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回教

The Battle for God – Karen Armstrong

The Battle for God 自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來﹐宗教的影響力漸漸被邊緣化。步入二十一世紀﹐宗教卻一次重新的踏足世界舞台之上。拉登以回教聖戰之名發動九一一襲擊﹐基督教極右勢力左右美國的政局﹐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猶太殖民區﹐也都是原教旨主義運動下的產物。暢銷宗教研究作家Karen Armstrong﹐在她的The Battle for God之中﹐詳細分析三大一神宗教(回教﹐猶太教﹐基督教)在過去幾百年間﹐各教派中原教旨主義興起的歷史和成因。

很多人對原教旨主義有一重大的誤解﹐認為它回歸到古代最純正的信仰。而言原教旨主義是宗教和現代化對抗中﹐為了生存衍生出來的新思想。在近二三百年之間﹐啟蒙運動發展出來的理性想思﹐沖衝著古老的信仰﹐宗教由古代人生活的全部﹐慢慢地變得不再重要。有一些的宗教支派﹐適應了現代化的過程﹐演變成思想開明的心靈寄託。但另一些宗教支派﹐則否定現代化帶來的價值觀﹐由保守發展到極端封閉的信仰系統﹐成為在現代人眼中和時代脫節的原教旨主義。

最初閱讀此書的目的﹐是主要想了解基督教基要主義的來龍去脈。以前在網上討論區中﹐我常常接觸到基要主義的思想﹐我對其思想十分厭惡﹐差不多把它定位為魔鬼的工作﹐其教義以恨而非愛為基礎﹐是把人性歪曲了的虛無思想。在看過這本書後﹐我對基要主義的想法有些改變了﹐基要主義發展之初﹐也不是像今天那樣的邪惡﹐
只是基督教對自由主義的條件性反射。雖然我始終不認同基要主義的想思﹐但其後基要主義的發展﹐卻有顯得如此的理所當然﹐好像有光就會有影﹐有自由開明進步的新神學﹐就自然會有相反的保守基要主義。基要主義也許只是歷史必然的一部份吧﹐就像由多神宗教進化成一神宗教﹐各異端學說的興起一樣吧。

另外我在新聞中常常也聽見回教原教旨主義和恐怖襲擊有關﹐也有一部份是想知到有關回教原教旨主義的事。回教在中世紀﹐曾經是當時世上最開明的宗教。而今天在中東原教旨主義的橫行﹐和十九二十世紀之初﹐西方帝國殖民主義﹐在中東種下的禍根有直接的關係。回教原教旨主義﹐就是對西方思想入侵的反射作用﹐是中東人民對現實生活感覺到絕望下﹐把現世不公平的解答寄託在宗教解脫之上。書中還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猶太教的基要主義上﹐但我對猶太教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看完知道了就算。

這本書雖說是一般普及讀物﹐但內容不比學術著作為淺﹐書後也詳細的註解和參考目錄。這書說不上是消閑性的讀物﹐除非對基要主義的發展有興趣﹐和對三大宗教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不然看此書肯定會悶得睡著。雖然花了三個月時間慢慢的看畢全書﹐能吸收到多少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和別人說起基要主義有關的題目時﹐也不寄望自己可以順口把資料說出來﹐只是希望還能夠有多少的印像﹐可以從書中翻查所需的資料吧。

教宗失言﹖

上星期教宗在一篇說中﹐引用中世紀拜占庭皇帝到回教的評語﹐ 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外交宗教風波。被引述那段說話是批評﹐先知穆罕默德帶來邪惡﹐一手拿劍一手拿可蘭經﹐宣揚以暴力傳教。各地回教徒認為這段說話冒犯﹐要求教宗道歉。教庭在稍後出來澄清﹐這段引言並不代表教宗本人的立場﹐這次演講內容的主要論點﹐是說基督教為理性的信仰﹐對比回教信仰的非理性﹐用意建立宗教間對話﹐而非挑起紛爭。很多外間評論認為教宗失言﹐他們的批評綜納為以下幾點﹐我會在此逐一回應嘗試為教宗辯護。

  1. 教宗引用的說話不真實﹐回教是和平的宗教﹐並例舉中世紀十字軍﹐基督教也暴力傳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首先教宗已申明這不是他的立場﹐他只是引述古人對回教的評價。就算退一步來說﹐我們亦可以檢視那引言是否正確。我不是回教的專家﹐正如大部份市民一樣﹐我對回教的認識也是從主流傳媒而來的。報導這則新聞的大部份報紙﹐在這新聞下通常加送一兩段回教的負面新聞﹐不是回教徒威脅要恐怖襲擊天主教堂﹐就是非洲有修女給回教徒殺死。這些報導恍忽更加肯定那段引言的正確性。當然可以辯稱那些暴力回教徒﹐只是回教中的極端份子﹐並不代表所有回教徒。這一來教宗的那番說話﹐就建到原本的意思﹐讓人思考回教是否非理性暴力的宗教。至於翻舊帳說十字軍的惡行﹐也只是更加肯定教宗說話的論點。教宗已次為十字軍道歉﹐他亦表明那段歷史是教會的錯誤。正正因為教會經歷過中世紀的黑暗﹐今天才明的理性在信仰中的重要性。回教在中世紀曾是開明的像徵﹐到了今天落墮落為原教旨的信仰﹐這是回教面對社會進步時代變遷﹐要進行內部改革的重大課題。

  1. 就算教宗的講話是正確﹐他說這番話會傷害回教徒的感情﹐所以不應該說。

說批評回教會傷害回教徒的感情﹐所以我們不應該作出批評﹐是不正確的態度。若果回教真的是非理性暴力的宗教﹐那麼不對其作出批評則是姑奸養息﹐等同說在二次大戰時批評納萃會傷害德國人民感情﹐或在八十年代時批評南非種族主義會傷害南非人民感情一樣荒謬。再者現在宗教也不是直接指摘回教徒﹐只不是過探討宗教和暴力的問題。若果學術性的討論發言也不被容許﹐是否任何人也不可說任何宗教的不是呢﹖現在的問題不是應不應去批評回教﹐而是應該問教宗的批評是否合理和真實。究竟是教宗對回教的理解有誤﹐還是回教真的是本質上非理性以暴力傳教。

  1. 教宗的這番講話謆動宗教仇恨﹐因此不應該說出來。

首先教宗這一番講話很學術性不是偏激的諞動言論﹐教庭亦多次作出解話﹐不會引起基督徒仇恨回教徒。再者講話內容強調信仰要合乎理性﹐很明顯不是帶出仇恨不同宗教的意思。

言論自由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石﹐一個說法是真實正確的話﹐我們不應該不許其發表。因為真實遠比政治重要﹐若因為政治原因而令真實沉默﹐最終只會損害社會的利益。若一個說法有一部份是正確﹐那麼正確的那一部份對社會也有益處。最後若一個說法完全是錯的話﹐也有讓他說出來的價值﹐因為沒有反面教材去叫人思考﹐人就不可能清楚明白錯誤說話對面的真實﹐真實只會淪為不求甚解沒有意義的口號。除非會立即引起不能控制的暴力場面﹐否則我們要無條件保衛言論自由。我們不能因為教宗是國際政治人物﹐就要剝奪他的言論自由﹐不讓他表達他認為是對的意見。再者他這番話沒有即時的危險﹐各地政府有充份的時間去控制可能引起的暴亂﹐而反方亦有充份時間去指出其中的錯誤﹐因為宗教的這番說話完全沒有問題。

諷刺的是說教宗這番話會諞動別人反回教﹐結果就變成諞動回教反西方。又或者可以這樣說﹐教宗其實很聰明﹐回教對這番說話的激烈反應﹐正好成為支持這番說話的最有力支持。

當社會因為害怕一小部份人的暴力﹐而不容許對那些人作出的批評﹐讓我們生活在那些人的暴力威脅陰影之下﹐這已經不再是一個文明社會了。這讓我想起法輪功的舊聞﹐話說當年有一份報章批評法輪功不科學﹐法輪功發動教眾包圍報社﹐要求報社收回報導並且道歉﹐這事件是中央政府把法輪功定為邪教的導火線。若回教徒以暴力威脅我們﹐阻止我們宣講事實的真相﹐那麼回教和法輪功有什麼分別呢﹖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要分別清楚誰對誰錯﹐才可以批評教宗有沒有說錯話。若回教真的是暴力﹐教宗的批評則是合理正確﹐真理無俱強權必需要說出來。若回教不是暴力﹐教宗的批評是錯誤﹐但因為回教不暴力的關係﹐這句錯誤說法不會麼麼引來嚴重後果﹐所以我們可以容許宗教說這番話。不論回教是否暴力﹐我們也不應該批評教宗這個言論﹐不過我們倒可以批評這個言論本身是否正確。

最後我倒佩服教宗的勇氣﹐在樣樣也講政治正確﹐擔心冒犯別人的今天﹐說出真相或者帶頭探討真相﹐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甚至會損害對自已利益。我不認同現任宗教在其他道德議題上的保守立場﹐但在回教這個問題上﹐他的敢言贏得我的尊敬。

註﹕申報利益﹐本人為天主教徒﹐不過不是很虔誠﹐不喜歡返教堂那種。

Karen Armstrong 宗教講座

fea-armstrong21-Fields of Blood author Karen Armstrong shown in Toronto, Ontario, November 19, 2014. (Aaron Harris/Toronto Star)

今天晚上我去了著名的宗教研究家Karen Armstrong在UBC舉行的講座。聽眾對這個講座的反應十分湧躍﹐在幾天前我上網登記留位時已經全滿﹐我只好抱著一定會有臨時加位的心態去試試。我在開始前半小時去到﹐百多人的演講廳已經坐無虛席﹐沒有登記的人只好坐在兩旁的樓梯上﹐再遲些來的人要站在演講廳外聽。來這個講座的聽眾大多是上了年紀人﹐年輕的人不多﹐亞洲面孔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個演講的采用是對話形式﹐台上有兩張沙發﹐主持人向講者發問問題﹐營造一個互動交談的氣氛。

這次演講的內容是有關她最新著作﹐The Great Transformation﹐是探討四大文明宗教的起源。涉及的宗教有﹐在中東為耶教回教源頭的猶太教﹐在印度發展的印度教和佛教﹐中國的道教和孔子思想﹐以及希臘的哲學和悲劇。四大宗教起源於距今二千多年前的同一時期﹐宗教在各文明中獨立發展﹐但不約而同地得出相似的核心思想﹐放諸四海皆準黃金定律。那就是耶穌說的愛人如己﹐或孔子說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交談部份只有四十五分鐘﹐只可以當是她著作的介簡。她認為宗教的起源﹐是因應人類社會實際的需要。基督的博愛﹐孔子的仁﹐佛教的慈悲﹐也是本質相同﹐亦是宗教最原始的本來面目。她指出這個核心才是宗教的價值﹐至於後來在宗教上潛建的教條主義﹐反而讓人看不清楚真實。她在總結時﹐批評現今的宗教是在退步﹐過份著重教條而忽略對人的關心。她指出在十九世紀西方宗教的兩大發明﹐正正是宗教扼殺人性的完兇﹐那就是天主教的教皇無誤論﹐以及基督教的唯獨聖經論﹐把聖經當成一本有關神的百科全書字典﹐漠視聖經字裏行間的真正意義。很多人信教是因為想證明自己是對﹐別人是錯﹐尋找一個肯定的答案。
她說一個能夠啟發人的宗教﹐不是要給人問題的答案﹐而是要引導人去問題自己去尋找答案。宗教是要人作出相應的行為﹐而不是相信一套無關痛癢的教條。

演講的後半部是回答觀眾的提問﹐很多人提出一些有見地的問題。第一個問的人來自什麼回教協會﹐講了一大輪自己的意見還未開始問問題﹐給台下的觀眾叫他唔阻大家時間。其他有趣的問題有﹐她說關於宗教上啟示﹐耶回二教著重外來的神諭﹐佛教孔子柏拉圖則認為內心啟發醒覺。她說經濟學是現世的宗教﹐以理性地自私為基礎﹐與古代宗教的無我有衡突。商管理論上的白金定律﹐對做他想你對他做的事﹐比黃金定律更上一層樓。她評論達文西密碼和這幾天很熱門的猶太福音﹐她認為那些說法不可盡信。不過反過就算那是真的﹐那又如何﹖教條上的選擇不應該影響人的行為﹐耶穌就不曾整天囉唆地說三位一體﹐原罪又或者因信稱義﹐行愛人如己就夠了。我則問了她對新興宗教如科學教﹐摩門教﹐法輪功的看法﹐不過很可惜她並不熟悉這方便的資料。

在演講完結後﹐在演講廳外有她的新書買﹐她亦盡作家的責任替讀書簽名。我沒有買她的書﹐因為硬皮精裝版太貴﹐遲些出平裝版才買來看。但我帶了她的一本舊作去給她簽名留念﹐算是此行除了在思想養份外﹐還有的一點實際收獲。我對她有關宗教的觀點大部份認同﹐基本上那是自由派的思想。她有研究資料支持﹐說出來自然有說服力很多。在我看來﹐這些是人人也應該明白的常識﹐不過事實上有很多人﹐卻朝相反的方向來相信宗教。對於我來說﹐去這種知識性的講座﹐比起去紅館聽所謂的歌星開演唱會更有吸引力﹐而且這場演講會是免費啊﹗究竟是我不正常地悶蛋﹐還是一般民眾過份平庸地膚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