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黃子華

奸人堅

Men Don’t Cry 今年無線的台慶劇「奸人堅」﹐由黃子華一人獨挑大樑。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是二三線演員﹐雖然林嘉華﹐許紹雄﹐葉童等皆是好戲之人﹐但沒有強勁的名星卡士﹐﹐總是覺得不夠看頭。黃子華拍的電影劇集不多﹐但每次都讓觀眾捧腹大笑﹐加上我亦是他棟篤笑的擁躉﹐當然不會錯過這齣電視劇。

很多人常批評無線創意不夠﹐「奸人堅」並不是無記工廠倒模出來公式貨。正如以前黃子華的劇集一樣﹐不論是話題性還是新意交足分數。今次用黃飛鴻的粵語殘片借題發揮﹐為粵語殘片的指定奸角石堅奸人堅大平反。「奸人堅」上半部笑到碌地﹐奸人語錄扺死過癮。經典金句有﹕「女人過六十斤,男女授受不親。」﹐ 「人財兩得,唔使鹹濕。」﹐ 「損人必利己,打贏靠暗器。」﹐ 「有恩未報未算差,有仇不報正人渣。」﹐ 「以和為貴,遲早乞米,三十六著,恃強凌弱。」。有些場面更讓人笑破肚皮﹐例如黃子華扮死亡遊戲的李小龍﹐不過不是著緊身衣﹐而是著件黃色黑間的鬆身唐裝。

葉童飾演的哨牙鬼讓人想起雙刀火雞﹐劇中她與黃子華擦出火花﹐當上一對喜歡鬥氣冤家。黃飛鴻則正經八百﹐本身並不惹笑﹐但與奸人堅一起產生化學作用﹐成為黃子華最佳的挖苦嘲笑對象。可是下半部哨牙鬼不再哨牙﹐縷幽妹回覆正常﹐奸人堅要做好人﹐笑話無聊幼稚後勁不繼﹐劇本質素急轉直下。最後幾集更離譜﹐笑位也沒有多少個﹐堆砌出來的驚險劇情又毫不緊張﹐怪不得尾段收視下跌驚人。

從新聞中看到﹐有不少無聊人投訴 「奸人堅」教壞細路。無可厚非﹐黃子華的笑話有時粗俗點﹐但沒有超出電視容許的尺度﹐至少日常在街上聽到的清潔。若家長要把孩子困在溫室中長大﹐不如索性不看任何電視節目好了。另一方便有些人認為奸人堅這個角色的不道德﹐會對小朋友有不良影響﹐令他們是非對錯不分。一般人認為奸就必然等於惡﹐忠就必然等於善。可是衡量忠奸與善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標準﹐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他們忘記了﹐奸人用奸計行善也是善﹐忠人無心意外行惡也是惡。

劇中人物奸人堅與黃飛鴻﹐正好代表了兩套截然不同的道德理論。兩套理論沒有對錯之分﹐同屬道德哲學的四大理論之一。只是兩者推論的出發點不同﹐劇中也指出了理論的限制。黃飛鴻的道德觀以動機決定對錯﹐可以歸類為康德(Kant)的道德責任論。他深信每個人也有道德責任﹐必需遵守一些道德規條﹐就算對自己不利時也要堅持。奸人堅的道德觀則剛剛相反﹐以結果來決定對錯﹐可以歸入功用主義門下。他認為只要最後的得出好的結果﹐過程中用什麼方法都沒有問題。他不傷害他人的道德底線﹐正正就是John Stuart Mills的Harm no other principle。前者的問題是動機好不一定結果會好﹐什麼事也講原則就什麼事也做不成。黃飛鴻有過人武功﹐才有條件去講道德責任。換轉是旗下街的奸人堅﹐早就給趙猛丁送了上西天。後者的問題更加明顯﹐警察廳長馬德才便是反面例子。

細路學壞不是因為電視教壞﹐而是因為家長沒有盡教導的責任。如果家長肯陪同小朋友觀看﹐一邊看電視一邊講解﹐「奸人堅」可以是一門很好的道德通識課﹐誰說「奸人堅」一定會教壞細路﹖

棟篤神探

Detective 我一向很少追看無線的電視劇集﹐這麼多年來從頭到尾看畢全套的劇集﹐大慨十隻手指可以數得完。最近黃子華主演的棟篤神探﹐卻引起了我收看的興趣。我一向喜歡看黃子華的棟篤笑表演﹐上一次黃子華主演的男親女愛也惹笑吸引﹐所以便向同事找來棟篤神探﹐看看這次他的演出如何。

故事的主事的圍繞黃子華飾演﹐短腳哮喘但材智過人的警探莫作棟﹐以及蔡少芬飾演的保險經紀李慧慧﹐由鬥氣冤家發展成情侶的故事。當中穿插數宗由黃子華調查的殺人案件﹐由於劇情需要﹐蔡少芬自然也和所有的案件少不了關係。

黃子華的演出不俗﹐維持他一貫的水準﹐演活了都市小男人的心態。加上他久不久一句的子華式笑話﹐為劇中製造了不了笑位。雖說黃子華是本劇的主角﹐但出場的時間比想像中少﹐再減去正經查案解謎的場面﹐在二十五集的中篇劇之中﹐他久缺了完全發揮惹笑技能的足夠空間。

反而女主角蔡少芬的演出則帶來了大少的驚喜。我一向不太喜歡蔡少芬﹐在以住的劇集中﹐她總是演萬人迷靚女﹐那類角色是很難討人歡心。今次她飾演說話刻薄但心地善良的女強人﹐一邊和黃子華呈強鬥嘴搞笑﹐一邊又擔心嫁不出沒人要。在女強人和小女人的角色矛盾下﹐正好配合黃子華發揮出很好喜劇效果。

棟篤神探在劇本上花了不少心思﹐帶出了不是電視史上的噱頭。飾演黃子華娘的雪梨﹐在上半部沒有正面出鏡﹐只假借電視中粵語長片的角色說話﹐就是一個創新有趣的嘗試。對年輕觀眾來說﹐無線劇集中家庭支線是悶場﹐但是為吸引年紀較大觀眾而不能少的收視保證。本劇運用了戲中戲的的效果﹐滿足了上一代觀眾之餘﹐新一代觀眾也不覺沉悶﹐可以說是編劇的成功。

故事結局更一反傳統﹐先用黃子華死掉的悲劇收場引起話題後﹐再加映另一版本黃子華不死的大團員結局。這些搞作不但令劇集結束後還人氣高企﹐保持開拍續集的後路﹐還為黃子華日後主演的其他劇集打響口碑。

棟篤神探一劇雖說是以輕鬆惹笑為主幹﹐畢竟偵探推理懸疑的也佔很重的成份。但此劇在案件的處理上就十分令人失望﹐查案過程過份兒嬉犯駁。解謎部份固然沒有金田一式的心思細密﹐而差不多每一宗案件的破案關鍵﹐也是由於疑兇死蠢犯錯﹐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真的如莫探員劇中所說﹐
“若要人不知﹐唔好咁低B”是也。

和黃子華的前作男親女愛作比較﹐棟篤神探就顯很沒有這麼好笑了。在一百集的處境喜劇中﹐各配角有兩三集的發展空間﹐讓觀眾更加認識他們﹐從而令笑料可以主角配角互動之間帶出來。反觀棟篇神探中﹐有一半劇情要集中和案件有關連的用完即棄角色上﹐配角沒有充足的發展機會﹐令笑料偏重發生於主角身上。

雖然劇中情節有先天性的缺陷﹐對比起前作也有失色之處。但整體來說棟篤神探一劇﹐是近年無記的上佳之作。
超過三十點的收視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是一部可以推薦來看看放鬆解悶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