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寫文章是這樣艱難的事。自從學生年代上作文課以來﹐十多年沒有寫過非報告的文章﹐而用中文下筆在移民後更少之又少。執筆忘字不懂拆倉頡碼﹐這些技術上的困難固然免不了。但最大問題是我發現自己是一個拙於表達的人。很多時候腦海中有一些零碎的靈感﹐寫了出來後卻不知道怎樣把它們的連貫起來。有時就算可以勉強串連起﹐橫看豎看也是不太通順。也有的時候文章開了頭﹐寫到了一半靈感無以為繼﹐結果只有草草收筆。
女朋友老是說我為人太過科學理性﹐搞不懂文科藝術的事情。寫散文隨筆不同寫報告﹐寫報告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寫依畫直說﹐但寫散文則要舒發自己的感情或表達自己的見解﹐難就難在要用非量化的方法去告訴讀者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只懂用好或不好去形容一件事﹐頂多是加上口語常用的單字形容詞﹐如絕勁正等﹐這些形容詞其實說了也等於沒有說﹐讀者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是褒或是貶﹐不如索性打個分數給幾顆星星算了。
回想起來以前上作文課﹐老師也沒有特別教我們如何去寫文章﹐教也只是給我們教那些樣板式的公函﹐或者肉肉麻麻的舒情文。大慨和學其他事一樣﹐想文章寫很好﹐除了多寫多看外﹐沒有其他法門。自從開始想寫文章後在看報紙雜誌時﹐除了以速讀的把內容看過﹐有時也會慢下來看看行文佈局用詞﹐研究專欄作家如何去寫一篇出好文章。
早幾天看報紙﹐有篇文章說起查大俠寫社論的逸事﹐話說查大俠寫下筆前先在腦中想好了文章的大綱﹐開始動筆就可以一起呵成的成完整篇文章﹐完了不用如何修編就可以發稿了。雖說不可以拿查大俠作比較﹐但可是看看我自己寫文章時﹐除了想好了題目外起頭第一段外﹐其他大綱細節一律欠奉。坐在電腦前面想到了什麼就寫什麼﹐把腦子像倒垃圾的將所有點子倒了出來後﹐就慢慢的用鍵盤剪剪貼貼﹐名乎其實的砌一篇文章出來。用電腦去砌文章這玩意雖說是方便﹐長久下去會可養成文思混亂的壞習慣。希望每天寫一篇半篇文章﹐慢慢磨練自己寫作的技巧﹐
有天可以一次過順序的完成一整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