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作片

Babylon A.D. 巴比倫密碼

Babylon AD 每次我為了看電影而看電影﹐不是因為想看某套電影才去戲院﹐總是失望而回看了套爛片。這個幾個星期我在印度工幹﹐週未晚上沒有任何節目﹐幾個同事便決定去看場電影﹐好過留在酒店發霉。幾個男人沒有理由看劇情片﹐對印度歌舞片也興趣不大﹐剩下荷里活動作電影《巴比倫密碼》是唯一的選擇。

這套電影爛得我差不多不想寫影評﹐Van Dissel飾演未來世界的僱傭兵接了一項任務﹐把一個少女從蒙古的修院護送到紐約。至於少女有什麼特別﹐為什麼全世界也在追殺她﹐故事可能有講但我完全看不明白。整套電影的前四分三勉強合格﹐未來世界的頹癈設定很酷。動作場面一場緊接一場﹐酒吧亡命拳擊比賽﹐在結冰海面爭奪偷渡潛艇的位置﹐雪上電單車決戰無人戰機﹐到最後的紐約街頭混戰﹐畫面刺激火爆算是交足功課。不過動作場面之間欠缺連貫性﹐中間亦沒有任何文戲交待戲情。若果只是這些小問題﹐我倒可以忍受動作電影的通病。

可是電影最尾四分一完全急轉直下﹐少女身世之謎下場怎樣﹐觀眾完全不知道。最要命是不見了主角決戰壞蛋那場最終大戰﹐在一場毫不驚險的追車場面後﹐電影忽然完了﹐好像導演錯手把真正的結尾剪掉。完全場開燈時觀眾罵聲四起﹐很久沒有看過一套爛得如些徹底的電影。若果夾硬要找這套電影的優點的話﹐唯一可以說是楊紫的演出不錯﹐飾演養大少女的修女﹐在戲中展露了幾下功夫身手﹐可惜她的角色一出場﹐妨彿在額頭上已寫著會領便當﹐不過她沒有主角般幸運﹐死了就死了﹐ 不會無端端復活。

印度看電影一般很便宜﹐但我們貪過癮﹐要一試超豪華VIP戲院﹐一張戲票差不多要二十美元﹐大約等於平圴印度人一星期的收入﹐或加拿大一張戲票的兩倍價錢。未開場前等入場不用排隊﹐可以在像酒吧的休息室等候﹐有待應送上果汁和汽水。入場後一看﹐被戲院的豪華級數嚇呆了。戲院的大小與平常可以坐百多人的中型戲院相若﹐可是戲院內只有二十四個坐位﹐全是電動升降椅背的真皮梳化。每張梳化間有張小桌子﹐桌上有個電鈴可以用來召喚服務員﹐隨時送上飲品爆谷小吃。音響當然是無敵強勁﹐大慨除了IMAX外﹐我未去過有更好音效的戲院。雖然電影真的夠爛﹐但我不會高喊退票回水﹐因為享受超豪華戲院﹐已經完全值回票價。

Iron Man 鐵甲奇俠

Iron Man 今年暑假檔期有兩套動作猛片﹐不約而同也是改篇自漫畫。兩劇的超級英雄的背景竟然離奇地相似﹐都是沒有超能力的超級富豪﹐用科技和金錢去彌補超能力先天性的不足。《蝙蝠俠》最新一集我還未看﹐不過對於這個長壽電影系列﹐相信觀眾也不會感到陌生。《鐵甲奇俠》則是初次搬上大銀幕﹐電腦特技和打鬥場面是大片格局。從純官能刺激和劇中笑位去衡量﹐這套電影經過完美商業計算﹐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可惜故事落入公式俗套﹐英雄先落難再來個大翻身﹐一邊叫世界和平口號一邊打壞人﹐又是一齣不要動腦筋的爆谷電影。

驟眼看上去﹐鐵甲奇俠和蝙蝠俠﹐屬同一類的超級英雄。在兩者之間﹐我比較喜歡鐵甲奇俠。可能我是工程司的關係﹐鐵甲奇俠自己研究開發戰衣﹐比蝙蝠俠用錢買高科技武器﹐更讓人敬佩。鐵甲奇俠的敵人是恐佈份子﹐活躍於世界舞台之上﹐是隊只有一個人的維和部隊。蝙蝙俠的敵人是變態犯罪﹐目標只是找他們入獄﹐他不過是葛咸市的後備警察﹐格局比鐵甲奇俠差太遠了。在裝備上鐵甲奇俠也更勝一籌﹐不論機動力論戰力﹐鐵甲奇俠可以輕易以一敵百﹐連F-22戰機也可以輕易幹掉。蝙蝠俠的戰車基本上只是交通工具﹐戰衣和武器大多數中看不中用﹐常常要與壞人埋身肉搏﹐打得既危險又辛苦。鐵甲奇俠唯一及不上蝙蝠俠的地方﹐就是他欠缺一個旗鼓相當的敵人。蝙蝠俠之所以好看﹐很大部份歸功於奸角的出色設計。牡丹雖好還需綠葉扶持﹐鐵甲奇俠沒有強大對手襯托﹐只能一個人唱獨腳戲﹐自然沒有蝙蝠俠唱雙簧般精彩。

鐵甲奇俠最好看的不是爆炸打鬥﹐而是看主角如何製造他的無敵戰衣。第一代戰衣很粗糙﹐被恐怖份子綁架期間﹐用癈棄軍用物資左湊右併出來。這件戰衣醜陋但逼真﹐武器不過是臨時安上去的噴火槍和小型導彈﹐機動力只有輔助跳躍的火箭﹐雖跨張但不失可信性。第二代戰衣已從真實系飛躍到超級系﹐安在心口那個無限能源發電機﹐還及不上既可以浮空﹐又可以作能量射擊的掌心雷神奇。至少觀眾看到心口發電機如何發明﹐掌心雷則忽然間不知從什麼地方變戲法出來。不過主角學飛那一段很抵死有趣﹐超級英雄原來也要實習當學神。第三代戰衣外觀與第二代沒有大分別﹐不過顏色轉了物料改用鈦合金。嚴格來說﹐鐵甲奇俠的戰衣已經不是用鐵造﹐他應不應該轉用個更準確反映事實的名字﹐不叫鐵甲奇俠改叫鈦甲奇俠呢。

National Treasure 2: Book of Secrets 驚天奪寶:世紀秘冊

national treasure 2 早幾個月出差工幹﹐在飛機上看了「驚天奪寶」第一集﹐感覺不錯便順便看第二集﹐ 可是看到一半飛機便降落。我一直提不起興趣繼續看下半集﹐結果一拖便拖了兩個多月﹐到了這個週未不想太早睡覺﹐又想不到看什麼是好﹐才決定完成這套電影。既然我到一半可以放下來兩個月﹐想當然這套電影也不會精彩。正如所有荷里活續集的定律﹐續集一定拍得比第一集差﹐這套電影又怎會例外呢。

今集故事劇情照舊老土﹐三人行東奔西跑去尋金。開場時主角奪寶的動機﹐是洗察祖先刺殺林肯的污名﹐他連在追尋的寶藏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上集潛入國會圖書館偷獨立宣言﹐雖然跨張但不失驚險。今集偷入白金漢宮與白宮﹐奪取英女王與美國總統的書桌中的秘格﹐就過份地兒戲失真。英美兩國元首的辦公室像是無掩雞籠﹐可以讓尋寶探險家自出自入﹐大既拉登也不用花心思策劃恐怖襲擊﹐乾脆走去刺殺英美元首還易容。綁架美國總統更是天荒夜譚﹐那有總統蠢得隨便去孤身犯險﹐幼稚園也有教不要跟陌生人走﹐不怕綁架也會怕性侵犯嘛。

上集尋找是聖殿騎士的寶藏﹐今集則是印地安人傳說的黃金之城。黃金之城的傳說不是在南美洲嗎﹖怎麼竟然跑了去總統山。不知何解上集美國國父興建的寶藏地下城的機關﹐與今集印地安人興建的黃金地下城十分相似。不過如果印地安人有如此先進的技術﹐就不用怕白人在新世界侵佔殖民地了。最神奇就是古代遺蹟的設計者﹐總喜歡建築一些大而無當的機關﹐好讓主角表演打不死的體能。若果要消滅入侵者﹐簡單的陷阱反而更有效。要通過這些看似複習的機關其實很容易﹐帶幾枝索繩槍和定向炸藥就可以搞定了﹐探險家應該看看職業特工隊。

這齣電影故事的合理性得負分﹐故事最大的敗筆是那個不知所謂的奸角。 那些冒險電影的典型老土橋段﹐還可以勉強說是視覺刺激﹐可是那有奸角作壞事的理由是要名留千古﹐而且還選擇了一個極低能的方法﹐發掘出某個古代重要遺蹟。先不說奸角強迫主角尋寶根本行不通﹐就算是用自己的努力去尋寶﹐發現遺蹟也不可能名留千古﹐名字分分鐘連晚間新聞頭條也上不了。又不是掘到寶藏有錢分﹐大眾才不理會誰人發掘出什麼。考古學家和尋寶家的名字﹐只會在學術期刊上名留千古。電影開始的四分三﹐奸角明明好不威風八面﹐有一大班手下跟出跟入。怎麼最後到進入遺蹟時﹐他又會忽然腦殘不帶部下﹐自己一個人跟主角五個人走。他又不是有三頭六臂﹐可以五個人打一個人。在危機四伏的地道中﹐敵人中還有兩個是壯漢﹐就算他有槍都一樣死梗﹐何況他只是兩手空空。

今集電影的名字﹐源於影片中美國總統一代傳一代的秘冊。不過這次尋寶好像與總統秘冊沒有直接關連﹐總統秘冊只不過其中一條線索。倒全不如索性把電影名字改為「驚天奪寶:黃金之城」﹐俗氣低能的名字才與這電影相配。在電影臨完場前﹐總統問主角對秘冊第四十七的看法 ﹐很明顯這頁中的線索將會是第三集開端。不過第三集多數不關我事﹐看這些無聊電影簡直是浪費時間﹐第三集只會比第二集拍得差﹐下次說不定會去尋找外星人遺蹟呢﹗

投名狀

The Warlords 想看「投名狀」很久了﹐囊括香港金獎像八個獎項﹐李連杰﹐劉德華﹐金成武三大型男傾力演出﹐千軍萬馬的打仗場面﹐沒有不看這套電影的理由吧。在飛往新加坡的夜機上﹐發現機上的娛樂系統有「投名狀」﹐不理上機前工作一整天有多累﹐也要堅持看完電影才肯休息。唯一美中不足是椅背的小螢幕﹐這種大場面大製作的電影﹐要置身戲院看大銀幕才夠過癮吧。

「投名狀」的娛樂性和藝術成就被受肯定﹐我也不用多費唇舌去錦上添花。李連杰的個人武打表演依舊﹐但整齣電影最刺激奪目的場面﹐非山字營在舒城打的第一場仗莫屬。山字營寡以敵眾﹐八百步兵捨命前衡﹐換取弓箭與火槍一百步的差距﹐是近年看過最慘烈的戰爭場面。電影後段的蘇洲攻防戰﹐和那只有幾個凌亂鏡頭的南京總攻﹐相比之下就顯得淡然無味。其實後半部已偏重文戲﹐交帶兄弟三人反目相殘的恩恩怨怨。雖然動作場面不多﹐但仍然保持劇情的張力﹐帶動著觀眾的情緒。「投名狀」文武兼備難能可貴﹐不愧是擅長拍文戲的陳可辛導演﹐加上武術指導大師程小東的精心傑作。

昨天動筆寫這篇影評時﹐原本是打算以批評作戰不實為主﹐討論李連杰的價值觀為副。心想太平天國是清朝末年﹐長毛賊那來這麼多火槍。蘇州屠殺降兵是大哥與二哥決裂的主因﹐殺降兵如此不仁不義﹐總有更好的解決辨法吧。心想上網查看資料不會花很多時間﹐結果越看越有趣對那時期的歷史入迷﹐差不多把有關太平天國的網頁啃光才去睡﹐正史野史大小通吃。原本影評題材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不論是故事本身改篇自清末四大奇案的刺馬案﹐除了為創作和觀感作出取捨的地方﹐電影其實頗為忠於那年代的歷史。太平天國原來也有火槍隊﹐從洋鬼子那兒買了不是火器。蘇州屠殺降兵更取材自歷史事件﹐不過現實中由李鴻章飾演大哥﹐清朝常勝軍(火槍隊)的英藉登戈少校則當二哥的角色﹐投降前當面保證士兵性命。當年這件事情演變成國際事件﹐登戈抗議名譽受損要找李鴻章決鬥﹐英美列強的報章也有報導﹐最後要英國軍方出面才擺平。不過登戈始終是外國人﹐下場比劉華幸運得多。在太平天國動亂平息後﹐清朝不過是遺散了常勝軍﹐把登戈炒魷送回英國老家﹐沒有給鳥盡弓藏亂箭射死。

電影中大哥李連杰的價值觀也很具爭議性﹐他是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者者的混合體﹐為拯救水深火熱萬民的高尚目標﹐可以為求目的不擇手段﹐連結義兄弟也可以捨棄﹐還要自我陶醉說二弟會明白他的犧牲是值得。在網上灠時卻驚訝地發現﹐大陸版為迎合內地審查自我閹割﹐刪減李連杰幾句對白幾行眼淚﹐大哥人格的描寫卻變成謬之千里。在大陸版中的大哥﹐只是一個賣友求榮﹐憑軍功上位的野心家﹐對比港台版那個充滿理想的悲劇英雄膚淺萬倍。怪不得有些大陸影評把「投名狀」寫得一無是處﹐說那不過是另一齣內容空洞古裝大片。兩個版本九成九相同﹐前後加起來不夠二分鐘的鏡頭﹐竟然可以是一套電影的靈魂﹐大陸版和港台版根本就是說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不過在這個連驚慄電影經典「閃靈」﹐也可以被剪接成溫馨家庭小品的年代﹐李杰連可以由一個好人剪成大壞蛋﹐也不是什麼令人奇怪的事了。

這篇影評從構思到落筆﹐差不多已完全變了另一篇文章。原來想寫有關電影內容的評論﹐結果變成圍繞電影的評論。「投名狀」除了是套好看的電影外﹐還給我上了一堂通識歷史課。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看完電影後﹐會自發去再看太平天國的歷史呢。

National Treasure 驚天奪寶

National Treasure 今次從溫哥華去印度工幹我學精了﹐不再乘搭飛機舊沒有私人電視的德航﹐改坐被譽為最佳服務航空公司的星航。星航不單膳食好坐位闊﹐最叫人驚喜的是個人娛樂系統。每個座位擁有個人電視是長途客機的最低要求。星航的個人電視內置超過一百套電影和百多套電視劇集﹐選擇多得讓人不知應該看什麼才好。原本我打算看首輪猛片「驚天奪寶第二集」﹐不過翻查電影目錄時﹐發現星航很細心地同時提供第一集﹐好讓我這些沒有看過第一集的人不會無所適。心想反正沒有看過第一集﹐不如先看第一集再看續集吧。

論娛樂性「驚天奪寶」十分豐富﹐上天落地大爆炸偷地圖一應俱全。不過相比奪寶電影中的經典﹐史蒂芬史匹堡的「奪寶奇兵」系列﹐這電影拍馬也不追不上。不過若不介意看一班人走來走去﹐扮作很驚險刺激地去尋寶的話﹐倒可以拿來消磨二個小時。故事很簡單真線﹐主角Nicolas Cage有個祖傳秘密﹐關於聖殿騎士的失落寶藏。相傳該寶藏輾轉落入美國國父華盛頓手上﹐他與其他開國元腦把寶藏收起來﹐在不同的美國像徵上留下線索讓後人追尋。電影就是看著主角把謎題一個接一個解開﹐從祖父聽來的一句說話開始﹐穿洲過省一慢慢追屋線索﹐就像玩野外定向一樣。

觀眾不需要理會謎題的設計﹐因為主角總可以在三言兩語間揭開所有謎底。其實那些謎題的兒戲的程度﹐連大學生玩的野外定向也不如﹐枉論要在電影內表演鬥智鬥力了。像電影那般製造一個接一個的線索﹐作為通往寶藏的道路﹐是最不切實際的埋寶方法。只要其中一環意外地斷了﹐寶藏就會永不能重見天日。若要繪畫藏寶地圖 ﹐最好的辨法是用密碼加密﹐只要擁有正確解碼﹐才可以環原出寶藏的位置。地圖副本不妨大量複制﹐反正不知道密碼﹐拿到地圖也得物無所用。至於有關謎題的其他毛病實在太多﹐要批評也不知應該從何入手﹐只好暫且放它一馬。

歷史中的寶藏不外是古代皇帝的陪葬品﹐遇難沉沒的運寶船﹐迷失途中了的運寶隊伍。古代海盜會埋藏搶回來的寶物﹐不過那也只是暫時性的措施﹐待有機會便會回去把寶藏掘出來享用。根本不會有人像電影描述那樣﹐刻意把一個大寶藏永久埋起來。寶藏與金錢一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只有古代文物的文化價值。寶藏的價值在於拿來換取可以享用的物件或服務。永久把寶物埋起來不打算用﹐寶物的價值等於零﹐倒不如把寶物毀掉算了﹐至少不用擔心落入別人手上。不論是多麼龐大的寶物﹐基本上也只是等同增加貨幣供應﹐對國家的財政不會有正面影響。副作用是能夠大量地輸入外來貨品﹐做成通貨膨漲﹐間接趕絕國內的生產商﹐讓國家經濟一缺不振。總言而之﹐「驚天奪寶」的尋寶遊戲有最基本的問題﹐是沒法可醫的死症。倒不如說主角一行人解開謎底走到藏寶室﹐發現只有一張華盛頓寫的字條﹐說根本沒有世紀寶藏﹐一切只是他一時慶起作出玩弄後人的大整蠱。這樣的結局說不定比電影原本的結局更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