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迪士尼本家的動畫電影,總是有一陣老土娘味,成日都係給細路女看的公主故事。直到2012年的《Wreck-it Ralph》忽然開了竅,終於成年男人說喜歡看迪士尼電影,不再會被人投以古怪眼光。2014年上映的《大英雄聯盟》是迪士尼收購Marvel後,第一部漫畫改篇作品,與迪士尼的舊作比較,簡直讓人是脫胎換骨,讓人耳目一新。
原著漫畫九十代開尾始連載,正值日本動漫文化大舉入侵美國,《大英雄聯盟》是突破美漫傳統,揉合不少日本漫畫風格。迪士尼改篇成卡通電影,移植原著的日本動畫風格,故事就是發生在三藩市和東京混合體的「奏京市」。今次電影版的改動很大,原著中很多英雄擁有有超能力,電影版則變成發明天材的神奇裝備。其中最大的改動是主角換人,直接由二代目隊長組團,原本的隊長銀武士則被鬼隱了。這也難怪迪士尼的商業決定,因為銀武士的造型實在太過氣了,還是泡泡機械人Baymax可愛。不過最主要還是版權問題,銀武士過檔了去Sony擁有的X-Men旗下。
故事由英雄聯盟成立從零開始,主角兩兄弟是發明天材,哥哥發明醫療用泡泡機械人,弟弟則發明威力強大的組合機械人。壞人想搶奪弟弟的組合機械人,在發明展上放火意外燒死了哥哥,剩下泡泡機械人伴陪失意的弟弟。弟弟發現壞蛋面具人量產組合機械人準備幹壞事,於是連同哥哥的大學好朋友,用他製造的高科技神奇裝備,還幫泡泡安裝戰鬥裝甲,組成英雄同盟為哥哥報仇。
主線故事有點公式化,有打有笑有少少感人,真正主角泡泡機械人最搶鏡,笨得來很聰明,人畜無害得來好好打,他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非常好笑。但誰是壞人真係估佢唔到,原本科技公司老闆嫌疑最大,結果他只是貪錢但不是壞人,反而他才是受害者。去到結尾時眾英雄和機械怪大打一場,拍出日本動畫的節奏和爽快感。至於懶係幫奸角漂白的大陰謀,算數吧,這套始終拍是給小朋友看的卡通啊。

這套《變雀特工》是霍士旗下藍天動畫的絕唱,霍士被迪士尼收購後藍天動畫關門大吉。迪士尼本身有很多動畫製作人員,收購霍士後留IP不留人。這套動畫玩轉惡搞007特務片,連片頭都很有占士邦片頭的影子。Will Smiths聲演的好打得無敵特務,被壞人設計陷害慘變通輯犯。落難時撞上古怪發明天材,誤用法寶變成一隻鴿子。於是一鴿一人一起找出真兇還主角清白,並很兒嬉地阻止大壞蛋征服世界的陰謀。
這套電影主打兒童市場,還以為玩特務片會有多些給成年人看的笑話,結果有些失望。前半段無敵特務變身鴿子之後最好笑,從忘記身體是隻雀,以為自己是人仲好打得,到活用雀身體去奇招剋敵取勝,編劇非常高明地說低能的故事。
中段兩個主角潛入渡假酒店偷情報,與招攬另外幾隻古怪鴿子入團,發明天材的非致命武器大派用場,打鬥場面很歡樂熱鬧搞笑。在威尼斯與奸角攤牌,有一幕白鴿滿天飛,很明顯是向吳宇森至敬。後半部無敵特工變回人之後,很行貨的大直路打final boss,就有點無聊。至於無敵特工的以火攻火殺清光,與發明天材的和理非理念衝突,就算吧喇得啖笑,給小朋友看的卡通總是黑白善惡分明。
這套電影小朋友看得開心,大人關掉腦袋放鬆一下也不錯,至少不會悶死陪太子看戲的家長。電影主線以特務片為骨幹,只要編劇有心思派彩蛋的話,拍出大人小孩各有不同領悟其實不難。可惜現在欠缺那些專門拍給大人看,小朋友看不懂非常微妙的隱藏笑話,浪費了一個有埋藏著很多爆笑潛能的好題材。

有點懷念夢工場早年的動畫,不似死對頭迪士尼的動畫般,四平八穩拍給小孩子看,夢工場的動畫有成年人才懂的笑話,有時甚至落重手小朋友反而不識笑。《毛百萬》玩轉傳統的超人電影,不過換了平時是要統治世界的壞蛋當主角。毛百萬和超人同樣是外星孤兒流落地球,一個就天生神力長大後變正義超人,另一個就古靈精怪的發明天材,整天都計劃如何統治世界。
兩個人十足鬥氣冤家,然後有天超人打輸了死掉,毛百萬忽然間成功統治世界。達成目標後毛百萬非常空虛失落,於是創造一個新的超人出來,打算繼續他征服世界的遊戲。怎料新超人變得非常邪惡,毛百萬只好自已當好人去保護世界。新超人發顛要毀滅城市,毛百萬才發現被超人騙了,超人根本沒有弱點,沒有死到只是不知去了那兒。毛百萬與超人女友去尋找超人,希望他出山拯救世界。他們在超人穩居的地方找到他,原本靚仔的超人不修扁幅滿面鬚根,原來覺得保護市民太累了,每天只是在扮演市民期望的超人沒有自由,索性詐死去追尋自己夢想當音樂人。
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最終超人都沒有出山,把保護世界的重任交給毛百萬,一念之間壞人變好人,還贏得美人歸,順道接收埋超人女友。超人與毛百萬交手多年,其實是最了解毛百萬的人,他看穿了毛百萬本性不壞,只是愛出風頭愛玩樂,就算給他統治了世界,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子。事實上毛百萬成功統治世界之後,基本上什麼壞事也沒有做過,頂多算是頑皮搞搞震,他享受統治世界的過程多於結果。反而新超人十足十個暴君,不出一天就大肆破壞,弄到市民要爭相避難逃亡。
或許故事的教訓,其實是只統治者要有腦,不論他是好人或壞人統治世界之後,所做的事也是大同小異,所以只要統治者有腦,他是好是壞不太相干,反正好壞很多時只是一線之隔。毛百萬為救女友壞人變好人,不用去到新超人無差別破壞那麼極端,超人背棄他保護市民的責任,從結果來看就是好人變壞人。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老資格的《星空奇遇》影迷,直至看最新一輯的《Star Trek: Lower Decks》卡通,我才發現自已《星空奇遇》的知識很貧乏。這套卡通是拍特別給《星》迷看,內含海量只有《星》迷才懂的梗(in-jokes)和彩蛋,不上網看解讀和考究的話,大慨我知道出處的笑位只看懂一半。
原本《Lower Decks》排片是在《發現號》第三季後才播放,因為疫情關係真人電視要停工,卡通反而因為動畫師和配音可以在家工作,倒能順利完成出街填補空窗期。在串流大戰中,CBS可以說是最弱的陣營,手上唯一的皇牌只是《星空奇遇》,所以近年不停推出新劇。《Lower Decks》走搞笑路線,非常有《Futurama》的感覺,強氣女主角配弱氣男主角。以前的《星空奇遇》講艦長做大事,這次就玩低級職員小人物小事情,卻又很意外地在背後把危機逢兇化吉。
《Lower Decks》雖然玩下玩下,但在官方歷史內的本傳,時間線在《TNG》電影之後,還是聯邦最煇煌最頂峰的時候。主角是USS Cerritos的船員,不是企業號那種身處最前線的冒險,反而更像是移民地官僚的內政任務。男主角是墨守成規的模範員工,女主角則視聯邦守則如無物,貫始徹終地實行她心中的正義,加上一堆有點白痴的無能高層。每集總有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主角們用很反《星空奇遇》傳統的方法解決問題,諷刺聯邦有點天真有點大愛的理念。
這套卡通的最大敗筆,是沒有看過以前的《星空奇遇》,尤其沒有看元祖和《TNG》,會完全不覺得好笑。我叫阿仔看了一集,連小朋友看卡通都可以看到喊悶,編劇很明顯出了問題。故事東拉西扯立立雜雜,反正是以玩梗搞笑惡搞為主,也不用深究什麼劇情。輕輕鬆鬆半個鐘,我自封是《星》迷,叫做看懂大半笑位,所以看得很開心,不過始終有《星奇奇遇》世界觀的限制,只能在慨有框架來開小玩笑,不能像《Futurama》那樣大玩特玩。某程度上我甚至認為這套作品比《發現號》第二季,《光頭艦長》第一季更好看。那邊廂《星球大戰》的《Mandalorain》越戰越強開拓新觀眾層,這邊《星空奇遇》系列靠食老本玩懷舊吸引老觀眾,此消彼長如此下去恐怕《星空奇遇》只會慢慢流失觀眾。

「凳凳燉燉,噠噠,凳凳燉燉,噠噠。」這道音樂,相信有咁上下年紀的朋友一定識,是小時候播《愛登士家庭》的主題音樂。印象中我有看過舊電視版,不過詳細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印像最深劇就是91年的電影版和93年的續集,古靈精怪兼黑色幽默,不愧為美國最出名的家庭之一。
近年荷里活興炒冷飯,《愛登士家庭》如此典經,又怎會放過重拍賺錢的機會呢。這次重拍電腦卡通電影,初時與舊電視電影版作比較,我還投訢什麼角色造型如此古怪,後來才發現那是三十年代原著漫畫的角色造型,既然原著如此也不好意思投訢了。故事仍然還繞著熱愛死亡陰暗的一家人,吸血鬼父親,女巫媽媽,冷血孖辮姊姊,暴力肥弟弟,還有寵物手和科學怪人管家。在他們的大宅鬼屋附近,來自建築真人騷女皇,興建人人「正常」的模範小鎮,與古怪的一家人貼錯門神,為保小鎮形像保收視,與一家人展開逼遷大鬥法。
這套戲始終是以小朋友為目標觀眾,比起舊電影版的笑位不夠黑色陰沉地,很多笑位如弟弟暗殺父親,家姐暴力整蠱弟弟,都是以跨張的演譯逗觀眾發笑,失去《愛登士家庭》原有的特色。戲中最能保留舊版精萃是兩大配角,寵物手和管家科學怪人,雖然這兩個角色出鏡不多,甚至連一句對白也沒有,但每次出場都非常爆笑。
舊電影版中媽媽佔的戲份最重,角色亦最出位搶鏡,今次則有點平平無奇。主線落在孖辮姊姊身上,在小鎮上結織新朋友,引發少女反叛期,要著粉紅色可愛衣服離家出走。她在學家幫整天被人欺負的新朋友出頭,教訓凌霸別人的受歡迎女孩,很有舊電影版續集的影子。值得一讚是今集的孖辮姊姊,演出了舊電影版中她那份高傲冷漠的語氣,成為電影中的最大亮點。
以前那一家人的古怪性格,是來諷刺所謂「正常」人的生活。不知是否時代轉變,還是《愛登士家庭》實在太深入民心,我對他們己經見怪不怪。今時今明看,反而是模範小鎮中,個個千篇一律的樣板人,太過「正常」才顯得不正常。故事最後大團圓結局,原來人人也有不正常的一面,既然大家都各有各的不正常,那就可以好好地和平共處了。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