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作片

放逐

Exiled 杜琪峰導演的「放逐」是近年少見的精采鎗戰電影。盡管「放逐」的宣傳攻勢吹噓說這齣電影比「鎗火」還好看﹐但是我認為「放逐」始終技遜一籌﹐不能夠威脅「鎗火」的經典地位。若果把「放逐」的每一場戲獨立來看﹐每一個鏡頭的運用﹐每個影帝級演員的表演﹐都是無懈可擊。戲中總共有五場鎗戰﹐每場鎗戰都各有特色﹐充分展現出黑色的荒謬感。

第一場槍槍戰是老朋友相見重逢 ﹐見面先火併一場當作打招呼。最後給嬰兒的哭聲叫停了﹐大家又可以很融洽地煮菜吃飯﹐與先前的生死戰形成很強烈的對比。城市獵人中海怪與孟波也常常來這套﹐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子彈下出真友情。

第二場槍戰是一行五人接下殺人任務﹐ 去餐廳準備行刺江湖大佬。兩幫人馬在講數時﹐餐廳中的氣氛越拉越緊﹐最後在反桌子一刻全部爆發出來。行刺目標與諉託人皆是敵人﹐一時間敵我難分﹐戰局變成三方混戰。張家輝中熗倒地﹐一行人邊打邊撒退﹐諷刺的是用來逃走的車子卻死火。

第三場槍戰在黑市醫生的診所﹐冤家路窄﹐仇人中鎗也來這裏求診。雙方人馬再發生激戰﹐一行人逃走卻遺留了張家輝﹐結果給仇人活生生打死。依照張家輝的遺言﹐把條屍送回家﹐卻給他老婆放鎗回敬﹐眾人荒落而逃。他們不是想著如何去報仇﹐亦沒有打算逃亡﹐ 只不過漫無目的地游蕩。

第四場槍戰的主角是任賢齊﹐五個主角死剩四個﹐卻巧合遇上搶劫運款車﹐黑吃黑冷手執個熱煎堆﹐待強盜保鏢互併死傷慘重後﹐順手拿了一噸黃金。任賢齊載著墨鏡一口咬香煙﹐一手放狙擊槍很型﹐難得他可以在同伴死剩他一個人時﹐還能夠氣定神閒地上子彈。幸好主角四人出手相助﹐不然他無知的自負只會殺死他。

最後一場槍戰用全慢鏡拍攝﹐從由氣水罐踢上天開始﹐鏡頭一氣呵成雙方拔槍亂射。四個人併死反擊﹐最終全人類同歸於盡。氣水罐咚一聲清脆落下﹐鏡頭一轉屍橫遍野。戰場外警車卻緩緩開走﹐一個但求風平浪靜的世界﹐與一個在刀口子上過活的世界﹐形成很強烈的對比。

雖然「放逐」與「鎗火」的導演相同﹐大半的演員也相同﹐製作費也高出很多﹐但觀眾看起來覺感總是差了一點。「放逐」的最大問題出在劇本上﹐每一場戲也很精采﹐但串連起來卻荒謬失真。在「鎗火」中觀眾可以看見五個最初互不認識的槍手﹐因機緣走在一起經歷一場場的生死戰﹐成為不用說出口但心照的兄弟。在「放逐」中觀眾一出場就見到五個好兄弟﹐沒有原因沒頭沒腦單講個義字﹐就去兩脅插刀出生入死。故事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好像只為襯托五場槍戰﹐而夾硬東拼西湊出來。若果不是槍戰場面好看捉緊觀眾的官感﹐沒有空去想劇情的嚴重失誤﹐差點就要邊看邊罵編劇死蠢。

「放逐」是一套很上世紀的男人義氣電影﹐江湖存在於是一個沒有法律超越現實的世界。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官府並不存在一樣﹐江湖中只有仇殺關係什麼也以暴力為師。二十一世紀的江湖電影並不主張暴力﹐「無間道」和「黑社會」等電影中的世界﹐一切也以利益為最終依歸﹐可以智取則不用力敵﹐暴力只是達到目標的其中一種手段﹐以暴易暴不是目標的本身。「放逐」的角色只懂直線思考﹐要贏就必需很有男子氣魄的從正面把敵人消滅。不論是主角一行五人﹐還是當壞人的任達華﹐也只懂靠蠻力不會食腦。餐廳和醫生那兩場﹐明明很有機會放冷槍把任達華幹掉﹐偏偏要用最危險的方法﹐把自己暴露在最沒有安全保障的處境下。最後一場酒店大戰﹐四個傻佬有勇無謀白白送死。以他們實力﹐加上從運款車拾回來的機關槍﹐挑了任達華和林家棟兩個幫派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在之前兩次交手﹐他們至少殺了敵方一半兵力﹐但四人還可以全身而退。就算敵方有了人質在手﹐也至少要出言恐嚇﹐揚言少了一條毛也要他償命。任達華深知四人的實力﹐想也必不敢輕視。現在乖乖地去乞尾求饒﹐還未打已經先輸了氣勢﹐豈有不敗之理。想贏就至少要求全身而退﹐連簡單落地還錢先講價後交人也不懂﹐他們四人活到一把年紀還未死真是奇蹟。

不知何解殺手電影很少有避彈衣﹐好似著了不會流血就不夠英雄。「放逐」中黃秋生那件避彈衣前後救了他三次﹐奇怪是戲中只有他一個有著﹐還以為避彈衣應該是殺手的標準裝備。若果張家輝有買件看門口﹐整個故事結局就可能唔同﹐分分鐘變成五個獨行俠剷平港澳兩大幫派。不過他明知自己會被追殺﹐還堅持一句我喜歡留在這兒就置妻兒於險地﹐就知道他很少動腦筋。殺手電影大多把殺手的形像浪漫化﹐不知何時才會有套有真實感的殺手電影呢﹖現在看起來「買兇拍人」中葛文輝雖然騎呢古怪不似殺手﹐但細想下比起「放逐」中那五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殺手更像殺手﹐至少他有當殺手的一個必需條件﹐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有「熗火」的珠玉在前﹐新江湖電影的寫實風格在後﹐對「放逐」的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看這套戲時﹐最好還是把腦子關掉﹐開開心心欣賞血肉橫飛的子彈舞蹈﹐影碟播完就把這齣戲忘記得一乾二淨吧。

墨攻

Battle of the Wit 墨攻是一套電影﹐主演劉德華﹐導演張之亮﹐近期上映最受矚目的港產片。墨攻亦是一套漫畫﹐作者森秀樹﹐改篇自酒見賢一的原著小說。雖然電影號稱改篇自漫畫原著﹐事實上除了主角的名字叫同是叫做革離﹐背景同是墨者孤身一人助梁城抵抗趙軍外﹐基本上說沒有任何關係。在末看電影版之前﹐聽見劇中會加入范冰冰飾演的女將軍﹐與吳奇隆餘演的神射手﹐我已經知道大件事了。香港電影拍漫畫改篇﹐一定會把原著作得面目全非。上次頭文字D改動雖大﹐但劇情尚可接受﹐畢竟電影有片長限制﹐亦要照顧觀眾的口味。可是墨攻的改動實在太離譜﹐把原著中革離的墨家精神完全抽掉﹐只留下煽情套俗的華麗外表。

革離在原著是個光頭中年矮子﹐由萬人迷劉德華飾演也無不可﹐可以是說是市場需要明星效應。但請不要把革離變成紙上談兵的新丁﹐變成耍猴子戲的武打名星﹐變成質疑墨子思想的問題兒童。劇中革離射枝箭再隨口講兩句﹐就說服梁王把兵權交給他。在漫畫中他可一步步慢慢建立梁城上下對他的信賴。革離在漫畫保持他的墨者風範﹐他宣揚墨家尚同尚賢的理念﹐命令大臣與庶民一同分擔守城工作﹐那像劇中只像個請回來的顧問﹐凡事也要聽老版的意思。劇中守城那幾場戲﹐場面大電腦動畫悅目。不過完全不能突顯革難的軍事材能﹐雙方只是在亂打混戰﹐趙軍退兵只不過是機緣巧合。再說漫畫中趙軍只有一萬五千人﹐面對著革離領導的四千守城軍民﹐久攻不下梁還情有可原。電影中把趙軍跨大十倍﹐十萬兵力對四千守軍﹐連小小的梁城也攻不下﹐未免把革離的能力過份神化。劇中的趙軍每每只是初戰稍有失利便退兵﹐看見劇中革離小阱陷的守城法﹐只要狠下心踏著死去的士兵硬攻上去﹐不出兩日就破城。還不說那有人攻城只攻一門﹐要省佈景錢也不該這樣嘛。

革離蠢﹐敵人更蠢。梁城只不過是小國﹐梁王膽小無能也許形容貼切﹐但他不可能奸和蠢到鳥盡弓藏﹐去陷害革離叛亂篡位﹐大舉殘殺異己。墨者的能力和理念眾所週知﹐一來墨者根本不會篡位﹐二來不怕墨者報復嗎﹖只得四千軍民的小國﹐還要清算幾百個異已﹐自殘接近十分一人力﹐當中還包括弓箭隊和騎兵隊的將軍﹐以後不用打仗了嗎﹖漫畫中革離離城反而干脆利落﹐梁王不再需要墨者﹐留下來也沒有意思﹐好來好去。反而漫畫中革離走後﹐梁城上下的心理微妙變化﹐公子學懂墨子之道贏取人心﹐百姓認為始終不能依靠外人﹐才最有味道。不過講開又講﹐只得四千軍民小城﹐養得起隊騎兵嗎﹖趙軍的巷淹中將軍更是蠢得離譜﹐漫畫中他有勇有謀與革離識英雄重英雄﹐戲中則成為個迂腐得連小丑也不如的白痴。

電影版只改篇漫畫的頭四卷﹐亦沒有交代清楚革離為什麼單獨前來。漫畫中革離可是在墨者中謀略最強﹐不是個沒有上個戰場的新兵。他單刀赴梁城﹐是因為他深信墨子非攻的理念﹐對當代墨家鉅子靠攏秦國﹐打算助秦國一統天下以戰止戰的想法不滿。漫畫中後七卷是在梁城之戰後﹐革離以一人之力去清洗墮落的墨派。在戲中革離竟然對兼愛非攻有疑問﹐那他就根本不應該去梁城助守﹐干脆去秦國幫鉅子打天下算了。

墨攻這套電影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於完全不懂墨子思想的人﹐可以作為一套有趣的通識教材﹐引起觀眾對墨家理念的興趣。不過對於看過原著漫畫的人﹐這電影只會越看越激氣邊看邊罵﹐問改頭換面後原著精神去了那裏﹐還要好像有點背道而馳﹐實在太令人失望﹐不愧為今年度億元製作爛之王。

The Da Vinci Code 達文西密碼

Da Vinci Code Movie 達文西密碼的小說我很早已經讀過了﹐當知道小說會被改篇為電影時﹐自然十分期待視為本年度必看的作品。今天是達文西密碼第一天上映﹐原本怕人多不打算在第一天看﹐不過有同事在吃午飯時提議晚上拉大隊去看﹐便抵受不誘惑要先睹為快。今夜電影院很墟陷﹐我們排了差不多個半小時隊﹐才輪到我們入場觀看。片長二個半小時﹐大至上照足原著發展﹐除了一些支節因時間關係略過﹐例如解謎題找保險箱的位置﹐密碼鎖是兩層而不是一層等等。書中對歷史資料名畫的大量描述﹐電影中亦盡量加以影像化﹐效果和解釋做得不錯﹐不過自然沒有書本詳細。

陪我一起觀看的朋友沒有讀過原著﹐他們基本上也明白故事的內容﹐只是有些比較隱晦的疑團﹐要我散場後稍作加以解釋。他們覺得這齣戲做到緊張刺激﹐沒有後悔大排長龍購票入場。可能我看過小說的關係﹐倒覺得電影有點沉悶﹐節奏應快的地方太慢﹐應慢的地方太快﹐還不時比較少了什麼場面。不過看見電影在實地取景﹐走遍巴黎倫郭蘇格蘭的古蹟名勝﹐有些看書時不太清楚的疑點也明白了。老實說湯漢斯當主角不太適合﹐我看書時想像中的主角形仔很多﹐比較近似夏李遜福或李察基爾早十年的形像。女主角更是澈底失望﹐除了是法國女星這點合格外﹐最大問題是根本唔靚﹐當耶穌後裔有點失體。不過法國差佬那個角色選得最好﹐那演員很出名不過我記不起他的名字。

小說出版那時已經引來宗教圍攻﹐對電影版的攻擊行動自然會升級﹐不少教會叫教友杯葛這電影。我則認為這是教會太過杯弓蛇影﹐電影版的殺傷力比小說還輕。電影的重點不是在那些疑真似假的歷史﹐亦沒有太多時間解釋耶穌生仔的理論。其實那秘密是什麼對觀眾並不重要﹐重要是人靚景靚故事緊湊。觀眾看見主角逐層解謎追蹤﹐有打有笑交足功課﹐通俗娛樂性壓到長篇大論的知識性探秘。達文西密碼那個聖杯血統論﹐固然很附穿鑿會牽強得很﹐求其將教會歷史的幾件疑案炒埋一碟﹐只有白痴才會信以為真。十字軍東征屠殺回教徒﹐聖殿騎士團被免死狗烹﹐中世紀黑暗時期教會獵殺女巫﹐天主教的主業會想思保守喜歡玩SM﹐聖經只是尼西會議的產物﹐達文西名畫最後晚餐中桌上沒有聖杯﹐早期教會有很多教派不信耶穌是神等等﹐全部也有事實跟據。當然這些加起來還離女主角流著耶穌血統的結論很遠﹐其實有點九唔搭八。宗教組織害怕也不是這個兒戲的理論﹐而是怕構建這個理論背後的史實﹐會在教徒的腦中打開一個理性缺口﹐讓他們獨立思考去質疑教會的權威性。特別是聖經是神喻和耶穌是神這兩點﹐正是現今基督教信仰的最大難題。

從我朋友的反應來看﹐相信這齣電影會十分賣座。那麼就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作者同一系列的另一本小說﹐天使與魔鬼也將會被改篇為電影。我個人認為那本寫得比這本還好﹐至少梵蒂岡給恐怖份子放核彈﹐一眼就看出是天馬行空的老作﹐沒有機會給教會盲目反對的藉口。

I Robot

I Robot 這齣戲取材自科幻小說大師Isaac Asimov的同名小說。劇情談不上是由小說改篇﹐因為整齣戲本身﹐除了借用了小說中的幾個名字﹐以及引用了著名的機械人三大定律外﹐沒有一點是和小說有直接關係的。

劇中世界設定為不久的將來﹐智能機械人在社會中已經十分普及。由於有機械人三大定律的束縳﹐機械人成為人類最信賴的僕人。

機械人三大定律﹕
一﹐機械人不得傷害人﹐或袖手旁觀讓人受到傷害。
二﹐機械人在不違反第一定律下﹐必需服從人的命令。
三﹐機械人在不違反前兩定律下﹐必需保護自己。

劇中就是以這三條定律為基礎﹐探討智能機人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其中涉及了很多有趣的題材﹐如﹕機械人取代低技術工人帶來的社會問題﹐違法製造三大定律的機械人﹐機械人有否擁有自由意志和意識靈魂﹐三大定律申延出的第零定律﹐無視人權自由極權統治以求安定的政治理念﹐等等。可惜劇中只是過著墨不多的輕輕帶過﹐白白浪費了如此好的設定。

故事本身平平無奇﹐劇情嚴重犯駁﹐視覺刺激成了主要賣點。Will Smith飾演對機械人抱懷疑的偵探﹐起初時調查機械人之父兼好友的自殺案﹐固作驚險加固弄虛玄的一路打打殺殺﹐到最後偵破機械人統治人類的陰謀。總括來說﹐I Robot只是一齣不用大腦進場觀看的消閒電影。幸好我只是下載來看﹐若花十數元進戲完看的話﹐必定高呼退款。

先前也說過劇中帶出了不少可供深入討論的題材﹐雖然劇中沒有明確說明出處﹐但引用了Asimov在後來的小說中﹐對三大定律的修正的第零定律。第零定律就是把人類整體的存活﹐凌架在三大定律之上。在原著小說中﹐第零定律的應用﹐是機機人以守護天使的形式﹐在人類的背後不為人知的保護著人類。在劇中卻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成為法西斯加共產主義的混合怪胎﹐以否定人身自由隱定壓倒一切的機械人極權統治。編劇把第零定律如此歪曲﹐Asimov在泉下有知﹐必定大感不快吧。

在此因篇幅所限﹐我也不能就其他的討論題一一材抒發已見了﹐留侍日後寫I Robot系列小說的讀後感時﹐才慢慢和讀者分享吧。

按﹕Asimov的I Robot給拍成電影了﹐那他的另一經典系列﹐基地三部曲給搬上大銀幕還會遠嗎﹖

Mr. and Mrs. Smith

Smith 在上幾個星期和女朋友看星戰三時﹐就已經被這齣電影的片頭吸引了﹐少有的連女朋友也說想看這齣電影。這齣戲是今個暑假第一齣上映的大製作﹐於是便在上映的第一個週未和女朋友以及她的朋友一起去觀看。主演的是靚佬男星Brad Pitt和盜墓者蘿拉的性感女星Angelina Jolie。
而導演則是拍過兩集Matt Damon那套Borune Identity的Doug Liman﹐對於這類公式化的動作電影﹐他可以算得上是功多藝熟﹐拍出來有一定的水準。據聞這齣戲是改編自一套舊電視劇集﹐不過我沒有看過舊作﹐無從作出比較。

故事情節並不特別曲折離奇﹐差不多在片頭中已經得知道全部內容。在表面上密史斯先生和太太﹐是一對出現婚姻危機的專業中產階級夫婦。但實際上他們二人互有秘密﹐雙方一直不知道大家也是職業特工的真正身份。直至在一個任務中相遇為敵﹐一路追查下才發現兩人是受僱於不同的特工集團。先是二人為任務互相撕殺﹐後來因為放不下感情﹐再一起逃亡反抗雙方的集團。戲中不乏大量槍戰追車的驚險鏡頭﹐但不過只是很公式化的動作場面。電影中最吸引觀眾之處﹐反而是在槍林彈雨中﹐圍繞著兩性關係之間的小笑料。這別出心栽全完風馬牛不相及的配搭﹐突顯出此劇的黑色幽默感。

以婚姻輔導作開場和結尾的編排很別緻﹐丈夫忘記結婚日期的處理尤其抵死。其後不乏令人會心微笑的對白和場面﹐很大程度上是把兩夫婦日常生活中﹐為之而吵架的瑣碎事件﹐換轉成為極之荒謬滑稽的形式表達出來。介紹兩人皆為特務身份那場戲很有趣﹐初看時讓人有誤以為是去偷情的錯覺。兩人在追車那場戲中的對白很精警﹐若不是背後有有連還槍擊撞車﹐還以為只是普通的兩夫妻在上班途中的爭執。男主角運用mini-van的雙門設計﹐把企圖跳上車的壞人輕輕的從另一邊推下車﹐很聰明亦很惹人捧腹大笑。他們二人綁架關鍵人物去審問那一場﹐對白設計得像兩公婆在討論如何教仔。男人的弱點是通常比較長情心軟﹐史密斯先生有幾次機會可以下手殺死妻子﹐但總是不能狠心下機板。反而史密斯太太就下手死殺了丈夫好幾次﹐可見女人是可以很反面無情﹐這和現實中的愛情很相似。

整體來說雖然劇情過份牽強﹐男女主角像是以一敵百的不死超人。槍戰場面並不暴力沒有大灑血槳﹐反而有著像卡通一樣不真實感覺。這齣電影自成一格成為愛情動作喜劇﹐適合男女朋友一起拍拖觀看。雙方可以在劇中找到不同的滿足﹐亦同時製造共同的有趣話題。兩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就正如劇中描述一樣﹐可以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亦可以是互相生死與共的扶持。