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日我和女朋友前住西雅圖參加她一位長輩的喪禮。 那位長輩是洋人﹐在上星期因老人痴呆症去世。她的喪禮是在市郊一所墓園內的殯儀館舉行。由於她和家人也沒有宗教信仰﹐喪禮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靈堂外有簡單的接侍派發她生平簡介﹐也放了很多她生前的照片。而靈堂前有親友送的花藍﹐在其中的一面牆上翻放死者的幻燈片﹐唯獨是沒有喪禮中必定會看見的棺木﹐我想大慨會在喪禮開始後才抬進來吧。我們到達殯儀館時間已差不多﹐在坐下不久喪禮就開始。死者的女婿當喪禮的司儀﹐先簡單的介紹死者的生平﹐以及在場的家人﹐接著司琴演奏一曲音樂給死者﹐再下來的就是親人朋友憶述有關死者的故事。由於我不認識死者﹐其他人說的有關她的事跟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其他人說到聲淚俱下我卻不覺感動﹐總括來說就是死者是一個好人。往事說畢後喪禮就完了﹐大伙兒一起到隔鄰的房間用茶點﹐害我還在熱切期待看死人﹐結果連棺木也沒有見得著。沒有屍體的喪禮﹐就好像沒有壽星仔/女的生日會﹐沒有新郎新娘的婚禮一樣﹐給我一個總是缺少點什麼的感覺﹐這令我不禁思考這個喪禮的意義。
一般而言喪禮的意義可以分開幾個層面來說。我一向認為喪禮是為活著人而辨﹐而不是為死去的人辨的。撇開要為死者超渡的傳統迷信不談﹐不論東方宗教的輪迴轉生﹐西方宗教的天堂地獄審判﹐或是現代無神論人死如燈滅的思想﹐活著的人是不可能亦不需要為死去的人作任何事的。喪禮中的宗教儀式﹐在神學或哲學上對死者沒有直接影響﹐反而對來參加喪禮的人﹐倒在心理上有一定正面的作用。
對和死者最親近的人來說﹐喪禮來賓會送上慰問和關心﹐可以讓他們得到一時的慰藉﹐但是會不會來得太遲太少呢﹖在初聞死訊時帶來的心靈震撼﹐是最需要身邊的人去支持﹐在喪禮時第一波的衝擊已 開始平伏﹐慰問也變得聊勝於無。而在喪禮過後適應失去死者的新生活才是最大的挑戰﹐又有多少來賓會在喪禮過後﹐還不繼作出支持鼓勵呢﹖要關心不在喪禮一時﹐反而喪禮前後才是最重要的時間。
有些人來參加喪禮是抱著和死者見最後一面的心態﹐就好像是看電視劇要看結局一樣﹐出於自己潛意識中責任﹐要來送死者最後一程。這也是我出席所有喪禮的最主要原因。
不過在剛剛我去的喪禮﹐既沒有宗教儀式﹐亦沒有屍體看﹐我也不會去真心慰問一個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這個喪禮還剩下來的就只有世俗的意義了。淪為好日不見的舊朋友聯宜的藉口﹐或各來賓嘗面出席晒排場的機會。那和一個普通的節日酒會有什麼分別呢﹖
唯一的可慰的是茶點招待十分美味可口﹐有各式曲奇巧克力外﹐還有燒牛肉芝士火煱﹐波菜﹐蟹肉和磨菇﹐三款不同味道小批。不過前後來回駕五個多小時的車程﹐專程去吃荼點可很不划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