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黑色

Killing Them Softly 奪命無聲

荷里活兩大靚佬明星,Tom Cruise十年如一日,電影拍越拍越垃圾,Brad Pitt則戲路多元化,勇於不同題材的新嘗試。這套Brad Pitt當主角的「奪命無聲」很怪雞,口水多過茶的另類黑幫Cult片。好不好看見人見智,始終這套不是公式化大路戲,非荷里活的主流口味,不過我卻十分欣賞電影另出心裁的意思。

故事很簡單,兩個小混混黑吃黑,打劫黑幫地下賭場,黑幫請來殺手Brad Pitt執行家法。不要期望什麼動作場面,整套電影都是嚕嚕囌囌的對白,大部份對白甚至與主線沒有明顯關係。那些看似不著邊際的對白,才是全套電影的精華。不經意地流露出劇中角色不同的人生哲學。故事不過是盛載著對白器皿,把戲中性格鮮明的每個角色串連起來,反映出現實世界的光怪陸離。劇中不乏對白讓觀眾很想發笑,可是氣氛總是不對笑不出聲,只能在肚中咭咭聲暗地裏偷笑,是謂黑色幽默也。

Brad Pitt演的殺手最多口水,他有一套獨特的殺人哲學。戲中與黑幫派來的會計師交涉,不停游說他應該要殺死賭場經理以殺一警百,聽起來很荒謬瘋狂,但放在戲中的情境卻萬二分合理。肥佬外援殺手那一段戲,與故事主線毫無關係,因為他只懂醉酒叫雞,還未出手殺人便炒魷。可是他和Brad Pitt兩個唱雙橫,一唱一和道出當殺手的辛酸,顛覆銀幕上殺手一貫的浪漫印像。另一場很精彩的對白是開場不久後,兩個小混混討論如何偷取名種狗來變賣,很瑣碎很無聊的話題,可是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

電影中對白的奧妙之處,非我能用筆墨所形容,必需要觀眾自已去心神領會。我甚至懷疑用中文根本不可能譯得傳神,觀眾要熟識其中那些美式里語和街頭文化,才會對劇中角色的想法產生身同感受的共嗚。

保衛戰隊之出動喇!朋友!

黃精甫加麥浚龍,已經成為香港cult片的代名詞。去年「復仇者之死」玩色情暴力玩得很盡,今年的「保衛戰隊之出動喇!朋友!」則改行玩日本漫畫的熱血和正義。可能看這套電影前心中已經有個譜,我對他們兩個的電影不會奢望有完整合理的劇情,所以今次倒看得十分開心。特別是在片中穿插的宇宙大帝,是我們七十後長大那代人的共同回憶。電影的主題曲用張國榮版本先有一陣親切感,片尾那幾秒全新製作的宇宙大帝電腦動畫更是驚喜。只是看完整套戲,也不明白為什麼要揀宇宙大帝,宇宙大帝的主題講並不是正義邪惡,而是講外星人侵略地球啊。

故事天馬行空跳線得十分離譜,不用深究任何前因後果和合理性。一個看來像是香港公共屋村的地方,竟然有邪惡黑社會的秘密基地。壞人還要壞出汁到寫在面上,個個都帶著個面具走來走出,十足十小時候看日本卡通的邪惡黨。麥浚龍演戲不錯,他那幾場打鬥身手之得外,文戲方面也交足功課。天不怕地不怕只信自已的拳頭,窮小子愛上黑幫千金,打輸斷手後意志消尋,為救好友跪地求饒,也能演活主角小雙的心理。翻版周星馳溫超真係好似周星馳,他這種演譯方式放讓人覺得很煩,只不過以前周星馳是做主角才不覺得。鄧麗欣的角式可塑性很高,她少了麥浚龍那份熱血和衝勁,給她來演只是勉強合格。她有一幕騎電單車拿長槍造型,原本應該很型很有風格,放在她上姐手姐腳就缺少了那份魅力。

電影每一幕也印上黃精甫暴力美學的標記,初時麥浚龍赤手空拳的幾場對打,拍得很有速度感和寫實感。音樂會的追逐戰雖然短,但起承轉合做足拍得最出色。保標聯手背叛黑幫大佬那幕,畫面很華麗眩目,但太快看不出在發生什麼事。最後一場保衛戰隊坐小巴出動,除了有點黑色幽默外,與之前的動作場面相比下就遜色了。最大問題還是成本寒酸,用地下停車場扮惡黨大本營,假到連小朋友也騙不到,花點錢搭個廠景嘛。

黃精甫很有潛質成為大器,只差他還未遇上一個好劇本。

希魔撞正殺人狂 Inglourious Basterds

昆頓塔倫天奴仍cult片之王,他是現今荷里活中,少數玩cult可以玩到做主流的導演。他電影的特色,是非常華麗的暴力場面,完全滿足嗜血觀眾的要求。這次「希魔撞正殺人狂」,還找來萬人迷畢彼特當主角,單是看這兩人的組合,便已經值回票價。唯一可惜的是,我在飛機上看這齣電影,有些場面因為尺度問題被刪剪掉,看不到最原汁原味的精彩片段。

故事虛構二次大戰的歷史,兩條主線平衡交叉發展,合成刺殺希特拉的抵死驚天大陰謀。第一條線是主角帶領的美軍特工,全隊由猶太人組成,深入德國侵領區,以極殘仁血腥手法,殺死被俘虜的德國士,例如用棒球棍爆頭,活生生把頭皮割下,讓德軍聞風喪膽視之為鬼魅。第二條是逃過集中營的猶太少女,在巴黎開戲院機緣巧合下,希特拉到她的戲院參加首映禮,她計劃報仇與一眾納萃高層一鑊熟。

看昆頓塔倫天奴的戲,不要對故事的合理性太過認真,反正他的賣點並不是細膩的情節,而是黑色幽默和精警對白。看他的電影像坐上一輛不知到目的地的列車,觀眾不到最後也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麼藥,不知道那個角色會死,何時死,怎樣死法,只知道導演隨時準備大開殺戒。戲中最好看是酒吧一幕,美個特工和納萃特務,雙方出招互試探對方虛實,結果豎手指數目卻露了底,瞬間大家反面開火互轟,只淨下怕死的士兵活下來,不過最終仍逃不出畢彼特的魔掌。一個場面集齊幽默,鬥智,暴力,人性險惡,種種元素,為觀眾津津樂道。

昆頓塔倫天奴的產量不多,出名的慢工出細貨。他的舊作我只看過Kill Bill,看完這套「希魔撞正殺人狂」後,我非常喜歡他的怪雞風格,很想把他的舊作全部看一遍。現在互聯網時代真方便,想看什麼電影不論什麼年代,上網便可以下載回來慢慢欣賞。

讓子彈飛

二零一零年中港最人氣的電影,到現在才評論不免有點過氣,不過我也是最近才有空觀看。「讓子彈飛」已經被各方評論解構再解構,無限申延地解讀當中的政治隱喻,我亦獻醜不如藏拙,無謂重覆別人說了千萬遍的話,只簡單的說我對這套電影的觀感。

戲中三大影帝比拼演技,周潤發和姜文十分帥氣有型,葛優搞笑好看,整套電影大打擦邊球,讓觀眾看得過癮。這是套有中國特式的西部片,講述民國初年土匪入城對抗土霸,鬥智鬥力有情有義,架構與美國舊式西部片相似。故事帶有黑色幽默色彩,導演已能捉到幽默的神髓,但還未能運用自如。值得一提是屁股掛在樹上那一幕,笑中有淚,淚中有笑,足以成為中國黑色幽默的經典。

這套電影是中國電影的突破,在此以前中國電影大部份都是不堪入目的垃圾。影像如何華麗,藝術性如何豐富是一回事,那只是騙老外拿獎的玩兒。中國電影的最大問題在於其意識型態,與全世界的主流完全脫軌。已不是要求讓觀眾有思考的深度,連只講純娛樂性的喜劇和愛情片,故事和其敘述手法總是有點不對勁。中國不是沒有電影人材,畫面攝影美指等等,全部已達世界級的水準。大陸的劇本審查制度,是扼殺創意的死症。原本可以好好看的電影,因為政治需要,劇本被改到三不像,就是差了這麼一點,讓作品失去應有的靈氣。

作為一套娛樂片,「讓子彈飛」終於合格了,洗脫了中國電影的土味。導演很有技巧地繞過官方的限制,正式向世界電影踏出第一步,成為中國電影未來的希望。如果中國官方能取消劇本審查制度,讓導演光明正大地說想說的故事,就算不限制外國片進口,我也有信心中國電影能夠與荷里活片爭一日之長。

Exam 血聘

我對小成本製作﹐但意念創新的獨立電影很情有獨鐘。《血聘》由英國的獨立電影公司拍攝﹐全片一百分鐘全部發生在一個房間之內﹐十位演員全部不知名的生面孔。這類電影一是無可救藥的爛片﹐一就是故事特別的有趣作品﹐《血聘》明顯不是前者。

這電影的橋段很簡單﹐八位應徵者到神秘的大企業面試﹐最後的淘汰試在一個密封房間內舉行﹐八人面前只有一張空白的試卷﹐考官給他們八十分鐘時間去找出答案。考試的規則很簡單﹐破壞自己試卷者會被取消資格﹐嘗試與考官或警衛對話者會被取消資格﹐走出這個房間會被取消資格。八個角色有白人﹐黑人﹐印度人﹐中國女人﹐金髮美女﹐紅髮美女﹐黑髮美女和 聾子。不過演員是誰其實並不重要﹐看這種電影的其中一個驚喜﹐是永遠估不到那個角色下一個出局﹐因為沒有必然勝出的主角。

故事劇情在此我不便洩露﹐這種電影知道了結局便不好看。電影的佈局不俗但算不上很嚴緊﹐借用軟科幻元素去扭橋﹐可以想像是Saw加The Apprantice的混合版﹐但沒有Saw那樣露骨的暴力鏡頭。八十分鐘的考試時間﹐與電影實時進行﹐從開始到最後解開答案﹐一氣呵成沒有冷場。美中不足之處﹐是劇中角色欠缺鮮明性格﹐反正角色連名字也沒有﹐只是用膚色或頭髮顏色作為代號﹐把角色身份隨意互換也可以﹐自然也不能期望有什麼描寫了。

如果你厭倦荷里活的無腦特技電影﹐如果你喜歡刺激思考的電影﹐又或者你只是對現實中千篇一律的面試感到無聊﹐《血聘》是一部不錯的小品驚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