斯加天氣凍,野生動物皮厚毛靚,皮草倒算是阿拉斯加的特產。雖然因為政治正確問題,皮草現今已不太流行,買了回去也不知有沒有機會穿。不知有什麼人去旅行會買鑽石,難道不怕被人騙財嗎?有一樣紀念品阿仔很喜歡,五美元自己執一袋「寶石」,他揀啊揀挑了一大堆五顏六色的寶石,回到船上吃飯時拿出來細數,很滿足地在他的藏寶箱中收起來。

全隻熊皮
執寶石

阿拉斯加遊輪之旅(上)- Holland America Volendam

一家大細有老人家有小朋友去旅行,最簡單方便是坐遊輪,免除舟車動勞之苦。不用趕行程不用收拾酒店房,每天醒來去新地方去觀光玩樂。遊輪船本身就是一個渡假村,任食任飲(不包酒)任玩,每晚有大型表演欣賞,各層酒吧亦有駐場樂師演奏助興。這個暑假我們參加了七晚阿拉斯加遊輪旅程,溫哥華上船溫哥華落船。因為要遷就放假日期的關係,我們乘坐Holland America Volendam,一艘船齡高達十九年,只有六萬噸的細船。最初我對沒有得坐最新型的大船有點不開心,不過在途中港口看見其他新船,再回來上網做點功課,研究其他遊輪的設計圖,發現坐舊船也有舊船的優點,尤其是阿拉斯加這條航線。

海景餐廳

看海

新型遊輪的設計以賺到盡為主,大部份看海的地方都建成海景露台房間,可以看海的公眾空間只有最頂層自助餐應和泳池。Volendam這款舊船反而有很多看海的公眾空間,其中最重要船尾兩層樓有高全海景主餐廳,新船多數把主餐廳放在不見天日的內艙,要付費升級的餐廳才有海景看。在船上成日都可以望海,為什麼在乎吃飯時有沒有海看呢?主餐廳是除了自己房間以外,侍得最多時間的地方。除非一日三餐全部食自助餐,不計早餐一定要上自助餐廳,午餐,下午茶high-tea和晚餐,都是去主餐廳食。遊輪的餐廳上菜特別慢,兩道頭盤,主菜加甜品,至少需要個半小時,晚餐人多時更可以吃足兩個小時,連同下午茶的一個小時,每天就花掉四五個小時在主餐廳內。海景餐廳與不見天日的內艙餐廳,感覺上可有天淵之別。

最重要是阿拉斯加航道可以看鯨魚,我們連續三天在吃飯時都看到鯨魚,所以我們去吃飯時一定要帶望遠鏡。有一天有成群鯨魚遊過,可以看到牠們噴水翻尾嘻戲。另一天有幾條殺人鯨遊得很近,肉眼都可以清楚看見牠眼睛後方的大白點。行程中有一個excursion是坐快艇看鯨魚,參加那個觀鯨團就笨蛋了,免費有得看到就不用另外付費看。有個朋友在早我一星期,在相同的航道坐新船,他說成程船都看不到鯨魚,幸好他有參加觀鯨團。鯨魚在阿拉斯加內線航道經常出沒,只要你花夠多時間望海就會看到,只是很少人會整天看著個海,吃飯時順便看海就最方便,而且成間餐廳的人一起看,見到鯨魚大家會起哄,不怕自己一個人看走漏眼。

天幕室內泳池

船尾露天泳池

新型遊輪在頂層甲板很多娛樂設施,除了傳統的游泳池外,還有水上樂園,小型歌爾夫,爬石牆,zipline,露天大銀幕,甚至跨張到有高卡車跑道。這些娛樂設施是設計給熱帶航道如加勒比海使用,在阿拉斯加這麼北的航道,在航行時就算好天有太陽,在甲板吹來的海風依然很凍,不著大褸很容易著涼,完全用不著那些設施,要泊岸時才可以使用,但泊岸時就上岸玩不會留在船。Volendam的泳池有活動玻璃天幕,航海時可以關上保溫,泊岸時打開變露天泳池,在內線慢駛時就半打開吹吹風,sea day都可以不怕太凍很舒服地游水。船尾還有一個露天泳池,不過我沒有看見有人在那兒游水。

船頭觀景臺

泊岸時看到的新遊輪

船上的圖書館可以看到海,船上最喜窩在那兒沙發邊看海邊看小說。不論新舊每艘船的船頭都一定有觀景臺,不過Volendam的健身室都設在船頭,在船頭的無敵海景前踩健身單車或做划船機,看見眼前的景色慢慢移動,有一個錯覺以為自己踩郁隻船,很有趣。甲板上有還個網球場和籃球場,不過又是太凍沒有機會使用。

毛巾動物園

  美國測試廚房 American Test Kitchen

這般船只有基本的娛樂設施,有個小型賭場有老虎機和幾張賭臺。每天晚上大舞台有表演看,但水準普普通通。有個唱口水歌的女歌手,不過可能成船都是老人家,她淨是唱些我不識的老歌。有個上過American Got Talent的魔術師,阿仔就看得很開心,不過他表演的魔術不太高超,但勝在滑稽搞笑。有晚是樂隊現場伴奏BBC記錄片,有晚是船上各酒吧表演的大雜燴。這般船與American Test Kitchen合作,電影院拉起銀幕後面有個大廚房,在sea day每天兩場即席教煮餸,可惜煮完沒有得試食,大慨是為免衛生條例的麻煩。

我們這次行程停了三個埠,阿拉斯加首都Juneau,淘金小鎮Skagway,世界最大三文魚港Ketchikan,還有一個sea day去Glacier Bay國家公園看冰川,下篇文章介紹這四個地方有什麼好玩。

南加洲自由行(九)- 聖地牙哥 海洋世界 Sea World San Diego

聖地牙哥海洋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我們上次去聖地牙哥旅行時錯過了,今次重遊聖地牙哥一定要去。香港人去海洋世界第一個問題,必然是問同香港的海洋公園如何比較。只答一句,沒有強國人,單憑這句就已經完勝。不過海洋公園有一個優點,有熊貓可以看,海洋世界只有海洋生物看,想看熊貓要去聖地牙哥動物園。

去海洋世界千萬不要在正門購票,原價買飛正傻仔。官方網頁有指定日子的特價票出售,另外聖地牙哥GO卡或City套票包海洋世界,連同其他景點的票一起購買有折扣。記得留意預定入場那天的關門時間,週未票價雖然貴些,但可以多玩三個鐘,除笨有精。海洋世界真的很大,除非買了不用排隊的超貴VIP票,否則一天玩不完,,有時間的話可以考慮買雙日票,第二天返去再玩超平。另外如果有小朋友的話,強烈推介比多少少錢買近門口的泊車位。因為個停車場好大,除非你一早去,否則停到無雷公咁遠,濕身後回車換衣服很不方便。因為車停得近正門,我們回了去車兩轉。第一轉我們自帶午餐,食完把東西放回車上,不用同拿著四圍走,順便幫阿仔換萬聖節裝。第二轉入黑後氣溫轉涼,回車拿外套以免著涼。

海豚表演

殺人鯨跳韻律泳

自動吹乾機

海洋公園只有一座海洋劇場,海洋世界則有五六個表演劇場可以看。入場時記得拿地圖先看表演時間,然後計劃當日的行程。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看了海豚表演和殺人鯨表演。基本上兩場表演大同小異,都是主角在游來游去,訓練員講下動物小知識。主角跳出水面轉圈表演花式,向觀眾席用尾巴大力潑水。頭幾行座位寫明是濕身區,不少遊客覺得好玩特登坐前排。不過有些遊客似乎唔識字亂坐,發現冷水照頭淋走時雞飛狗走。海洋世界的表演很壯觀,十條海豚同時跳起,五條殺人鯨列隊游過,比海洋公園的表演好看。據說以前有高難度花式表演,如跳火圈等,不過因為動物團體抗議不人道,近年已經取消了。另外還有海獅表演,鸚鵡與狗表演等等,我們沒有時間看。除了看表演外,遊客還可以付費和海豚同游,不過價格偏貴,上次去墨西牙同海豚游水抵玩好多。

鯊魚館

企鵝館

非常巨大的殺人鯨

很多粉紅鶴

海洋世界當然有很多海洋生物看,今次主要帶阿仔去看不同水族館,完全沒有自由時間去玩過山車。企鵝館冰天雪地看企鵝,鯊魚館有水底行人電梯,除了地方比較大之外,與其他水族館大同小異。殺人鯨館有水底玻璃幕牆,隔著玻璃近距離看見殺人鯨,真的非常巨大,相信牠可以一口把人吞落肚。到北極館看白鯨和海象最有趣,入場前先玩4D動感戲院,扮坐直升機飛去北極探險。館內裝修到北極基地一樣,阿仔不停問我們是否真的了去北極,不過行到盡頭的禮品店就穿崩,很明顯我們仍然身在加洲。

摸魚池

摸細細條老虎鯊

餵魔鬼魚

海洋世界內有很多互動區,遊客(主要是小朋友)可以摸魚。一入正門有一個摸魚池,不知是什麼品種的魚,好似是東南亞很流行的吃腳皮按摩魚,放隻手入去牠們回走過來吸你。另一個漁池可以摸細細條老虎鯊,鯊魚皮沒有魚鱗但很鞋。第一次摸魔鬼魚滑汕汕,還可以六元買兩條沙甸魚去餵牠。魔鬼魚的口部在下面,你要用手指夾住半截魚,半截魚和手背向天,把手平放貼著池底,魔鬼魚聞到魚味,就會游會過來食,手背還感覺到魔鬼魚的牙呢。

新落成的垂直過山車

急流水泡

海洋世界只有六座大型機動遊戲,以主題公園來說是偏少,海洋世界始終是看海洋動物為主,想玩機動遊戲應該去六枝旗桿。今次因為帶著小朋友,我完全沒有機會坐過山車。新落成的「電鰻」過山車看來很刺激好玩,九十度直上然後垂直衝下來,每次行過都見到遊客大排長龍。其他機動遊戲很列牌大路,其他主題公園也有。小朋友有小朋友的機動遊戲,以芝麻街卡通人物作主題。海洋世界還有兩個觀光性質的機動設施,三百六十度旋轉高塔和海邊吊車,可以飽覽聖地牙哥的景色,不過竟然要另外收費,有什麼理由入場費不包,實在太cheap了。這次海洋公園扳回一分,至少坐吊車不用另收錢。

萬聖節treat or treat派糖果

小朋友扮鬼扮馬拿糖

芝麻街花車巡遊

十月三十一日是萬聖節,十月每個週未都有萬聖節特別節目,派糖給小朋友trick or treat。園內設有十多個糖果站,小朋友可以排隊拿糖果。很多小朋友扮鬼扮馬入場,雖然日光日白,但很好萬聖節的氣氛。其實外國萬聖節是小朋友玩耍的節目,不明白為什麼傳到香港,變成一係海洋公園搞鬼屋嚇人,一係落蘭桂芳溝仔溝女,兩樣都兒童不宜。晚上重頭戲是芝麻街萬聖節花車巡遊,一眾芝麻街人物載歌載舞,小朋友跟著又唱又跳玩足半個鐘。看花車巡遊要一早霸定靚位,七時十五分巡遊才開始,在六時半巡遊路線兩旁已經坐滿人,畢竟芝麻街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兒意節目。

離海洋世界兩分鐘的Mission Bay Dana酒房

海景套房

今次我們去聖地牙歌住The Dana on Mission Bay,離海洋世界只需兩分鐘車程,近到如果想慳泊車可以從酒店步行去海洋世界。十月中算是旅行淡季,一百八十美元一晚海景套房,一張King Size大床加一張梳化床,房內還有雪櫃微波爐,非常超值,好介紹。

西雅圖地下城

西雅圖市中心原來有座荒癈了的地下城,連很多住在西雅圖的朋友也沒有聽過。今次我們去西雅圖旅行計劃行程,無意中在Google Trip看到地下城的介紹,說給阿仔聽不知何解他非常感興趣,大慨平時看卡通看得多,小腦袋中以為到地下城有寶藏。西雅圖地下城就在舊市中心Pioneer Square四週幾條街的地底,想參觀要去指定的導賞團Bill Speidel’s Underground Tour購票,別無分號只此一家。導賞團湊夠人每半小時出發,全程一個多小時,一半講歷史一半講笑話,教育與娛樂並重。

出發進入地下城探險前,先要坐定定聽書學歷史,講西雅圖地下城的來龍去脈。西雅圖原本是西部伐木小鎮,因為加拿大北部發現金礦,發展迅速成美國人北上掘金的後援基地。一八八九年意外發生大火,把整個西雅圖市中心燒成平地。西雅圖建在低漥地區,潮脹時經常水浸,污水從廁所倒流,有很嚴重的衛生問題。重建計畫決定把街道地面升高十二呎,大約一層樓的高度,讓新街道下面預留空間安裝污水渠。不過政府建設升高街道需時,房屋的重建工作早已進開始進行,於是屋主要預算街道升高工程完成後,地面將為變為地窖,而一樓則變為地面。原本地面的樓層,就變成了地下城,漸漸被荒癈遺忘。

地下城的入口毫不起眼,行人路一旁向下的樓梯。平時有鐵閘鎖著,導遊開鎖帶著我們下去探險。美其名為地下城,實質上只是地下癈墟,昔日商店的破爛門口,和堆滿不同年代的垃圾。導遊公司在地下城安裝了木板棧道和照明,所以行得很輕鬆容易。每晚有關了燈的探險團,每人派一枝電筒很有氣氛。週未還有特別節目靈異團,保證一定撞到鬼,因為那是特技效果。地下城搖身一變做鬼屋,我諗應該幾好玩。地下城頭頂其中有一段的行人路,在地面安裝了玻璃磚,經過成百多年紫外光照射,玻璃從透明變成紫色,抬頭向上望可以看到紫光從地面透射下來。有趣的是未入地下城之前,眾人還未知地上那些紫色街磚的特別,以為只是裝飾用的地磚,很不為意地隨便站在紫色磚上。從地下城出來後,知道紫色磚下方是地下城,見過天花板生了銹的玻璃磚窗框,大家有意無意地避開走在紫色磚上,恐怕踏得大力會弄穿玻璃磚掉進地下城。

遊覽地下城全程大約一個小時,實際在地底的時間只有一半,因為要在地面地底之間上上落落,又要等前面的那團行了才可以入去。好不好玩視乎你有多喜歡看癈墟,阿仔就十分喜歡遊地下城。地底任何古老東西他都覺得新奇有趣,半截倒了下來的路牌,漆黑一片丟空了的商店,隨處亂丟空古董可樂樽,在他心中已經是尋寶探險。地下城的出口理所當然是禮物店,有不少「偽」古董紀念品買。我挑了一舊紫色水晶石頭送給阿仔,騙他說是紫色玻璃磚的原材料,他捧水晶石又樂上了好半天。

地下城在西雅圖市中心,離著名的公眾市場Pike Market不遠,去完地下城順道過去看看。Pike Market有一個名勝景點,世界上第一間星巴克咖啡店。明明對上一條街有間又大又新的星巴克,這間舊星巴克卻永遠都大排長龍,咪又係買同味道相同的咖啡,遊客應該是來打卡多過飲咖啡。

出發前棟篤笑講歷史
毫不起眼的地下城入口
荒癈了的街道
從地面透下來的光
未變地下街前的原貌
地下街解釋圖
第一間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