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宮崎駿

安雅與魔女 Earwig and the Witch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曾幾何時宮崎駿堅持手繪動畫,甚至揚言電腦動畫沒有靈魂。可惜電腦動畫是大勢所趨,吉卜力終於要向現實低頭,宮崎老嗲只能仰天長嘆「時不與我也」。宮崎吾朗執導的《安雅與魔女》,是吉卜力第一套全電腦3DCG動畫電影,去年底在NHK電視台上播放,2月5日登陸HBO Max串流平台。很奇怪香港完全沒有計畫上映,無聲無色毫無宣傳,宮崎駿不是在香港擁躉眾多,有一定的票房保證嗎?

故事改篇自《哈爾的移動城堡》作者Diana Wynne Jones的同名兒童小說,講述自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安雅,有天忽然被女巫與惡魔領養。女巫帶了安雅回家,把她非法禁錮當童工,每天不停勞役她做阿四,在魔法工作室執頭執尾。安雅很有魔法的天份,在女巫家中與一隻會說話的黑貓當朋友,偷偷地自學魔法整蠱女巫報仇,很攻心計地贏取惡魔先生的歡心,誓要從女傭升級做小公主。

作為吉卜力全CG打頭炮的作品,《安雅與魔女》的CG表現,不知是經驗不足,還是經費不足,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角色模型動作生硬死板,電腦繪圖光線技術嚴重落後,粒子反光久奉,物理計算有明顯落差,背景單調乏味沒有AI輔助生成。鏡頭取景的角度很2D很平面,並未熟習3D立體攝影的表達方法,看起來有點不協調感。這年頭的觀眾早已被Pixar的畫面寵壞,吉卜力的電腦繪畫技術至少旳落後Pixar十年。

電影的故事大至上忠於原著,安雅與黑貓一起反轉女巫家很有趣,畢竟原著是獲獎無數的童書作者,小朋友自然覺得開心大笑。不過可悶親陪太子看戲的家長,不似Pixar電影般有表裏兩層意思。宮崎吾朗改篇電影寫劇本時,加插一段安雅媽媽的新劇情,安排她和女巫與惡魔三人年輕時一起夾band,還與惡魔先生有點暖昧關係。這一改動毀譽參半,戲中媽媽主唱的主題曲《Don’t Disturb Me》,由印尼女歌星Sherina Munaf主唱,非常悅耳好聽,是洗腦神曲。在我寫這篇影評時,就是不停loop這首歌。

可是安排三人是舊相識完全破壞故事的人物關係,女巫懼怕惡魔發怒的理由變得很牽強,他們不是老朋友嗎?開場時媽媽被十二個女巫追殺,不得而才把安雅寄養在孤兒院。結尾時媽媽再次出場,安雅開門媽媽講「聖誕快樂」,電影就忽然完場,好像看到一半就斷線了,我還在期待媽媽大戰十二女巫啊。

尾片曲同樣好聽,還有手繪插圖,日後談講述安雅、女巫和惡魔先生,一家三口樂也融融的日常生活。我甚至覺得片尾比電影本身更好看,如果電影用片尾的手繪風格重製,大慨電影的評價可會升價十倍。對了,媽媽在片尾不見蹤影,因為在原著故事中,媽媽從來都不存在。

宮崎駿的動畫總在有意無意間貶低女性,在夾band年代的女巫可是個靚女,女巫老了就變成又肥又陋。反而媽媽就吃了防腐劑保持靚樣不變, 實際上就只是重用3D模組。《天空之城》的海賊媽打也是同一命運,後生時明明很靚女,老了就完全變了另一個人。宮崎駿可否描寫女人變老時有點連貫性,在人物設計上花點心思,描寫出讓人信服的年紀改變。

我從小就十分喜歡吉卜力的電影,自從宮崎駿第一次講退休後,吉卜力就一直在漫長地衰退。《千與千尋》是吉卜力最後一套直正的經典,近十年吉卜力只是不停拍保險的改篇電影,淪落為缺乏創意的熟手動畫技工,靠著早年儲落的名氣食老本。吉卜力最有創意的作品,就只有最初三部電影《風之谷》、《天空之城》和《龍貓》。今時今日的吉卜力,就算宮崎駿重出江湖,再也拍不出那級數神作。終於走到手繪動畫日漸式微的盡頭,吉卜力最引以自豪的繪畫技術風光不再,淪落為二流動畫製作室,令人不勝唏噓。

Howl’s Moving Castle 哈爾的移動城堡

Howls Moving Castle 早幾年傳出了宮崎駿退休不再製作動畫的消息﹐而然他的新作卻一齣緊接一齣。在零一年上映的千與千尋衝出了日本﹐得到荷里活奧斯卡的重視﹐為宮崎駿奪取了最佳動畫的獎項。在零四年底觀眾期待已久的新作﹐哈爾的移動城堡上終完成了。今次跟以住不同的是電影不使用原作劇本﹐而改篇自英國的兒童文學作家,黛安娜.韋恩.瓊斯所寫兒童故事。這齣電影一改以住的日本地道風格﹐取以代之是濃厚的歐洲氣息﹐不難看出宮崎駿面向全世界市場的雄心。

現今的動畫電影以立體電腦動畫為主流﹐有人甚至認為傳統的平面製作己過時。宮崎駿的作品正好是對那些人的回應﹐並展現出平面動畫的生命力。這齣作品在畫功方便沒有任何可以挑剔之處﹐不單只人物動作流暢背景細徵﹐無論構圖著色也流露出立體動畫所沒法表達的藝術氣質和魅力。由於我急不及待欣賞這齣電影﹐在網上下載質素頗差的人頭版看。將來在戲院上映或推出DVD時﹐我必定會仔細地把電影重溫一遍。電影的配樂是由宮崎駿的老拍檔久石讓創作﹐在保持他一貫風格的同時﹐為觀眾帶來驚喜加入了歐陸風情。特別值得留意的是片尾的主題曲﹐由當女主角的配音的倍賞千惠子主唱﹐十分舒服閱耳動聽。這陣子我更是不停的只聽著這齣電影的原聲大碟。

故事是講述家中開帽子店的女主角蘇菲﹐有天在街上遇上了一個魔法師哈爾﹐和他一同經歷逃避下妖怪的捉捕。正當蘇菲還在回味和哈爾在天空漫步之際﹐她在帽子店中遇上了荒野之女巫﹐因為無意間在言語上得罪了她﹐被她用法術由十八歲的少女變成了一個九十的老太婆。於是蘇菲只好離開城鎮一個獨自去荒野尋找解咒的方法。在途中她遇上了好心的稻草人﹐誤打誤撞下住進了哈爾的移動城堡中﹐認識了火之惡魔卞西法﹐哈爾的小徒弟馬魯克﹐亦知道了移動城堡的秘密。無家可歸的她只好在城堡中當上了清潔女佣﹐慢慢地和眾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與此同時他們所在的國家正和鄰國交戰﹐戰火正蔓延到蘇菲所居住的城鎮﹐國王為了扭轉戰局劣勢﹐把擁有強大力量的魔法師被徵召入伍﹐身為王室魔法師莎利曼夫人入室弟子的哈爾﹐自然也不能例外。

雖然背景設定很龐大複雜充滿各種可能﹐有魔法有機械化的武器也有戰爭﹐但這齣電影的主題是圍繞著主角蘇菲﹐由少女變成老太婆的心路歷程。蘇菲的角色讓人十分喜愛﹐變了老太婆的她亦能保持開朗樂觀的心。亦能原諒對她施法的荒野之女巫﹐還在她被莎利曼夫人奪去法力後﹐心智還原為嬰身時收留照顧她﹐做到用愛心去包容別人。

在愛情主線的發展上﹐這齣電影保持宮崎駿情竇初開少女的純真。宮崎駿把少女因為老太婆的樣貌而對愛情猶疑卻步﹐但在不經不覺下還是流露出來的心態刻劃得很仔細﹐而蘇菲的樣貌隨愛情的表示而改變更是神來之筆﹐愛情真的是可以令人如淋春風﹐年紀也會變得年輕啊。最終她和哈爾之間的感情開花結果﹐更是解破魔咒的關鍵。不得不讚的是蘇菲的配音實在十分出色﹐把少女到老婦也演譯的十分傳神。由於注意力太過集中在蘇菲身上﹐其他角色和情節的發展顯得不足夠。馬魯克﹐卡西法和狗狗佔的戲份太少﹐觀眾甚至弄不清楚他們的性格來歷﹐給果祗淪為搞笑製造氣氣的紙板人物。而在結尾部份有點匆匆忙忙收場﹐故事中很多問題沒有交代清楚﹐稻草人變回王子和莎利曼夫人一句說話﹐就這樣把戰爭結束了。故事中另外一個主角哈爾的角色設計﹐則只可以用失敗兩個字來形容。他的個性是先天性問題兒童﹐施的魔法亦不算特別精彩高強﹐最常用那招就只是變身大黑島。除了樣貌英俊和由萬人迷的木村拓哉配音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像蘇菲這樣好的女孩愛上了哈爾﹐有點兒一朵鮮花插牛糞上。

宮崎駿的動畫一直是以一家大細也可以一同欣賞為準則。在現今美日的動畫作品兩極化﹐把目標觀眾分為成人和小童的情況下﹐這一齣老少咸宜任何年紀也會喜歡觀看的電影實在難能可貴。我本身是宮崎駿的動畫的忠實擁躉﹐小時候看已經在追看他的動畫。哈爾的移動城堡始終未能帶出清楚動畫想表達主題﹐和他以前的作品比較是略遜一籌﹐論名次我會把它和紅之豚排在最後。宮崎駿作品之中我最喜愛的﹐始終還是最早期的天空之城和風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