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ost every option, every decision and every outcome in matters of sex and love is better understood by thinking within an economic framework
愛情經濟學
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愛情會令人失去理性。經濟學和愛情,兩者看似背道而馳,偏偏經濟學家Marina Adshade研究兩者之關係,運用經濟學理論,解釋人在愛情上作出的選擇,從而衝量政府的經濟政策,如何影響人民的婚姻,尋找伴侶,性行為等等,她可以說是「愛情經濟學」之母。她全球首創的「愛情經濟學」大學課程,以愛和性的相關數據作為例子,深入淺出地教授基礎經濟理論。該堂課深受學生歡迎,報讀者大排長龍,每次上課坐無虛席,而《The Love Market》一書就是她為該課程編寫的課本。
坊間很多半桶水的「愛情經濟學」專家,拿著供求定律便順口開河分析男女關係。這本書完全不是那個層次,書中的理論建基於學術研究,資料來自正式的統計數據,不是隨隨便便的街頭問卷調查。例如書中指出女性嚴重傾向選擇相同族裔的伴侶,儘管很多讀者認為自己愛情上不會種族歧視,甚至答問卷時毫不猶疑地說種族不重要,推已及人地認為其他人也是同樣想法,但婚姻註冊處和網上配對網站的數據不會講大話。書中涉及不少性的議題,但經濟學並不衝量道德上的好壞對錯,只是解釋行為的成因,以及左右行為多寡的因素。不論讀者的道德立場如何,多麼不喜歡某些行為,總不能說成因是「世風日下,道德淪亡」,只要立法禁止便可以解決問題。若想對症下藥,總得明白成因,那就需要經濟學了。
很多人說西方的大學生私生活不檢點,事實上從性病和未婚懷孕的數據顯示,考不上大學的人,性行為更加活躍,擁有更多的性伴侶,甚至進行更多不安全的性行為。私生活與學識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與未來的收入掛勾。男人娶妻求淑女,女生的私生活不檢點,或影響她將來婚姻市場的價值。大學畢業女生,有獨立經濟能力,在婚姻市場的議價能力高,有條件尋找高質素的丈夫。若因為不檢點染上性病或未婚懷孕,她們便會喪失巨大的婚姻價值,不安全性行為的成本十分高,所以她們擇選保護好自已。反觀低學歷的女生,在婚姻市場比較沒有議價能力,部份人偏頗地認為反正找不到好老公,不檢點的成本相對較低,自暴自棄也沒有所謂。這個現像申延至青少年的性行為,若果一個地方的大學學費低廉,能有效減少青少年性行為比率;因為青少年有望升讀大學,私人活不檢點的成本相對提高。反之,若大學學費昂貴,學生們升學機會大減,對自已前途的考慮便相應忽略。
為人父母,特別是有女兒的,總害怕她被壞男人騙。若果她考上大學,有兩間可以選擇,一間男多女少,另一間女多男少,假設其他因素如修讀學科、大學排名等一切相若,應該如何選擇呢?直覺會告訢我們,挑女多男少那間安全點吧。錯!大學拍拖是一個供求市場,在生理上男生是不負責的動物,他們總是想著如何睡更多的女生。若大學女多男少,女生的市場供應過剩,議價能力下降,更難找到固定伴侶,於是有更多逢場作興的男女交往。反而男多女少的那間大學,女生物以罕為貴,拍拖後也可以看清楚男友真面目才同意更進一步。不論是男友專一的數目,或女生守身如玉的比例,男多女少的那間都高出接近兩倍。
這本書還有更多有趣的題目,例如酒精稅與性病的關係、網上配對網站如何改變單身人仕的求偶習慣、為什麼一夫一妻制是經濟學上最有效率的婚姻制度、結婚後如何決定夫婦誰做來家務,避孕藥如何導致婚後出軌偷食、房屋價格與離婚率的關係、忘年戀的經濟學等等。單看這些題目,讀者心想不外乎「阿媽係女人」式的結論,不要被自己的直覺欺騙,真相往往多出人意表。未讀過經濟學的讀者,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另類經濟學入門書藉;修讀過經濟學的讀者,更能欣賞Adshade精彩的經濟學推論,如何把課堂學過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作者簡介:Marina Adshade,加拿大UBC經濟學教授,美加報紙雜誌和電視台常客,各大媒體的御用愛情經濟學者,於《Psychology Today》雜誌發表「Dollars and Sex」專欄。
原文刊於《閱刊》2016年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