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曾幾何時宮崎駿堅持手繪動畫,甚至揚言電腦動畫沒有靈魂。可惜電腦動畫是大勢所趨,吉卜力終於要向現實低頭,宮崎老嗲只能仰天長嘆「時不與我也」。宮崎吾朗執導的《安雅與魔女》,是吉卜力第一套全電腦3DCG動畫電影,去年底在NHK電視台上播放,2月5日登陸HBO Max串流平台。很奇怪香港完全沒有計畫上映,無聲無色毫無宣傳,宮崎駿不是在香港擁躉眾多,有一定的票房保證嗎?
故事改篇自《哈爾的移動城堡》作者Diana Wynne Jones的同名兒童小說,講述自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安雅,有天忽然被女巫與惡魔領養。女巫帶了安雅回家,把她非法禁錮當童工,每天不停勞役她做阿四,在魔法工作室執頭執尾。安雅很有魔法的天份,在女巫家中與一隻會說話的黑貓當朋友,偷偷地自學魔法整蠱女巫報仇,很攻心計地贏取惡魔先生的歡心,誓要從女傭升級做小公主。
作為吉卜力全CG打頭炮的作品,《安雅與魔女》的CG表現,不知是經驗不足,還是經費不足,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角色模型動作生硬死板,電腦繪圖光線技術嚴重落後,粒子反光久奉,物理計算有明顯落差,背景單調乏味沒有AI輔助生成。鏡頭取景的角度很2D很平面,並未熟習3D立體攝影的表達方法,看起來有點不協調感。這年頭的觀眾早已被Pixar的畫面寵壞,吉卜力的電腦繪畫技術至少旳落後Pixar十年。
電影的故事大至上忠於原著,安雅與黑貓一起反轉女巫家很有趣,畢竟原著是獲獎無數的童書作者,小朋友自然覺得開心大笑。不過可悶親陪太子看戲的家長,不似Pixar電影般有表裏兩層意思。宮崎吾朗改篇電影寫劇本時,加插一段安雅媽媽的新劇情,安排她和女巫與惡魔三人年輕時一起夾band,還與惡魔先生有點暖昧關係。這一改動毀譽參半,戲中媽媽主唱的主題曲《Don’t Disturb Me》,由印尼女歌星Sherina Munaf主唱,非常悅耳好聽,是洗腦神曲。在我寫這篇影評時,就是不停loop這首歌。
可是安排三人是舊相識完全破壞故事的人物關係,女巫懼怕惡魔發怒的理由變得很牽強,他們不是老朋友嗎?開場時媽媽被十二個女巫追殺,不得而才把安雅寄養在孤兒院。結尾時媽媽再次出場,安雅開門媽媽講「聖誕快樂」,電影就忽然完場,好像看到一半就斷線了,我還在期待媽媽大戰十二女巫啊。
尾片曲同樣好聽,還有手繪插圖,日後談講述安雅、女巫和惡魔先生,一家三口樂也融融的日常生活。我甚至覺得片尾比電影本身更好看,如果電影用片尾的手繪風格重製,大慨電影的評價可會升價十倍。對了,媽媽在片尾不見蹤影,因為在原著故事中,媽媽從來都不存在。
宮崎駿的動畫總在有意無意間貶低女性,在夾band年代的女巫可是個靚女,女巫老了就變成又肥又陋。反而媽媽就吃了防腐劑保持靚樣不變, 實際上就只是重用3D模組。《天空之城》的海賊媽打也是同一命運,後生時明明很靚女,老了就完全變了另一個人。宮崎駿可否描寫女人變老時有點連貫性,在人物設計上花點心思,描寫出讓人信服的年紀改變。
我從小就十分喜歡吉卜力的電影,自從宮崎駿第一次講退休後,吉卜力就一直在漫長地衰退。《千與千尋》是吉卜力最後一套直正的經典,近十年吉卜力只是不停拍保險的改篇電影,淪落為缺乏創意的熟手動畫技工,靠著早年儲落的名氣食老本。吉卜力最有創意的作品,就只有最初三部電影《風之谷》、《天空之城》和《龍貓》。今時今日的吉卜力,就算宮崎駿重出江湖,再也拍不出那級數神作。終於走到手繪動畫日漸式微的盡頭,吉卜力最引以自豪的繪畫技術風光不再,淪落為二流動畫製作室,令人不勝唏噓。
宮崎駿反感電腦動畫應該是謠言
在很多他執導的作品都有運用CG技術
像「哈爾移動城堡」的城堡變形都是CG技術做的
之所以有這謠言是因為宮崎駿在一套紀錄片對一個3D建模說
「這是對生命的侮辱」
但那個模型本來就是極度噁心,鐘意3dcg ge人都唔係個個都接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