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班芙後,我們下一站參觀恐龍博物館。Royal Tyrell Museum位於卡加里以西個半小時車程的小鎮Drumheller,是世界十大恐龍博物館之一,超過五萬平方呎的展覽廳,展出四十多隻不同種類的恐龍化石。除了化石展覽外,館內更有設備完善的考古實驗室,修復和整理從鄰近恐龍國家公園發掘出來的化石。從班芙開車去Drumheller需時三個小時,這段公路非常沉悶,與洛磯山的風景完全不同。在阿省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上,半個小時直線行車沒有絲亳轉彎,景色沒有任何變化,望到地平線盡頭都是金黃色的麥田。早上出發離開班芙,加上吃午飯所花的時間,抵達博物館時已是下午兩點。我們沒有計劃在Drumheller過夜,打算看完恐龍後開車到卡加里才入住酒店。雖然博物館晚上九時才關門,因為要趕在入黑前到達卡加里,減去車程所需的個半小時,我們只能逗留至五時半左右。事後孔明,我們其實應該住在Drumheller,因為恐龍博物館實在太多東西看,只得半天完全不夠時間。反而卡加利毫無特色可言,回程時路過順道看看便足夠。
恐龍博物館的主角當然是恐龍化石,展覽廳分開為兩個主要常設展覽,外加幾個定期更新主題的展出。展館前半部以考古科學為主,向遊客講解化石如何形成,如何發掘和修復化石。正如其他博物館一樣,遊客可以租自助錄音導遊,拿著耳機聽展品的資料。恐龍博物館除了展覽廳外,還附設加拿大最大的化石考古工作室,遊客可以隔著大璃玻,看看考古學家如何工作,好似在玩立體拼圖般,把化石砌出一副完整骸骨。在展覽廳設有工作檯,考古學家輪流當值表演修復化石,遊客不單可以近距離觀看,還可以與他交談問問題。阿仔對修復化石很感輿趣,看著考古學家工作很久也不願離去。他回到學校和同學仔玩考古掘化石時,懂得很裝模作樣地又用鏟又用掃,懶專業用不同的工具去挖骨頭。展館後半部按歷史年份陳列,從寒武紀的巨型三葉蟲開始,到古生代各種古怪的魚和爬蟲,到侏羅紀和白堊紀的各種恐龍,到古近紀的長毛象,不同紀元的物種化石。可惜我們沒有時間,後半部只能走馬看花,以極速十五分鐘走過五百萬年的歷史。
雖然化石實物很珍貴罕見,但看展覽只單方向地吸收知識,小朋友難免感到沉悶。阿仔見到大化石嘩嘩嘩幾聲後,很快便沒有耐性細閱資料,寧可看牆上正在播著恐龍的電視。所以恐龍博物館亦設有不少小朋友活動,互動教學才能令小朋友留下深刻印像。博物館每天都有不同兒童節目,去參觀前要看看當日的時間表計劃行程,以免錯過活動的時間。免費活動有講故事時間和科學教室,有義工哥哥姐姐讀恐龍故事書,表演簡單的科學實驗。付費活動最熱門的是掘化石,帶小朋友去戶外考古場地,拿起鏟和刷當小小考古學家,可惜我們遲到錯過時間了。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參加了化石模型製作班,老師先從真化石倒印出矽膠模,然後我們用石膏粉開水倒入去,等半個小時石膏乾定了,便有一個化石模型帶回家。製作模型只用了十五分鐘,大人可能覺得有點低能,不過小朋友對整自已的化石很有興趣。
在等候石膏乾的時間,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考古課,學了不少考古學的冷知識。原來大多數博物館展出的化石都是石膏模型,如何分辨真化石和模型,單看外觀是分不出來,模型和化石最大的分別的重量。如果看見幾根線可以吊起一隻恐龍骸骨,又或暫那副骸骨可以自已站立,那肯定是石膏模型。真化石要用鐵架來支撐,不過鐵架有礙觀膽,隻恐龍似殘癈毫不威武,所以通常都是用模型來展覽。老師還傳真化石和石膏模型給我們看,真化石很重,石頭嘛,當然很重,石膏模型很輕。平日看博物館沒有機會摸到化石,今次上堂親手拿著鸚鵡螺,恐龍牙齒和爪的化石,還可以低能地把恐龍牙放在嘴旁扮恐龍拍照,落堂還有一件石膏模型紀念品帶回家,堂費每人只需十元很超值。
老實說,卡加里完全沒有什麼好看,如果七月去看牛仔節會很熱鬧,但其他時間去,不外乎一個很沉悶的典型北美城市。不過阿省有兩樣好處,一是油價平,九十五仙一公升汽油,比卑詩省平三分一。二是牛扒平靚正,阿省出名盛產AAA牛肉。我們離開恐龍博物館後,趕住在卡加里市中心食晚餐,我們在卡加里最出名的扒房之一,Saltlik Steakhouse訂了位鋸扒。那天開了前後六個小時車,行了幾個鐘博物館,我只想盡快到酒店睡覺,牛扒好吃是很好吃,不過太倦無法細味品嚐,有點兒浪費了塊牛扒。
在卡加里我們住在Tending Gardens B&B,一橦很古色古香的民宿。屋主是室內設計室師,房間的佈置很有創意。睡床用真樹枝裝飾床框,好似睡在森林一樣。不過我怕自已太反瞓,一腳踢爛床尾的樹枝,要瞓得很小心。小朋友房是女孩子的夢想房間,只我不知道那個是美夢還是惡夢。房間活像童話書中公主房間的樣子,除了公主床梳裝枱外,還有很多漂亮的古董洋娃娃。不知何解,可能我看得鬼片外,潛意識覺得古董洋娃娃很恐怖。想起晚上她們看著你睡覺,恐怕已經嚇到會失眠。幸好阿仔年紀細未看過鬼片,不當得洋娃娃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