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失敗的母語教學

自回歸以後香港施行的母語教學﹐十年內學生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中中學生不單英語成績一落千丈﹐其他科目的成績也沒有時顯的進步。早前教育局長孫明揚更聲明﹐有必要檢討現行的母語教學政策﹐讓學校自決教學語言。其實在香港推行母語教學注定失敗﹐因為母語教學優勝的假設﹐是建基於一個錯誤的理論之上。母語教學的支持者﹐認為香港學生從小也接觸母語﹐使用母語作為教學語言﹐學生比較容易吸收新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母語教學支持者的第一個錯誤﹐是他們忘記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事實﹐母語根本不是香港社會的成功語言。在低收入低智識階層﹐只懂得母語也許足夠應付日常生活所需。可是在香港社會若想出人頭地﹐不論是當乜師物師的專業人士﹐或是做金融物流旅遊業等行業﹐英文才是標準的共同語言。香港的大學使用英語授課﹐學生需要打好英語基礎﹐才能在港升讀大學。若選擇出國升學深造﹐學好英文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若果工作和學習環境主要是使用英語的話﹐使用母語教學的語言錯配﹐根本沒有好好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去準備學生應付未來的挑戰。

在美國和加拿大等移民國家﹐不論新移民的母語是什麼﹐教學語言也一律使用英語。因為英語才是社會使用的語言﹐只有使用通用語言去教學﹐才能好好準備學生投身社會。母語教學的學生初時也許比較易上手﹐除非他們打算整輩子也在低下階層生活﹐他們遲早也要經歷母語到英語的轉變﹐。年紀越輕就越易容從母語過渡到英語﹐到高中時才由母語轉英語就很辛苦。很多中中學生考取優成績入大學﹐但不要忘記他們絕大部份也要痛下苦功惡補英文。那些學生本身就天資優厚﹐若他們能從少接受英語教學﹐相信他們入大學之路會平坦容易得多。

母語教學支持者的第二個錯誤 ﹐是他們假定學生只能使用母語思考﹐知識可以輕易地從中文與英文間互相翻譯。若對香港精英的使用語文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大部人都不會用純中文交談或思考。有很多工作上使用的慨念﹐他們只懂得英文字彙﹐而不懂相應的中文解釋。若果懂的話也許要思索一番﹐從腦中某個被遣忘的角落找出中文解釋。他們在學校學習這些慨念時是用英文﹐工作上使用這些慨念是用英文﹐與其他人溝通這些慨念也是用英文﹐根本沒有需要用到中文的解釋。既然沒有使用中文解釋的需要﹐學校根本就不需要教中文解釋﹐倒不如直接教授這些慨念的英文詞彙。一來可以省卻學生中英翻譯的麻煩﹐更可以防止學生用錯誤的方法學習英文。

若果把一個慨念的中英詞彙同時教授給學生﹐很多學生會用記生字的方法去學習英文詞彙﹐這學習方法正正是犯了學習語言的大忌。若果是成年人學習新的語言﹐使用中英對照表去記生字﹐沒錯是很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因為成年人的腦袋已有龐大的慨念資料庫。可是這個學習方法有先天性限制﹐只能學習到勉強能寫能講的水平。兩個言語間詞彙不會有一對一的翻譯﹐若夾硬把一個英文字聯結一個中文字﹐英文永遠只會是隔層紗的第二言語﹐不可以成為思考語言的一部份。

可是學童的腦袋像一張白紙﹐他們沒有龐大慨念庫的包伏。當他們學習一個新的慨念時﹐不論先接觸的中文字或是英文字﹐對他們來說也只是一個新的符號。他們不是要把這個符號連結另一個言語的符號﹐而是把這個符號連結其他個簡單的慨念﹐從而組合理解新的慨念。若從小就只使用英語教導學生新慨念﹐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建立起龐大的英文慨念庫。學生也許還不能完全掌握英文文法﹐但至少他們思考時能使用大量英語詞彙。在閱讀或聆聽英文資訊時﹐不用經過英譯中的一層功夫﹐可以直接地更有效率吸收新資訊。

當然香港的母語始終是中文﹐在最初學習最基本的新慨念時﹐那些慨念的英文字符號﹐還是無可避免連結去一些中文字符號的慨念上。隨著以英文為主的慨念庫不斷擴大﹐越來越來新慨念可以連結去英文字符號的慨念。也許英語水平與英語為母語的人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也可以說是半個英語人。這個學習方法唯一的壞處﹐就是除了日常生活使用的中文外﹐中文在思考其他專有名詞或抽象慨念時就變成第二語言。不過既然那些慨念的中文解釋沒有用﹐不懂也沒有什麼損失。相信這點很多英中理科畢業的朋友也會認同。不論是物理化學生物電腦科的專有名詞﹐上到大學也要使用英文。若中學時用中文學習﹐入大學時就要從新學過一遍。反過來若中學時用英文學習﹐以後也沒有機會使用中文解釋。若果真的要用便查字典好了﹐反正英譯中比中譯英方便得多。

或有人會問﹐不是所有學生也準備升大學或出國﹐那麼他們使用母語學習不是更有效率嗎﹖對的﹐用英語學習是先苦後甜的策略﹐把中轉英無可避免的困難放在前面﹐越早面對就可以越早跨過這個障礙。若果學生無意晉身精英階層﹐學習英語對他們來說是多餘的投資。不是說鼓吹標簽效應﹐英中學生有升學優勢是不爭的事實。若從學生的成敗論英雄﹐中文中學只好淪為二等學校﹐努力提升一般學生的水平﹐卻無緣培訓以英語為主的社會精英。

申延閱讀﹕
葉一知 – 不重思考何須母語教學﹖
黃島主 – 母語教學﹐不能強迫 

3 thoughts on “注定失敗的母語教學”

  1. 陳逸匟 – 我真的覺得你很煩!!!!! What da heck?

    This passage contains very old-fashioned thinkings. Honestly – sorry but I don’t think you’re writing in excellent English either! You were born and raised from Chinese schoolings too.

    I have parents at work who train their kids to be fluent in both mother tongue and English. There is nothing wrong about it – it is a matter of choice. So be it!!!!

    I’d recommend you taking some linguistic courses to really understand about the issues of learning languages before you comment on this blog… thanks, your fianc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