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高登網絡作家出版實體書,「連接升降機的殺戮」便是最新上市的高登小說。能夠跳出網絡出版實體書,足以證明這本小說有一定的質素,最重要的一點是至少肯定會有結局。網絡小說多如天上繁星,水準參差,更多是有頭無尾,而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實體書是個很好的去蕉存菁的指標,比網民無責任亂按讚的網絡名氣可信得多。還有一個十分可靠的指標是書評,不過寫書評的人少,寫網絡小說書評的人更少,恐怕寫網絡小說的人也比寫書評的人為多。
我最初是在「輔仁媒體」接觸這本小說,作者每隔幾天便發文連載,大慨為實體書作宣傳。起頭我只是被動地有更新便看看。,到第十一章殺人遊戲正式開始,故事漸趨緊張的時候,我終於按耐不往慢慢等候連載,上紙言找來餘下的章節,一口氣一晚讀完。這書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很強烈的日本輕小說風格,「大逃殺」式的故事主線,典型屬性分類的角色設定,熟口熟面之餘卻加入本土元素的新鮮感。作者紫波文字功夫了得外,繪畫天份也不弱,書中的插畫也是出自他的手筆。這小說的最大創意是殺人遊戲的規則,把舞台限制在一橦斷水斷糧的大廈內,讓升降機成為連接所有殺人事件的關鍵,正如小說的名字所言一樣,沒有欺騙誤導讀者。
下文包含劇透,未看和還在追看的朋友慎入。
故事主線大致上沒有邏輯犯駁的毛病,人物亦沒有死於衰白痴的問題,只是性格描寫有點平面。每天死一個人這個規則定得好,一來可以控制故事的速度,不會太慢沒有事情發生,亦不會太快一下子殺光。二來正好把故事分成每章死一個人,而如何死法正正是這本小說的最大賣點。隨著故事的發展,如何利用規則的限制去扭橋,安排書中角色在限制下去殺人,更顯出作者的心思緊密。故事中有些細微的伏筆,更讓我拍案叫絕,例如最後主角用的兇器。後樓梯的規則雖然在後半部才凌空出場,不過上半早已埋下不少的伏線,相信作者早已定好大橋和謎題,並不是邊寫邊想才臨時追加。結局有點漏氣不過早在預料之中,虛擬世界大慨是唯一的合理解釋,不過最尾的紫波樂園又給作者擺了一道。參加遊戲的人本來無仇無怨,只是迫不得已不想被殺才去殺人,大伙兒快快樂樂在紫波樂園生活不是問題。但雞蟲是個百份百變態佬,紫波樂園中眾人應該不會放過他,我想恐怕作者自已也把他忘記了。
我很看好紫波這個作者,說不定他日後能從網絡小說作家,搖身一變升級成為流行小說作家。我更加入了他的Facebook專頁,入面有升降機角色的四格漫畫,還有其他幾個正在連載的故事。不過我不會看未完結的網絡小說,一來我不喜歡等待,二來若果爛尾了豈不是浪費時間。
題外話,不知道在香港易不易買到這小說的實體書,但網上書店則十分難買到,Yesasia沒有入貨,香港書城則賣斷市,商務上集還有貨,但下集卻不見影蹤。想買書支持作者也沒有法子,唯有下次回香港找他出來請他吃餐飯吧。
今年書展,從高登除了跑一個向西村上春村外,還跑出了一架紅van。「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以下簡稱「紅van」)是另一本人氣網絡小說,跳出了虛擬世界出版成為實體書,結局還末出便已經被903改篇為擴播劇。小說的題材十分特別,香港很少出現的科幻加懸疑作品,可以想像是Lost加28 Days Later的混合香港版。深宵一輛開往大埔的紅van,從出獅子山隊道一刻開始,忽然間香港成為一個死城,街道上沒有汽車所有人也消失了,只剩下車中十七個人。單是看這個叫人耳目一新的設定,已經讓我非要上網找來一讀不可。
作者Pizza正職是編劇,「紅van」的故事電影感很強,營做出未世無助的氣氛,世界只剩下我們的伙伴。一幕接一幕的震撼,不斷拋出的謎團,死亡病毒,不名來歷的電話,帶防毒面具的神秘人,大帽山頂的不知名政府機關,讓讀者不停地追看下去。作者在中段轉入大直路之前,還一口氣例出所有未解的謎團,荒死讀者忘記得他開了頭的眾多伏線。見他把懸疑伏筆玩得這樣大,我很好奇他會如何收線解謎,同時亦有點擔心故事會不會爛尾。
怎樣說好呢,只看小說本篇其實完全看不明白發生什麼時,幸好作者寫了後記The Fact來解釋事件來龍去脈,最後總算也能勉強自圓其說,把大部份謎團解答清楚,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總之故事結構不是完美無瑕,但已經比很多美劇或日本輕小說好多了。作者初試啼聲第一次寫小說,有此成績已是難能可貴,所以批評時加同情分鬆手一點。
書展只出了上集,心急等不及看結局的朋友,可在網絡上找到全書的內容。謎底我不便在此透露,說穿了便趣味大減。把過往類似作品的公式套入,自以為聰明很去解謎,被作者故佈疑陣欺騙上當,也是看這本書的樂趣之一。記得要看完整本書,才好看The Fact哦。
台灣紅了一個網絡作家九巴刀,香港發展比較慢,現在才跑出一個向西村上春樹。在高登論壇寫咸故,寫到有出版社替他出書,賣斷市再版又賣斷市,還把故事改篇搬上大銀幕,可謂香港網絡的一個小小奇蹟。
上次回香港時剛巧聽到向西兄的大名,在網上找來他的成名作「東莞的森林」一看,不看猶自可一看驚為神作。想不到一個上大陸叫雞的故事,竟然可以寫得這樣充滿文學色彩。老實說論香艷向西兄的咸故遠不及比生果報的風月版,他故事的好看在於他以豐富的知識,隨手拈來各種的明喻音喻,描寫意境心態等不同的文學手法,夾雜地著道香港真實的語言,把與叫雞互不相干的冷知識,化為絡驛不斷的幽默小點子。好笑之餘也帶有反思性,他說出了很多男人,想說又不懂說,懂說又不敢說的心底話。
雖然在網上已經看過,但路過書店看到實物,還是忍不住手要買本回來支持一下。這可是一本十年難得一遇的奇書,錯過了以後要找恐怕找不著。書中隨了「東莞的森林」外,還有另一篇小說「關於去浦,我說的其實是。。。」,名稱同樣也是玩正牌村上春樹的作品。這篇小說是講上深圳落D,誤搭沉船遇上假胸的故事,同樣都是抵死啜咳,不過依手法比「東莞的森林」幹浮,可以視為後者的前傳。
隨了兩篇小說外,本書還收錄了他的一些散文,有些在網上看過有些沒有。除了他大膽把性與色情入文,借花敬佛說些人生道理,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不過要文字為媒介寫得如此大膽,又有他那枝筆基本功夫的作家,恐怕全香港只有他一人。
閱讀向西兄,讓我不期然想起Susan Sontag的Camp(砍普),他的作品就是這樣的藝術品味,用最低俗來包裝高雅展現出來,用高雅來襯托低俗的價值,挑戰讀者竟有的品味邏輯,高雅和低俗,深度和膚淺再也不能分開了。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