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機械人

Buddy Complex

日昇社上套機械人動畫「革命機」劣評如潮,接力的這套Buddy Complex倒能扳回一城。與「革命機」的浮跨作風完全相反,不論從人設機設到說故事的手法,這套作品全都很樸實不華。大眾面相的兩位男主角,左看右看都似高達雜魚機的主角機,平舖直述抄「白色基地」的逃亡主線大橋,配搭在一起出來的結果卻意外地好看。也許日昇對這類機械人公式動畫,早已熟能生巧工多藝熟,四平八穩普普通通地去拍,只要沒有重大差錯自然也差不到那裏。不過這套動畫實在太過平凡,大慨看完後很快便會忘記掉,不過每星期追看時很有樂趣就是了。

很典型的日昇的開場橋段,主角忽然坐上試作機械人,然後憑著機械人的火力優勢,殺退敵人當上英雄。有點新意是玩時空旅行,現代世界的中學生,去了五十年後的未來世界,東西方陣營正在打世界大戰。原以為時空悖論必定讓劇情暴走,不過故事到頭來不太著重時間旅行,換了主角是從異世界來的異能者,也照樣可以把故事說下去。劇本名義上是雙主角,但另一個男主角其實只是大配角,他存在的作用就是與主角腦連結,讓主角機爆種發揮驚人威力。連結系統是黑科技,觀眾不必深究其運作原理,而劇本亦很聰明地避開不多作解釋,只說讓兩人的腦袋以時間旅行去溝通訊息來同步有關。中段我曾懷疑過主角是連結系統的開發者,不過故事照舊朝好人打壞人的方向簡單發展。時間旅行也好,結連系統也好,都不過是用來構成主角威能的劇本工具。

主線很有初代高達的影子,主角乘搭的新型戰艦天鵝號,因為原來隸屬的日本基地淪陷,帶著兩台試作機要從日本逃亡到珍珠港基地。男女主角遇難互生情素的情節,讓我想起08小隊和命種高達。劇中的戰略和戰術的描寫不過不失,艦長不是時下流行的大胸女艦長,換上近年少見的有腦大叔。他不論是神情還是指揮作戰的手法,讓我不其然想起特車二課的剃刀後藤。劇本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失誤,其一是地理與距離極之非常不合理,彷彿地球時大時細。天鵝號從日本飛去夏威夷,竟然要飛四五日,但從美國本土過來的飛機,敵人派出追擊的戰艦,飛得很快便輕易追上了。日本與夏威夷之間是太平洋,並不存在把男女主角困在山洞的群島。最後一戰天鵝號要從夏威夷飛去阿拉斯加,卻有很正常的一天之內便飛到。另一個失誤是東西陣營軍力不平衡,政治與人民的日常生活,非常不協調。劇中的背景資料交代,東西陣營打仗已打了一段時間,日本有親美情意結把日本劃入西方陣營不難理解,但一開場日本兩個基地接連被輕易攻破,日本這麼弱應該一早已經淪陷。天鵝號逃到千歲基地作修理,另一個基地才剛剛受襲,千歲的市民人卻好什麼都沒發生十分和平。美國本土連阿拉斯加也失掉了,戰線已打到家門前,政治氣氛卻像身在安全的大後方。連敵方要偷襲珍珠港輕易得手,喬裝遇難的民航機可以輕易降落基地,這個軍隊可兒嬉得很,聯合還未亡國真是奇蹟。

結局玩雙重平行時空,不過完全無視其中的時空悖論,表面看似說得通便算數。第一個結局是循環時間線,女主角最後回到過去,很方便地失憶兼身體返老還童,然後永遠活在不停拯救男主角送他到未來的宿命輪迴。這個結果本身沒有大問題,若果這是唯一的結局我也會收貨,只是那只髮夾到底從可而來,用什麼物料做可以無限循環而又不變舊破損。第二個結局男主角打破輪迴,阻止女主角回到過去,那男主角又如何來到末來呢?阻止了女主角回去,變成奸角回到過去,因為擁有未來的知識,小人物變成敵國元首,是時間線轉動了改變未來,還是他在劇中一直都是元首,只是躲起來要等片尾才出場。完場打了句To be continue,留待今年秋季推出的兩集結局篇才解答所有疑團,不過我不看好編劇會給觀眾一個交代,能夠創出一線不犯駁的時間線,大慨會是大打一場就收工完場。

Gundam Build Fighter 高達創戰者

上一套幼童兒向的高達AGE劣評如潮,吸納新血不成反砸自已的招牌,這次的新一套高達不容有失,不然笨大那隻生金蛋的鵝命危矣。笨大今次的高達救亡大計,實行老中青三代高達迷一網打盡。簡單的故事讓小朋友容易明白,大量UC和新世代舊機體出場,配合OVA級數的精美打鬥場面,還有無處不在惡搞歷代高達的梗,極之能討老鬼中坑們的歡心。足以讓我們包容零深度的劇本,歡歡樂樂地當作是看一場嘉年華。

「高達創戰者」的故事簡單直接到不得了,就是很典型的王道運動類動畫,熱血小子憑一鼓衝勁,遇強越強最後奪取冠軍。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十幾年前「模型狂四郎」(完美高達出場!!),後來的「柔王丸」到近年的「紙箱戰機」,都是類似的故事。早幾年笨大曾小試牛刀試探市場反應,拍了三集「高達Beginning」的短篇企畫,讓玩家操控著高達模型在虛擬舞台上對戰,可以說是這套動畫的雛型。不過Beginning的世觀界太多限制把劇本寫死了,新作於是只保留高達對戰的精萃,把其他的設定全部推倒重新再來。

這輯高達聰明之處,是把故事(基本上沒有什麼內容)與戰鬥場面分開處理,讓製作群可以專心設計耀目的戰鬥場面,盡情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不用考慮連戲或配合劇情的問題。戰鬥主要是打擂台式的競技遊戲,兩台機械人在虛擬無台上對戰,不用看主角威能喪爆雜魚削人棍的無聊兼容片,可以專心描述ACE的交戰情況。劇中有多場精彩的戰鬥,活用不同機械人的特性,主角威能多少也有點,但讓人感到戰術和操控才是勝負關鍵。主角機第一次與紅渣古對戰,京寶凡對EXAM吉姆反敗為勝,主角機與WING高達的宿命對決,那幾場足以例入高達史上最精彩的戰鬥。除了嚴肅的正經地對戰外,故事還加插一些搞笑歡樂的舞台,高達玩馬利奧賽車,打棒球,甚至BB戰士打毛公仔熊霸。

製作群挑選出場的機體亦很花心思,有名字的重要角色使用改裝機體,路人甲乙丙的機體則更改塗色,但有不少MSV和幻之機體出場,雖然平均只有幾個鏡頭,但看見那些機體動起來,總算還了老高達迷多年的心願。主角機改裝自Strike,明顯是向中世代示好。至於主角的宿敵初期駕紅渣古,比賽還要戴著墨鏡出場,則是向初代馬沙致敬,反正在UC迷心目中,馬沙一向比阿寶受歡迎。Begnning的吉祥物熊霸回歸是意料中事,還起一陣熊霸模型的改造熱潮,大慨熊霸比主角機更好賣。機體的性能大致基於原著並加以改良,傳統型的機體如京寶梵和WING,主要依靠機師技術發揮戰力。另一類機體則靠模型改裝來提升戰力,如主角機,魔王X和武者Astray,不過運作原理完全黑箱作業,完全不清楚RG系統為何物。不過編劇始終要顧及比賽的平衝性,改製機體的威能也不至一面倒,反而有點屬性相克的問題,要依靠機師臨場變化,找出敵人機體性能的弱點致勝。最有心思的設定是EXAM吉姆,放出模型士兵去破壞敵機關節,從兩機格鬥對戰的思維,跳躍提升到軍事模型的策略層面。

劇中有不少微小的情境,向歷代高達致敬惡搞,至於觀眾能看得看懂多少,那就視乎他對高達有多宅。不過看不懂也無傷大雅,放在背景錯過了也不察覺。從主角家模型舖放在陳列架上的模型盒,到客串路人角色的面相,配音的聲優,一眾主角說的台詞,網絡上有神人每星期整理參考資料,引經據典考究那段是出自那套高達,我當然追看得很津津入味。原來我的高達知識也不弱,那些會心一笑的笑位,也有七八成看得懂。最終決戰前一話,高達奧運嘉年華會,在這個平衡的時空,原本的悲劇都變成大團圓結果,哈馬嘉和美莉巴很開心地玩木馬,口袋戰爭的宿命情人與小男孩則變成一家人,連希洛和莉莉娜也成為情侶在遊樂園拍拖。

以前高達故事的主題,總愛說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新人類互相溝通啊,放棄武力的絕對和平主義啊等等。這套高達以體育競技為背景,角色們不再處身大時代的戰爭,競技場中一決高下分出勝負,比起戰場上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輕鬆多。這次的主題來得簡單直接,「玩就要認真地玩,要享受當中的過程」,大慨也是說「足球小將」的「足球是我們的朋友」的心態。現代很多小朋友大朋友,忘記了興趣玩樂的真諦,玩體育玩樂器,一心想著要贏某個比賽,考了某張證書能幫助升學,忘記了興趣玩樂的初衷,把玩樂推向功利化,到頭來卻失去了原本追求的開心。返工返學某程度上是被迫的,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還情有可原。興趣沒有人迫你去做,若過不認真不享受,那還做來幹什麼?

獨角獸高達(鋼彈) Gundam UC

男人愛高達,女人唔明白。愛高達愛到要苦等四年,分七集才看完一個故事,更加非一般人所明白。「獨角獸高達」的目標觀眾,絕對是吾等老一輩的UC軍武迷,而非看靚仔機師長大的新世代。人物設定懷復古風格,面相絕對談不上是帥哥萌女,甚至以現代目光來看有點土氣,不過反樸歸真反而重拾元祖和Z高達的味道。至於機械設定,始終笨大的本業是賣模型,拍動畫不過是打廣告,由高達造型大師Katoki親自操刀,不論是新機體,獨角獸,ReZEL,帝剎那,新安洲,還是修改一眾UC的舊機體,華麗優雅得無話可說。

原著小說06年至09年在Gundam ACE雜誌上連戴,講述馬沙之反擊之後,聯邦與新自護殘黨,爭奪拉普拉斯盒子的故事。10年推出第一集OVA時,叫一眾高達迷喜出望外,因為選了這套小說動畫化讓人有點意外。期間適逢高達正經歷AGE的低潮,幸好有每半年才出一集的獨角獸,保住了高達這塊金漆招牌。我看完第一集動畫後,可能餓了UC紀元太久,急不及待找小說來看,然後便耐心地等下一集動畫。動畫版和小說版各有千秋,看機械人戰鬥場面,當然是要看動畫,但小說則有更細膩的人物描寫,特別是自護人民戰敗後的心態。動畫版和小說版故事大致相同,只是因篇覆關係略作刪減,刪去了其中一個盒子的提示地點,以及葛蘭雪船員乘上擬阿加瑪後的叛變。另外戰鬥場面亦為加強視覺效果有所改動,若吹毛求疪可以挑剔不少合理性的問題。例如,雙方的雜魚機殺極也殺不完,擬阿加瑪和帶袖那來這麼多MS。新自護號是動畫版加插,最後要打巨型大佬才像樣,但帶袖那來資源和技術建造巨型MA,連新安洲也人家送的。至於動畫版中有更加多UC舊機體和MSV機體登場,儘管它們只有一兩個鏡頭,很明顯是有出鏡就可以賣模型。

下面內容有劇透,其實知道了也無妨,我都是先看小說再看動畫。

「獨角獸高達」的故事,很例牌的高達典型開場,少年被運命牽引,陰差陽錯差坐上高達。為了尋找盒子的線索,吃聯邦和新自護兩家茶禮。帶著獨角獸遊宇宙大花園,再下降攻打地球聯邦首都,見見永遠的高達艦長布拉度,搞了一輪大龍鳳後,繞一個圈回到起點,盒子原來收藏在工業七號殖民星。盒子的秘密說穿了不值一晒,連劇中人也不禁吐嘈說那就是啥!?盒子本身並不重要,重要是因為盒子存在的背後,隱藏著聯邦和畢斯特財團,政府與軍工業的共生關係。最後新自護公主把盒子的秘密公告天下,若果不是未來的歷史早已被寫死了,那的確是有帶來改革的可能性,可惜始終UC的歷史早已成定局,不可能改變後來F91,海盜高達,V高達的連續性,所以結局對未來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早段戰鬥走0083和08小隊的寫實軍武風格,主角機獨角獸高達故然是強,但開了NT-D模式亦只是提升機體性能,還末至於開主角威能來出金手指。到了後段卻重彈「馬反」的舊調,神化新人類與精神感應框的共嗚,加美尤機頭插死斯樂哥,高達發光推開小行星,那些只是小意思。全精神感應框的獨角獸,神化到可以無視物理定律,拉起葛雪蘭飛出大氣層,把沒有推進器的盾牌當浮炮用,那些只是碎料。既然單靠精神力量可以KO新自護號,讓機體自行腐化崩壞,那揮揮手讓一整MS大隊失靈也沒什麼張好驚奇。動畫版中沒有明確交待看不出來,但小說版中很跨張地真的把高達神化了,巴納吉讓意識與高達同化,進化成完全醒覺的新人類,那就是無所不能的獨角獸高達神。扣除這些鬼扯的高達神化元素,其餘的故事尚算完整通順,說好不好,說差不差,半通不通,隻眼開隻眼閉,姑且算它合格。

笨大終於明白到,拍OVA保住班UC老鬼才是生財之道。電視播的新高達開拓小朋友新客源,但他們現在的消費能力有限,要把他們養成死忠粉絲,待他們長大後才是真正的市場。當年看UC的小朋友現在長大了,成為最捨得花錢買模型玩具的一群。承接「獨角獸高達」的新OVA,將會是萬眾期待的Gundam the Origin,第一炮先拍馬沙的前傳故事,希望不要又等四年才看到結局吧。

Valvrave the Liberator 革命機

日昇社的的機械人動畫,既有歷代「高達系列」和「勇者系列」穩坐機械人動畫王者寶座,亦有近年人氣高企的「反逆之魯魯修」。所以每逢有新作播映,不論結果出來是好是壞,未出街前一定必是熱門話題。「革命機Valvrave」高成本大製作,單看預告片讓人充滿期待。結果劇情完全暴走,「反逆」和「原罪王冠」的超展開,在這套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正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一爆還有一爆膠。為求推氣氛製造高潮,什麼樣不合理的腦殘劇情,也可以不停地爆出來,為求燦爛地燒一輪煙花,希望觀眾只要看不要問。

雖然劇本嚴重失控,但故事意念和大鋼其實不錯,只是編劇捉到鹿不懂脫角。沒有身體只思想的外星人,流落地球寄居在人類身體,成立密秘組織在背後操控世界。後來人類捕獲新來的外星人,將其思想放進機械人的身體,用來反抗世界的統治者,本是很大路的舞台背景。如果按少年坐上機械人的王道公式,一板一眼來說故事,拍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太差。可惜劇編好大喜功眼高手低,加插一大堆為爆而爆的劇情,如不懂煮食的人胡亂加調美料,糟塌了美味的食材。機械人以訊息(咒符)驅來動,吞食駕駛員的記憶為能量,最後駕駛員變成失憶植物人,亦是個可深入探討的命題,拍得出色的話可以很感人。不過看來製作群第二季才想到這個好點子,之前的吸血鬼交換身體,採陰補陽來驅動機械人,完全讓觀眾看到滴汗。

如果早知道故事是這樣癈,看完第一季也可以完全不知故事想講什麼,我就不會浪費時間開始看了。不過每星期逐集逐集地看,不要問前因後果,把催淚不成的灑狗血當笑話看,關掉腦袋只看機械人,其實「革命機」的娛樂性頗豐富。陣容豪華的超級爛片,正如汽水薯片等不健康零食,多吃無益,偶一為之卻十分過癮。正如那套「天機,什麼春宮圖」的行銷三步曲一樣,每星期看完動畫後,上論壇吐嘈與大伙兒一起鬧編劇,才是這套「革命機」的完整觀賞體驗。

銀河機攻隊 Majestic Price

二零一三年夏季番的三套機械人動畫中,「銀河機攻隊」可謂一頭黑馬,論陣容豪華不及「革命機」,論製作社招牌不及「翠星」,未上映前看牌面它最弱。平井臉人設讓觀眾的印象分大打折扣,令人不禁聯想起高達種子和高達命種的慘痛回憶。在「革命機」故事嚴重亂來劇情爛掉,「翠星」其實是偽裝機械人的溫情小品之後,想不到最後「銀河機攻隊」竟然意外跑出,在三套機械人動畫為中最好看的一部,最具機械人動畫應有的風範。至於平井臉人設看著看著倒也變得順眼起來,大慨故事好壞足以左右觀眾對角色的喜惡,想當年「穹蒼」年代的平井臉並不惹人討厭。

這套動畫製作費有限,人物面相偶有走樣的問題,特別是在燒錢的大作戰上集或下集,走樣問題特別嚴重,大慨製作經費全投放在戰鬥畫面上,其他地方無可避免能省則省。儘管作畫在某些集數崩壞,但故事劇情卻毫不馬虎,在每場戰鬥之間以文戲連貫,一方面交代角色成長,解答外星人侵略地球之謎,另一方面加插輕鬆搞笑的劇情,令此劇達至有打有笑有淚水的黃金平衡。主角是很典形的五色戰隊設定,熱血紅,冷酷籃,軍事宅黃,萌妹粉紅,高貴女紫,加上中途插隊雙重性格黑的第六人。戰隊屬於群戲類別,每位主角分到劇情不算多,但已足夠建立鮮明性格的角色,每個人或多或少也經歷成長或到戰鬥的意義。反而配角設計十分討好,咬波板糖的艦長,酒鬼大姐頭,無敵經理人保姆,愛看A片的師兄都十分搶鏡,特別是機械人維修班,萌妹粉紅的肥仔三人組,眼鏡黃的筋肉男,冷酷籃的小蘿莉等,他們戲份雖然不多,出場時總會十分歡樂。

戰鬥場面精彩是這套作品跑出的最重要因素,把戰隊元素揉合於機械人動畫中更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創新。其他機械人動畫多偏重主角機威能,尤其喜好大開無雙一騎擋千,讓其他角色的機體淪為陪襯,很少描寫小隊作戰的戰術運用。這動畫非常強調隊伍間的配合和默契,紅機雖然名義上是主角機,擁有二段爆氣的能力,但也只限於單挑敵方大將才用。五台機械人各司其位發揮所長,紅籃二機屬汎用型,擅長近身戰和中距離槍戰,擔當隊伍的中鋒。粉紅機是高機動型,當前鋒擾亂和引誘敵人。黃機是長距離炮擊專用機,負責後方掩護。最後紫機是雷達和電子戰機,負責支援協調小隊各機。戲中不同的作戰因應戰況環境,以不同機為作戰的核心主力,其他機相應作出配合,各機的戲份十分平均,沒有一機獨大的問題。特別黃機狙擊入侵校園的敵方大將那一役,充份表現出團體戰術的重要性,是近年難得一見出色的機械人戰鬥。

故事主線是很簡單老掉牙的外星人侵略地球,不過侵略的原因倒有新意。外星人因為進化到了樽頸位,為求基因進化能夠有所突破,於是在宇宙不同地方建立基因農場,待基因進化有所成後來狩獵收獲,而其中一個基因農場便是地球。外星公主不認同滅毀星球的基因守獵,帶著基因機械人的科技流亡地球,於是地球通過基因改造人,建立能夠抵抗外星人守獵的宇宙少年軍。故事在圍繞基因主題的思想雖然著墨不多,但其見解卻十分有見地,外星人是追求自身單體基因最優化,但人類卻能藉著分工合作互相幫助,超越自身基因的局限,發展出能夠匹敵外星人,甚至超越他們的文明。從個體到群體,從基因到文明,正好與故事的另一個主題,機械人戰隊互相呼應。

第一季的故事以人類破壞外星人的傳送門,把外星人趕回老家作結局。人類只是從狩獵的滅亡危機中,暫時鬆一口氣。外星人只是損失了先頭部隊,大軍主力依然絲毫無損。人類頑強抵抗的小勝利,更加刺激他們要獵取人類基因的決心。不過第二季的製作還未有落實,畢竟這套動畫是事前不被看好的黑馬,要取得收視成績才有機會拍下去。希望早日聽到開拍第二季的消息,其實以這動畫龐大的背景和眾多受觀眾喜愛的角色,就算要開拍年番也材料充足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