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香港

新賣桔者言 – 張五常

張五常是我經濟學的啟蒙老師﹐我中學唸理科班﹐會考沒有修讀經濟科﹐本與經濟學無緣。某年在家父的書房中﹐找到張五常的舊作《賣桔者言》﹐讀畢驚為天人﹐方知很多日常事物可以用經濟學去解釋。讀大學時更一口氣買了差不多張五常所有藉作﹐他那三卷《經濟解釋》深入淺出地講解經濟學﹐可謂中文經學讀物之寶。可惜近年他的文章了無新意﹐不斷重覆地自吹自擂﹐講風雪月講他玩書法玩攝影多﹐正正經經講經濟學的少﹐於是我漸漸便對他失去興趣。

上次去印度在香港轉機時﹐剛好在機場書店看見張五常的新作《新賣桔者言》。隨便匆匆地翻看目錄﹐看見這本書全部也是經濟學的文章﹐加上既然冠上《賣桔者言》之招牌﹐便草率地決定買下來。不經深思熟慮的決定總會帶來後悔﹐機場書店賣書要付正價﹐回程時去逛旺角樓上書店﹐才發現可以便宜一大截。《新賣桔者言》開頭五分一本書﹐竟然把前作《賣桔者言》的舊文搬字過紙﹐賣桔者言變成混吉者言。

第二部談論中國改革開放﹐那些兩篇文章寫於改革初期﹐觀點現在看起來有點過時。張五常的分析對中國經濟發展太過樂觀﹐只看到改革的好處﹐卻沒有看到只改革經濟﹐不改革政治埋下的炸爆。經濟學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可是張五常似乎看不到中國誠信破產導致的龐大交易費用。

第三部講經濟學定律﹐可是分析寫得太過膚淺﹐而有些定律我認為張五常更是說錯了。張五常批評股票圖表派吹水﹐但他忽略了股市短期上落最終是人為心理因素所決定。當全世界的至基金的電腦也用圖表分析去決定買賣﹐那圖表在絕大部份時間便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不知道張五常自大學以後﹐還有沒有進修過博奕理論﹐我便上學期剛剛讀過 。他說博奕理論是空中樓閣沒有實際用途﹐但他大慨不知道博奕理論在制度設計中的威力。工資定律我倒認同他的理論﹐可是他講一半不講一半﹐害我讀不到完整推論意猶未盡。

第四部份從觀察日常生活中﹐發掘出經濟學的規律。Freakonomic,Undercover Economist這類書在外國很流行﹐張五常的文章與其比較實屬小兒科。從香口膠說風俗習慣可以減低交易費用﹐但他卻沒有多走一步﹐指出交易費用反過來也可以影響風俗習慣。玊石拍賣過程很好奇﹐我想知過外國的玉石拍賣是否也是同樣運作﹐還是用博奕理論去設計更有效率的交易制度。中國市場的假貨現像﹐那些分析不用讀經濟學都懂﹐他怎麼又不研究吃了會死人的假蛋假鼓油。炒黃牛票的經濟分析有可取之處﹐不過文章寫得不盡不實﹐看完了還不明白如何把黃牛票抄落﹐到底老闆可不可以繞過黃牛黨﹐取回價格分歧蝕了給黃牛黃黨的租值。

第五部份講獨裁的遊戲﹐張五常對微軟壟斷一案﹐分析完全不著邊際。重點根本不在微軟有沒在壟斷OS市場﹐而是在於有沒有不公平地用OS市場的壟斷﹐去打壓其他市場的競爭對手。張五常長年在中國居住﹐可能他寫文章要附合中國國情﹐不敢正面批評共產黨﹐甚至給共產黨塗脂抹粉﹐說獨裁比民主好﹐實在看不過眼。

第六部份講國際貿易﹐他流於未免閉門造車。日日貿易似是道聽途說﹐我懷疑有沒有經得起驗證的數據。成衣配額的故事﹐我看他是馬後炮抽油水居多﹐他的思維還是停留在貨品鬥平鬥賤的水平。第七部份講中國農村﹐張五常把農村生活浪漫化﹐他好像不知道民間疾苦。就算今天餓不死﹐那明天又如何。留在中國農村生活﹐根本對未來沒有希望。第八和九部份講土地使用和公司合約本質。我認同張五常的理論﹐但嫌文章的理論不夠詳細。他亦沒有解決土地和公司中﹐權力不平衡這個問題。書本兩章講考古講未日﹐屬張五常吹水不抹嘴之言﹐只是勉強與經濟學扯上關係。

這本將會是我買的最後一本張五常的散文﹐他現在的文章給我江郎才盡的感覺。不用錢借來翻翻沒有所謂﹐但付出真金白銀便很不值﹐倒不好買外國的經濟學流行讀物好過。不過張五常始終經濟學教授﹐他寫那硬皮書系列的經濟學課本﹐我還是會照舊捧場。

政改與哲學

1-jpg

我是一個兼讀哲學學生﹐常常有人問我讀哲學有什麼用﹖最近看見兩則有關香港政改的新聞﹐讓我深切感到書到用事方恨少﹐讀哲學就是站出來向歪理說不。一則是梁棍梁燕城在信報亂寫文章﹐刻意歪曲Rawls的公義理論﹐去為立法局功能組別背書﹐做中共走狗文宣打手。另一則是民建聯買商台時段播政治廣告﹐破壞公眾傳媒要政治中立的壞先例。

讀過政治哲學入門的學生﹐都知道梁棍亂用Rawls的公義理論。無知之幕的預設並非用來保障少數富商權貴﹐而是用來保障社會上的弱小者。本來Rawls的公義理論是討論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與推行那個民主政制沒有直接關係。但在一個正常的民主政治制度下﹐我們假設議席影響政府如何分配資源﹐我們便可以運用無知之幕的理論﹐去推論一個理性人會不接受功能組別。在無知之幕底下﹐一個人不知道他來來在社會上的地位﹐不知道他會是富商或是窮人﹐不知道他是專業人士有多張專業功能組別選票﹐還是只在分區直選才可以投票。每個人的選票影響議席﹐而議席影響又資源分配﹐那我們用每個人手上的所持的選票﹐去估計每個人所資源分配話事權。如果只有直選一人一票﹐而選區議席又按人口比例劃份﹐每個人對資源分配也有同樣話事權。可是功能組別議席的選民﹐除了一直選的選票外﹐他們還多一張功能議席的選票﹐加上功能組別選民人數十分少﹐相對下他們對資源分配便有不成比例高的話事權。Rawls認為理性人會選擇最保險的策略(max-min strategy)﹐假定自己不會幸運生為功能選別選民有資源分配極多話事權﹐退而求其次保障自己只有分區直選一票的話事權﹐只少富人窮人一人一票平起平坐﹐立法局內的訴求聲音不會被功能組議員騎劫。可惜今日來我也看不見有報紙文章﹐直接反駁梁棍的謬誤﹐指出無知之幕不可以支持功能組別為Rawl平反。若果市民讀了梁棍的文章﹐誤以為自由主義開山鼻祖竟然支持功能組別﹐Rawls泉下有知﹐必然氣得棺材反轉﹐做鬼也上來找梁棍算賬。

民建聯買商台時段播政治廣告﹐報章或網評甚至商台自己的時事評論人﹐也認為商台在破壞香港的言論自由﹐他們大多只是祭出傳媒要治中立的大旗﹐卻始終沒有實中地說出商台在商言商賣時段有什麼不對。在古典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中﹐Mill的理論容許人民累積財富﹐但在公平公義的原則底下﹐並不容許財富直接購買轉變為政治權力。人民使用累積財富投資或消費﹐本身只是行使個人權利﹐不會影響別人的自由。但政治權力可以改寫社會金錢遊戲規則﹐若果有錢人能用金錢購買政治特權﹐繼而改寫規則對自己有利﹐累積更多財富購買再多政治特權﹐便會形成惡性循環損害別人的權利與自由。在西方民主國家中﹐有明確法例規限政黨的財政來源﹐不容許少數財閥透過騎劫政黨﹐形成世襲式的權力壟斷。政黨購買媒體廣告時段作宣傳本身並無不妥﹐外國甚至有政黨背景旗幟鮮明的傳媒。問題出在香港沒有政黨法監管政黨捐獻﹐更沒有法律要求政黨公開財政狀況﹐讓少數財閥和香港境外的勢力﹐可以透過民建聯作其鬼儡﹐大灑金錢作政治宣傳間接買票﹐令其他政黨沒有公平競爭的空間﹐剝奪了香港人選擇誰來執政代表自己意見的權利。

我看不見報章上網絡中﹐有人應用政治哲學分析回應這兩個事件﹐難道政治哲學在香港冷門得沒有人讀嗎﹖原本看不過眼不吐不快﹐很想為兩個事件各寫一篇長文以正視聽﹐為香港民主略盡一點綿力﹐可惜現在身在印度工幹﹐沒有時間細想嚴緊推論﹐只能就在此寫兩小段濫芋充數﹐望能夠拋磚引玉﹐吸引些政治哲學高人出手﹐從學術制高點發炮擊倒梁棍和民建聯一連串的歪理。

香港潮語話齋 – 彭志銘

早前閱讀彭志銘的「小狗懶擦鞋」﹐喜歡他把難登大雅之堂的文字﹐柔合很正經很學術的文筆風格﹐讓我學更加認讓自身的言語文化。這次再看他的「香港潮語話齋」﹐雖然內容也是報紙專欄結集成書﹐也是以從另類角度說香港語言文化﹐不過這本書卻讓我有點兒失望。作者還是同一個人﹐文筆仍有輕鬆有趣﹐可是這本書的內容鬆散﹐文章資料不足水份泛濫﹐甚至讓我覺得有些被搵笨的感覺。

書名雖然稱作香港潮語﹐可惜書中介紹的潮語不潮﹐有些潮語已經落伍過時﹐八九十年代曾流行一時﹐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再說。這類語言冷知識的書藉﹐最好看是解釋每個詞語的來龍去脈﹐為什麼這個詞語會代表這個意思。作者在書中提供的解釋有部份很牽強﹐有好些文章更只是解釋潮言的意思﹐沒有說明這些潮語的起源和出處。其實很多潮語是見字知義﹐不用多解釋讀者已經明白其意思。作者給我的感覺是沒有做好功課﹐像舊作考究粗口般去仔細考究潮語。這些文章的水準作為報紙的專欄還可以﹐但如此質素拿來出書賣錢則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書中介紹的潮語來源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有些潮語是英文音譯中文﹐有些則是借用日文漢字﹐有些是荒僻古字咸魚翻生﹐還有一些是廣東鄉下俚語﹐忽然間被電視藝人發揚光大。這本書的最大問題是不耐看﹐雖然我已經離開香港十多年﹐可是書中介紹的潮語我竟然差不多全懂﹐那些潮語實在太顯淺了。我看完這本書除了多懂一兩個潮語正字﹐知道hea的正寫為迆﹐好索的正寫為好嗍﹐全盒實為攢盒外﹐也沒有學到甚麼新語文知識了。

小狗懶擦鞋 – 彭志銘

相信沒有人不懂說粗口﹐可是懂說粗口並不是真正的懂得粗口。大部份人包括我自己﹐講粗口不過是鸚鵡學舌﹐對粗口的意義不求什甚解﹐甚至講錯粗口也不自知。粗口從來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讀書人總是以粗口為恥﹐更枉論把粗口視為語言學術來研究立著。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本著文化無分貴賤皆有價值的精神﹐寫成「小狗懶擦鞋」一書﹐研究和記錄香港粗口文化﹐讓我們知道講粗口也要講得好也是一門學問。

「小狗懶擦鞋」書名是取自粵語五個主要粗口字的諧音﹐是彭志銘報紙的專欄結集成書。雖然此書並非嚴緊學術著作﹐但參考資料豐富研究取材多樣花﹐內容並不比學術論文遜色。書本除了講解那五個粗口字的正寫和語法外﹐還邏列很多疑似和粗口變種的語句﹐追溯每個語句的來龍去脈。粗口通常以性為題材一定不雅﹐但不雅粗鄙的語句不一定是粗口﹐書中亦為厘清一般人對粗口的誤解。除了言語文化的冷知識性外﹐書後附錄有幾篇評論政府文化政策的文章﹐指出政府思想潔癖奉粗必禁的荒謬﹐可以說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去為粗口平反。

書本的每篇文章也精彩獨特﹐就算讀者不認同講粗口的行為﹐讀此書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語言和文化的演變﹐思考為什麼粗口字會成為不雅禁語﹐而我們要另創新語句去表達原來的意思呢。一般人以為門字部的那五個字便是粗口字﹐原來那是香港的自創字﹐粗口的正字源遠流長﹐可以從古藉文獻中找到記載﹐可惜電腦字庫沒有那些字﹐沒有辨法把粗口的正字打出來。

原本粗口字是形容性交和生殖器官的字﹐可是因成為罵人常用說話而淪髒話粗口。每個粗口字也有不同意義﹐“門小”是動詞﹐“門西”是女陰相信小孩也懂。但男性生殖器原來可以細分為三個字﹐“門九”是陰莖﹐“門七”是春袋﹐兩者加起來稱之為“門能”﹐我說了這麼多年粗口也不知道。知道七和九的分別﹐才明白罵人戇九和笨七的精妙所在。不應舉而舉為之戇九﹐應舉而不舉為之笨七。至於後來戇居便是從來因避諱而產生的諧音詞﹐罵人戇居其實是說粗口。

除了粗口外本書也為很多視為不雅的俗語平反。有些人視屎忽二字為不雅﹐原來屎窟才是正寫﹐窟者洞也﹐原來是言簡意賅的古語。至於常常聽到的仆街﹐躝癱﹐冚家鏟﹐並不粗口因為與性無關﹐只是對別人的惡毒咒罵。仆街正寫是仆街死﹐咒罵他人在街上猝死。躝癱是咒罵他人四肢殘癈﹐冚家鏟則是咒罵他人全家也死掉。很多疑似粗口只是轉借粗口字的諧音﹐但有些類粗口的俗語﹐卻要在香港文化背景下才來會明白﹐例如死仔包的包是古時殮葬的方法﹐爛大門的歇後語是唔頂唔得﹐俾人食左隻豬則是出自古代婚禮金豬回門﹐扑野的扑源自妓女打麻雀。這些看似無聊的典故﹐讀起來十分有趣。至少現在我講粗口時﹐知道自己到底在講什麼﹐不用再人云亦云了。

論盡明光社 – 張國棟

cover-4th

早在中大學生報亂倫問卷﹐反同性戀歧視法﹐淫審條修定案以前﹐我己十分留意明光社的動向。畢竟在基督教網上論壇日子不淺﹐看著明光社結集教內保守勢力﹐從搶佔教內的言論空間﹐到漸漸活躍於主流傳媒﹐從去信影視處投訴電視節目不雅﹐到嚴如自封為基督教代言人﹐要打一場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聖戰。可是明光社卻淪為基督教的負資產﹐其偏激言論破壞基督教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讓外間以為基督徒皆屬反智。在教內理性開明的聲音在淹沒之際﹐張國棟弟兄挺身而出寫《論盡明光社》一書﹐義正嚴詞地指正明光社的錯誤﹐希望他們能夠迷途知返﹐不再敗壞基督教的名聲。

我認識張國棟也有好一段日子﹐他創立基督教人文學會﹐讓不甘洗腦喜歡思考的基督徒﹐在日漸變成一言堂的教會內﹐還有一片倡所欲言互相交流的空間。所裏薈聚很多讀哲學的教友﹐大家討論神學﹐教會和社會的問題刺激思考﹐還有網上讀書會互相共勉閱讀經典鉅著。張國棟雖然身在美國攻讀哲學博士﹐他還心繫香港教會的發展動向。看見香港教會被反智人仕壟繼﹐不禁提起筆桿寫文章﹐希望喚醒教內理智的聲音。可是張國棟出於善意的諫言並未被接受﹐反而明光社認為忠言逆耳不願聽﹐還以非友即敵的思維把張國棟歸入極端自由主義一伙﹐只差在未把假基督徒的標簽說出口。

這本書記錄過去數年﹐明光社在社會道德議題的論述。明光筆在網上和教內外傳媒﹐對異見者發動筆戰和罵戰﹐還披起理性假面具去欺騙無知教眾﹐運用教內的影響力為教徒洗腦。這本書並非討論道德題議上的對錯﹐事實上以我認識的張國棟並非自由派﹐他對這些議題的立場也頗保守。他憑著知識份子的良心﹐看不過明光社的反智言論﹐不怕開罪教內權貴自絕米路﹐也要站出為真理說話﹐運用嚴緊的哲學思維﹐剖析明光社言論的種種謬誤﹐希運能藉此書以正視聽。

若果你不是教徒並深深痛恨明光社的所作所為﹐看這本書必定大呼過癮﹐就像看李天命刺破梁一泡。不過看罷此書後﹐希望你們能對基督教有所改觀﹐一要一竹篙打一船人﹐基督教不是必然地反智。若果你是教徒但不認同明光社﹐又怯於教內壓力苦無發聲機會﹐這本書能夠讓你重燃希望﹐讓你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作戰﹐教內也有知音人。若果你是教徒並傾向支持明光社﹐希望你能夠好好細閱讀這本書。這本書行文平實近乎學術論文﹐有別明光社訴諸情緒近乎挑撥式言語﹐理應不會則引發反射條件式的反對﹐可以反省思考自身的立場和取向﹐再決定甘心繼續明光社操控。若不肯你是明光社的死忠支持者﹐就更加要買這本書了﹐因為這是市面上唯上敢對明光社說不的書藉﹐怎能不買回來焚之而後快呢﹖

我對這本書唯一的投訴﹐是那個別出心裁的封面設計。封面比內頁短約一吋﹐書頂露出沒有書面保護的內頁。我收到書時還以為釘裝錯誤﹐向張國棟查後才知是出版社的設計﹐突顯出這書內容是教內的觀察。不過結果因為書頂沒有書面的破紙保護﹐結果頭幾書頁書頂給弄得又皺又殘。希望再版時能夠向出版社反映問題﹐正常的書面便已經很好了﹐不需弄些不實用的花款。

看畢此書對明光社的照妖鏡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張國棟和幾位教內理性聲音合作的炯論博客﹐繼續追貼明察明光社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