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荷里活

Taxi 極速的士

Taxi 荷里活一向有把外國賣座電影版權買下﹐把劇本改篇重新拍攝的習慣。為了迎合美國本土觀眾的口味﹐新版本很多時會把原裝版本改得面目全非。極速的士原本是九八年全法國最賣座電影﹐由名導演洛桑比執導﹐是以一個考八次車牌也肥佬的警察﹐配上一個無敵車神的士司機﹐夾分去捉銀行大盜的瘋狂爆笑動作喜劇。除了情節對白幽默抵死外﹐還標榜真實取景拍攝﹐超過時速二百公里的飛車場面﹐讓人嘆為觀止。在上週未我又一次迫於無奈地﹐又一次領教什麼叫做新不如舊的電影。在朋友家中吃火鍋慶祝復活節﹐吃完時剛巧有線電視在插這齣電影。大伙兒沒有什麼事幹便坐下來看﹐結果我禁不禁不邊看一邊罵﹐和另外有個看過原裝版的朋友﹐不停地比較新舊版本之間的異同。

美國版的極速的士把地方由法國轉為紐約﹐那部戰車也變為著名的黃的士。除了故事大綱和幾場主要場面搬了過來﹐差不多和原作沒有任何相同的地方。形仔的士車神變了黑鬼肥婆﹐欠缺了原裝板本中兩位男主角所擦出的火花。壞人由駕平治的德國男人變成駕寶馬的金髮美女更是不知所謂。原裝板本中的法式笑料比較內斂﹐讓觀眾意會然後發出會心微笑。在新版中的笑位很生硬﹐像美式處境電視劇的情節﹐只就沒差加插鏡外笑聲。至最致命的還是飛車場面全改用電腦特技拍攝﹐完全沒有了緊張迫人的氣氛。

總括來說﹐這齣美國版極速的士是圾垃中的圾垃﹐連B級電影也不如。若果能夠儘量忠於原裝版本﹐只是從法國搬過來紐約問題不大。但是導演和編劇的功力﹐以至製片商投資的成本﹐也和原作相差一大截。沒有看過這齣戲的朋友﹐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直接看法國版就行了。在此我呼龥荷里活的片商和美國的電影觀眾﹐不要再扼殺外國的好電影了。多學習看配上字幕或配音的外國電影﹐別盲目追求一定要看美國化的電影。

Pooh’s Heffalump Movie

Heffalump 今天和女朋友去拍拖看電影﹐我原本是打算看Keanu Reeves的魔間行者﹐但女朋友看見小熊維尼的新電影嚷著要看﹐於是便順著她意思看了這齣戲。這齣戲其實上畫也有好幾個星期﹐加上我們是在週末的下午觀看﹐所以就算是在開映前五分鐘入場﹐戲院中沒有什麼人﹐可以隨便的揀好位置坐。除了我們這一對是未婚年輕人外﹐同場觀看的也都是帶著孩子的父母們。這齣戲的片長十分之短﹐四時四十五分開始﹐連片頭在內六時正就散場了。

小熊維尼本來是加拿大的出品﹐在我記憶中原本是人氣一直在下滑中﹐但在一九九八年把給給迪士尼買了版權後﹐在大公司努力催谷下起死回生﹐現成為迪士尼家族眾多卡通人物中﹐繼米奇老鼠之後的第二大搖錢樹。小熊維尼故事中的角色性格鮮明﹐加上布公仔動物的可愛造型﹐令每個角色也有其忠實擁躉。早幾年前以跳跳虎Tigger為主角﹐推出小熊維尼的第一齣大電影﹐而今次則在大家熟悉的百里林各位朋友之外﹐加插了一個全新的主角出場﹐就是小笨象Heffalump﹐相信必然會引起熱賣。故事內容很健康正氣充滿溫情﹐完全沒有色性暴力或任何的不良意識。開始時百里林中的眾人給大笨象叫聲吵醒﹐眾人一如以住無聊地決定出發捉象﹐小袋鼠Roo因為太小而不能隨大伙兒出發﹐但又巧合地和小笨象成了好朋友。最後少不免是一些懶是驚險的場面﹐大家摒棄前嫌同心協力解決難題。

我在入場前對這齣電影沒有任何希望﹐所以也沒有任何失望。電影在畫面方面算是過得去﹐以一貫小熊維尼的粉色水彩畫風格作背景﹐再用平面貼圖方式把人物加上去。想必定也有運用電腦附助作畫﹐不過沒有任什麼花巧的特別效果。音樂方便則有不錯的分數﹐戲中有大量迪士尼式的歌舞﹐雖然不大聽得清楚歌詞在唱什麼﹐不過亦沒有惹人反感讓人覺得煩厭﹐小孩子大慨聽兩次就會琅琅上口跟著唱。基本上喜歡這齣戲的有兩類人﹐一就是六歲以下的小孩子﹐一就是那些長大了還喜歡小熊維尼的女人。至於不是這兩類人的其他人嘛﹐就當是好心做善事﹐陪著太子或太子女看戲好了。

Saw 奪魂鋸

Saw Saw奪魂居是一齣很另類驚嚇的恐怖電影﹐風格有點兒像以前的七宗罪﹐同樣也是講變態殺手玩殺人心理遊戲﹐不同的是嚴格來說受害者全部也是自殺。兇生把受害人追回來禁錮﹐向他說出要生存的遊戲規則﹐而受害人多是在求生的過程中﹐簡接地由兇手報下的機關所殺害的。

故事是開始是兩個人被鎖在一間破難浴室之中﹐二人的腳給鎖在牆上﹐而在他們之間躺著一個死人。在浴室中他們找到了兩把手鋸﹐不足以鋸斷鐵鍊但足以用來鋸斷自己的腳﹐亦是電影的名稱是來源。兇手給他們錄音指示﹐要其中一人在六個小時來殺死令一個人﹐不然就殺死他的妻子和女兒。隨著劇情的發展﹐由那兩個人的口中﹐觀眾得知兇手以前犯的案件﹐以及那兩個人的之間的關係。在回憶以前的案件的過程中﹐每一宗的殺人手法也是創意非凡﹐讓人感到兇手變態恐怖之餘﹐對其殺人的過程亦不禁拍案叫絕。劇情在此我不便透露太多﹐給還未看的人保留一些神秘感﹐不過我能夠保證絕不會讓你失望。

劇本的編寫大致上沒有嚴重的漏洞﹐不過在某幾個微細但重要的地方有點牽強。這齣戲和眾多恐怖驚慄電影一樣﹐受害人也犯了死蠢的通病。請大家記著求生第一法則﹕若果有人用槍指住你﹐而你有幸到把槍拿到手﹐千萬不要猶猶疑疑多說話﹐第一時間開槍﹗先給那個想殺你的人吃幾顆子彈﹐打他的手腳讓他沒有反抗能力﹐之後再反客為主慢慢拷問他也不遲﹐只叫他幾聲別過來是沒有用處的﹐打傷了不就走不到過來嗎﹖另外其中一個主角在開始時很機智﹐去教另一個主角脫掉上衣﹐來釣因腳被鎖住了而手觸不及的物件。但到了最後完場劇情進入高潮時﹐他為了要拿個電話攪到要鋸腳﹐先前的機智不知道去了那兒。還有拿到了槍就可以來打開鐵鍊﹐竟然還在急著找鎖匙去開鐵鍊﹐結果最後逃不出去也只好怪自己白痴了。到底何時才有電影不會為遷就劇情﹐而把受害者的智商降低﹐以及學懂機警地把槍用來嚇人之外的其他用途呢﹖

這齣戲屬於是小成本製作﹐由新進導演James Wan第一次正式執導。但已能拍出了大片的格局。在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鐘裏面﹐完全捉緊觀眾的心理﹐只是靠少量的血腥鏡頭﹐以演員之間的對白和場景﹐營造出緊張恐怖的氣勢。他亦拍出了吸引觀眾錯中複雜的情節﹐以及在結尾時峰迴路轉意料之外的驚變﹐以後要多加留意這位導演的作品。這齣電影由於本小利大意外的叫好叫座﹐據說電影公司已經在開Saw續集﹐將會於2006年上映。這齣電影應該可以在cult電影經典中佔一席位﹐若不怕故事恐怖嘔心的朋友﹐Saw是一套不容錯過的好戲。

King Arthur

King Arthur 最近荷里活流行拍大型古裝片﹐拍完古代希臘神話和耶穌受難事蹟後﹐這次電影是取題材自英國的傳說﹐關於第一個一統英國的亞瑟王。有關亞瑟王的故事多不勝數﹐最著名的有石中神劍﹐圓桌武士﹐ 尋找聖杯等等。但他在歷史考古上的記載不多﹐甚至是否真實存在也成疑問。根據一般被接受的說法﹐他生於羅馬帝國滅亡時期﹐原本鎮守英國的羅馬軍官﹐在羅馬軍隊撤出英國後﹐他和他的武士留下來﹐打敗北部的Saxon人統一了英國。這齣電影是講述他未成為國王之前的事蹟﹐減去了傳說中濃厚的神話色彩﹐著重描寫把亞瑟王有血有肉生性的一面。

這齣電影算不上是大製作﹐沒有大型電腦特技也沒有大明星﹐劇中唯一比較有名氣的是女主角Keira Knightley﹐她先前的作品有Bend it like Beckham和Priate of the Caribbean﹐連電影海報也是她站在正中的位置﹐比飾演亞瑟王的Clive Owen更搶眼。說起Clive Owen本來沒有什麼特別印像﹐他本身沒有拍過什麼出名的電影﹐不過看電影時覺很他的面善﹐翻查資料才知原來他是幾年前寶馬廣告的司機。

可能因為成本關係﹐戲中的動作場面不是很多﹐只有在開場中段和結尾三段﹐但拍出了可觀壯麗的場面。在打仗的設計上頗有真實感﹐勝負的佈局並不牽強﹐在戲中顯得合情合理﹐可以看出亞瑟王以羅馬先進軍事技術智取蠻族大軍。在冰湖上以寡敵眾的一幕叫人拍案叫絕﹐先用弓箭集中攻擊敵軍左右兩翼﹐以心理戰術讓敵方士兵向中間靠壟﹐令冰面承受不了到敵軍的重量而裂開﹐從而消滅大半敵方讓己方的主力逃脫。而最後和敵軍大決戰雖然人數不多﹐但拍出了騎兵配合弓兵對步兵的威力。用煙霧去擾亂敵軍的視線﹐讓他們無法得防範射來的弓箭﹐而當他們混亂採取守勢擋箭時﹐騎兵以一擊脫離的戰術從後殺出﹐交替弓箭和騎兵來回的把敵軍消滅。根據慣例這齣戲也不例外地﹐主角最後要和敵方頭領單對單的決鬥。在最後一擊的時候﹐亞瑟王使詐裝輸偷襲殺人﹐總算是在平凡中有點不同。

在劇情發展方面著墨雖然不多﹐但文戲也拍出了味道﹐對話中亦偶有佳句。傳說中的亞瑟王是以主張公義平等聞名﹐而劇中他的角色也跟從這個傳統。他發現一直守護的的羅馬帝國只在他想像中才出現﹐而真正的羅馬帝國和他的理念正好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最後他從守護一個虛無幻影的失望中蘇醒﹐挺身而出成為守護真實人民的王者。

總括來說﹐這齣劇拍出了中型作品應有的水準﹐比我原先預期的好看。若要求一套娛樂性豐富﹐有打有笑有愛情有感人﹐樣樣也有一點的電影﹐亞瑟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齣戲如果約到漂亮女孩的話去戲院看也值得﹐要不然慢慢等借碟或下載回來看也不會有什麼可惜﹐用真金白銀買正版碟去收藏則可免了。

Troy 木馬屠城記

Troy 我一直以來對Brad Pitt當主角的Troy沒有什麼興趣﹐故從不打算租或下載來看。不過湊巧在長途巴士半睡半醒間看了這齣戲﹐便順手寫點文章評論這部垃圾作品。木馬屠城記是源於希臘的神話故事﹐記錄於Homer的史詩之中。原本優美的文學藝術作品﹐給荷里活的編劇改得面目全非﹐十多年的Tory戰爭給壓縮成一個月內發生的四個動作場面﹐而最初戰事發生的原因﹐身為地上最美男子的Troy王子Paris當裁判﹐決定天上三女神爭論誰最美麗﹐他受賄而獲得天下最美女子Helen﹐導至Helen的丈夫Menelaus發動希臘攻打Troy則完全隻字不提。除了人物名稱和那隻大木馬外﹐這齣電影和原著沒有什麼關係。改動大得變成Paris的哥哥Hector殺了Menelaus﹐而主角Achilles的不死身完全沒有提及﹐明明一早他就給Paris殺死﹐但變成可以活到木馬攻城﹐電影完場前最後一個鏡頭。最離譜的還是Troy戰爭的主要原因﹐傾城美女Helen of Troy一點也不漂亮﹐很難想像兩個國家的王子為爭她而打生打死。劇中人物的描述更是片面得像佈景版﹐不論主角配角的反應也像是扯線公仔﹐為求湊數讓劇情發展而作出很多不合情理的決定。

若果這齣戲的動作場面設計得出色﹐劇場上的缺陷還可以忍受。以高成本大名星的特技動作電影標準來衝量﹐這齣戲所得的分數是不合格。劇情中加插多和主線無關的文戲冷場﹐角色在長篇大論的淨說把我悶得睡著了。而為數不多的的那幾場主要動作場面﹐則只有電視劇集的水平。由電腦弄出來的大場面的確是很多人很多船﹐但到了真正開始打仗﹐那些虛擬士兵的動作十分粗糙﹐一大堆人機械化地斬來斬去﹐假得好像是在看即時戰略遊戲一樣。至於一對一的對打場面﹐更是完全的令人失望。不知是古代希臘人的打法白痴﹐還是劇中請武術指導不濟。比試的兩人雖然有劍有盾﹐但給人的感覺就只是蠻力的較量。而必殺一擊更是超級無厘頭﹐明明前一分鐘還勢均力敵打成平手﹐這一分鐘夠時間過下一場﹐就中門大開讓人致命一擊。與其用這種近乎隨機定輸贏的打法﹐不如一開場大家玩猜拳﹐輸了的那個拿刀抹頸子自殺好了。

總括來說這齣電影一無是處﹐真的是免費請看也嫌浪費時間。大慨唯一的賣點就只是Brad Pit的真情露肉演出﹐給引他的一眾女影迷和基佬支持者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